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滦平试区土壤侵蚀及其特征研究,提出了燕山东段土石山区土壤侵蚀的双重特征,及今后的治理重点应转向坡耕的综合治理,特别是对黄土皮耕地的汉理和重力侵蚀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人为因子体系,发现黄土多沙粗沙区农村聚落土壤侵蚀研究是目前该区水土保持工作的薄弱环节。对多沙粗沙区农村聚落抽样调查统计并进行农村聚落土壤侵蚀量计算,得知多沙粗沙区农村聚落常年土壤侵蚀量已占到区内年人为产沙量的9.77%。在研究黄土高原农村聚落土壤侵蚀方式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高原农村聚落土壤侵蚀的6项基本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调查分析了神木试区六遭沟流域土壤侵蚀的人为影响和治理现状;综台评价了各项治理措施,并对林草措施、工程措施减水减沙效益进行了估算;总结了流域在治理上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强度水土流失区不同治理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省长汀河田强度侵蚀山地,采用径流小区观测法,探讨了3种不同治理措施对坡面径流及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治理措施区的坡面径流系数和土壤侵蚀模数均大幅下降,与未治理的对照区相比,治理措施区径流系数减幅达38.0% ~45.9%,土壤侵蚀模数下降幅度达91.6% ~95.1%,不同处理保水保土效益的总体趋势是:草...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和USLE的九龙江流域土壤侵蚀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63,自引:1,他引:63  
探讨了GIS和USLE相结合预测南方中等尺度流域土壤侵蚀量、标识流域土壤侵蚀严重区域。运用GIS建立九龙江流域基础地理数据库,利用ARC/INFO的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功能,根据USLE土壤侵蚀预测模型对数据库进行图形运算,预测了九龙江流域的土壤侵蚀量。结果表明,流域的年均侵蚀模数为2730.3t/km^2,侵蚀强度属中度。占流域面积85.72%的区域土壤侵蚀强度在中度以下。这一区域对流域土壤侵蚀量的贡献率为58.26%,而流域41.74%的侵蚀泥沙来自于占流域面积14.28%的强度以上侵蚀区域。在流域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上,8个子流域属中度侵蚀区,其中船场溪、花山溪和雁石溪三个子流域侵蚀强度较大;6个子流域属轻度侵蚀区,其中漳州平原的龙海和浦南两子流域侵蚀强度最弱。  相似文献   

6.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山西省2003~2007年工程共6个项目区,涉及54条小流域,包括阳泉市桃河流域的阳西、固企河、阴山河3个项目区,吕梁市湫水河流域的贺家会、白文、柳林北山3个项目区,总面积1615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185km2。5年间,按照“水保统筹规划,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的建设管理体制,通过政策扶持引导,整合项目,集中资金,形成合力,加快了建设步伐,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桃河流域项目区新增治理度56.5%,林草覆盖率提高到47.6%,年土壤侵蚀总量减少55.5%;湫水河流域项目区新增治理度52.5%,年土壤侵蚀总量减少50.4%。粮食平均单产增长了128%,总产增长了44%,人均粮食提高了42%,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了63.7%。  相似文献   

7.
应用智能化遥感信息提取方法对贵阳地区1994年和1998年土壤侵蚀进行了监测试验.研究区面积为2400km2,地理环境复杂。研究内容包括:(1)贵阳土壤侵蚀知识库的建立与检验;(2)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的数字化;(3)土壤侵蚀信息提取;(4)土壤侵蚀恶化信息提取;(5)土壤侵蚀危险程度评价。通过研究获得了研究区1994年和1998年的土壤侵蚀情况及其土壤侵蚀恶化情况,分析了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的作用程度.在土壤侵蚀恶化信息分析基础上进行了土壤侵蚀危险程度评价。  相似文献   

8.
定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规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在高泉沟小流域建立的水土流失监测网络,系统研究了小流域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与土壤侵蚀的关系,小流域水土流失时空变化规律及小东流泥沙概念性耦合模型,揭示了定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规律,并建立了坡面土壤侵蚀数学模型,人为因素减水减沙的贡献率分别为79.11%和85.69%,由降雨减少引起的减水减沙的贡献率分别为20.89%和14.3%,并应用水流泥沙概念性耦合模型,对“两期”治理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猫跳河流域土壤侵蚀量计算及其背景空间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研究区,在GIS 技术支撑下,应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计算研究区的土壤侵蚀量,分析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格局,对土壤侵蚀与其环境背景因子包括海拔高程、坡度、坡向和土地利用类型等进行叠加和空间统计分析,揭示土壤侵蚀与其环境背景等因子的空间关系,为土壤侵蚀的有效防治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8.6 t/(hm2·a),1200~1400 m的海拔高程带、6°~25°坡度带和南坡是发生土壤侵蚀的主要区域,也是水土流失防治及治理的重点区域。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旱地发生土壤侵蚀面积和侵蚀量最大,其次是灌草地,水田最小。在县域中,清镇市土壤侵蚀面积和土壤侵蚀量最大,其次是平坝县和修文县,息烽县土壤侵蚀面积和土壤侵蚀量最小。  相似文献   

10.
坡耕地果粮间作聚流与覆盖相结合改造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干旱问题和粮食产量效益低等现状,提出了聚流与覆盖相结合、治理和开发并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的坡改技术。明确了果粮间作冠下区、近冠区、远冠区的合理立体植被覆盖结构和不同坡度隔坡水平沟聚流工程模式。果粮间作结合隔坡水平沟技术降低坡耕地径流量98.6% ̄99.1%,土壤侵蚀模数减少93.1% ̄95.8%;亩纯收益比单种粮食提高31.3% ̄64.2%,比果树提高81.0%。在平  相似文献   

11.
在福建省长汀河田强度侵蚀山地,采用固定标准样地定位研究和临时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3种不同治理措施对强度侵蚀山地植被生长及生态效益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治理5年后,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增长次序依次为草灌乔混交〉补植乔灌〉老头松改造〉对照;林木及草被生长加快,治理区植物种类呈明显增加趋势,草灌乔混交区植物种类最为丰富,达13科16属20种;土壤侵蚀率下降21.92%-32.14%,有机质含量提高3.76~4.48g/kg;治理区土壤侵蚀模数与对照区相比降幅达86%~91%;区域小气候等生态因子得到明显改善。这说明通过治理,能较好地促进强度侵蚀山地的植被生长,改善侵蚀区生态环境,而采用草灌乔混交措施的治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严重的土壤侵蚀是定西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对1995年和2000年两期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显示;5年来定西地区土壤侵蚀面积减少1446.39km^2,减少7.36%,侵蚀程度整体上也有所减轻,表明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土壤侵蚀面积仍然占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水土保持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积极开展新形势下的水土保持是定西地区实现山川秀美,脱盆致富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文章提出若干具体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运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来进行中国陕西省北部地区的土壤水蚀风险评估。综合运用RS和(31S技术以及修订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简称RusLE)来定量化地评估土壤侵蚀。建立了一个关于土壤侵蚀、斜坡长度/坡度、降雨侵蚀和人类活动的评估系统。评估值输入修订的世界土壤亏损方程式中,用来计算土壤退化进程的风险,土壤退化又叫土壤侵蚀。利用榆林和靖边两地区的1987年和1999年的陆地卫星TM传感图像来制作研究区土地使用/覆盖情况的地图,然后用这些地图产生RusLE方程中的人类活动因子。使用ERmapper/Info两个软件来管理和处理主要数据,及处理卫星图像和表格数据源。根据统计分析,3985.9km^2(33.12%)的土地面积有轻微到中度的土壤侵蚀,2941.4km^2(24.44%)的土地面积有高的土壤侵蚀,总土地面积中3522.1km^2(29.27%)正面临着很高的土壤侵蚀风险,总体上来说,研究区处于高的土壤水蚀风险中。  相似文献   

14.
南岭黄檀和美丽胡枝子是治理矿区水土流失的好树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摸索铁矿水土流失区治理最佳树种,为今后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经二年多的试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黄檀,胡枝子等阔叶树种在矿区水土流失区种植成活率可达90%以上,且抗逆性强,速生快长,种植当年枝梢生长150cm以上,第二年400cm以上,平均覆盖率达80%以上,该种树枝叶茂密,根系发达,固土保水效果显,该树种与草带配置措施能减少矿区土壤侵蚀68.7%。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不同等级石漠化土壤侵蚀特征,以典型喀斯特区贵州关岭县为研究对象,以ZY-3影像为数据源,综合运用"3S"技术,非喀斯特区根据《岩溶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标准》标准,喀斯特区根据《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综合治理技术》中石漠化与土壤侵蚀等级划分标准,解译出关岭县2015年土壤侵蚀与石漠化图,分析了不同等级石漠化区土壤侵蚀特征。结果表明:关岭县不同等级石漠化区的土壤侵蚀特征存在一定的规律,关岭县喀斯特区土壤侵蚀发生率比非喀斯特区低9.4个百分点,非石漠化区土壤侵蚀发生率略低于石漠化区,严重石漠化区土壤侵蚀发生率低于石漠化等级轻的区域。关岭县石漠化与土壤侵蚀区域分布及强度并不一致,在土壤侵蚀治理过程中应加强石漠化程度较弱区域的治理,同时更需要加强还未发生石漠化区域土壤侵蚀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河田侵蚀区崩岗的生物治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河田修坊村中甲坡小流域内,选择4个有代表性的崩岗进行生物治理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生物措施治理的崩岗平均植被盖度由26%提高到68%,土壤侵蚀模数也比对照的崩岗减少了89.6%。可为我省类似崩岗的治理提供可借鉴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7.
坡面版WEPP模型在川中丘陵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WEPP模型对川中丘陵区盐亭站5个径流小区土壤侵蚀量的预测和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模拟发现:WEPP模型对次降雨土壤侵蚀的预测,相对误差在30%以内的占总样本86%以上;对年降雨土壤侵蚀预测的误差较稳定,且相对误差均在15%以内。说明WEPP模型对长时间尺度的土壤侵蚀预测更准确。WEPP模型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预测,通过坡面侵蚀曲线可以明显分出侵蚀发育区、加速侵蚀区和主要侵蚀区;降雨量和平均雨强越大,加速侵蚀区越短,侵蚀量越大;坡长越长,加速侵蚀区越长,侵蚀量越大,最大侵蚀量也越大。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环境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研究区土壤侵蚀经济损失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水土流失的直接经济总损失为1亿6901万元,占同期当地第一产业总产值的50.01%,水土流失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林地和坡耕地;其次,根据环境经济济产出表的基本结构,得出治理土壤侵蚀投入产出表,从理论上初步探索并建立治理土壤侵蚀过程中所得收益与不利产物的宏观总量的离散差分方程,进而导出优化模型。对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估算及土壤侵蚀治理投入产出优化模型的初步探讨,可评估研究区土壤侵蚀的危害程度,并对引进基于市场机制的经济管理手段,建立直接管制和经济激励相结合的政策体系,促进当地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及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等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9.
宁南半干旱山区雨水资源潜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宁南半干旱山区固原上黄试区土地利用现状和相关雨水集蓄资料,计算了试区雨水资源潜力,并对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试区雨水资源最大理论潜力为3211420m^3,就地利用、异地利用和叠加利用三种利用方式的理论潜力比例分别为28.73%、15.83%和55.44%。(2)试区雨水资源可实现潜力量为3086185m^3,占试区雨水资源理论潜力的96.07%。(3)目前试区雨水资源现实潜力为需水总量为1872302m^3,占可实现供水量的60.67%。从试区雨水资源的可实现潜力来看,还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应适当地扩大雨水资源利用规模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采矿迹地生态重建研究实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探讨了采矿迹地生态重建的途径,首先分析了采矿迹地的水土流失特性,并根据研究区域的特点设计了沉沙池来测定采矿迹地的土壤蚀模数,最后设计出生物和工程措施对采矿迹地进行治理,结果表明,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对采矿迹地进行治理,大大降低了该区的年土壤侵蚀量,年土壤侵蚀模数由原来的41905.33-5443.41t/(km^2.a),降低至694.32t/(km^2.a),已接近无明显流失状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对采矿迹地水土流失进行治理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不过生物措施只强调种草种树是不够的,而要在其上真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果树,这样才能促进治理者对该区的持续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