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农家致富》2006,(13):25-25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出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中油杂2号适宜在长江流域地区种植,是农业部推荐的长江流域主推油菜品种之一,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引进推广。  相似文献   

2.
油菜新品种     
《世界农业》2002,(8):53-53
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199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二系优质杂交种。春前苗期生长缓慢,春后随气温回升生长加快,初花期较迟,花期集中整齐。  相似文献   

3.
<正> 黄杂1号是陕西省农垦科研中心继秦油二号之后育成的国内外第一个甘蓝型黄籽杂交油菜品种,1996年8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与秦油二号相当,其含油量比秦油二号高出1.5%~2%,成熟期在黄淮  相似文献   

4.
<正> (一)品种来源 陕西省农垦科研中心油菜研究室采用雄性不育三系法杂交培育而成的杂油59,母本为低芥酸、低硫甙的雄性不育系陕3A,父本为低芥酸的雄性不育恢复乐垦C_8。1996年1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通过品种审定,1996年8月被陕西省农作物品审委审定。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2009—2013年审定棉花品种纤维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了解近年来河北省育成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状况,对今后棉花品种改良提供指导,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河北省2009—2013年审定的44个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5年河北省审定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同2004—2008年审定品种纤维品质比较,上半部平均长度基本持平、断裂比强度略有提高、马克隆值有所增加;与全国及其他省份棉花品种相比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断裂比强度偏低,马克隆值偏高。河北省近年来棉花品种纤维品质改良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江油1号(原苏油99-6)是由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育成的半冬性三系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其不育系为1072A,恢复系为C9732)。该品种于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油2000602)。  相似文献   

7.
高油9号油菜是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芥菜型油菜品种,2006年3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四届九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晋审油2006001。  相似文献   

8.
“江油1号”是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育成的半冬性三系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苏审油200602)。  相似文献   

9.
杂97060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双低优质油菜三系杂交新组合。2001年获得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2002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沪油17号”油菜2005年1月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1.
“秦优10号”是陕西荣华杂交油菜种子有限公司继秦优7号之后最新推出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06003)。  相似文献   

12.
"天禾油6号"是安徽天禾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核不育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2005年9月通过了国家审定(审定号:国审油20050156)。适宜在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及邻近省份相似生态区域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正>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秦油2号不育胞质2A培育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8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5年8月29日召开第37次审定会议.审定通过了油菜、小麦、玉米等3种农作物新品种14个。  相似文献   

15.
皖油19号(皖核杂4号)系安徽长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独家销售的半冬性、高产、稳产、优质核不育杂交油菜品种。2002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02070339)。2004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25),被安徽省农委确定为重点推广的优质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6.
皖油21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皖油21是安徽省滁州市农科所选育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2002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7.
《农家顾问》2004,(8):1-1
为推动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发展,农业部种植业司组织了有关专家对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主推品种进行了评选,确定15个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主推品种,沪油15人选其中。沪油15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采用双交法选育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被科技部列入国家级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8.
中双11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汉中研究员为首的育种团队选育出的油菜新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适合于长江流域2熟或3熟地区种植。2010-2011年连续2年被  相似文献   

19.
蓉油7号是成都市第二农科所选育的蓉油系列杂交油菜新品种之一,于2001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确定为四川省主推油菜新品种。蓉油7号属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  相似文献   

20.
《农家致富》2004,(14):27-27
皖油18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高产稳产、双低优质、抗(耐)病抗倒的杂交油菜新品种,2002年4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国审油2002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