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牵拉输尿管致心脏停博,据所查文献尚未见报道,我们在临床麻醉中遇1例,特简报如下。患者孙某某,男,67岁。因双下肢浮肿、尿少7d于1988年9月27日入院。入院时BP24.3/14.1kPa,胸透示右胸腔中度积液,主动脉迂曲延长,同位素肾图示双肾积水伴肾功能损害,腹平片示双肾输尿管上段结石。实验室检查:尿比重为1.01,Hb70g/L,BUN 28.6mmol/L,CO_2CP 7mmol/L,TTT14u,血钾6.1mmol/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因“尿黄3个月,发热、双下肢浮肿1周”入院。入院体检:T.37.6℃,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双侧眼睑无浮肿。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扪及,右侧肋脊点压痛(±),右侧肾区轻叩痛。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呈凹陷性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潜血3+,蛋白2+。尿液镜检未见红、白细胞,可见颗粒管型2~3个/HP.24h尿蛋白总量7.2g。血清总蛋白39.2g/L,白蛋白27.6g/L。血BUN12.3mmol/L,肌酐231.4μmol/L。血胆固醇、甘油三脂正常。血沉12mm/h,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正…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患儿 ,男 ,3岁。因腹泻家人给复方新诺明 2次 ,每次 1片(儿童片 ) ,服药 12 h后出现四肢皮肤紫斑 ,次日眼睑及双下肢浮肿 ,尿少而来就诊。既往史 :1个月前曾服复方新诺明 1片后 ,出现皮肤紫斑 ,停药第 2天消失。入院查体 :T36 .5℃ ,P10 0 /min,R2 4/ min,BP12 / 8k Pa。四肢皮肤可见大小不等的紫色斑点 ,以双下肢为著 ,略高出皮肤 ,压之不退色。两眼睑浮肿 ,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颈软 ,心肺未见异常 ,腹软 ,肝脾不大 ,肾区无叩击痛 ,双下肢有非指凹性水肿。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10× 10 9/ L,中性 0 .5 0 ,淋巴 0 .45 ,嗜…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7岁。因腹泻2月,畏寒、发热1月,浮肿6d于1990年3月20日入院。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天3~5次,稀烂、带粘液,无腹痛及里急后重。外院查大便常规:脓球(++++),红细胞(+)。按“细菌性痢疾”治疗后症状减轻。1个月前出现畏寒、高热伴乏力、纳差,6d前出现腹胀、双下肢浮肿。体查:T38.4℃,P108次,BP13/9kPa。神清,消瘦,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正常。腹部膨隆,腹肌稍紧张,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92g/L,白细胞3.0×10~9/L,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7岁,农民。因呕吐、腹泻、进行性原少5d、无尿2d入院。患者一周前因吃河豚鱼中毒,腹痛、呕吐、腹泻,当地拟“急性肠胃炎并休克”治疗。由于无尿2d及烦躁、谵语1d转来本院。体查: T36.1℃, P76次, R20次, B P14/8kPa,神志呆滞,急性重病客,颜面轻度浮肿,心肺、腹部无异常。实验室检查:钾6.07mmol/L,钠130.5mmol/L,氯141.0mmol/L,尿素氮17.89mmo/L,二氧化碳结合力11.14mmol/L;尿常规:蛋白( ),白细胞 2~ 4个/HP。肾图示双肾功能严重损害,超声波示双臂轻度积液,心电图为频发性房性早博、高血钾。持续17d无尿。入院后按急性肾功…  相似文献   

6.
例1:女,6天,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入院。体检:T37℃,HR1 36次/分,R40次/分,体重3400克,精神反应可,巩膜及全身皮肤中度以上黄染,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无肿大,新生儿生理反射正常,实验室检查:肝酶ALT正常,TBIL3072umol/ L,BDIL111umol/L,总蛋白及白蛋白正常,血及大小便常规无异常。患儿入院后即给予双面光疗、利胆退黄等对症支持治疗,第2天晨7点10分(光疗约18小时),患儿突发抽搐1次,抽时意识丧失,唇发绀,四肢阵挛性抽动,立即予肌注安定1mg,吸氧等处理,抽搐约10分钟缓解。查体:眼睑浮肿,测体重365kg,全身皮肤黄染明显减轻,心肺无异常。急查血清钠(SNa):1159mmol/L,氯:911mmol/L,钾、钙、血糖正常。头颅彩超无异常。追问家长夜晚喂水约600ml,稀牛奶约100ml,诊断:低钠血症、水中毒。予限水、利尿、补钠等综合治疗,48小时血清钠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1病例男,40岁,站立不稳3 d。患者于4 d前饮附子(乌头碱)药酒出现上腹疼痛,呕吐,腹泻,予抗感染,解痉等处理后症状好转。其后出现站立不稳,四肢末端麻木而入院。入院时:T 36·5℃,R 20次/min,P 60次/min,Bp 17·5/12 Kp。体查心肺肝脾正常,患者神清,认知功能正常,语言流畅,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颅神经(-),双手及双膝以下浅、深感觉减退,昂白症(-),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5级减。有长期饮酒史,无家族性遗传性疾病。脑MRI未见异常。心电监测示窦性心动过缓。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及电解质正常,尿酸425μmol/L,GPT 67 U/L,GOT 67 …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 ,47岁 ,于 1 999年 3月 30日因“双腰疼痛 1 0α,尿少、四肢乏力 2周”入住泌尿外科。外院腹部 B超示 :双侧多囊肾、多囊肝。既往体健 ,否认有慢性咳嗽、咯痰及肝炎、肺结核病史。入院体查 :生命体征平稳 ,呈慢性病容 ,贫血貌 ,心、肺体查未见异常 ,腹平软 ,肝、脾肋下未及 ,双肾可于肋下触及 ,表面欠光滑 ,微压痛 ,双肾区叩击痛可疑阳性 ,双输尿管行程无压痛 ,膀胱区无胀 ,无压痛 ,双下肢无水肿。入院时血尿素氮 (BUN)34.1 2 mmol/ L,血肌酐 (Scr) 1 2 1 .2 6μ mol/ L。 4月 1日上午行血液透析术。于当天 1 9时送手术室在持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炎合并SIADH的发生率、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检测25例重症肺炎合并SIADH患儿血、尿钠浓度,血、尿渗透压,血浆ADH水平,并与24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合并SIADH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低钠血症伴低渗透压(123.28±4.17,253.64±11.82 mmol/L)及高尿钠浓度(47.78±23.61 mmol/L)、高尿渗透压(326.88±97.24 mmol/L)、高血浆ADH水平(8.26±2.19 n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5).24例患儿痊愈,1例死于脑疝、呼吸衰竭.结论:①提高对本病认识;②重症肺炎患儿出现缺氧、酸中毒加重;出现循环和神经症状;出现尿少、体重增加而无皮肤水肿时应高度警惕合并SIADH的可能;③重症肺炎患儿应常规测定血电解质,必要时同时测定血、尿渗透压和尿钠浓度;④诊断SIADH后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和纠正低钠血症.轻症患儿限制水入量即可,重症患儿应补充3%氯化钠和应用速尿.  相似文献   

10.
黄某,男,因咳嗽、气促3个月并加重伴下肢浮肿20余天,于1990年4月6日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咳嗽(多为干咳)、气促,无发热、畏寒,无咯血,经对症治疗,症状逐渐加重且出现双下肢浮肿,不能平卧。曾在某院胸外检查示;双肺野片状、小斑片状模糊阴影,心影增大,拟“隐原性双肺纤维化肺泡炎”收入院。曾用红霉素与强的松等治疗,用药2个月,症状逐渐加重转入本院。发病以来,食欲与睡眠差,体重减轻15公斤,二便正常,既往健康、无肝炎及肺结核病史。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 患者李某,男,85岁,因"憋喘伴发作性加重1 h"入院.查体:体温正常,呼吸28次/min,血压测不到,深昏迷,口唇发绀,双侧瞳孔直径约1.5 mm,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可闻及大量干湿性罗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音低钝,心率180次/min,律尚整,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入院40 min予利多卡因负荷量后再予维持量静滴.监测示室速未转复.  相似文献   

12.
病例:女,28岁,农民。因“发热、头痛伴恶心呕吐3天,少尿、间断抽搐1天”,在当地疑诊为急性白血病,对症治疗无效,于1999年10月27日入院,近期有野外涉及史。查体:T 37.8℃、P 106次/分、R 36次/分、BP 0/0kpa,神清,酒醉貌、巩膜无黄染,球结膜水肿,咽明显充血,软腭见多处出血点,双上臂皮肤可见瘀点,心肺正常;腹软,肝脾肋下可及,双肾区叩痛,无神经病理征。尿查:尿蛋白3+,镜检见透明管型及大量红细胞;血常规:血红蛋白148 g/L,红细胞4.9T/L,白细胞56G/L,其中早幼粒0.02,中幼粒0.02,杆核0.21,分叶0.48,嗜酸0.02,淋巴0.05,异淋0.12,另见晚幼红5个,血小板15G/L;骨髓增生活跃,粒:红=2.24:1,粒系示轻度左移,部分粒细胞胞浆内见中毒颗粒及空泡,异淋4.4%,巨核细胞易见;血尿素氮31 mmol/l,血肝酐400.1u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5mmol/l,肝功能仅示乳酸脱氢酶增高;DIC全套正常。入院后按流行性出血热常规治疗,血压一度回升至12/9.3kpa,但持续少尿30ml/16h,拟行血液透析,患者突发抽搐,血压再次为0,呼吸心跳停止,抢救无效死亡。 讨论:本例患者有发热、出血、休克、少尿、中枢神经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有野外涉及史、正值发病高峰期),血、尿检查,且患者发热期与少尿期、休克期重叠,并有中枢神经症状,属重型流行性出血热。其突出特点是外周血白细胞特殊增高达56G/L,除见重度异淋外并有幼粒幼红细胞出现,故诊断为重型流行性出血热并类红白血病反应。类白血病反应国内虽有报道,但此例合并类红白血病反应,近10年来国内鲜有报道,一般见于重型患者,预后多不佳。同时因合并类白血病反应,易误诊为急性白血病。应早期作出正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5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0年,加重伴气紧1个月于1990年2月3日入院.体查:半坐卧位,全身皮肤紫绀,桶状胸,听诊双肺呼吸音减弱,双下肺可闻散在小水泡音,心脏无异常.全身皮肤凹陷性浮肿.周围血白细胞11.38×10~9/L,中性分类0.72,电解质正常.血气分析:pH7.3,PaCO_27.2kPa,PaO_27.5kPa,BE1mEq/L、HCO_326.3mEq/L、T_(CO2)27.9mmol/L、SH24.7mEq/L.X线胸片示肺纹理增粗紊乱,右中下肺野透亮度明显增高,见一个16.1cm×8.5cm巨大空洞,其间无肺纹理(附图见217页),左肺野透亮度略高.诊断:(1)慢性支气管  相似文献   

14.
1病例男,56岁。因多尿、多饮10年,纳差、呃逆3d入院。患者10年前出现多尿、多饮,当时查空腹血糖(FPG)16.3mmol/L,诊断为“糖尿病”,予诺和灵R治疗(10、8、8u,三餐前皮下注射),平时血糖控制一般(FPG7~8mmol/L,餐后2h血糖9~13mmol/L)。病程中曾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眼底出血行光凝治疗。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饱胀、纳差、呃逆,伴恶心、欲吐。无腹痛、腹泻,无头痛、头昏。门诊查FPG14.4mmol/L,尿酮体(-),以“2型糖尿病并胃肠自主神经病变并视网膜病变”收住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平素血压控制在140~160/90~100mmHg。查体:体温36.9℃,脉搏76次/min,血压200/120mmHg。神清,左眼仅有光感。颈软,鼻唇沟对称、吐词清楚、伸舌居中,甲状腺无肿大。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墨菲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锥体束征(-)。入院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血钾3.46mmol/L,余正常;尿常规:蛋白质(+++),糖(+++),酮体(?);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2.4G/L,中性粒细胞占87.3%,淋巴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和尿N-乙酰-?-D-氨基-葡萄糖胺酶(NAG)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液相透射比浊法检测52例HSP患儿(观察组)的血清CysC,比色法法检测其尿NAG,同时检测尿常规和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并与30例门诊健康体检的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入院时血BUN(4.25±0.65)mmol/L,血Scr(50.29±12.43)μmol/L,均处于正常范围。观察组患儿入院时血清CysC和尿NA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血清CysC单项检测异常率61.5%(32/52),尿NAG单项检测异常率57.6%(30/52),联合检测异常率为80.7%(42/52),联合检测异常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血清CysC、尿NAG联合检测比BUN、Scr、尿常规等传统指标更加灵敏地反映出HSP患儿肾功能早期损伤及程度。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 ,6 3岁 ,因口喝、多饮、多尿、体重下降 2 0多天入院。有 2 0 a高血压病史 ,坚持服降压药。入院查血压 15 0 / 90mm Hg(1mm Hg=0 .133k Pa) ,心率 72 / min,查体无异常。血常规正常 ,空腹血糖 2 2 .6 4mmol/ L ,餐后 2 h血糖 36 .5 9mmol/L。胸片、EKG检查正常。血流变学测定为血液粘稠度增高 ,经颅多普勒示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入院诊断为 (1)糖尿病 型 ;(2 )高血病 期 ;(3)高粘血症 ;(4)脑动脉硬化症。给予糖尿病饮食、优降糖 5 mg每天 2次降血糖 ,依那普利 5 mg每天 2次降血压、蝮蛇抗栓酶 0 .75 U+生理盐水 …  相似文献   

17.
肾病综合征伴低钠血症可致脑水肿及循环不良,如不时纠正可危及生命,但肾病综合征伴发低钠血症常被忽略,有时亦难识别.现将我们诊治的3例报道如下.例1.男,5岁.因反复浮肿1年于1990年2月首次入院.入院后诊断为单纯型肾病综合征。经强的松、利尿、限盐等治疗,尿蛋白转阴出院.出院后一直口服强的松及低盐饮食.1990年6月因肾病复发再次入院.入院前3d因感冒出现低热、浮肿及少尿;入院前1h出现四肢抽搐、意识障碍.入院后查体:体温38.4℃,血压14.7/10kPa  相似文献   

18.
病例 :女 ,4 4 d,因进行性面色苍白 4 0 d,出现皮疹 1周入院。患儿于 4 0 d前起面色苍白 ,无鼻衄、无便血、无血尿等。在当地医院行血常规示轻度贫血 (具体不详 ) ,未经治疗 ,面色苍白进行性加重。1周前双下肢、颈项部见淡红皮疹。无发絷 ,无皮下出血。父亲有不洁性生活史。患儿父母梅毒血清学反应 :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 (USR)均阳性。入院体查 :T 36 .0℃ ,发育营养一般 ,精神稍倦。颈项部、双下肢散布淡红斑疹和丘疹 ,中央见单层不易剥脱的鳞屑 ;头部见不易剥脱鳞屑。前囟平。心、肺体查阴性。腹平软 ,肝于右肋下 6 .5 cm,质 度 ,脾于…  相似文献   

19.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岁.因右侧视力下降半年,腰腿部间断性疼痛20年余,伴头痛、头昏1月入院.查体:神清,语利,双侧瞳孔等大,右眼视力较左侧差,左耳听力明显下降,脊柱无畸形,右下肢肌肉萎缩,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左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阴性.追问病史有左耳聋8年,年前曾诊断为"神经性耳聋".头部CT示额叶区6.3×7.6×9.0cm大小类似哑铃状密度稍高影,边缘清楚,增强扫描示病灶显著强化,且左侧桥小脑角区显示约3.0×1.7×4.0cm大小类椭园形强化灶边缘清楚.诊断意见:①考虑额区大脑镰旁脑膜瘤;②左侧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听神经瘤可能性大.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在全麻下行冠状切口双额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发现右额硬膜内侧面有一蚕豆大小孤立肿块,左额中上回皮层下发现大小为10.0×8.0×7.0cm分叶状,边界清楚,有明显包膜的肿块,重约250g,予以全切除.术后病理诊断: 纤维型脑膜瘤.行脱水、止血治疗,术后L3-4、L2-3间隙穿刺为干性穿刺,病愈出院,出院后2个月再次入院,行腰椎MRI平扫示L1-4水平段椎管内长T1等T2信号,邻近结构显示受压,增强示L1-4椎管内(髓外硬膜内)占位性病变以脊膜瘤或神经鞘瘤可能性大,完善术前检查后行椎管探查肿瘤切除术,术中证实肿瘤位于L2-4间隙硬脊膜下,大小2.0×2.5×10.0cm.病理诊断:神经纤维瘤.患者病愈出院,月后患者再次入住我院,行左侧枕下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在左侧桥小脑角区发现有3.0×3.0×3.0cm大小肿瘤,予以完整切除,术后病检诊断:听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20.
1病例患儿,男,2岁,因反复发热半月,鼻衄2次,咳嗽1周入院。发病以来体温37~40℃,用退热药体温可下降,但易复升。伴鼻衄2次,经凡士林纱条填压,出血停止。大小便无异常。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异常。查体:体温37·2℃,脉搏110次/min,呼吸27次/min,体质量13 kg。面色苍白,颜面及眼睑浮肿,全身可见散在瘀斑,双颈部、腹股沟区可扪及数个直径5~10 mm淋巴结,活动度好,无粘连、无触痛。咽部稍充血,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罗音,心音有力,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2~3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右肋下3 cm,剑突下2·5 cm触及,质韧,表面光滑,无触痛;脾左肋下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