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外来引进树种日本落叶松林凋落物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采用分解袋法分别对18年生和24年生日本落叶松林以及周围针阔混交林凋落物的分解和养分释放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凋落物分解和养分释放速率均表现为针阔混交林日本落叶松纯林;24年生日本落叶松林18年生日本落叶松林。其中不同林分的凋落物残留率与时间呈指数相关,凋落物年分解系数(K)也表现为针阔混交林(0.555 6)24年生日本落叶松林(0.445 0)18年生日本落叶松林(0.366 2)。凋落物分解速率与初始N元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C/N比呈显著负相关,高的木质素含量对凋落物的分解有一定影响。C元素、K元素表现为直接释放模式,而研究中C/N比和C/P比相对较高,使N元素和P元素均表现为先富集后释放的模式。各养分元素的残留率总体呈现出18年生日本落叶松林24年生日本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的格局。[结论]不同林分凋落物分解和养分释放速率差异较大。凋落物年分解系数表现为针阔混交林24年生日本落叶松林18年生日本落叶松林。  相似文献   

2.
对林口县青山林场23年生杂种子代测定林63个家系径生长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正反交在生长量上存在极显著差异,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组在径生长量上要比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组大.落叶松种间生长量也存在差异,径生长由慢到快依次为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兴安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  相似文献   

3.
在标地调查的基础上,用数量化理化Ⅰ的方法对日本落叶松适生立地评价表明:豫西地区海拔1400米以上的中厚层土壤,最适合日本落叶松林的生长;海拔1000—1400米的中厚土类型次之;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段不宜营造日本落叶松林。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日本落叶松与主要气象因子进行关联分析,找出了影响日本落叶松生长的主导因素是温度,其年平均温度、无霜期、日照时数、≥10℃积温对日本落叶松生长量影响显著。因此,营造日本落叶松林要选择背风向阳处,在经营管理上要及时改善林内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5.
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 Sarge)原产日本国本州中部的山岳地带,天然分布的北界在北纬38.5。的官城县神山国有林,南界为北纬35.8°的静岗县山住山国有林,四十年代初由日本引种于我省的通化县、东丰县及九台县的土门岭等地。日本落叶松与长白落叶松相  相似文献   

6.
为扩大日本落叶松的遗传变异幅度,改善中国日本落叶松的育种状况,提高育种水平和林业生产力。对落叶松种和种源、原生种源试验林建成后10 a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次生种源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是原生种源的1.10,1.11,1.23倍;选育出了13个优良种源,为我省及辐射推广地区营造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找到了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择四川盆地的川东北山地、川西南山地、川西高山峡谷区的日本落叶松幼龄林、中壮龄林、近熟林,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林分结构、郁闭度、密度、蓄积量、生产力等调查和树干解析分析,根据日本落叶松人工林胸径连年生长量下降时间的变化,林分郁闭度需要恢复的时间,自然稀疏规律的综合分析,提出抚育间伐技术,并对初植密度与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合理间伐的相关关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1983年营造落叶松种和种源试验林,经6年的栽培试验,日本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均表现良好;兴安、长白两种落叶松表现均较差;日本落叶松的3个种源间生长无显著差异;华北落叶松中的繁峙、龙江和承德3个种源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9.
作者应用临时标准地法,对赤松林采伐迹地更新的日本落叶松纯林和与五角枫的混交林进行了林木生长量和土壤调查,初步认为,更新是成功的。日本落叶松幼龄期生长表现良好,比赤松林生长量提高2~3倍。但纯林有酸化土壤的趋势。因此,建议生产单位营造落叶松与耐荫灌木的混交林。  相似文献   

10.
以辽宁省东部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日本落叶松立地为研究对象,在辽宁省实验林场开展了长期的立地质量评价研究。结合搜集的相关数据,编制了不同地位指数日本落叶松胸径、树高生长表、建立了数量化地位指数方程,并确定了适宜培育日本落叶松大径级林的地位指数阈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广西黄冕林场杂交桉的生长及优良性进行评价,找到更多适合在该区域今后推广种植的优良杂种材料.[方法]对3.5、5.8和8.5 a共3个年度的42个人工杂种家系、9个母本自由授粉家系和1个无性系试验林进行生长调查,开展不同林龄的干形、幼林枝瘿姬小蜂的受害率等的调查,利用方差分析和多性状综合坐标得分法进行分析,获得...  相似文献   

12.
敦化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经二批退耕还林(草)示范市,3a内完成30500hm^2的还林(草)任务。由此,我们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竹笋万纹象发生期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梅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4):128-130,137
1998~2002年在福建省永安市对竹笋万纹象成虫上笋高峰期、老熟幼虫的下地高峰期与毛竹出笋高峰期、留笋平均高、新竹展枝进度等物候关系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采用产笋高峰期预测竹笋万纹象成虫上笋危害高峰期,两者之间期距为8 d;建立的预测模型Y=5.6-0.023 6X(式中:Y为当日与成虫上笋高峰日期距,X为留笋平均高)可以预测成虫上笋高峰期,其误差在2 d以内;以新竹第3轮新枝展开30%预测老熟幼虫下竹高峰期,经检验预测误差为1 d。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科尔沁湿地生态环境的现状,探讨湿地多功能开发利用及环境保护途径,提出了建设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应用投影寻踪技术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数学手段,通过对福建、台湾的81个县(市、区)的数据处理,对森林景观资源进行了分类区划。结果表明:福建生态旅游资源大致由内陆向沿海递减,即由内陆到沿海分别为第一等级、第二等级、第三等级;台湾生态旅游资源由中部山脉向东西两岸递减,即中部第一等级,东部第二等级、西部第三等级,这与福建及台湾的生态资源的地理分布相似。  相似文献   

16.
林产品贸易与环境实证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过去 10年中 ,贸易与环境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和大众关注的热点。文中综述了国内外林产品贸易与环境实证研究的主要方向和进展 ,总结了有关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结论。综述主要围绕 2个问题进行 :(1)林产品贸易与森林资源条件的联系 ,林产品贸易政策对林业及森林的影响 ;(2 )环境和资源政策对林业和林产品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技术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云南省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的现状、问题及研究进展分析发现,云南省是高速公路交通大省,植物种类最多,植被恢复历史最长,与目前的植被恢复现状和相关研究严重脱节,恢复植被问题多,研究滞后,极大地制约了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建设的发展。最后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提高云南省植被恢复质量的可行性建议,为后期高速公路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对尾巨桉DH32-29扦插苗与组培苗进行造林1.5 a和2.5 a后的生长状况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苗木类型在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树高变异系数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林木胸径变异系数、保存率和蓄积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个生长指标的结果表明:用组培苗造林在投入产出及林木生长量上优于扦插苗造林,组培苗造林增加的450元?hm-2成本,在2.5年生林木产出的价值中可数倍回收,投入产出比达4.08:1。  相似文献   

19.
以红掌‘Dakota’为试材,研究硼及基质对植株SOD、POD比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基质间氮、磷、钾的各量和总量差异都很大,以进口泥炭最低、中药渣最高、国产泥炭介于中间;相反,有机质含量以进口泥炭最高、中药渣最低。同种基质处理中,不同硼浓度对叶片SOD、POD比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SOD和POD比活性变化规律相似,而MDA含量与SOD和POD比活性变化规律相反;硼可以提高叶片SOD、POD比活性,试验中以B3处理值较高。相同硼浓度处理中,不同基质对叶片SOD、POD比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碱性基质降低植株SOD、POD比活性,生产中不宜采用。试验范围内,以基质处理A5(进口泥炭:中药渣:珍珠岩=2∶1∶1)与硼处理B3(40μmol/l)组合为规模化生产首选配方。  相似文献   

20.
根据环境功能分区的原则及内容,将北京市划分为7个不同的环境功能区,依据不同的环境功能区特点以及树种配置原则,把树种选择与生态效应相结合,并针对性的提出可供选择树种与配置的建议,以期为北京的绿地规划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