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葡萄透翅蛾与虎天牛不同危害特点及其防治射阳县多管局祁祥春李利亚葡萄透翅蛾与葡萄虎天牛都是蛀食葡萄枝蔓的主要害虫,但这两种害虫不论是从形态特征上还是从危害特点上看,都有着明显区别,因此对它们的防治方法也不相同。一、形态特征葡萄透翅蛾是属鳞翅目透羽蛾科,...  相似文献   

2.
新宁县紫云山林场2万亩杉木人工林发生双条杉天牛危害,严重影响了杉木生长及至死亡。过去,在防治上多采用化学农药和人工防治,但由于杉天牛是蛀干害虫,活动隐蔽,危害分散,给防治工作带来不少困难,而且花工花药花钱多,效果不够理想。近年来,我们引用山东济南的肿腿蜂进行防治,取得较好的效果。一、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天牛肿腿蜂(ScherodermaSp)属鞘翅目肿腿蜂总科肿腿蜂科。成虫雌蜂体长3-4毫米。雄蜂体长2-3毫米,分有翅及无翅两型,腿节部  相似文献   

3.
采用Y型嗅觉仪和触角电位仪,研究羽化初期川硬皮肿腿蜂对花椒挥发物、花椒虎天牛虫粪木屑混合物诱导的学习效应,比较有无学习经历的川硬皮肿腿蜂对不同浓度花椒挥发物的行为反应,以探索利用学习行为提高川硬皮肿腿蜂防治花椒虎天牛效果的途径。结果表明:羽化期经历10g·mL-1花椒枝条挥发物诱导的川硬皮肿腿蜂对味源的行为反应率最高,达到66.67%,与其余9种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次是羽化期经历10g·mL-1虫粪木屑挥发物诱导的肿腿蜂,其对味源的行为反应率为64.44%,而经历0.01g·mL-1花椒枝条与虫粪木屑挥发物诱导的肿腿蜂反应率最低,表明经花椒挥发物和花椒虎天牛虫粪学习处理的川硬皮肿腿蜂对防治花椒虎天牛有正面影响,且花椒枝条挥发物在同类因素中对川硬皮肿腿蜂防治花椒虎天牛有最突出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杨树蛀干害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危害杨树枝干的害虫主要有光肩星天牛、桑天牛、云斑天牛、刺角天牛、青杨脊虎天牛、山杨楔天牛、杨干象、杨十斑吉丁、杨锦纹截尾吉丁、白杨透翅蛾、杨干透翅蛾、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等 12种。可采用严格检疫、生物防治、营林技术、化学措施及地方建立技术规程等手段来控制灾害。另外 ,混交林抵御害虫灾害、寄主抗性及害虫的适应性、害虫食性等问题仍需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定襄扑灭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三年防治使重灾区焕发勃勃生机本刊记者刘先成“动员起来,战胜天牛,扑灭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定襄人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经过三年的努力,扑灭了杨树天牛的大面积危害,使灾区恢复了昔日的生机!定襄县是第一批实现平原绿化的先...  相似文献   

6.
危害杨树的天牛种类很多,其中危害主干类的主要有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云斑天牛、桑天牛、青杨虎天牛等,危害枝梢类的主要有青杨天牛、锈斑楔天牛等。常用的防治措施有四种:  相似文献   

7.
青杨虎天牛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杨虎天牛(Xylotrechus rusiticus)为天牛科脊虎天牛属昆虫,是国家林业局2004年发布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是我国北方地区新暴发成灾的蛀干性害虫。它分布范围较广,寄主以杨树为主,同时为害柳属、桦属、栎属、椴属和榆属等林木。该虫隐蔽性强,在防治上极为困难,而遭受青杨虎天牛危害的林木,其生长极度衰弱,树木易断枝折头,直至死亡。  相似文献   

8.
不同植被条件下两种天牛对四合木的危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红缘天牛Asias halodendri(Pallas)和槐绿虎天牛Chlorophorus diadema(Motschulsky)是危害四合木的重要天牛.作者调查了两类不同土质及植被组成的样地,全株解剖受害四合木,统计幼虫的危害位置.结果显示,两种植被条件下,植被种类、长势及天牛幼虫对四合木的危害程度不同.其中,在四合木长势好的环境中,害虫危害轻.两种天牛幼虫倾向于危害直径在0.5~1.6 cm之间的四合木枝条,集中分布在地上7 cm以下的枝条内.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地区杨树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害虫的种类较多,来源也很复杂,因此在防治措施上,必须根据本地区害虫的发生规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哈尔滨市在普查的基础上,确定在杨树害虫防治上,应以防治杨干象、白杨透翅蛾和青杨天牛为主,兼治青杨虎天牛、疣纹蝙蝠蛾等害虫;对叶……  相似文献   

10.
杨树蛀干害虫主要有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桑天牛、刺角天牛、青杨天牛、杨干象、蒙古木蠢蛾、东方木蠢蛾、白杨透翅蛾等,其中以天牛危害为最。杨树蛀干害虫由于隐蔽在树干内生活,防治难度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杨树天牛等蛀干害虫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西部杨树主要钻蛀性害虫有青杨天牛、白杨透翅蛾、青杨虎天牛、杨干象、木蠹蛾、柳蝙蛾。它们的发生、发展与生境有直接关系。采取营林、人工、生物及化防综合措施,可有效地防治杨树钻蛀性害虫。  相似文献   

12.
杨树天牛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害杨树的天牛种类很多,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差异不同,发生的天牛种类不同。其中危害主干类的有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云斑天牛、桑天牛、青杨虎天牛等。危害枝梢的有青杨天牛、锈斑楔天牛等。本方案针对危害主干类天牛,其它天牛种类可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13.
梨眼天牛(Chreonoma fortunei Thomsr)又名梨绿天牛,玻璃天牛。我县群众叫钻心虫。是我省内天水、平凉、兰州等地的主要果树枝干害虫之一。主要危害苹果、梨等果树2—4年生枝条。受害轻者果实产量和质量下降,树体衰弱,枝条生长缓慢;重则枝条失水、干枯,易被折断。为了防治该虫,笔者于1984年3月开始在郑川村三组苹果园进行了该虫生活史及习性观察与防治试验,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青杨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 L)属于鞘翅目、天牛科、天牛亚科、脊虎天牛属,是杨树主要蛀干害虫之一。在吉林省的扶余、前郭、大安、农安及长春等市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年来,在扶余县已经蔓延成灾。据调查1979年有10个公社发生,1981年扩散到17个公社,危害面积三万余亩,被害率一般为5—50%,高达83%。树木被害后树干形成纵横交错的孔道,脱皮腐烂,造成大量风折、枯死木。为了防治青杨虎天牛,自1979年开始,对该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防治葡萄透翅蛾的有效措施葡萄透翅蛾在我省各地均有分布,以葡萄栽植区最为严重。主要为害葡萄,以幼虫蛀食枝蔓。幼虫从新梢叶柄基部蛀入嫩茎为害,被害上方枝条常枯死,幼虫将嫩茎食空后,转到粗茎中为害,被害部膨大继而干枯炸裂,葡萄叶片变黄,果实早落。一般情况下...  相似文献   

16.
利用川硬皮肿腿蜂防治花椒虎天牛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椒虎天牛是花椒的重要害虫其分布面广,危害严重.是花椒产区的一大灾害.近年已有一些文献对花椒病虫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报道.但极少涉及生物防治的内容.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维护人类的健康,提升对有害生物进行生物防治的认识.本文就利用川硬皮肿腿蜂控制花椒虎天牛的研究状况和田间防治的效果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天牛科昆虫的性引诱和性信息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牛科昆虫绝大部份是林木和果树的重要蛀干害虫和木材害虫。有关这类害虫的性信息素报道尚少。1984年日本学者首次分离鉴定了葡萄虎天牛(Xylotrechus Pyrrhoderus)的雄性信息素。笔者就在阅读文献中接触到这方面的一些资料,作扼要介绍,以供参考。 1 葡萄虎天牛的雄性信息素 Iwabuchi,K.(1982)对葡萄虎天牛的性行为过程作了较详细研究,指出成虫的交配行为至少有两个阶段组成:(1)飞翔中的雌成虫接近静止的雄成虫。(2)雄成虫被降落下的雌成虫所刺激并与之交  相似文献   

18.
杨树极易遭受桑天牛、云斑天牛危害,防治天牛是杨树培育工作中的一项主要措施。一、发生特点。桑天牛危害幼树主干和3年生以上树枝条,云斑天牛危害3年生以上树干基部。二、危害特点。带林比片林发生严重,林缘比林中发生严重,密度小林分比密度大林分发生严重,3年以下林分比4年以上林分发生严重,居民区比非居民区发生严重,虫源树多的林分比虫源树少的林分严重。  相似文献   

19.
人工繁育管氏肿腿蜂几项技术指标的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青杨天牛、青杨虎天牛、光肩星天牛已成为杨树人工林区林业生产的大敌,危害十分严重,传播扩散速度惊人,短短几年已遍及我省的长春、白城、四平、松原市。而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guaniXi-aoetWu)是防治此类钻蛀害虫的体外寄生天敌...  相似文献   

20.
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tt.普遍发生在杨树适生地区,危害杨树幼苗及大树1—2年生枝条,特别是幼苗被害严重时可使全部死亡。目前对该虫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在成虫羽化期连续喷药,但由于喷药次数太多,影响天敌的繁殖,还污染环境,为此,作者等从1982—1985年对华北地区的白杨透翅蛾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摸清了它的年生活史、生活习性及发生发展规律,并以化学药剂与性信息素诱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