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德宏州旱地分布和气候特点,采取咖啡/乔木作物/农作物三元复合栽培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咖啡/乔木作物二元复合栽培模式存在的成本回收期长、咖啡幼树成活率低、长势弱、虫害严重等问题。二元复合栽培模式的综合效益超过了二元复合栽培模式和橡胶、咖啡、柠檬、茶叶等单一栽培模式的,充分展示了咖啡产业与其它产业协调发展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
针对德宏州旱地分布和气候特点,采取咖啡/乔木作物/农作物三元复合栽培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咖啡/乔木作物二元复合栽培模式存在的成本回收期长、咖啡幼树成活率低、长势弱、虫害严重等问题。二元复合栽培模式的综合效益超过了二元复合栽培模式和橡胶、咖啡、柠檬、茶叶等单一栽培模式的,充分展示了咖啡产业与其它产业协调发展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3.
咖啡-龙眼高效复合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咖啡-龙眼高效复合栽培模式,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论证了该模式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5.
为了丰富栽培品种,增加菇农收入,蔬菜站引进了大球盖菇优良菌株,进行了试验示范和推广,探究了大球盖菇的温室、塑料拱棚和林下3种栽培模式的栽培季节、管理技术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临沂采用这3种模式生产大球盖菇都能成功,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温室栽培的产量和效益最高分别为7 051 kg·667 m-2、58 444元·667m-2,投入产出比为1∶3.11。  相似文献   

6.
德宏地区澳洲坚果园间作咖啡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德宏潞西、瑞丽、盈江等地区的调查研究表明,澳洲坚果园间作咖啡不但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而且咖啡与澳洲坚果间作后高产稳产性增强,提高了两个经济作物的经营效益。通过对间作关键技术的总结,提出该高效栽培模式推广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收集文献、实地调查的基础之上,对安徽省杨树主栽区淮北平原、沿江平原主要的复合经营模式进行了深入调研,选取11种典型的经营模式(包括纯杨树林)进行了总结,运用层次分析法对11种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复合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都高于杨树纯林,其中杨树—姬松茸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最高,杨树—小麦(全周期)模式经济效益虽然不高,但综合效益排名第二。建议在沿江平原采取杨树—小麦(全周期)的复合经营模式;在淮北平原采取林粮(经)+林菌或林药的全周期复合经营模式:林分郁闭前,以小麦、油菜及黄豆等农作物为主;待林分郁闭后,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开展食用菌或中草药的复合经营,以达到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沙打旺与苜蓿免耕补播立体复合种植,降水利用率提高11.3%~19.7%,活动积温利用率提高13.5%~31.1%,田间CO2补给量提高274×10-6,生物产量(干草)达1897.5kg/hm2,植被覆盖度达58.3%,分别高于对照22.8%和17.6%,产值2846.25元/hm2,经济纯收入1946.25元/hm2, 经济产投比3.16:1,分别高于对照22.8%,29.5%、41.1%和51.2%,草场等级也由3等7级提高到2等4级,表现出良好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在咖啡壳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刨花或棉籽壳进行虎奶菇的制种试验,以探讨咖啡壳制备虎奶菇菌种的可能性。以菌丝生长情况及菌种使用效果为评价指标,筛选以咖啡壳为主要原料生产虎奶菇菌种的培养基。综合评价萌发时间、满袋时间、菌丝日生长速度、密度、长势及菌种产量等各项指标,筛选出配方Ⅱ(咖啡壳50%、刨花30%、麸皮18%、石膏1%、石灰1%)培养基为较优培养基。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与生产中最常用的棉籽壳麸皮对照培养基相比,配方Ⅱ培养基生产的菌种在萌发定植时间、菌丝密度、色泽长势、抗老化、满袋时间方面差异不显著,且其感染率降低20~25百分点。可见,经过合理设计,咖啡壳混合其他原料可以作为制备虎奶菇菌种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盐池县进行了沙打旺与苜蓿免耕补播立体复合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沙打旺与苜蓿免耕立体复合种植,较人工撒播(沙打旺与苜蓿分别单种),降水利用率提高11.3%~19.7%,活动积温利用率提高13.5%~31.1%,田间CO_2补给量提高274×10~(-6),生物产量(干草)、植被覆盖度、产值、经济纯收入、产投比分别高22.8%、17.6%、29.5%、41.1%、51.2%,草场等级也由3等7级提高到2等4级,表现出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提高咖啡产量和品质必须规范化栽培和管理,通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对栽培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剑麻是一种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本文简要论述了剑麻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以及当前的开发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咖啡立体栽培及优化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体栽培可以为咖啡生长提供适宜的荫蔽条件。综述目前咖啡生产中的立体栽培模式,并从减少种间竞争等方面对优化模式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以碱木质素与咖啡壳粉共同作为原料,与桉木粉、高密度聚乙烯以及助剂等,采用熔融混炼、挤出造粒、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木塑复合材料。分析木质素、咖啡壳粉的加入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吸水性能、动态热机械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并且全组分测定了咖啡壳粉,分析其与木粉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咖啡壳粉主要化学成分与木粉接近,仅加入木质素制备的WPC,静曲强度与拉伸强度均随木质素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加入木质素与咖啡壳粉制备的WPC力学强度得到显著的改善,静曲强度可以提高49.31%,冲击强度提高16.62%。木质素与咖啡壳粉加入后,各组分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能够形成均一的体系,表现出更高的热稳定性;同时断面更为密实均匀,体现出更为理想的界面结合性。添加木质素后,WPC耐腐朽性能得到改善,与仅添加木质素制备的WPC相比,加入木质素与咖啡壳粉制备的WPC具有更好的耐腐性。可见,碱木质素添加量为15%,咖啡壳粉为45%时,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海南咖啡生产适宜的栽培模式。分析比较了咖啡单作和咖啡香蕉间作2种栽培模式下咖啡的生长量、产量、光合特性及经济效益情况。结果表明:2种栽培模式下咖啡生长量、产量、净光合速率差异均不显著;咖啡香蕉间作比咖啡单作模式下叶面积、叶绿素SPAD值大,但差异未达到显著;咖啡香蕉间作模式下4年单位面积总投入比咖啡单作高58.5%,总收益率比咖啡单作高60.7%。咖啡香蕉间作模式在缩短投资回收期、提高产值、增加收益方面显著高于咖啡单作。  相似文献   

16.
板栗苞壳栽培食用菌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板栗苞壳栽培食用菌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优良菌种和栽培配方的选择、栽培原料的处理、适宜的栽培方式以及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17.
草本咖啡豆引种与栽培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本咖啡豆是近几年从南美引进的一种饮料原料作物。1993年宜春地区农科所率先从广西引进,在红壤旱地试种,经1994~1996年试验证明,该作物适应红壤旱地种植,全年一种两收,在一般栽培条件下产量4494kg/hm2~4500kg/hm2。表现耐肥、耐瘠、抗倒、病虫危害少,鼠雀不以为食,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云南河口县特色小粒种咖啡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历程,对河口县发展特色小粒种咖啡产业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同时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用板栗苞壳进行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展开一系列的探讨,同时介绍其技术中所包含的一系列因素,其中主要有菌种、栽培方式、原料和原料的处理,以及科学的管理方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