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褶牡蛎棚架式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褶牡蛎棚架式养殖是利用聚乙烯绳将牡蛎壳穿结成串,作为附着基质,选择适宜的附苗潮区集中附苗后移到低潮区下缘的养殖台架上进行分苗挂养的养殖方式。这种养殖方式投资少、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而且  相似文献   

2.
褶牡蛎是电白县海养贝类的主要晶种.传统约方法是以石块和瓦片作附着器平播养殖,有效酣苗面积少,场地利用率低,而且场地多在中上海带,牡蛎露空时间长,摄食机会少,生长慢,甚至在夏季易被曝晒死亡.为探索提高养殖褶牡蛎单位面积产量,我们借鉴水泥棒养近江牡蛎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辽宁一读者来信要求本栏提供有关褶牡蛎养殖技术的文章,现在我们将辽宁省长海县水产研究所于治宝同志有关褶牡蛎如何养殖的文章刊登如下,供从事褶牡蛎养殖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4.
胡嘉文  汪进兴 《福建水产》1990,(3):40-42,47
褶牡蛎是我国贝类养殖中的重要品种,全国沿海广有分布。传统养蛎以石、竹为附苗基质,附苗和养成受到制约因素较多,养殖区局限在潮间带,牡蛎摄食时间短,生长慢、个体小、产量低、且操作繁杂,生产发展缓慢。随着国外对牡蛎养殖技术的研究改革,我省于七十年代开始进行了垂下式壳串吊养试验,但由于采苗和养殖方法等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经济效益不明显,长期以来仍处在小规模的试验阶段。根据褶牡蛎养殖法改革中附苗、养殖方法等存在的问题,我们自1980年以来,对褶  相似文献   

5.
开发浅海延绳式褶牡蛎平挂养殖,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一、养殖场地的选择浅海褶牡蛎养殖场地应选择内湾、风浪较小、潮流畅通,大潮水水深在5m以上适应海带生长的海区,能打牢固定桩的场地,都可发展吊蛎养殖。  相似文献   

6.
牡蛎俗称为蚝(粤)、蚵(闽)、蛎黄(苏、浙)、蛎子或海蛎子(鲁),为主要的海产双壳贝类,营养价值较高,其干肉中蛋白质含量为45%~47%,脂肪7%~11%,肝糖19%~38%,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  相似文献   

7.
将褶牡蛎的生物特点和养殖褶牡蛎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与我省止锚湾浅海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比较,并以1992~1994年在该海区进行的现场调查数据为依据设计了养殖方法,同时进行了效益分析,从而提出了褶牡蛎在止锚湾浅海养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陈良  孙山 《福建水产》1985,(4):99-99
改革褶牡蛎养殖方法,提高经济效益。这是省水产部门于12月25日至27日在惠安县召开的褶牡蛎养殖现场会的主要议题。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惠安县“褶牡蛎养殖方法改革”在福建省科委委托泉州市科委于1988年1月召开的褶牡蛎养殖方法改革技术鉴定会上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10.
高风浪浅海滩涂褶牡蛎平挂养殖系列技术主要由“底固式”平挂、“轮养式”平挂、“潜浮式”平挂三种组成。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水域,风浪大并常遭台风袭击的浅海水面资源十分广阔,少量较平静的内湾水产养殖已经饱和,开辟高风浪浅海水域的养殖生产,是渔业发展的必然和必须要解决的根本前途问题。本系列技术就是针对此一发展目标,经长期探研完善而成,在福建省福清市东阵等10多个村养殖5000多亩,亩产蛎肉700公斤,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益。本系列所有高风浪沿海地区均可选用。现分别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褶牡蛎是我国沿海常见的一种固着型经济贝类,具有食物链短、生长快、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随着福建省平潭县褶牡蛎养殖业的发展,褶牡蛎养殖已从传统的滩涂养殖发展成为浅海浮筏式(垂下式)养殖、棚架式养殖等等,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其中,苗种普遍采用自然海区采苗法获得,现将其采苗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牡蛎养殖     
梁超愉  张汉华 《水产科技》1998,(1):11-12,19
牡蛎是世界大宗的海产贝类。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1994年世界牡蛎产量为123.9万吨,占当年世界海产贝类总产量的12.5%。  相似文献   

13.
褶牡蛎系福建省养殖的经济贝类,本文扼要介绍浅海抗风浪褶牡蛎养殖技术,其包括养殖海区的选择、养殖海区的布局、台架材料与设置、海区采苗、移挂养成及日常管理与收成等。  相似文献   

14.
<正> 厦门市水产科学实验站与渔捞公社鱼品加工组于1982年承担了厦门市科委下达的“水产品综合加工利用”的研究任务,即利用褶牡蛎加工蚝干和制罐副产品—蚝汤加工蚝油进行研究试制。  相似文献   

15.
1.采用棚架式、浮台式、蛎石增养三种方法,以聚乙烯绳穿结牡蛎壳成串作附着基质。选择最好的附苗潮区、集中附苗,待见苗后移到低潮区下缘,或浅海养殖台架上,或蛎石间隙增养(即利用过去条石养殖石架增养)。一般壳串长2米,立绠长50厘米,横缆40厘米,脚绳长5米,吊苗绳长0.5米,桩长1.2米,脚1.8米、桩长1.2米、行距2.2米、串距0.2米、壳距0.1米。按每块2亩,每亩5台设计。  相似文献   

16.
牡蛎开壳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蛎开壳新方法日本广岛县水产试验场与广岛大学生物生产学部合作,共同研究开发了将牡须浸渍于镁溶液而开壳的新方法,该成果已在广岛市中区的研究成果发布会上披露。牡顿开壳主要为手工作业,一向困于人手不足,因此该成果引起牡领养殖界注目。开发这种新方法的是试验场...  相似文献   

17.
以往日本京都府海域野生的花缘牡蛎生物资源很丰富,随着捕捞强度连年增加,现在产量锐减,已无法形成渔业产量。因此,京都府海洋中心,在舞鹤市的田井渔港海域开始采用海底投放沉性渔礁及浮绳等新方法来采集野生稚贝种苗。在花缘牡蛎的采苗期间,要加强对贻贝附着苗的清除,以使提高花缘牡蛎采苗量。花缘牡蛎在日本海域的渔获期为春季至夏季中期,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提高牡蛎商品质量,满足广大牡蛎养殖专业户对褶牡蛎种苗的迫切需求,福建省平潭县竹屿水产苗种场于1991年10月11日~11月26日,在该场进行了褶牡蛎秋季室内人工育苗试验,并获得成功,培育出800—1000微米稚贝276万粒。现将其人工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克元 《水产科学》1996,15(2):29-30
褶牡蛎潮间带采苗及养成技术李克元(长海县水产研究所,116500)为开发利用我县沿海滩涂,发展褶牡蛎增养殖,近年来在哈仙岛等渔区进行褶牡蛎自然海区采苗及养成试验,取得了每片采苗板平均苗585个的好效果,达到了生产要求。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采苗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