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4头安装有瘤胃、十二指肠前端和回肠末端T形瘘管的泌乳奶牛,按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精粗比约为30:70的"高低质粗料型"日粮、30:70的混合型高青贮日粮、50:50的精粗料比例相当的日粮及65:35的高精料日粮等4种不同精粗比日粮对瘤胃和小肠pH值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精粗比对奶牛瘤胃和回肠末端pH值有影响,而对十二指肠前端pH值没有显著(P>0.05)影响;随日粮精粗比的提高,奶牛瘤胃和小肠pH值降低;奶牛瘤胃、十二指肠前端和回肠末端pH值平均分别为6.46、3.80和7.76。  相似文献   

2.
粮对肉牛小肠pH值及胰蛋白酶话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肉牛饲喂不同日粮玉米秸,50%玉米秸加50%精料后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pH值及胰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肉牛小肠不同部位的pH值不同,回肠pH值高于空肠,回肠和空肠pH值显著高于十二指肠(P〈0.05),饲喂50%玉米秸加50%精料日粮的牛小肠pH值低于喂单一玉米秸日粮;肉牛小肠不同部位的胰蛋白酶活性不同,空肠高于回肠,空肠和回肠显著高于十二指肠(P〈0.05),饲喂50  相似文献   

3.
研究旨在应用康奈尔绵羊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ornell sheep net carbohydrate and protein sys?tem,CNCPS-S)的预测模型预测日粮瘤胃pH值与微生物蛋白质(MCP)合成量,并通过实测验证模型预测值的准确性。选取3只安装瘤胃和十二指肠瘘管的哈萨克公羊为试验动物,配制3种精粗比为30:70、35:65、40:60的全混合日粮(TMR)。采用3×3拉丁方设计,共3期试验,每期18 d,其中10 d为预试期,8 d为样品采集,测定瘤胃液pH和MCP合成量。同时利用CNCPS-S模型预测3种日粮的MCP合成量,评价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①3种TMR的瘤胃液pH的实测值分别在6.38~6.71、6.01~6.59、5.81~6.41之间,模型预测pH为固定值6.46;②随着精料水平增加,3种TMR均为瘤胃能氮负平衡型,瘤胃能氮平衡(RENB)值均呈下降趋势(P0.05),3种TMR的MCP的模型预测值依次升高,分别为210.29、215.31、246.94 g/d(P0.05),实测值也依次升高,分别为93.83、97.33、100.27 g/d(P0.05);③经线性回归分析,3种日粮MCP的预测值与十二指肠MCP实测值之间的平均偏差比较大(平均偏差≥116 g/d),相关性低(R2≤0.75),误差均方根(RMSE)都较高。以上结果说明,CNCPS-S对我国绵羊瘤胃pH值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但对MCP合成量具有较低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奶牛产奶量的提高,奶牛日粮的营养密度也随着精料比例加大而增加。高产奶牛采食高能量、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日粮时,有机酸在瘤胃内大量蓄积,造成瘤胃pH值降低,当瘤胃pH值每天低于5.6,累计时间达到3~5小时即出现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  相似文献   

5.
日粮精料水平对玉米秸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日粮中精料水平的高低对反刍动物瘤胃的消化能力及日粮的利用率有较大的影响。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的精料添加水平下试验绵羊对玉米秸的瘤胃降解率,揭示精料添加水平与粗料瘤胃降解率的关系,为日粮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肉牛饲喂不同日粮(玉米秸,50%玉米秸加50%玉米面)后小肠不同部位(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pH值及粉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肉牛小肠不同部位的PH值及淀粉酶活性不同,回肠PH值高于空肠,回肠和空肠PH值显著高于十二指肠(P〈0.05),喂50%玉米秸加50%玉米面日粮的牛小肠PH值低于喂养一玉米秸日粮;空肠淀粉酶活性高于回肠,空肠和回肠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十二指肠(P〈0.05),饲喂  相似文献   

7.
缓冲剂简介     
《养殖技术顾问》2009,(9):139-139
反刍动物瘤胃内pH值维持在6.2-6.8,瘤胃内的饲料消化和微生物蛋白等的合成处于最佳状态。高精料或高青贮料日粮导致瘤胃内酸性产物过多,pH值下降,微生物区系受到破坏,纤维素及其他养分的消化率降低。日粮中添加缓冲剂可避免瘤胃pH值的下降,维持正常瘤胃pH值环境,增加于物质采食量,提高产奶量和乳脂率。大量研究证明,在如下情况下使用缓冲剂有明显效果:①在高精低粗日粮,日粮干物质中耐酸性纤维(ADF)低于21%,中性洗涤纤维(NDF)低于27%时,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控瘤胃内环境 ,使瘤胃内pH值和瘤胃微生物总数增加 ,提高了日粮消化率。结果表明 ,瘤胃内pH值提高 1 0 82 % ,为 6 76。微生物总数提高 1 4 6 3% ,为每毫升瘤胃液 1 1 2 8× 1 0 9个 ,其中纤毛虫和新月芽形细菌数量降低 ,球状和杆状细菌大幅度增加。日粮中粗纤维消化率为 6 8 8% ,粗蛋白消化率为75 3% ,分别提高 1 8 2 %和 1 7 3%。经统计分析 ,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P <0 0 1 )。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3只18月龄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瘘管和回肠末端瘘管的肉羊,采用3×3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基础日粮(空白组)、基础日粮+葵花籽(对照组)、基础日粮+葵花籽+活性炭(试验组)研究日粮中添加葵花籽和活性炭对肉羊瘤胃消化代谢以及消化道中脂肪酸流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试验日粮对pH、各挥发性脂肪酸比例以及乙酸/丙酸没有影响(P>0.05);对照组瘤胃中NH3-N浓度显著高于试验组与空白组(P<0.05);试验组瘤胃C18:2和c9,t11-CL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十二指肠中,C18:1的含量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回肠中,对照组和试验组的c9,t11-CLA含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动态pH值连续监测记录系统对瘤胃pH值进行24h连续监测,旨在研究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比)日粮对奶山羊瘤胃pH值昼夜动态变化的影响。选用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关中奶山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分为4期,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分别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日粮。结果表明,瘤胃pH值随着日粮NFC/NDF比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瘤胃pH值<5.2、5.5、5.8、6.0的平均持续时间亦随日粮NFC/NDF比增加而延长,分别由Ⅰ期的0、0、2.42和9.40h/d增加到Ⅳ期的0.33、7.50、17.06和20.53h/d;瘤胃pH值<5.5、5.8、6.0的曲线面积亦逐步加大,分别由Ⅰ期的0、0.21和1.43(pH·h)增加到Ⅳ期的1.09、4.84和8.59(pH·h);而且瘤胃pH值下降速率和下降幅度及最低值所持续的时间亦随日粮NFC/NDF比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动态pH值连续监测记录系统对瘤胃pH值进行24h连续监测,旨在研究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比)日粮对奶山羊瘤胃pH值昼夜动态变化的影响。选用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关中奶山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分为4期,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分别为1.02(Ⅰ期)、...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动态pH值连续监测记录系统对瘤胃pH值进行24 h连续监测,旨在研究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比(NFC/NDF比)日粮对奶山羊瘤胃pH值昼夜动态变化的影响.选用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关中奶山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分为4期,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分别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日粮.结果表明,瘤胃pH值随着日粮NFC/NDF比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瘤胃pH值<5.2、5.5、5.8、6.0的平均持续时间亦随日粮NFC/NDF比增加而延长,分别由Ⅰ期的0、0、2.42和9.40 h/d增加到Ⅳ期的0.33、7.50、17.06和20.53 h/d;瘤胃pH值<5.5、5.8、6.0的曲线面积亦逐步加大,分别由Ⅰ期的0、0.21和1.43(pH·h)增加到Ⅳ期的1.09、4.84和8.59(pH·h);而且瘤胃pH值下降速率和下降幅度及最低值所持续的时间亦随日粮NFC/NDF比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镁是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作为酶促反应的辅酶因子参与体内主要代谢途径。细胞外的镁对于动物机体正常的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和骨骼矿物元素沉积至关重要。氧化镁是反刍动物饲料中应用最广泛的无机镁源,属于碱化剂,提高瘤胃pH值,可以提高乳腺对血代谢物的摄取,提高乳脂率。奶牛属反刍动物(草食动物),最主要的消化特点是有四个胃,而且瘤胃液pH值调节是产奶牛饲养的关键。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日粮中小苏打与氧化镁按照2∶1的比例添加,小苏打的添加量为1%~1.5%,氧化镁的添加量为0.5%~0.7%。可以有效调节瘤胃液pH值,使奶牛有一个较好的瘤胃内…  相似文献   

14.
旨在观察不同NFC/NDF比日粮对奶山羊瘤胃细菌及瘤胃和血浆中内毒素及组胺含量的影响。选用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试验分四期进行,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分别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日粮,以逐渐增加日粮精料的方式诱导奶山羊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分别利用pH动态监测记录系统和滚管培养法测定瘤胃pH、瘤胃细菌总数、淀粉分解菌及坏死梭形杆菌的浓度;以鲎试验试剂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内毒素和组胺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日粮NFC/NDF比的增大,瘤胃pH显著降低(P0.05),并且瘤胃pH下降速率和下降幅度也随之加快;日粮NFC/NDF比为2.58时,瘤胃内组胺和内毒素的浓度明显增加(P0.05),坏死梭形杆菌和淀粉分解菌的数量也显著升高(P0.01)。内毒素、组胺和坏死梭形杆菌三者浓度的异常增加对SARA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在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比饲粮条件下诱发奶山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SARA)过程中瘤胃微生物区系和瘤胃pH值的变化。该试验选用6只安装了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法,共分4期进行,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饲粮,以逐渐增加饲粮精料的方法诱导奶山羊发生SARA。结果表明,随着饲粮NFC/NDF比的增大,瘤胃pH值显著降低(P<0.05),并且瘤胃pH值下降幅度也随之加快;随着饲粮NFC/NDF比的增加,淀粉分解菌的数量增幅最显著(P<0.01);饲粮NFC/NDF比为1.63时,瘤胃细菌总数、乳酸杆菌及坏死梭形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当该比值为2.58时,埃氏巨型球菌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的数量出现显著增多(P<0.05);原虫数量在Ⅳ期降至最低,而牛链球菌的数量在整个试验期并未出现明显的波动。饲粮NFC/NDF比为1.63时,瘤胃内与碳水化合物分解有关的多数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SARA期时增幅更为明显,而此时原虫数量为最低。  相似文献   

16.
目前,提高淀粉消化率的研究主要是从加工处理方法对其影响的角度考虑。对玉米进行加工处理,改善淀粉在瘤胃和小肠中的降解和消化特性,从而达到优化瘤胃发酵、改善营养物质利用率、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瘤胃内pH值是反映瘤胃内部的环境状况及饲料在瘤胃内的发酵程度和模式的主要内环境指标,本试验主要研究含不同加工处理玉米的日粮对瘤胃pH值的影响,以探讨不同玉米加工处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了在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比饲粮条件下诱发奶山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SARA)过程中瘤胃微生物区系和瘤胃pH值的变化.该试验选用6只安装了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法,共分4期进行,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饲粮,以逐渐增加饲粮精料的方法诱导奶山羊发生SARA.结果表明,随着饲粮NFC/NDF比的增大,瘤胃pH值显著降低(P<0.05),并且瘤胃pH值下降幅度也随之加快;随着饲粮NFC/NDF比的增加,淀粉分解菌的数量增幅最显著(P<0.01);饲粮NFC/NDF比为1.63时,瘤胃细菌总数、乳酸杆菌及坏死梭形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当该比值为2.58时,埃氏巨型球菌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的数量出现显著增多(P<0.05);原虫数量在Ⅳ期降至最低,而牛链球菌的数量在整个试验期并未出现明显的波动.饲粮NFC/NDF比为1.63时,瘤胃内与碳水化合物分解有关的多数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SARA期时增幅更为明显,而此时原虫数量为最低.  相似文献   

18.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能在反刍动物的瘤胃内起缓冲作用,中和青贮饲料的酸性和瘤胃微生物产生的有机酸,使瘤胃pH值保持中性,给微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和繁殖环境,有利于纤维素和其他糖类的消化,因而可促进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碳酸氢钠作为饲料添加剂,用在肉牛育肥方面已有试验报道,但用在羊育肥方面的试验报道很少.为了解碳酸氢钠对青海半细毛育肥羊的增重效果,于2005年4月10日至5月20日在互助县威远镇余家村进行了此次试验.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在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比饲粮条件下诱发奶山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SARA)过程中瘤胃微生物区系和瘤胃pH值的变化。该试验选用6只安装了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法,共分4期进行,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饲粮,以逐渐增加饲粮精料的方法诱导奶山羊发生SARA。结果表明,随着饲粮NFC/NDF比的增大,瘤胃pH值显著降低(P〈0.05),并且瘤胃pH值下降幅度也随之加快;随着饲粮NFC/NDF比的增加,淀粉分解菌的数量增幅最显著(P〈0.01);饲粮NFC/NDF比为1.63时,瘤胃细菌总数、乳酸杆菌及坏死梭形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当该比值为2.58时,埃氏巨型球菌和反刍兽新月单胞菌的数量出现显著增多(P〈0.05);原虫数量在Ⅳ期降至最低,而牛链球菌的数量在整个试验期并未出现明显的波动。饲粮NFC/NDF比为1.63时,瘤胃内与碳水化合物分解有关的多数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SARA期时增幅更为明显,而此时原虫数量为最低。  相似文献   

20.
控释尿素对牦牛瘤胃氨氮和微生物蛋白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探讨控释尿素对牦牛瘤胃氨氮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试验选4头2岁牦牛,安装永久瘤胃瘘管,分期定量饲喂不同粗蛋白日粮:含尿素日粮(CP10.79%)、无尿素日粮(CP10.75%)、控释尿素日粮(CP10.73%)。结果表明:含尿素日粮瘤胃pH值和氨氮浓度在一天中变化较快,而无尿素日粮和控释尿素日粮变化较为平缓;控释尿素日粮微生物蛋白合成量虽然变化幅度较大,但能量与氨氮释放同步,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较大,充分把食用氮转化为微生物蛋白质;且控释尿素日粮在瘤胃pH值、氨氮浓度和微生物蛋白含量方面均优于含尿素日粮和无尿素日粮,差异极显著(P<0.01),从而表明采用控释尿素日粮对牦牛补饲具有良好的效果,是反刍家畜安全、高效的粗蛋白营养日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