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柑橘大实蝇的羽化、交配与产卵行为。结果表明:柑橘大实蝇的蛹从开始羽化到羽化结束共历经18天,羽化高峰期出现在羽化后的第5~12天,这一时期羽化的数量占全部羽化数的94.86%;该虫交配行为一般从羽化后17~25天开始,整天的交配高峰出现在13︰00~17︰00,交配数量占整天交配数的69.9%;柑橘大实蝇的交配过程大致分为准备、交配、结束3个阶段;产卵行为一般从羽化后28~37天开始,整天的产卵高峰出现在15︰00~17︰00,产卵次数占整天产卵总次数的53.2%;产卵过程分为定位、穿刺、排卵三步。 相似文献
2.
柑橘大实蝇成虫的时空分布与产卵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观察并分析了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Tetradacus)minax(Enderlein)成虫在柑橘园及其附近杂树林的觅食产卵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在柑橘大实蝇羽化开始到羽化盛期,以柑橘园与杂树林交界区域的成虫密度最大,并于6月11日达到高峰,在Z3监测带(杂树林与基准带相距5m)每个诱捕罐的诱捕虫数为(24.0±5.6)头,J1监测带(柑橘园与基准带相距5m)为(74.7±21.9)头,显著高于其他监测带;羽化盛期60%以上的柑橘大实蝇成虫在Z3监测带和J1监测带的交界带内活动;羽化盛期过后的产卵期,诱捕虫数明显下降,且柑橘大实蝇在柑橘园中的分布比较均匀,Z1监测带(杂树林与基准带相距100m)没有诱到成虫,其他不同监测带的诱捕虫数也没有显著差异;柑橘大实蝇产卵时对果实的不同部位具有明显的选择偏好性,其中果腰处的产卵痕数量分别是果蒂和果脐处的7倍和4倍,而且果实阴面的产卵痕数量显著高于阳面,是阳面的7倍;柑橘大实蝇对柑橘果实所处的空间位置没有明显偏好。 相似文献
3.
4.
在湖北省秭归县,柑橘大实蝇主要是对柑橘类产生危害,尤其是脐橙与杂交橙。一旦出现柑橘大实蝇这一病虫害,将对柑橘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为该病虫害发生面积相对较大,危害损失严重,致使果农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文章以柑橘大实蝇为研究重点,阐述其危害与防治措施,希望对降低柑橘大实蝇带来的危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6.
7.
介绍在我国首次发现的柑橘大实蝇寄生蜂,对其进行形态、分子鉴定及相关生物学研究。该寄生蜂胸、腹部大部分黑色,前翅脉m-cu后端开叉,触角为63~67节,整个前足橙黄色,中足胫节和跗节橙黄色,后足黑色,中胸背板有明显的盾纵沟。进一步对COI基因和28sRNA基因构建NJ进化树分析,发现该寄生蜂与全裂茧蜂属中的长尾潜蝇茧蜂Diachasmimorpha longicaudata、Diachasmimorpha kraussii、Diachasmimorpha tryoni三者亲缘关系最近。在自然条件下寄生蜂的羽化历期要明显长于柑橘大实蝇,且羽化寄生蜂的雌性比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结合其形态特征,命名为柑橘大实蝇茧蜂(Diachasmimorpha feijeni)。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柑橘大实蝇[ Bactrocera minax (Enderlein)]成虫人工饲养的最适配方,室内条件下测定了蜂蜜水、糖醋液、啤酒酵母蔗糖水以及蛋白胨蔗糖水等4种人工饲料对柑橘大实蝇成虫寿命、交配次数及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人工饲料均能满足柑橘大实蝇成虫存活和繁殖的营养需求.以4种人工饲料饲喂的成虫可存活23~45 d,期间交配3~5次,且4种配方间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还显示,以蛋白胨蔗糖水喂食的成虫单雌产卵量最高,约为20粒,与其他3种配方间具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柑橘大实蝇基础生物学特性和可持续治理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柑橘大实蝇成虫在橘园及其周边环境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了不同诱杀方法对柑橘大实蝇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羽化觅食期诱杀柑橘大实蝇成虫效果较好,每个诱捕罐的诱捕虫量为(7.6±1.8)头/d,显著高于产卵期的诱捕虫量(1.8±0.3)头/d;羽化觅食期将诱捕罐集中挂在橘园与杂树林的交界带诱杀柑橘大实蝇成虫效果较好,每个诱捕罐的诱捕虫量为(7.6±1.8)头/d,显著高于橘园内的诱捕虫量(4.5±1.2)头/d;在产卵期诱杀柑橘大实蝇成虫则是橘园内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柑橘大实蝇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虫果塑料袋闷杀处理、成虫羽化期预测预报和成虫诱杀等柑橘大实蝇防控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虫果塑料袋闷杀处理4 d后,幼虫死亡率100%,7 d后大部分虫体变棕褐色,药剂熏蒸效果56%磷化铝>5%丁硫克百威.毒死碑>90%敌百虫晶体;各级蛹至羽化高峰的期距为:一级约20~24 d,二级7~10 d,三级5~7 d,四级2~3 d;成虫诱杀采用新配方药剂"果丰"进行橘园地面草喷施,比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果瑞特"点喷防治效果提高23.02个百分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柑橘大实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云南永善橘园中蜜柑大实蝇的日活动规律及空间分布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永善县对橘园蜜柑大实蝇[Bactrocera(Tetradacus)tsuneonis]的日活动规律及空间分布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蜜柑大实蝇的日活动规律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其日活动高峰期在晴天为16:00左右,阴天为15:00左右,雨天为11:00左右和14:00左右;在株高2.8 m的橘树上,2.0~2.8 m高度处诱捕到的虫量最大;蜜柑大实蝇雌虫在橘园中总体上呈聚集分布,雌虫个体之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其聚集分布主要是由自身聚集行为和环境异质性共同引起的;雄虫的空间分布主要为均匀分布,小部分为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2.
柑橘大实蝇直肠粗提物的信息素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成虫的性成熟时间;获得柑橘大实蝇成虫的直肠粗提物并分析其信息素活性。【方法】在显微镜下解剖观察成虫直肠的形态及其在消化道内的位置;用正己烷分别对5、10和15 日龄的雌、雄柑橘大实蝇成虫直肠(含直肠腺)和躯体(除去直肠)进行提取,利用触角电位技术和田间诱集试验对粗提物的信息素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消化道解剖发现,柑橘大实蝇直肠位于消化道末端,前部连接后肠,后部连接肛门,形态上与同属的其它实蝇类似。触角电位试验表明,雌、雄成虫触角分别对15日龄异性直肠粗提物产生显著的EAG反应,同时,雌、雄触角对同性的直肠粗提物也有一定的反应。田间诱集试验结果表明,在诱虫数方面,15日龄雌性直肠粗提物的平均诱虫数最高,显著高于水解蛋白诱饵、糖醋酒液以及雄性直肠粗提物。另外,雄性直肠粗提物也诱集到少量成虫。在诱集虫口的雌雄性比方面,15日龄雌性直肠粗提物诱集虫口的雌雄性比为0.82﹕1,而水解蛋白诱饵、糖醋酒液以及雄性直肠粗提物所诱集到的则主要是雌虫。【结论】柑橘大实蝇成虫在羽化后15 d左右达到性成熟,其直肠的形态和位置均与同属的其它实蝇类似,同时,柑橘大实蝇成虫的直肠(含直肠腺)具有分泌和储存信息素的功能。其中,柑橘大实蝇雌性直肠粗提物中含有能够吸引雌性和雄性个体的信息素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可用于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种群遗传研究的微卫星标记。【方法】选取33对柑橘大实蝇同属种柑橘小实蝇(B. dorsalis)、木瓜实蝇(B. papayae)、瓜实蝇(B. cucurbita)、东澳番茄实蝇(B. cacuminata)中多态性较好微卫星引物,通过对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电泳初筛选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再筛选,并对其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等指数进行分析。【结果】33对微卫星引物中有12对引物对柑橘大实蝇有扩增条带,其同源率为36.4%。6个微卫星位点在柑橘大实蝇上共检测到 23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83 个;6对微卫星引物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2248,最高为0.4105,最低为0.0869。【结论】所筛选出的6对微卫星引物表现出较好的多态性,可用于后续对柑橘大实蝇的种群遗传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种植成本,解决化学农药灭杀和农药残留所引起的二次污染,有效防治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虫害,采用单片机STC89C52为控制核心,运用红外检测和激光灭杀技术,基于特定的检测计数算法,研制了能自动检测和灭杀柑橘实蝇成虫的太阳能激光灭杀系统.同时,构建了样机对设计原理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实蝇成虫数目实际值与系统检测值之间较接近,最小误差3.5%,最大误差8.6%,实蝇成虫进入时能及时开启激光器照射和灭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滞育型(D)与非滞育型(ND)蛹各自在不同时间点之间的代谢谱差异,以及相同时间点上D型与ND型蛹之间的代谢谱差异。此外,发掘在不同对比组合中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物种类。【方法】在化蛹后1 d内,注射20E溶液解除滞育,获取ND型蛹;注射10%乙醇溶剂获取对照D型蛹。在注射后1、15和30 d收集两种类型的蛹,利用核磁共振(NMR)技术对样品进行检测。运用Chenomx软件将NMR谱图信号与数据库逐一比对分析,确定代谢物种类和对应的浓度。再使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进行数据分析,明确D1对D15对D30、ND1对ND15对ND30、D1对ND1、D15对ND15、D30对ND30共5个对比组合之间的代谢谱差异。最后结合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VIP)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发掘在不同对比组合中具有显著浓度差异的代谢物种类。【结果】 在所有样品中,共获得50种代谢物及其浓度。其中,氨基酸及其衍生物20种、有机酸11种、糖类4种、核酸组分5种,其他代谢物10种。PLS-DA分析表明,D型蛹在3个时间点之间代谢谱差异显著;ND型蛹在注射后15 d和30 d之间代谢谱无显著差异,但两者均与注射后1 d之间差异显著;在3个不同时间点上,D型与ND型蛹之间代谢谱均差异显著。VIP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检验结果表明,共有21种代谢物浓度至少在一个对比组合中呈现显著差异,其中,D1对D15对D30组合中有10种;ND1对ND15对ND30组合中有12种;D1对ND1组合中有6种;D15对ND15组合中有12种;D30对ND30组合中有8种。柠檬酸、葡萄糖、麦芽糖、脯氨酸、海藻糖、谷氨酸、天冬酰胺和N-乙酰谷氨酸出现显著差异的次数最多。【结论】出现显著差异次数最多的代谢物中,柠檬酸、葡萄糖、麦芽糖、脯氨酸、海藻糖、谷氨酸和天冬酰胺能直接或间接进入三羧酸循环,说明柑橘大实蝇滞育期间能量代谢和物质转化产生了显著的变化。此外,海藻糖、脯氨酸、N-乙酰谷氨酸和肌醇的显著差异有助于调控柑橘大实蝇滞育期间的耐寒性。研究结果可为后续解析重要代谢物及相关生理途径在柑橘大实蝇滞育中的作用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利用球形诱捕器诱杀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成虫,通过不同示范点、不同柑橘品种、不同悬挂密度以及悬挂时间对该诱捕器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球形诱捕器能有效控制不同示范点柑橘大实蝇的为害,脐橙园和蜜橘园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7.5%和100%。此外,球形诱捕器的悬挂密度及悬挂时间与其防治效果密切相关。在5月中旬成虫羽化高峰期以及6月初成虫大量返回柑橘园期间,利用球形诱捕器诱杀柑橘大实蝇能达到最佳防效。根据果园中果树密度及柑橘大实蝇危害程度不同,建议每666.7m2柑橘园悬挂诱捕器15个左右。该球形诱捕器不仅能够监测柑橘大实蝇成虫发生动态,而且能有效防治柑橘大实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