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与农业对保险的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中国农业保险的供给严重滞后。我国农业保险的持续萎缩,是与国家大力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背道而驰的。本文在阐述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改革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农业保险是符合世贸组织《农业协议》的重要支农工具。而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市场处于萎缩状态。其重要原因就是缺少政府力量的支持,政府补贴缺住。因此,在WTO的背景下,分析我国农业保险补贴的困境,探寻我国农业保险补贴的出路,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国华 《农业展望》2007,3(12):37-40
作为分散风险和减少损失的有效经济措施,与一般的支农方式相比.农业保险具有显著的优越性。目前,我国农业保险正处于逐渐萎缩和重新试点阶段,其存在诸多问题,而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今后需要采取诸多措施促进我国农业保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农业保险作为传统的农业风险管理工具,在农业风险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基于 2000-2019 年中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和农业经济总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数据,建立VAR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农业保险发展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亦然。为有效发挥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包括:重视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与财政联合赔偿机制,健全资金补贴政策以及加大保险政策宣传,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投保意识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及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与农业对保险的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中国农业保险的供给严重滞后。我国农业保险的持续萎缩,是与国家大力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背道而驰的。本文在阐述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及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改革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大多数,农业经济的发展面临众多风险,而农业保险的发展却严重滞后于农业和保险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其对农民生产、生活的保障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其中,农民收入较低、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不合国情、农业保险的法律基础匮乏是其主要原因,本文针对农业保险的现状及造成原因,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保险体制的制度框架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繁的自然灾害与分散的农户经营模式使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多重风险,农户对农业保险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然而,农业保险产品的供给不足与需求不旺共同生成了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长期萎缩趋势。必须对我国现有农业保险体制进行彻底地改革,以期建立一个自愿和强制相结合、多层次体系互动、多渠道支持、多模式并存以及多主体经营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制;必须紧紧地围绕“三农”的总体政策,在制度安排中要将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村扶贫以及农村其他保险等问题纳入到农业保险体制的制度框架之内。  相似文献   

8.
钟祝 《现代农业》2008,(3):81-8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整体发展迅速,但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农业风险保障严重缺乏,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对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学术界多归于政府行为的缺失。本文认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既有外在因素,如缺乏必要的法律、财税、行政等政策的长期有效支持;更有内在因素,农业保险特殊的技术障碍,保险供求结构失衡,农民购买力较低等原因。认真总结农业保险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市场。编织农业安全网。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正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出现"供需双冷"的现象,导致农业保险"市场失灵"极其低效率。因而根据当前我国农业保险现状,分析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如何刺激有效供求的相关政策建议,从而使我国农业保险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当前,随着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我国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农业经济对于保障我国人民的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农业的发展水平不高,同时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进而影响农业的发展。而农业保险作为传统的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农业保险概述、农业保险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以及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切入点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进而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农业经济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