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小麦赤霉病逐年加重的趋势,通过对近几年镇平县小麦赤霉病田间发生情况及历史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镇平县生产实际,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西藏开展了新型植物免疫诱抗蛋白质剂阿泰灵对青稞和燕麦草增产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经阿泰灵处理,青稞比对照增产23.09%;燕麦草比对照增产17.80%。  相似文献   

3.
植物免疫诱抗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免疫诱抗剂通过激活植物的免疫系统并调节植物的新陈代谢,从而增强植物抗病和抗逆能力。研制植物免疫诱抗剂农药以控制农作物病害是植物保护的新思路、新途径。介绍了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发生发展进程、诱抗剂工作原理及国内外植物免疫诱抗剂研究和应用的现状。通过分析诱抗剂在实践中的发展与应用,展望和分析了诱抗剂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植物免疫诱抗剂对茶叶抗逆性增产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植物免疫诱抗剂芸天力(0.01%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5%正业海岛素对茶叶均有增产作用,芸天力浓度以0.134 mg/kg为佳,增产主要表现在增加发芽密度和芽数,而芸天力0.134 mg/kg和普绿通对芽重有一定增加效果;对炭疽病控制作用以芸天力、5%正业海岛素较好。  相似文献   

5.
6.
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不断调整,河南省罗山县优质小麦发展迅速,在生长过程当中,病虫害始终是影响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从科学防治角度出发,浅析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病虫害情况,针对不同小麦的品种的特性,提供有效的防治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植物源作物诱抗剂对小麦赤霉病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植物源作物诱志剂对小麦赤霉病的抑制作用,运用植物源作物抗病必忸剂BZ和CF,在小麦始花期对穗部进行喷雾处理,能显著降低赤霉病危害,抑制效果分别达到55.41%和48.51%,但不及专用杀菌剂多菌灵的抑制效果(69.77%),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BZ和CF对赤霉病菌无直接毒杀作用,在125-500mg/L浓度下,既不影响菌丝生长,也不抑制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8.
为了选出水稻生产上能防虫治病、又增产的农业生产投入品,经田间试验,在水稻分蘖盛期、孕穗期,分别喷施5%氨基寡糖素+10%醚菊酯1 000倍液、植物免疫蛋白1 000倍液+10%醚菊酯1 000倍液,既能达到防虫治病的效果、又能提高水稻产量,投入不大,对水稻生长安全,有推广价值。但从效果和效益综合分析,以推广5%氨基寡糖素1 000倍液+醚菊酯1 000倍液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植物免疫诱抗剂对番茄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即苗期叶面喷施氨基寡糖链蛋白500倍液3次,每7 d喷1次;定植后用1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30 kg/hm~2灌根2次,每30 d灌1次;结果期轮换使用1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15%黄腐酸水剂2 000倍液、2亿CFU/g木霉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甲壳素水剂800倍液,每7 d喷1次,交替用药。结果表明,免疫诱抗法对番茄主要病害总体防治效果显著,其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化学防治法,生长前期对病毒病、枯萎病、茎基腐病、晚疫病、灰霉病防效分别达到90.56%、87.60%、83.38%、92.05%和86.42%,生长中后期对前述病害防效分别达到90.25%、78.41%、93.12%、73.11%和71.37%。  相似文献   

10.
诱抗素应用于玉米生产中,可促进玉米果实丰满、个体长势整齐、植株健壮防病、抗逆、增产效果比较显著,亩增产达59.2公斤,较对照区提高产量7.3%,值得推广。现将诱抗素试验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4年河南省以小麦条锈病为主的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准备充分,技术到位,取得了显著成效。受病虫基数高、冬季温暖、早春气温回升快及主栽品种抗逆性弱等因素的综合影响,2004年河南省小麦病虫害发生种类多、面积大、程度较重。据不完全统计,小麦病虫草害  相似文献   

12.
<正> 1.白粉病:拨节至孕穗期病叶率达10%以上,齐穗至扬花期病叶率达20%以上,或齐穗期病指达4以上,每亩用20%粉锈宁乳剂40—50毫升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53—66克喷药。 2.赤霉病:在小麦开花到灌浆阶段进行防治。一般小麦扬花期发现病穗,气温在15℃以上,有连续3天阴雨天气,或在10天内有5天以上降雨天气;同时,正是大量病菌预散发期,即有赤霉病发生,应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或50%多菌灵乳剂1000倍喷雾,还可用80%多菌灵微粉,每亩50克加水10公斤,进行低容量喷雾,对个别重病田应喷两次药。 3.麦蚜:在抽穗至扬花期,百穗蚜量在300头以上,应用50%抗蚜威5克,或2.5%敌杀死乳剂10—15毫升,或20%速灭杀丁15—20毫升加水10—15公斤,用低量喷雾器喷洒。但要注意保护天敌,当蚜虫与瓢虫或食蚜蝇及草蛉比例在100:1左右,或蚜茧峰寄生率达80%以上时,天敌可控制蚜害,均勿用药。 4.小麦吸浆虫:在小麦吸浆虫发生地方,要根据淘土测报确定是否防治,淘土每小方(5寸见  相似文献   

13.
小麦是我国现代农业生产生活中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从当前我国小麦种植情况来看,不论是产量还是品质都有待提升,是造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而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小麦病虫害防治效果。基于此,本文重点介绍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其小麦种植也出现不同种期。阜南县小麦属于冬小麦,其抽穗期在四月下旬。小麦的种植也受气候和地区影响,其病虫害频繁发生,常会给农业种植户带来经济损失。影响小麦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也有很多,常见的现象是小麦播种后,温度比较高,春季时间较长,并且持续低温,在抽穗期,即四月中下旬到五月上旬这一段时间常会出现连绵雨,这些情况都导致了小麦病虫害发生的可能。为解决小麦病虫害防治这一技术难题,本文从分析病虫害的具体类型着手,提出防治小麦病虫害所需农业措施以及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15.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小麦病虫害已严重威胁到小麦的产量及农民的收入,病虫害的主要特点是常发性病虫居高不下,并且种类多、发生重、范围广;流行性和暴发性病虫发生频率增加,往往使防治工作措手不及;多种有害生物交织发生,并且传播速度快;有些具有暴发性的病虫已成为常发性的灾害性病虫。本文介绍几种主要病虫害。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小麦病虫害发生严重,主要有小麦全蚀病、纹枯病、病毒病、根腐病、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麦蚜等,特别是小麦全蚀病发生逐年加重,直接影响我县小麦繁种和商品粮的调运.据调查,小麦根腐病、纹枯病发生较重.今年,田间存在大量菌源和虫源,抓好小麦播种期的病虫害防治是夺取小麦丰收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是太和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小麦病虫害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病害"防重于治"、虫害"达标"用药的指导思想。该文主要介绍了小麦各个时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之一,产量仅次于玉米,位居粮食产量第二位.因此人们对小麦的产量以及质量都十分的关注,但是小麦往往因为病虫害的侵袭而导致产量、质量的下降,小麦的常见病通常有麦红蜘蛛、小麦条锈病、麦蚜以及地下害虫的侵袭.文章总结了小麦常见病虫害的种类并提出了防治病虫害的有效办法,防治结合,努力做好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为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做贡献.  相似文献   

19.
小麦作为我县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在我县具有广泛的种植。随着现代农业种植技术不断发展,小麦种植户逐渐发现病虫害是影响小麦种植收益的最主要因素。笔者从小麦常见病虫害入手,就其防治技术,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小麦播种期是防治小麦多种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主要防治对象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和小麦吸浆虫 ;其次是小麦病害 ,如种传或土传的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秆黑穗病、小麦纹枯病 ,再者就是小麦苗期红蜘蛛、蚜虫等 ,抓好麦播期间防治工作对于控制小麦多种病虫危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各地可根据当地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 ,在采取农业防治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化学防治措施。1 地下害虫、吸浆虫1.1 土壤处理在蝼蛄、蛴螬、金针虫混合发生区或单独严重发生区要采取土壤处理。为减少土壤污染和避免杀伤天敌 ,应提倡局部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