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木糖渣栽培平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秀丽  徐海娜 《食用菌》2005,27(3):25-26
木糖渣是玉米芯经加工提练木糖醇余下的残渣,经化验分析,木糖渣含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460%,粗蛋白29.2%.矿物质2.5%,粗纤维8.7%。为了综合利用木糖渣资源。降低培养料成本,发展平菇生产,近几年,我们进行了木糖渣栽培平菇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以木糖醇渣和棉籽壳为主料,以麸皮等为辅料进行不同配方栽培茶树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配方3(木糖醇渣30%,棉籽壳50%,麸皮15%,生石灰2%,石膏2%,碳酸钙1%)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3.
<正>"木糖渣"是玉米芯(或甘蔗渣、农作物秸秆等)经酸水解提取木糖后的酸性废弃物,多为工厂生产木糖醇等产品的中间废料,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能为食用菌提供丰富的养分。近年来,随着棉花栽培面积的减少,以往作为平菇栽培主要原料的棉籽壳的价格连年攀升,导致平菇栽培成本增加,栽培效益降低,人们开始利用木糖渣试验栽培平菇,已经获得成功。山东定陶县利用当地木糖醇生产厂从玉米芯提取木糖后的木糖渣作为原料,栽培平  相似文献   

4.
<正>木糖醇渣是玉米芯经化工厂高温水煮提取木糖醇以后剩余的残料。其纤维素等经过化学降解后的残余物,营养更易于食用菌吸收,但酸性较强。近几年食药用菌产业飞速发展,棉花种植量减少,棉籽皮原料供应紧张且价格一直上涨,导致灵芝产品成本升高,菌农效益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开发新的栽培原料已成为食药用菌产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木糖渣栽培金针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金针菇栽培一般以棉子皮作为主要原料。随着食用菌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棉子皮紧缺,价格上涨,成本提高,采用新的代用料已是食用菌继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笔者于1994年用木糖渣(玉米芯经加工提炼木糖醇余下的残渣)作主要原料进行金针菇生产,获得成功,生物转化率达80%~90%。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栽培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一)木糖渣预处理 木糖渣中有大量促进菌丝发育的营养元素,经化验分析,木糖渣含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46.0%,粗蛋白29.2%,粗脂肪2.5%,粗纤维8.7%。但是木糖渣中还含有对菌丝生长发育有影响的刺激性气体,有机酸偏重,pH2~4,所以在栽培前必须经过预处理。其方法是将木糖渣加入4%石灰调至pH为7~8,曝晒1~2天,晒时充分翻动,使有害气体充分挥发,注意保存不能发霉变质。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国外木糖醇开发的进展以及国内木糖醇生产开发的情况,探讨了利用蔗渣开发木糖(醇)的发展前景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袋栽灵芝一般选用棉子壳或木屑为主要原料,棉子壳的价格一直比较高,导致产品成本升高,效益下降。玉米糖渣是玉米芯提取木糖醇后的残料,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均较高。山东邹平县被誉为"中国糖都",拥有以西王集团为代表的玉米深加工企业10余家,玉米糖渣量多,价格低廉。虽然很多玉米糖渣用作了饲料,但是经济效益不高,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很少有人采用玉米糖渣作为栽培灵芝的主要原料,因为其技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棉子皮价格一再上涨,各地菇农纷纷转向其它原料,如玉米芯、豆秆、花生壳等,但要规模化生产难度较大,主要是原料的粉碎问题。而工业生产木糖醇的原料为玉米醇,它的废渣经过试验是很好的栽培用料,而且可以解决工业垃圾带来的不良影响,变废为宝,1 997、1 998年我们在保定进行了大量试验,现汇报如下:1 菌种选择 选择抗杂能力强、转潮快的菌株,如冀微 983、长江 94 6等,菌种由本所提供。2 原料处理 木糖醇渣呈黄褐色粉状,偏酸性。一般选择刚出厂的废料,此时料中水分含量较大,应暴晒 2天,待水分达到手抓成团有水滴滴下…  相似文献   

9.
以甘草渣代替棉籽壳为主料来栽培平菇,其结果表明:甘草渣所含营养完全可以进行平菇的栽培,是一种替代棉籽壳进行食用菌生产的新原料。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2015,(5)
<正>山东菏泽神马灵芝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中国医科院食用菌课题组、北京福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单位合作,经过三年刻苦攻关试验成功高硒有机灵芝已喜获丰收。今年初他们投资110多万元,充分利用农村农作物秸秆、玉米芯、木糖醇渣、木屑等废弃农产品下脚料650多吨作培养  相似文献   

11.
以中药厂甘草废渣为原料,通过堆肥式腐熟发酵制成甘草渣有机基质,研究甘草渣基质栽培对番茄品质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草炭基质栽培相比,腐熟甘草渣基质栽培显著提高了番茄果实类黄酮、番茄红素、蛋白质、总糖、总酸含量,增加了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改善了番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豆渣年产量高但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豆渣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本文在传统酸奶的基础上,添加豆渣膳食纤维,研制膳食纤维保健酸奶。采用因素控制法,确定了复合酶法提取豆渣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酸奶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复合酶法提取豆渣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为木瓜蛋白酶添加量6%,α-淀粉酶添加量2%,酶解时间90 min,此时豆渣膳食纤维提取率达74.26%;豆渣膳食纤维酸奶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豆渣膳食纤维量1.8%,乳酸菌粉添加量3.5%,蔗糖添加量7%,稳定剂果胶添加量0.5%,发酵温度40℃,发酵时间3.5 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酸奶色泽柔和均一,凝乳均匀细腻,具有纯正的乳酸发酵香味。  相似文献   

13.
混菌发酵油菜秆氮源对灵芝木质素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豆渣和酒石酸铵(浓度分别为1%、2%、3%、4%和5%),对灵芝和产朊假丝酵母混菌固态发酵油菜秸秆产木质素降解酶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2%、3%和5%的豆渣组中的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酶活性均未受显著性影响,而在4%豆渣组中,这3种酶的活性显著提高,分别为440.33 U·L~(-1)、473.33 U·L~(-1)和98.49 U·L~(-1),分别是对照的2.03倍,2.16倍和2.86倍。与对照相比,1%、2%、3%、4%和5%的酒石酸铵组中,3种木质素降解酶的活性均无显著性影响,因此有机氮豆渣好于酒石酸铵,其最佳浓度为4%。  相似文献   

14.
以武汉市常用材料与部分成品基质作为原始材料配制穴盘育苗基质,研究不同基质对番茄、茄子、辣椒3种蔬菜栽培效应。试验结果表明,B-5(酒渣∶锯末=6∶4)、B-6(酒渣∶炉渣=6∶4)2个处理的配方基质幼苗生长最佳,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梨果实石细胞团的发育,分布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7年对梨果实石细胞团的发育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供试品种43个。通过对苹果梨、南果梨、丰水梨,伏茄梨四个品种的石细胞团形成过程的观察,及43个梨品种的成熟果实中石细胞团大小和分布的观察测定发现,梨果实石细胞团的形成从花后15d左右开始,花后2个月内基本结束,梨果实中石细胞团分布一般以近果皮处和近果心处密度高、直径大,中层果肉中石细胞团密度低,直径小,果实中石细胞团直径较大,密度高的品种肉质较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新型栽培基质配方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南京地区双孢蘑菇传统的稻草、牛粪栽培法难以再提高双孢蘑菇的产量、质量和栽培效益,提高农民神植效益的问题,采用废弃中药渣替代部分的稻草、牛粪进行合理的调配,以牛粪:稻草:中药渣:其他辅料为4:4:20:2为理想配方,该基质与传统的稻草、牛粪栽培基质比,理化性状更加优化,易于处理,菌丝生长快,出菇快,产量提高18.8%;微量元素Fe、Zn,矿质元素P、K及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每1 m~2可净增产值4.9元,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菌渣为原料制作生物有机肥的可行性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以食用菌菌渣为原料制作生物有机肥的经济、技术及政策可行性,发现生物有机肥技术简单易操作、适用范围广,对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有显著作用,还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因此,制作生物有机肥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韶关地区可以推广应用。在分析可行性的基础上,总结了其生产工艺的主要流程和技术要点,以期为利用菌渣生产生物有机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粱壳栽培双孢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栽培双孢菇用稻草作栽培主料,该研究以高粱壳作主料栽培双孢菇获得成功。培育的双孢菇其出菇期、采菇潮数、出菇率均明显优于常规栽培法。前者的粗蛋白、粗纤维、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别为40.3%、5.9%、3.3%、31.2%,各项品质指标均优于常规栽培法,达到优质菇品质指标,现已走向产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19.
以北农1号番茄为试材,以土壤为对照,研究了菇渣、高效腐殖土、往年凋落物、当年凋落物4种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出苗率、株高、茎粗、根长、单株干鲜质量、根冠比、茎叶比、鲜干比和真叶抽生数等方面,高效腐殖土、菇渣和往年凋落物均明显优于当年凋落物和对照土壤;土壤在株高、茎粗和真叶抽生数方面显著优于当年凋落物;往年凋落物具备作为优质育苗基质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以发酵后的中药渣为试材,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初筛,通过平板对峙法进行复筛,研究了具有拮抗特性真菌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8S rDNA分子生物学特征,并检验了拮抗真菌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能力,以期资源化利用中药渣中有生防作用的菌种资源。结果表明:从中药渣中得到了7株对立枯丝核菌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真菌,F-1为柠檬青霉,F-2为黄曲霉,F-3为塔拉木霉菌,F-4为棘曲霉,F-5为深褐娭姆斯菌,F-6为烟曲霉,F-7为Albifimbria viridis。其中,F-3可产IAA;F-7可以解有机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