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博 《水土保持研究》1998,5(3):40-42,55
随着小流域治理与开发一体化的推进.小流域经济推向了市场,区域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群众关注的中心由解决温饱到致富达小康。以乌盟永定河流域重点治理两期成效及治理特点为例,结合这几年的工作体会,探讨治理开发小流域,发展小流域经济的途径和方法,以阐明发展小流域经济是使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
理家庄小流域治理开发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家庄小流域经过十多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治理度达到83%,植被覆盖率达到64%,年粮食总产达到100kg,年干鲜果品产量达到120kg,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以2700元,生态、经济效益显著,其治理开发模式主要是建立坡面防护,沟道防护和综合配套三大体系。治理特点:一是林果主导产业突出,二是措施科技含量高。  相似文献   

3.
治理与开发结合大力发展小流域经济冯长海,陈继昭(河南省水利厅,郑州456003)水土保持是除害兴利的公益性事业,是治理江河、整治国土、防治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具有全方位、多功能的效应。近10年来,河南省开展综合治理的小流域已达800多条,初步治理水土...  相似文献   

4.
五莲县山庄小流域1992年被列入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试点,1998年4月通过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的验收。验收组认为,该流域通过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循环,达到了人、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小流域系统优化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沁县西安庄村是典型的贫困村,通过创新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完善治理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吸引社会资金,促进了全村小流域治理的大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贫困村跃入富裕村。  相似文献   

7.
引入市场新机制治理开发小流域张明(山西省水利厅水保局,太原市030002)孙斌(山西省造林局)一、我省水土保持工作的回顾山西省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69%,经过40年的努力,保存治理度达30%。纵观多年来的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8.
长治市黄土丘陵沟壑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0%,由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水平低下。从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景观生态农业的角度,探讨西安庄小流域治理开发模式对发展区域经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长江流域试点小流域治理模式及成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
留村小流域属平顺县中五井乡,是典型的土石山区。其治理难度大又于黄丘区。当地群众紧密结合实际,在流域综合治理措施配置中,坚持把治理水土流失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生产,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建设“两高一优”农业,改善和提高环境容量相结合提出并实施了“  相似文献   

11.
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安徽省大别山区土壤侵蚀量进行了估算。选取土壤养分、水分及泥沙滞留、淤积、土地废弃损失作为土壤侵蚀经济损失的指标,采用替代花费法、恢复费用法、影子工程法等方法,评估了安徽省大别山区土壤侵蚀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安徽省大别山区2007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443.4t/(k2·a),土壤侵蚀总量为2.29×107t/a,其中金寨县和岳西县土壤侵蚀总量最高,分别为7.62×106t/a和5.42×106t/a。从空间分布上看,较强的侵蚀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东北部以及南部地区侵蚀量相对较小土壤侵蚀造成的总经济损失为92052.8万元,其中土壤养分价值损失最大,为82557.8万元,占土壤侵蚀经济总损失的89.7%,其次是泥沙损失,达4734.2万元,占经济总损失的5.1%。金寨县经济损失量最大,为37266.3万元,占大别山区土壤侵蚀总经济损失的40.18%。其次为岳西县,约占23.54%。经济损失量最小的为舒城县和桐城市。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黄山市屯溪区东关村的自然环境。总结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旅游生态村建设的实施情况,并对投入与产出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榆林沟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黄河中游第 4期试点流域——榆林沟流域水土资源与环境优势、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该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途径 ,并通过措施的对位配置 ,对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泥石流沟谷因泥石流类型和发育阶段不同而具有多种形态,对其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通过对小江流域32条灾害性泥石流沟的流域面积、主沟长、平均沟床比降、流域平均宽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几点结论,为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和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别山区板栗林地水土流失特性,为该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生态安全保障工作提供科学支持。[方法]以“全国板栗第一县”湖北省罗田县为典型,通过对10°,15°,20°共3种坡度板栗林及对照10°,15°撂荒小区2014—2018年的降雨、径流、泥沙、植被覆盖度进行观测分析,研究大别山区板栗林下水土流失特性。[结果](1)在同等坡度和降雨条件下,虽然板栗林植被覆盖度更高,但其土壤侵蚀程度较撂荒地更加严重,说明板栗林存在较明显的林下水土流失;(2)植被覆盖度越低土壤侵蚀越严重,但植被覆盖度最高时土壤侵蚀程度并不一定最弱,说明由于林分结构的复杂性,即使在相同降雨、土壤、坡度条件下,植被覆盖度也不能作为反映土壤侵蚀程度的唯一指标;(3)板栗林水土流失程度并非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侵蚀峰值(临界坡度)在15°左右。[结论]大别山区板栗分布广泛,其林下水土流失现象需要引起科研和管理部门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6.
喀斯特山区生态城市的景观建设模式初探--以贵阳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述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特点、趋势的基础上,针对贵州喀斯特山区特点,探讨了生态城市的生态景观建设的原则,以贵阳为例提出了喀斯特山区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布局)的五种主要模式:生态社区、生态产业园、生态景观园、生态防护园和生态廊道,分析了贵阳市生态景观空间的拓展方向,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双瑞  相小霞  双书东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4):130-132,136
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修建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受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因素影响较大,工程造价高,解决问题有限;而雨水集蓄工程,分布广泛,开发利用成本低,技术相对简单,管理维护方便,并且,可以通过对雨水的直接调控,减少降雨所产生的地表径流,消除水土流失原动力,减轻水土流失危害。通过对豫西四县典型小流域内雨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综合研究分析,探讨了山丘区不同部位(坡面、沟道等)蓄水工程开发利用模式及关键技术,供同类型区参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生态茶园建设是皖西大别山茶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 ,小流域综合治理为生态茶园建设提供必要的发展条件。在政府牵头、多部门配合基础上 ,以生态茶园建设为突破口 ,结合水土保持工程、植物和园艺等综合措施 ,可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小流域生态特点与治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调查研究并根据不同地区流域内物质与能量转换和循环的特点将辽宁省的小流域分为3类,即富资源型、开发平衡型和开发过度型,依各类流域的特点提出适宜的措施配置体系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