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试验材料与方法避雨栽培试验以大泽山地区篱架栽培的金手指葡萄为试材,株行距为0.8m×2.0m,顺行搭建简易塑料小棚,雨天进行覆盖避雨,研究其对葡萄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卓根 《果农之友》2007,(3):50-50
近年来,随着欧亚葡萄(俗称提子)的推广。葡萄的避雨栽培和大棚栽培呈发展趋势。在避雨架下或大棚中的葡萄.枯叶和落叶迟,休眠也迟。翌年春季发芽有推迟的现象.有些品种(系)甚至表现为发芽极不整齐.这对葡萄结果枝的萌发和生长不利。2月底、3月初是南方葡萄扦插繁殖时期.有些葡萄品种早春扦插繁殖后,发芽“蹒跚来迟”.发芽不整齐。如何“叫醒”这些葡萄芽呢?  相似文献   

3.
海盐县位于浙江北部 ,东邻杭州湾 ,属杭嘉湖东部平原水网地区 ,属葡萄栽培次适宜地区。海盐县在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开始引种巨峰葡萄 ,90年代引种藤稔葡萄 ,1998年引种欧亚种无核白鸡心葡萄。近 3年葡萄发展较快 ,至 2 0 0 2年种植面积2 2 7hm2 ,其中无核白鸡心 2 3hm2 多 ,基本采用大棚促成栽培 ;藤稔与巨峰各 10 0hm2 多 ,露地栽培为主。 2 0 0 0年开始推广避雨栽培 ,至 2 0 0 2年避雨栽培面积达 5 3hm2 多 ,以藤稔葡萄为主。1 架式与避雨棚结构1 1 架式 海盐葡萄各个品种基本都采用双十字V形架。南北行向 ,行距 2 5~ 2 7m ,每…  相似文献   

4.
红地球葡萄避雨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星 《落叶果树》2003,35(4):24-24
永康市地处浙江省中部 ,年平均气温 1 7.5℃ ,年平均降雨量 1 42 9mm ,无霜期 2 5 2天 ,平均日照时数 1 775小时 ,全年≥ 1 0℃的积温 5 5 0 6℃ ,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全市葡萄栽培面积 3 5 0 0hm2 ,年产葡萄 70 0 0t,品种多为欧美杂交种。为进一步调整品种结构 ,自 1 999年以来引进了红地球等品种进行避雨栽培试验。试验园在永康市象珠镇新河村 ,面积 1 2 0 0m2 ,1 999年 2月栽红地球葡萄 2 47株 ,株行距 2m× 2 .5m ,棚架栽培。2 0 0 0年 2月每行搭建一简易竹材避雨设施 ,每年 3月2 0日前后盖膜避雨。几年的试验表明 ,在浙江中部避雨栽培…  相似文献   

5.
无公害葡萄避雨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避雨栽培可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提高葡萄品质和生产效益。文章根据德安县河东乡实践经验,介绍葡萄的避雨设施构建、品种的选择、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相似文献   

6.
根据笔者多年葡萄避雨栽培的生产实践,通过和露地栽培的对比,从栽培方式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阐述了葡萄避雨栽培的方式、优点和成效,以期为广大的葡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避雨栽培技术对葡萄霜霉病的控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宾川县在2011年、2012年就避雨栽培技术对葡萄霜霉病的控制效果进行研究,得出避雨栽培技术对葡萄叶部霜霉病平均控制效果为91.51%,对葡萄果粒霜霉病控制效果为93.45%,控制效果均良好,并且对果粒霜霉病控制效果好于叶部霜霉病。葡萄避雨栽培技术不影响农事操作,造价低,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进行冬暖式大棚栽培青提葡萄,可使果实提前至6月上旬成熟,又可实现葡萄的避雨栽培,叶果病害大为减轻,枝叶生长健壮,花芽分化良好,连年丰产稳产。栽植第3年开始,666.7m^2产量控制在2000—2500kg。介绍了塑料大棚的建造、篱架的搭建、青提葡萄的栽植、整形修剪、肥水管理、温湿度控制、花果管理、避雨防护和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9.
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上海农学院 (现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 )李向东试行欧亚种避雨栽培技术以来 ,南方地区发展欧亚种葡萄的势头很旺 ,掀起了一轮“提子”热。笔者19 87年开始栽植巨峰葡萄 ,1994年从郑州果树所引入 13个脱毒欧亚种葡萄进行栽植 ,19 99年开始进行大棚避雨栽培 ,最近 3年又走访了南方不少地方 ,切身感受到南方发展欧亚种葡萄还存在很多问题 ,现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 ,供大家商讨。1 存在的问题1 1 栽培者方面的问题1 1 1 舍不得投入 ,不搞避雨大棚栽培。在南方露地种植欧亚种风险很大 ,最主要是病害严重 ,造成减产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10.
四个欧亚种葡萄品种在苏南避雨栽培下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南地区热量充足 ,雨水较多 ,春季光照不足 ,夏季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小 ,自然状况下适合栽培巨峰等欧美杂交种葡萄 ,不宜栽培欧亚种葡萄品种[1] 。苏南地区限制欧亚种葡萄栽培最关键的因子是雨水 ,生产上通过避雨措施可予以克服。 1999— 2 0 0 1年我们选择晚红等 4个欧亚种葡萄进行试种 ,观察它们在避雨栽培条件下的表现 ,结果表明 ,这 4个品种均适合在苏南丘陵地区进行避雨栽培。1 引种概况   1999年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进京秀、87 1、晚红、秋黑等 4个欧亚种葡萄品种各 2 4株 ,定植于江苏句容 ,丘陵岗地 ,行距 3m ,株距 …  相似文献   

11.
圣诞玫瑰为晚熟葡萄优良品种。在浙江海宁宜采用避雨栽培,“Y”形篱架式整枝,控制单产1300~1750kg,果实套袋。年施1次基肥,两次追肥,控氮稳磷增钾,三元素比例为1:0.8:1.3,栽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掌握南方高温高湿环境避雨栽培模式下,广西鲜食葡萄主产区霜霉病发病情况,2013年8月笔者对广西兴安、资源和全州县主栽的14个葡萄品种,进行了一次田间病害发生情况调查,记录叶片病级,并计算病情指数。结果表明,这些品种发病轻、病情指数低,均适宜在避雨栽培模式下推广种植;其中巨玫瑰、大粒红无核和温克病情指数分别为0、0.63%、1.14%(或0),表现较好,应加大推广种植力度。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葡萄避雨栽培土肥管理科学合理,保障葡萄品质稳定提升,本试验以巨峰葡萄园土壤及果实为试材,探讨避雨栽培对土壤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pH值及速效氮、速效钾以及全钙含量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速效磷含量较露地栽培显著增加;避雨栽培葡萄果实糖酸比、总糖含量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总酸含量显著低于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4.
葡萄避雨限根栽培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延胜  吴义飞 《花卉》2016,(22):108-109
广西省鹿寨县是柳州市葡萄第二主产区,夏季主要是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特点,由于雨量偏多,在葡萄种植中采用避雨限根栽培,可以有效提高座果率和果实的品质。本文重点对葡萄避雨限根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旨在对南方多雨地区的葡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南方避雨栽培葡萄的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巨峰葡萄栽培的成功,我国南方葡萄面积迅速扩大.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我国新兴的大粒鲜食葡萄商品生产区,出现上海嘉定、浙江上虞、福建福安等葡萄达66.7公顷以上的生产大县.南方产区生态特点是温暖湿润,雨热同季,年均温常在15℃以上,年雨量超过1000毫米,年活动积温多在5000℃以上.长江三角洲每年6~7月间又有梅雨天气,高湿与弱光条件葡萄枝叶容易徒长,病虫害严重,尤其是炭疽、黑痘、霜霉和灰霉四大病害,给葡萄栽培带来很大的威胁.自20世纪90年代起避雨设施栽培在南方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南方葡萄病虫防治的态势,对南方葡萄品种和栽培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户太八号"葡萄为试材,比较了露地栽培与避雨栽培2种模式下葡萄的生长发育状况、外观品质及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极显著削弱了叶幕层光照强度,为常规栽培的68.71%;避雨栽培下葡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降低12.10%,叶绿素含量平均降低5.57%;在叶幕微气候方面,避雨栽培下叶幕层日平均温度提高了1.68℃,日平均湿度降低了10.98%。与常规栽培比较,避雨栽培平均果粒质量降低了1.52g,平均果穗质量降低了92g;避雨栽培下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高于常规栽培,差异不显著;含酸量在果实发育时期极显著低于常规栽培下的葡萄,且差值较大。避雨栽培可显著提高果实固酸比,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矿物油乳油在避雨栽培葡萄白粉病防控的应用效果,研究对避雨栽培的'赤霞珠'葡萄采用97%矿物油乳油进行葡萄白粉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97%矿物油乳油处理后,与对照相比,葡萄白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降低,97%矿物油乳油100倍液和200倍液对葡萄白粉病治疗效果分别达到69.23%和60.86%。矿物油乳油在避雨栽培葡萄白粉病的防控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晚熟鲜食葡萄品种"红地球"为试材,研究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对"红地球"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灰霉病的发病率以及烂果率、果实品质、经济效益的影响,同时测定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下的光照强度,并进行不同棚架材料成本和寿命分析。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大幅减少了施药次数和用药量,降低农药残留,提高了果实品质,减少了烂果率,从而增加了经济效益,避雨栽培比露地栽培平均每667m~2收益高出55.8%;避雨栽培显著降低葡萄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灰霉病发生率,尤其是对霜霉病的预防效果特别显著,葡萄避雨栽培比露地栽培的霜霉病发病率降低91.4%;但避雨栽培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光照强度;通过4种不同避雨棚搭建材料成本对比分析,全钢丝型材料避雨棚符合低成本、长寿命的生产要求,是陕西关中平原地区葡萄避雨栽培的理想搭建材料。  相似文献   

19.
广西桂林葡萄避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桂林市葡萄避雨栽培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避雨栽培实现了美人指、红地球等优质欧亚种葡萄品种在桂林市的成功栽培。笔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在桂林市气候条件下的葡萄避雨标准化栽培技术,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成效显著。1桂林市葡萄避雨栽培现状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温和,无霜期长,雨量丰富,夏季时间  相似文献   

20.
以陕西产区主栽葡萄品种户太8号、夏黑、火焰无核为试材,设置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两种模式,选择白色纸袋、红色无纺布袋、绿色无纺布袋3种果袋,统计并分析果实灰霉病发病情况,同时测定不同处理下3种鲜食葡萄的果实品质,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避雨栽培下鲜食葡萄病果率和病情指数为13.26%和4.54,露地栽培为47.1%和16.88。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明显提高了鲜食葡萄果穗质量、单果质量和果粒大小,且在夏黑上尤为显著。避雨栽培明显降低了鲜食葡萄光泽饱和度,除夏黑外,对色度角影响不显著;红色葡萄颜色指数避雨栽培大于露地栽培,在火焰无核中表现显著。此外,避雨栽培和套袋也提高了鲜食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对鲜食葡萄总酸含量影响不大;对鲜食葡萄有机酸含量存在不同程度影响。综合分析,在避雨栽培条件下使用红色无纺布袋对提高鲜食葡萄果实品质效果最佳,同时露地栽培下使用白色纸袋也可以提高鲜食葡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