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母猪产仔前的饲养管理 1.母猪产仔前的饲养 母猪产仔前,尤其是产仔前30天左右,胎儿生长发育很快,体重急剧增加,母猪腹腔容积不断缩小,这时应减少青、粗饲料喂量,增加精料喂量,尤其是蛋白质饲料的供应。日粮营养水平以每千克混合料消化能12.13~12.55兆  相似文献   

2.
一、病因分析母猪分娩后,一般要间隔12小时左右才开始进食排便。在这段时间内其膀胱往往充盈尿液,由于较长时间的过度充盈,膀胱平滑肌收缩力减弱,引起膀胱肌无力甚至麻痹。同时,母猪产后其腹腔空间暂时相对变大,过度充盈的膀胱可  相似文献   

3.
仔猪黄、白痢是养猪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给养猪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本文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对母猪预防注射得米先、仔猪腹腔补水等综合治疗措施来防治仔猪的黄、白痢,与母猪不预防注射得米先、仔猪常规治疗相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周玉峰 《农家致富》2004,(14):44-44
病因。母猪分娩后.一般要间隔12小时左右才开始进食排便。在这段时间内其膀胱往往充盈尿液,由于较长时间的过度充盈.膀胱平滑肌收缩力减弱。同时.母猪产后其腹腔空间暂时相对变大.过度充盈的膀胱可以向下移位。因此,  相似文献   

5.
一、加强母猪妊娠后期饲养管理 1.饲喂.母猪产仔前,尤其是产前1个月,随着胎儿发育加快和体重急剧增加,腹腔容积不断缩小.此时要减少青粗料而加大精料喂量.每天分3次共喂混合饲料3千克~4千克,青料1千克~2千克.产前1周,减少精料并提高青料喂量,在日粮中添加脂肪,以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母猪乳脂率.  相似文献   

6.
<正>本手术适于3月龄以上及成年母猪,尤其是发过1~2次情的母猪及即将淘汰的种母猪。1术前检查坚持"四不割",即患病猪、正在发情的猪、怀孕期猪、刚饱食的猪都不宜阉割。患病猪体抵抗力弱,阉割易发生事故,同时正在流行疫病(特别是猪瘟)的村庄也不要进行阉割;发情(俗称走栏、起走、闹圈)期的猪生殖器官充血,阉割时容易引起大出血,应在发情期过后5~6 d时再施行手术;已怀孕的母猪阉割易引起流产;猪饱食后腹腔内压增  相似文献   

7.
仔猪黄、白痢是养猪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给养猪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试验表明,采用加强饲养管理、母猪产前注射头孢噻呋钠、仔猪腹腔补水等综合治疗措施防治仔猪的黄、白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种母猪在产后,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既要维持自身的需要,又要给仔猪提供乳汁,常因消化机能和内分泌机能紊乱或因饲养管理不善等原因引起产后慢食或不食,导致营养缺乏症。且产后体虚,易受风寒等外邪的侵袭发病。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采用腹腔注射疗法治疗产后哺乳母猪疾病27例,均收到十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供同道验证。  相似文献   

9.
1母猪产前、产中、产后护理1.1产前准备①产前1周清洗消毒产房.检修产房设备。②采取措施确保产房温度,产仔栏适宜温度32-22℃,3日龄前不低于30℃。③查看《种猪档案卡》,注意预产期。④检查母猪乳房,观察是否有乳汁外流,并用0.1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乳头和后躯。⑤临产征兆:产前3-5天母猪阴部红肿,尾根两侧下陷,产前1周左右能挤出奶水;产前6-8小时,母猪用嘴拱地或前蹄扒地,精神不安,来回走动,排粪、尿频繁。1.2产中护理接产有专人接产,仔猪出生后立即用手将口、鼻中黏液扣净,再用抹布将全身黏液擦净,再将脐带血挤回仔猪腹腔。结扎脐带后剪断(或用指甲  相似文献   

10.
仔猪阉割技术是摘除公猪睾丸、附睾或母猪卵巢、输卵管、子宫角的外科手术。笔者从事仔猪阉割多年,现将该技术作简要介绍,供读者或术者参考。1场地选择阉割场地要宽敞、卫生,地势选择前低后高,有利于猪腹腔内容物往前移,术前要求仔猪禁食。  相似文献   

11.
母猪产程过长导致仔猪死产率高是母猪生产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讨论母猪产程和仔猪死产率的关系,分析现代母猪的基因型和饲养管理方式对母猪产程的影响.客观介绍了母猪产程过长的原因,提出母猪产程过长的应对方法,营造安静干净的饲养环境,注重母猪产前、产中、产后的身体状况,增加母猪运动量、改善母猪体质是缩短母猪产程从而降低死产率.  相似文献   

12.
根据母猪的不同生长、繁殖阶段,分别对后备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和空怀母猪的营养控制和饲养管理进行了总结,以期指导猪场对母猪实行科学的管理,保证母猪具有较高的繁殖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徐楠楠 《饲料博览》2014,(12):54-55
<正>母猪繁殖力是衡量养猪生产水平高低和是否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核心。很多因素都能影响母猪的繁殖力,如后备母猪的选择、适时配种、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母猪分娩与接产和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等因素。无论是对妊娠、分娩、哺乳母猪还是后备母猪都要保持较高的饲养管理水平,才能提高母猪生产能力,使种猪场经济效益最大化。1后备母猪的选择和饲养管理1.1后备母猪选择要点后备母猪身体健康,无遗传疾病,选择生长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养猪规模的增加,饲养数量的加大,母猪不发情的现象愈来愈多,成为制约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造成现象发生的原因除遗传因素外,从外表看,猪有阴蒂、阴唇和阴门,但腹腔内无卵巢、阴道管道形成不完全、子宫颈闭锁等生殖系统疾病,还与日常饲养管理有关,需要注意科学管理,做好药物防治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母猪产仔性能,尽快扩大种群数量,充分发挥母猪生产潜力,需要提高母猪产仔数,提高母猪养殖效益,进而达到提高养猪业的生产水平。为了提高母猪产仔率,除选择优良的种猪外,还应加强母猪配种期的饲养管理,促使母猪正常发情和排卵;正确掌握母猪初配年龄和使用频率,做好母猪日常饲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总结提高小规模养殖母猪繁殖力的措施,包括猪舍选择、母猪选择、后备母猪饲养管理、科学配种、妊娠母猪饲养管理、分娩母猪饲养管理、泌乳母猪饲养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提高母猪繁殖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生猪养殖过程中母猪发情异常及疾病的出现是经产母猪和后备母猪淘汰的主要因素,延长母猪的使用年限是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手段。母猪发情异常疾病主要存在母猪初情期时间延迟,母猪不发情及母猪持续发情卵巢囊肿等异常情况,这些异常情况均严重降低了母猪的繁殖性能,制约了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文中介绍母猪养殖过程中出现发情异常疾病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旨在为母猪的科学养殖及繁殖性能的提高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8.
天气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主要因素,尤其是夏季高温的天气严重的影响着母猪的繁殖生产性能,夏天高温天气对母猪繁殖生产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母猪发情迟缓、屡次配种不孕、妊娠母猪中期流产、初产母猪出现返情、配种后发情等。因此,夏季高温天气对母猪繁殖生产性能受到了严重影响。针对夏季高温天气对母猪繁殖生产性能受到了严重影响采取合理的综合性措施,搞好母猪夏季的饲养管理和配种工作,提高母猪的产仔率,增强母猪的繁殖生产性能。因此,本文针对夏季高温天气对母猪繁殖生产性能影响及防治措施方面进行了综述,在母猪的生产实践中,为提高夏季母猪繁殖生产性能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空怀母猪指已达配种适龄尚未配上种的后备母猪,或者仔猪断奶后直至发情配上种的哺乳母猪,包括断奶母猪、流产母猪、返情母猪、长期不发情母猪。在养猪生产中合理饲养空怀母猪,使其正常发情并多排健壮的卵子,提高其配种后的配种率和受胎率,让每头母猪一年之中多产仔猪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0.
1要选好种母猪种母猪 应当从青年公母猪交配所产的2-4胎春季断奶仔猪中进行选留(后备母猪),选留这个时期的仔母猪生长快,生育力强。在后备母猪6~8月龄时选繁殖用的种母猪,应当选留生长快、饲料报酬高、四肢开阔、乳头发育均匀良好的母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