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玉米季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原状土冲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玉米各生育期土壤抗冲性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坡度条件下,玉米各生育期土壤冲刷过程中含沙量随冲刷时间延长呈先下降后趋于平稳的变化,在15°坡度下含沙量最高。土壤抗冲性和增强效应随生育期推进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于成熟期达最大。随冲刷坡度的增加,玉米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增强效应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土壤抗冲性与土壤容重、有机质和2 mm以上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0~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抗冲性与含根量、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总根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采用增施有机肥促进有机质和水稳性团聚体的提高,以及筛选根径0~0.5 mm根系发达的玉米品种对该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紫色土区土壤力学性质独特,造成土壤侵蚀现象严重,对水土保持和农田基本建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此,以紫色土和水稻土两种代表性土壤为例,通过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和快速剪切试验,测定土壤的液限及抗剪强度特征值,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紫色土和水稻土两种土壤的液限值差异较大;紫色土的液限值为13.37%~15.75%,平均值为14.42%,水稻土液限值为42.61%~47.64%,平均值为45.16%;紫色土为一般性粘土,而水稻土为高液限粘性土.粘粒和有机质是影响土壤液限值的重要因素,且土壤液限受有机质影响最为强烈,三者之间符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程,相应的VAF和RMSE值分别为92.18,96.86和0.19,0.24,R2值分别为0.922和0.969.在100kPa固定压力下,紫色土和水稻土的抗剪强度差异明显,水平值分别为61.91 kPa和46.76kPa,水稻土的抗剪强度小于紫色土,且土壤液性指数与抗剪强度之间具有明显的指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3.
肖玫 《农机具之友》2009,(3):16-18,37
根据工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原则,制定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建立农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计划体系以及相应的章节内容,并按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与实践,教学进程紧紧围绕理论与实践两条主线进行.为学生适应农业现代化服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苏涛  张兴昌  王仁君 《农业机械学报》2013,44(9):86-90,67
通过直剪试验,对添加EN—1后不同EN—1掺量、养护龄期、压实度和含水率的砒砂岩固化土的凝聚力和内摩擦角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的EN—1掺量、养护龄期、压实度和含水率处理条件下,添加EN—1后,随EN—1掺量的增大和养护龄期的延长,砒砂岩固化土的抗剪强度较素土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当EN—1掺量为0.20%和养护龄期为30d时,其抗剪强度最大。添加EN—1后,砒砂岩固化土的抗剪强度随压实度的增大和含水率的减小而增大。因此,在砒砂岩地区实际应用EN—1固土护坡时,为使EN—1固化土具有良好的抗剪强度并满足工程需要,建议EN—1掺量为0.20%,养护龄期在7~15d之间,压实度大于95%,含水率略低于最优含水率为宜。  相似文献   

5.
曹树星  鲍安红  刘力  胡秀芝 《农机化研究》2012,34(9):203-205,209
土体滑坡与土体的沉降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土体的强度遭到破坏引起的.而土体的强度破坏一般都是剪切破坏,因此研究土的抗剪强度也就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进行了测定土的抗剪强度试验,分析了植物根系对重庆地区紫色土壤的力学影响,为重庆地区的生态边坡防护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滩涂土壤与植物根系复合体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滩涂辽阔 ,发展滩涂牧草种植业具有广阔的前景。据报道 ,许多沿海滩涂适宜种植从美国引进的名为“互生花大米草”(Sprartinaalterniflora简称“花米草”)的优质牧草[1]。由于沿海滩涂海泥松软且深 ,承载力很低 ,作业机械通过性差 ,所以影响机械化收获花米草。对于根系茂密且松软饱和海滩的机械行走方式 ,洪添胜等[2]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采用步行船式行走机构仿生行走方式 ,并获实用新型专利。而茂密的植物根系与松软饱和土壤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对行走机构的支承与推进 ,是土壤 -机器系统力学研究中有待深入探…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耕作性土地地表土壤抗剪强度、地温、含水率等的现场测试,综合现场采取土样的实验室实验数据。得出抗剪强度随地温的升高呈二次曲线减小。在地表含水率日变化幅度(0.8%-1.2%)不大的情况下,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大呈现降低趋势.这是由于伴随表土温度及表土水分运移的日变化过程,地表形成了一层致密、粗细颗粒相间的痴皮,痂皮的强度反映了该地区表土抗蚀能力的强弱。本文也比较了2003年初冬与2004年3月表土颗粒分析试验数据,结果显示:表土在冻融和风力侵蚀的共同作用下,细微颗粒在组成和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组成成份含量的变化,致使表土抗蚀能力急剧减小。风蚀更容易发生。  相似文献   

8.
洪雅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东经102°49′至103°32′,北纬29°24′至30°01′,北邻名山、丹陵;南靠峨眉、汉源;东连夹江、峨眉;西接雅安、荥经;幅员面积1 896 km2,实有耕地面积2.29万hm2,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20多年来,洪雅县作物施肥指导主要以20世纪80年代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数据为依据,复混肥生产企业的配方也以此作为参考。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土地复种指数提高,施肥的品种和数量、种植模式不断发生变化,土壤肥力也随之发生了较大改变。近年来,作物单产徘徊不前,品质下降,病虫害加剧  相似文献   

9.
2种离子固化剂改善黄土抗剪强度和抗渗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CONAID和LUKANG 2种离子固化剂的固土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对不同固化剂掺量、养护龄期、压实度和含水率的固化黄土进行了直剪试验和渗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化荆掺量、养护龄期和压实度增大,2种固化土的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呈上升趋势,渗透系数呈下降趋势,且规律比较接近.其中LUKANG固化剂对黄土抗剪强度和抗渗性的改善效果优于CONAID固化荆.建议在施工过程中选用LUKANG固化剂,掺量宜取0.01%.为了达到更好的抗剪和抗渗效果,应尽量延长固化土的养护龄期,增加压实度.  相似文献   

10.
磐石市玉米机械化的应用和发展影响因素较多,其中资源基础、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村发展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综合分析了磐石市玉米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自然、社会、装备技术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了制约磐石市玉米机械化发展的条件,为进一步推广玉米机械化技术提供参考。今后,必须要加强工作,不断探索新思路,研究新方法,采取新措施应对新形势,加快磐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农户采用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巍  陈志  黄玉祥  杨敏丽 《农业机械学报》2012,43(Z1):175-179,168
基于对吉林省18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应用Logistic模型从户主特征、农户生产经营特征、作业效果感知和政策与环境特征等4个方面对农户采用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户主性别、技术培训经历、种植规模、非农收入比重、作业效果感知、参与合作社、政策扶持以及示范推广等对农户玉米机械化收获行为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受到严重自然灾害的作用为显著负向.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加快土地整合和流转速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农村防灾抗灾能力等措施可以促进更多的农户采用机械化方式收获玉米.  相似文献   

12.
寒区春季融雪期表层土壤湿度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寒区春季融雪期表层土壤湿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松嫩平原黑土区为研究区,利用遥感和GLDAS模拟同化数据集,以温湿指数作为辅助指标,通过一元线性回归、相关分析、滑动平均及相对贡献率法,分析了融雪期表层土壤湿度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表层土壤湿度变化的具体驱动因素。结果表明:32年来,融雪前期表层土壤湿度空间分布均呈减小趋势,融雪后期则呈南增、北减趋势;整体而言,融雪前期表层土壤湿度主要受积雪影响,后期主要与降雨及总降水变化密切相关,只有在积雪和降雨较少的地区,温度的蒸发作用才会相对明显;融雪前期表层土壤湿度多年变化主要由温度变化趋势驱动,积雪多年变化趋势对土壤湿度变化起到一种限制作用,降雨和总降水变化趋势决定了融雪后期表层土壤湿度的变化方向;从相对贡献率分析可知,融雪前期温度的升高和降雪的减少将导致表层土壤湿度的降低趋势放大一倍,但融雪后期降雨变化趋势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春播前期土壤湿度暖干化的反馈过程,从而对陆气间水分交换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分散性土颗粒较细,透水性较弱,在低含盐量水或纯净水中细颗粒之间的联结力大部分甚至全部消失,在动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超静孔隙水压力,导致强度减小或丧失。通过动扭剪试验,研究分散性土在不同的含水率(10%~22%)、围压(50-150kPa)和干密度(1.35~1.65g/cm。)条件下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含水率、围压和干密度影响土颗粒间的接触作用,从而影响试样的动强度。试验发现:其他初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试样的含水率越低,其抗剪强度越大;围压越大,其抗剪强度越大;干密度越大,试样的抗剪强度越大;三者中以含水率对试样的动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动强度参数丸和已的值随试样的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围压相同的情况下,分散性土的动强度随破坏振次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季节性冻融期灌水对土壤温度与冻融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季节性冻融期裸地、地膜覆膜地和秸秆覆盖地的田间系列灌水试验,研究了冻融期不同阶段灌水对土壤温度及冻融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不论何种地表条件,入冬后冻结期较早的灌水地块耕作层土壤温度在整个冻融期处于较低值.消融期,灌水对裸地和地膜覆盖地耕作层土壤温度的影响较小,灌水加速了地表冻层的融化;秸秆覆盖地灌水后土壤温度较低且变幅较小,秸秆覆盖不利于土壤的消融解冻.5 cm土壤累积负温快速增加阶段灌水对于降低土壤最大冻结深度影响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季节性冻融期耕作层土壤温度及土壤冻融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季节性冻融期3种地表条件下耕作层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和土壤冻融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季节性冻融期不同地表条件下耕作层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地膜覆盖下土壤温度较裸地高1.6~2.6℃,玉米秸秆覆盖下较裸地高1.0~2.8℃;裸地地温与气温的变化趋势一致,二者关系可用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表示。土壤自然冻结条件下地表负积温较大,最大冻结速率达2.8 cm/d;地膜覆盖地块土壤初始冻结滞后裸地约30天,土壤冻结快消融过程短,最大冻结速率4.0 cm/d,土壤完全解冻提前裸地14天;玉米秸秆覆盖地块整个冻融过程缓慢且滞后裸地和覆膜地,土壤完全解冻滞后裸地7天。研究成果对冬春作物播种及预防冻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优化设计烟草钵苗移栽机的关键部件,通过对移栽期北方烟草钵苗的测定,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移栽期烟草钵苗的物理特性,得出烟草钵苗主要物理特性指标值的变化区间及分布频率。通过剪切试验对移栽期烟草钵苗茎秆的不同部位剪切载荷、抗剪强度及剪切功耗进行测试分析,得出烟草钵苗茎秆剪切部位对剪切破坏载荷及剪切功耗均存在显著影响(α=0.05),在距烟草钵苗钵体表面5~10mm处剪切破坏载荷和剪切功耗最大,抗剪强度均值为(1.10±0.12)MPa,试验可为北方烟草钵苗移栽部件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土壤相对湿度是表征农业旱情的重要指标之一,系统分析土壤相对湿度变化特征有助于准确预报农业干旱状况。利用1994-2013年郑州市逐旬土壤相对湿度和逐月降水、气温数据,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郑州市土壤相对湿度变化特征,初步探明了土壤相对湿度变化与降水和气温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郑州市近20年土壤相对湿度呈逐年减小趋势,减小速率为每年0.44%;10、20、50cm土层土壤相对湿度最大的年份分别为2006、1996、1996年,最小的年份分别为2010、2008、1995年,土壤相对湿度呈逐年减小趋势,减小速率分别为每年0.29%、0.48%、0.13%;土壤相对湿度与降水呈正相关、与气温呈负相关,且与降水的相关性更强;随着土壤层次的增加,土壤相对湿度与降水的相关性先增强后减弱,与气温的相关性则逐渐减弱;0~20cm土层土壤相对湿度较其他层次与降水和气温的关系最密切,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农业抗旱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借助气象自动观测站、土壤水分监测仪等,对柑橘园区2003~2004年内大气总辐射、大气反辐射、大气净辐射、紫外辐射、光合有效辐射、红壤热通量、2 m高度的风速2、m高度的空气温度、2 m高度的空气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日蒸散量等气象环境因子和30 cm土层红壤含水量连续监测分析,发现园区红壤含水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即冬春季高而夏秋季低。红壤水分与气象环境因子中的大气净辐射、紫外辐射、红壤热通量、降水量、2 m高风速和2 m高空气相对温度等达到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秸秆覆盖对季节性冻融期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北方高寒区典型城市哈尔滨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冬季大田试验(试验周期2013-11-01—2014-04-30),设置自然无覆盖、覆盖秸秆厚度5、10、15 cm 4个处理,分别测定不同处理下20、40、60、100、140、180 cm深度土壤液态含水率以及气象数据,分析季节性冻融期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变化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使0~60cm土层内液态含水率增加或减小的时间拐点发生延迟,随着秸秆覆盖厚度的增加其延迟效果越明显,但土壤冻结期的延迟效果比冻土融化期明显;秸秆覆盖阻碍了冻土融化初期融雪水入渗,使自然无覆盖处理液态含水率在20、40、60 cm土壤深度出现短暂的峰值,而在冻土融化末期秸秆覆盖抑制了土壤水蒸发,使各秸秆覆盖处理液态含水率在20、40、60 cm土壤深度又高于自然无覆盖。秸秆覆盖可有效平抑冻融期0~60 cm土层土壤液态含水率的变化幅度,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其平抑效果具有减弱趋势;积雪融水和秸秆覆盖的双重作用能够有效增加土壤墒情,但其增墒能力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秸秆覆盖处理对0~60 cm土层的平均增墒能力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15、10、5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