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白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害虫,俗称小白蛾子,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大棚温室等保护地蔬菜发展而迅速上升为保护地茄果类、瓜类、豆类等蔬菜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它扩散蔓延快,大发生年份,能造成毁灭性为害.  相似文献   

2.
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对我国番茄种植业破坏极大,而粉虱类昆虫是其主要传播介体。本研究调查了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贵州省贵阳市的番茄褪绿病毒病发生情况,发现赤峰市的发病率为73.3%,贵阳市的发病率为53.3%。两个地区均存在Q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赤峰市的Q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分别占75.9%和24.1%;贵阳市的Q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分别占39.8%和60.2%。对两个地区的两种粉虱种群在室内进行传毒特性研究,结果发现,经过48 h获毒后Q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获毒量没有明显差异,但无论1头或10头粉虱,Q型烟粉虱的传毒量都高于温室白粉虱。结果说明,近年来随着Q型烟粉虱发生的日益严重,番茄褪绿病毒通过Q型烟粉虱的传播值得人们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释放前经历饥饿对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GiraultDodd)寄生取食粉虱能力的影响,以3龄Q隐种烟粉虱Bemisia tabaci Q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若虫为寄主,在2种粉虱单独或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比较释放前经适度饥饿、初羽化未饥饿和初羽化喂饲蜂蜜水3种处理的浅黄恩蚜小蜂对2种粉虱寄主的寄生和取食选择情况。结果表明,在2种粉虱单独存在时,经适度饥饿6 h的浅黄恩蚜小蜂寄生的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显著多于其它处理,而且能取食更多的温室白粉虱,经适度饥饿的寄生蜂在24 h内通过寄生和取食杀死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总量分别为12.5头和12.9头。在2种粉虱同时存在时,适度饥饿寄生蜂取食2种粉虱的总量明显高于其它处理,但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适度饥饿寄生蜂通过寄生和取食杀死2种粉虱的数量最多为11.5头,显著高于未饥饿处理的6.5头。表明释放前经历适度饥饿可以明显提高浅黄恩蚜小蜂寄生和取食粉虱若虫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常混合发生,危害严重。丽蚜小蜂是粉虱类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被广泛应用于温室作物上粉虱的防控。本文分别以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作为扩繁寄主,经多代连续扩繁,各自建立起稳定的丽蚜小蜂种群(分别以W1和W2表示),以这两种小蜂种群为天敌试虫,研究了其对不同寄主植物上混合发生的两种寄主粉虱若虫的寄生选择性及其后代蜂生长发育适应度表现。结果表明,番茄、茄子、菜豆上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的同龄若虫同时存在时,小蜂W1和W2均偏好寄生于温室白粉虱,且寄生其若虫内后代蜂的发育历期显著短于寄生烟粉虱若虫内的发育历期;黄瓜上两种粉虱混合存在时W1偏好寄生于烟粉虱,且寄生其若虫内后代蜂的发育历期显著短于寄生温室白粉虱若虫内的发育历期,但寄主植物及粉虱对丽蚜小蜂的羽化率均无显著影响。综合来看,无论饲养寄主为温室白粉虱或是烟粉虱,丽蚜小蜂均偏好寄生温室白粉虱,且寄生温室白粉虱内的后代蜂发育适合度较高,这对指导寄生蜂的人工饲养及有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日光温室条件下,分别以温室粉虱和烟粉虱作为扩繁寄主,建立起稳定的2种丽蚜小蜂种群(分别以E1和E2表示)。对这2种不同寄主来源的丽蚜小蜂在番茄、黄瓜、菜豆、茄子上烟粉虱和温室粉虱的寄生率进行了研究与比较。结果表明,E1和E2对4种寄主植物上温室粉虱的控制作用均显著大于对烟粉虱的控制作用;E1对茄子和黄瓜上的粉虱类害虫的控制作用较好,E2对4种植物间粉虱类害虫的控制作用无显著差异。2种小蜂在4种植物上烟粉虱的寄生率,除番茄上E1(27.84%)低于E2(42.22%),差异显著,其余3种植物上,均是E1高于E2,差异显著;2种小蜂在4种植物上对温室粉虱的寄生率,均是E1高于E2,差异显著,即对于4种植物上的粉虱类害虫的控害效果E1要相对优于E2。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大庆温室是1983年新建的大型现代化温室。几年来,一直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温室白粉虱,由于该虫抗药性的增加,农药越来越不顶用了。1985年10月份,3号温室粉虱大发生,据调查,单株有粉虱近千头。当年,在中国农科院生防室的的技术指导下,引进丽蚜小蜂,先小面积试验,防治粉虱效果明显。1986年4、5月又从该室二次引入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并设计了放蜂(3号室)和化学农药(2号室)对比试验田,面积各22.5亩。放蜂后,于6月25日进行了番茄长势及粉虱数量调查,放蜂室比化防空平均株高多0.51  相似文献   

7.
前期研究发现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与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伪蛹可以在辽宁省最冷月份的温室作物上存活并且越冬的烟粉虱伪蛹携带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为了进一步明确辽宁省越冬粉虱伪蛹在初春时期能否正常羽化,以及成功羽化的烟粉虱携带TYLCV的情况,对2013年4月中旬辽宁部分县市区保护地作物上14份粉虱伪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粉虱羽化率,镜检鉴别了粉虱种类,鉴定了烟粉虱生物型并检测了新羽化烟粉虱成虫体内携带的TYLCV。结果显示,14份伪蛹样品羽化率范围为47%-93%,平均羽化率77%;其中,4份样品(锦州TH1、葫芦岛LSH1、葫芦岛LSH2和葫芦岛LSH3)的羽化率高于90%,仅有1份样品(朝阳JP1)的羽化率低于50%。在14份样品中,10份样品为烟粉虱种群,其余4份样品为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混合种群且仅在鞍山岫岩(XY)样品中温室白粉虱占优势(比例50%)。14份烟粉虱样品(包括混合样品)中,12份样品烟粉虱均为Q型,其他2份样品为B型和Q型烟粉虱混合种群。结果表明,辽宁省越冬粉虱伪蛹在初春时期能正常羽化,所有采集的烟粉虱样品均未能检测到TYLCV。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蔬菜烟粉虱发生与危害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烟粉虱在我国广大地区突然大面积暴发成灾。同时,温室白粉虱也发生严重,由于两种粉虱除直接危害农作物外,还传播多种重要的植物病毒病。它们寄主重叠、危害习性相同、形态十分相似、生活史也十分相近,除专门研究人员外,一般很难将两种由于粉虱区别开来。2005年,我们观察到烟粉虱在我省蔬菜上发生较重,且有B型存在的可能,特此报道。  相似文献   

9.
烟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烟粉虱犤Bemisiatabaci(Gennadius)犦属粉虱科。由于其形态的变异性,产生了许多同物异名,如烟粉虱、棉粉虱、甘薯粉虱。烟粉虱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害虫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在一些产棉国如苏丹、埃及、印度、巴西、伊朗、土耳其、美国等国家的棉花上造成一定损失。20世纪80年代以后,除了棉花,在蔬菜和花卉上也发现了此虫的为害。烟粉虱食性杂,寄主广泛,为害严重时可造成绝收。目前,烟粉虱已是美国、巴西、以色列、埃及、意大利、法国、泰国、印度等国家棉花、蔬菜和园林花卉等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我国早在1…  相似文献   

10.
许多粉虱寄生蜂雌蜂对粉虱若虫的攻击方式不仅是寄生,而且还能取食。本文以海氏桨角蚜小蜂Eretmocerus hayati作为测试寄生蜂,Q隐种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作为寄主,在非选择和双向选择条件下调查了寄生蜂对寄主的取食和寄生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非选择试验条件下,海氏桨角蚜小蜂48 h内取食1~4龄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若虫的数量分别为10.7、6.4、6.7、5.0头和4.4、3.7、2.8、2.3头,寄生1~4龄烟粉虱若虫的数量分别为22.1、27.5、25.4、16.5头,但不能寄生各龄期温室白粉虱若虫;而在选择试验条件下,寄生蜂取食1~4龄烟粉虱若虫的数量分别为同龄期温室白粉虱若虫数量的1.8、2.6、2.5、1.5倍。说明寄生蜂的取食寄主能力明显受寄主种类和龄期的影响。海氏桨角蚜小蜂更适合用来防治烟粉虱,但不适于防治温室白粉虱。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介(?)了欧州许多国家和加拿大、日本等国应用人工繁殖的植绥螨防治温室红蜘蛛和专性寄生的粉虱蚜小蜂防治温室粉虱的综合技术。内容涉及天敌的收集、运输、释放标准、时期、天敌和寄主((?)物)害虫比例、环境条件、效果及其调控方法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2.
通过系统调查湘西州吉首市周边的柑桔粉虱类害虫,发现湘西州柑桔粉虱主要是黑刺粉虱,其次是柑桔粉虱,黑刺粉虱在湘西1年发生4代,存在世代重叠,柑桔粉虱主要发生在9月份和10月份,其它时间很少发生。黄板对黑刺粉虱和柑桔粉虱成虫的诱杀效果明显,可作为监测和防治柑桔粉虱类害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汪祖程 《植物医生》2009,22(1):13-13
白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害虫,俗称小白蛾子,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大棚温室等保护地蔬菜发展而迅速上升为保护地茄果类、瓜类、豆类等蔬菜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它扩散蔓延快,大发生年份,能造成毁灭性为害。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和保护地蔬菜迅猛发展以及种苗检疫不力等因素,白粉虱逐渐南移,湖北地区已有不同程度发生,其适应性不断增强,并逐渐由大棚向大田转移为害,  相似文献   

14.
烟粉虱的发生为害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发现,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adius)]在我国的发生,从发生面积、为害程度和寄主范围来看,比温室粉虱更加严重。从河北、新疆、山西、天津、北京等地送鉴或采集的标本来看,多是烟粉虱。而且,烟粉虱的发生多在大田作物上,如棉花、蔬菜、花卉、绿化树等。预计,随着冬季的来临,温室大棚相继封闭、大田作物相继收获,2000年温室内的烟粉虱将会十分严重。必须提前做好各方面准备。  粉虱的为害包括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直接为害即是从寄主植物叶内大量吸取汁液,造成寄主营养缺乏,影响寄主的正常生理活动;间接为害,一方面是…  相似文献   

15.
路慧  陈红印 《植物保护》2007,33(5):75-79
在温室内采用笼罩观察,通过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试验,在两营养级(作物-天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三营养级(作物-天敌-害虫)体系中烟盲蝽对5种不同植物种类的选择性。以落虫量为选择指标,烟盲蝽成虫选择性结果表明:黄瓜+粉虱成虫、番茄+粉虱成虫、茄子+粉虱成虫、菜豆+粉虱成虫之间不存在差异显著性,但对油菜+蚜虫的选择性较好。烟盲蝽成虫非选择性试验,以其产卵后初孵若蝽量和死亡率为衡量指标,结果表明,烟盲蝽初孵若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排序为:黄瓜>番茄>油菜>菜豆>茄子;烟盲蝽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排序为:菜豆+粉虱成虫>茄子+粉虱成虫>番茄+粉虱成虫>黄瓜+粉虱成虫>油菜+蚜虫。烟盲蝽若虫选择性试验,以羽化率为选择指标,结果为:油菜+蚜虫>番茄+粉虱若虫>黄瓜+粉虱若虫>菜豆+粉虱若虫>茄子+粉虱若虫。另外,在茄子+粉虱若虫上的死亡率最高为90.5%,其次为菜豆+粉虱若虫90%,黄瓜+粉虱若虫71.4%,番茄+粉虱若虫42.9%,油菜+蚜虫40%。  相似文献   

16.
新疆两种粉虱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电泳分析方法 ,对乌鲁木齐地区所发生的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进行了酯酶同工酶、过氧化物同工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两种粉虱的酶谱有明显的种间差异。温室白粉虱的酯酶酶谱可分 2组区带 ;过氧化物酶酶谱可分 5组区带。烟粉虱的酯酶酶谱可分 5组区带 ;过氧化物酶酶谱可分 4组区带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在指导实习生进行稻纵卷叶螟卵的测报调查中,连年发现同学们往往把一种形似稻纵卷叶螟卵的稻粉虱(Bemisioa sp.)误认为卷叶螟卵,结果卵量较实际偏大。据调查,稻粉虱早于70年代初在湖南省浏阳县就有发现,至今在全省许多市、县的早、晚双季稻上普遍发生,且晚稻上发生量大  相似文献   

18.
烟粉虱的为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爽  刘映红 《植物医生》2002,15(1):23-23
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adius)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寄主植物多达74科、420余种 ,主要危害棉花、大豆、蔬菜等农作物。烟粉虱由于形态的变异性产生了许多同物异名 ,到1978年为止已达到22种之多。B.tabaci有几种常用俗名 ,如烟粉虱(Tabaccowhitefly)、棉粉虱(Cottonwhitefly)、甘薯粉虱(Sweetpotatowhitefly)。20世纪80年代以后烟粉虱在世界各地的危害趋于严重 ,仅1991年美国西南部烟粉虱的危害就…  相似文献   

19.
烟粉虱发生为害特性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粉虱又称甘薯粉虱、棉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老百姓叫小白虫子。在1889年希腊的烟草上被发现.我国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烟粉虱的记载.江苏省2001年在仪征一品红上首次发现烟粉虱,以后全省各地陆续查见。东台市2003年首次查见,近2a在东台市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迅速升级。近年来.笔者对烟粉虱的发生危害特殊性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采取措施,控制和减轻烟粉虱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了日本引进的温室粉虱的寄生蜂天敌——丽蚜小蜂的生活史;在番茄地内的释放方法;评价了利用天敌防治害虫的优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简要介绍了一些国家目前天敌的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