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梅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19):110-112,163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曾被称为小反刍兽假牛瘟、小反刍兽瘟疫、山羊瘟病、绵羊和山羊瘟疫、胃肠炎-肺炎综合征、黏膜炎(kata)、传染性脓疱状胃炎、肺炎肠炎综合征。本病是由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毒属(Morbillivirus)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  相似文献   

2.
<正>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以发热、眼鼻黏膜卡他性炎症、坏死性口炎、腹泻和支气管肺炎为主要特征,包括野生动物在内的小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烈性、致死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曾被称为小反刍兽假牛瘟、小反刍兽瘟疫、山羊瘟病、绵羊和山羊瘟疫、胃肠炎-肺炎综合征、黏膜  相似文献   

3.
动物外来疫病——小反刍兽疫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山羊和绵羊的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A类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该病曾称为小反刍兽假牛瘟、小反刍兽瘟疫、山羊瘟病、绵羊和山羊瘟疫等。该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兽,山羊高度易感,绵羊次之,牛呈亚临床感染,野生动物(如白尾鹿)偶有感染,猪可被实验性感染,未见人感染的报告。PPRV有4个群,但只有1个血清型。该病给小反刍兽动物养殖及国家和外贸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小反刍兽疫曾称为小反刍兽假牛瘟、山羊瘟疫、胃肠炎-肺炎综合症,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笔者对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诊断进行了介绍,提出了防治措施,旨在更好的防控小反刍兽疫。  相似文献   

5.
小反刍兽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反刍兽疫(PPR),曾被称小反刍兽伪牛瘟、小反刍兽瘟疫、山羊瘟病、绵羊和山羊瘟疫,胃肠炎一肺炎综合征等,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一种小反刍兽类的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该病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942年,该病首先在非洲的象牙海岸科特迪瓦发生,给小反刍动物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灾害。2007年7月我国首次报道该病的发生,但已基本控制。限于国内介绍该病的资料文献很少,为了在小反刍兽疫疫情发生时能采取紧急措施,使其及时得到预防、控制和扑灭,笔者将该病的有关研究进展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反刍兽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PPR)又称小反刍兽假性牛瘟或羊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兽,特别是山羊高度易感,野生动物也可偶然发生.  相似文献   

7.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野生小反刍兽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曾被称为小反刍假牛瘟、小反刍兽瘟疫、山羊瘟病等。PPR和牛瘟(RP)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OIE将其列入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小反刍兽疫主要在非洲、阿拉伯半岛、中东以及我国西南边境相邻的国家和地区流行,我国2007年在西藏地区首次发生PPR疫情。但至去年以来,从边境地区再次传入,并扩散至内地,多个省份相继报告发生疫情,对养殖户特别是养羊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小反刍兽疫作为新流行的疫病,对我国的动物疫病防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正>小反刍兽疫也称为小反刍兽伪牛瘟、羊瘟,是一种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疾病,感染上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动物会出现发热、口炎、腹泻等症状,对山羊危害最为严重,病死率较高。小反刍兽疫又叫小反刍兽瘟、胃炎肺肠炎综合征、小反刍兽伪牛瘟综合征,是由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  相似文献   

9.
正小反刍兽疫(Pestedes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疫病,主要发生在绵羊、山羊等小反刍动物上,该疾病的发生常伴随有肺炎、高烧、口炎等症状,具有毒性和传染性,又被称为小反刍兽瘟疫。根据数据显示,该病在雨季和干燥寒冷季节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达100%,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亦将其列为一  相似文献   

10.
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小反刍兽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野生小反刍兽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小反刍兽疫病毒不感染人,不属于人畜共患病。1.小反刍兽疫的全球流行状况及其危害小反刍兽疫首次发现于西非的科特迪瓦(象牙海岸),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及赤道以北的非洲国家,近年来,几乎遍及所有中东、西亚、南亚国家,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多呈地方性流行。我国2007年首次于西藏  相似文献   

11.
小反刍兽疫(PPR)又称羊瘟、小反刍兽假牛瘟等,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常呈急性发作,病死率高。日常要做好疫情排查和监测工作,一旦确诊小反刍兽疫,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措施,对患病羊和同群羊进行扑杀。同时,采用小反刍兽疫活疫苗对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进行免疫接种,能有效防控小反刍兽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V)也称作小反刍兽假性牛瘟、口炎肠肺炎综合征等,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调查发现,该病主要感染对象为小反刍兽,以山羊最为常见.现阶段,并未发现感染人的病例.小反刍兽疫病毒和犬瘟热病毒、牛瘟病毒、牛麻疹病毒、海豹瘟病毒等相类似,它们均属于...  相似文献   

13.
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小反刍兽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型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兽,特别是山羊和绵羊,其发病率可达100%。本文介绍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及其防控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小反刍兽疫     
<正>小反刍兽疫(pestedes petitsruminants,PPR)又名小反刍兽假性牛瘟(pseudorinderpest)、肺肠炎(pneumoenteritis)、口炎肺肠炎复合症(stomatitispneumoenteritis complex),羊瘟,小反刍动物瘟疫等,是由副粘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毒属(Morbolivirus)的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特征是发热、坏死性口炎、结膜炎、胃肠炎和肺炎。发病率和死亡率因动物品种、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牛和牦牛也可感染,但没有临床症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我国周边国家小反刍兽疫疫情多发,国内部分省市也发现零星疫情,呈地方性流行,对当地的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有效保障养羊生产,进一步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笔者结合基层防控经验,就小反刍兽疫综合防控技术总结四个方面:(一)主要症状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小反刍兽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野生小反刍兽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发病初期的病羊,体温迅速升高至40℃~41℃,食欲  相似文献   

16.
正小反刍兽疫俗称羊瘟,又名小反刍兽假性牛瘟、肺肠炎、口炎肺肠炎复合症,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近年以来,我国新疆部分地区的羊发生了小反刍兽疫疫情,随着山羊流通,对南通地区的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1流行病学(1)自然发病主要见于绵羊、山羊、羚羊等小反刍  相似文献   

17.
小反刍兽疫俗称羊瘟,又名小反刍兽假性牛瘟、肺肠炎、口炎肺肠炎复合症,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野生小反刍兽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侵害淋巴组织及消化道上皮组织,以突然发热,眼、鼻排出分泌物,口腔溃疡,呼吸失调、咳嗽、恶臭的腹泻和死亡为特征。2007年,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我国周边国家小反刍兽疫疫情多发,呈地方性流行。2007年,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2013年12月份以来,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等省区先后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为有效保障养羊生产和羊肉市场供给,进一步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我们就大家关注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小反刍兽疫防控专家、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总兽医师王志亮。1.什么是小反刍兽疫,全球流行情况如何,有什么危害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小反刍兽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野生小反刍兽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小反刍兽疫病毒不感染人,不属于人畜共患病。  相似文献   

19.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重大烈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山羊和绵羊等小反刍兽。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早期诊断和疫苗免疫的方式控制。本文主要就小反刍兽疫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正>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小反刍兽(山羊、绵羊、野生小反刍兽)的严重的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眼、鼻分泌物,胃炎,腹泻和肺炎为主要特征,发病率达100%,在严重暴发时病死率达100%,较温和时病死率不超过50%。国际属于A类传染病,我国属于一类传染病。1国内疫情形势小反刍兽疫属于一种外来动物疫病。我国于2007年7月首次确诊小反刍兽疫疫情,疫情涉及西藏阿里地区的4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