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氨基甲酸酯是在甲酸酯类化合物中,将连接于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的杀虫活性是40年代后期人们在研究毒扁豆生物碱中发现的。此后,进行了类似物的化学合成和毒性研究。几十年来世界上合成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很多,但商品化的只有40来个,其中真正大吨位生产的品种也不过10来个。从国外农药销售情况看,占整个杀虫剂的1/4左右,仅次于有机磷,可见它的重要性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杀虫范围虽不及有机氯和有机磷杀虫剂广泛,但却有其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用光气、8-羟基喹啉和甲胺合成N-甲基氮基甲酸-8-喹啉酯的方法.通过光谱分析,产品与预测结构一致,它属于氮基甲酸酯类新农药.防效测定,对稻飞虱成虫有良好防治效果,有效期为15~20d;对棉蚜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为氨基甲酸酯类新农药的研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双醛纤维素(dialdehyde cellulose,DAC)为固载酶基质材料,通过固定化酶化学键联技术制备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DAC-AChE),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多层壳聚糖/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功能化碳纳米管生物传感器(Chi/DAC-AChE/F-CNTs/GCE),利用交流阻抗法(AC impedance,ACI),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及差分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DPV)考察新型传感器对农残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新型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电化学传感器;新型传感器对氨基甲酸酯杀虫剂1-萘基-N-甲基氨基甲酸酯(carbary,CAB)具有良好的响应,检测方法响应快速,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最低检出限可达3.5 μg·L-1,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有关结果可为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检测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研究新烟碱类杀虫剂哌虫啶稠环化、醚化工艺及其前体"2-氯-2-氯甲基-4-氰基丁醛"的新合成方法。稠环化、醚化工艺分别采用三乙胺和对甲苯磺酸做催化剂,选择适当投料比,温度,时间和溶剂以提高反应收率。  相似文献   

5.
采用培养基混毒法,测定了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新烟碱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所试黑腹果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杀虫剂非常敏感,3h内LC50低于或接近于最大残留限量(MRL);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敏感性稍差,对新烟碱类杀虫剂不敏感。进一步测定黑腹果蝇对蔬菜匀浆中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与培养基混毒法一致,黑腹果蝇保持了对这两类杀虫剂的高度敏感性,3h内敌敌畏、毒死蜱和氯氟氰菊酯的LC50分别是0.123mg/kg、0.912mg/kg和0.021mg/kg,均低于中国国家标准的最大残留限量。所试黑腹果蝇可以作为指示昆虫用于蔬菜中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
<正> 按照目前较习惯的化学结构分类方法,杀虫剂可分为有机磷类杀虫剂,如甲胺磷、敌敌畏、氧化乐果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如克百威、灭多威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氯氰菊酯、杀灭菊酯等;有机氯杀虫剂,如硫丹、甲氧滴滴涕等;沙蚕毒素类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3种新型芳基吡唑酮(1-苯基-3-甲基-4-乙酰基-5-吡唑啉酮、1-苯基-3-甲基-4-甲酰-5-Cl-吡唑和苯甲酰丙酮)缩4-氨基安替比林席夫碱,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光谱分析(红外和紫外)以及HNMR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测试了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茵活性。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抑制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韦鹏  郭睿  孙江  来肖  赵艳艳  孙靖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50-12551,12553
以N-甲基吡咯烷酮、盐酸、二氧化硫脲为原料,经2步反应合成4-甲基胍基丁酸。第1步最佳合成条件为:n(N-甲基吡咯烷酮):n(HCl10%)=1∶2.0,反应温度135℃,反应时间5h,此时中间体4-甲基氨基丁酸盐酸盐的收率为72.89%。第2步最佳合成条件为:n(4-甲基氨基丁酸盐酸盐):n(二氧化硫脲)=1∶1.20、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12h,此时目标产物的收率为82.68%。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9.
<正>农药的合理配制不仅能克服和延缓抗药性,而且能起到兼治病虫害、提高药效、减少用药次数、降低防治成本等作用。1复配类型杀虫剂加杀虫剂就是将不同类型、不同作用方式的杀虫剂复配,目前主要有有机磷类和有机磷类、有机磷与拟菊酯类、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类、有机氮与氨基甲酸酯类以及有机氮与拟菊酯类等复配方式。  相似文献   

10.
小菜蛾抗药性及其治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小菜蛾(Flutella xylostella L.)是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长期以来,国内外对小菜蛾通常采用药剂防治,用药种类以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等化学合成的杀虫剂为主,近年来又开发应用苏云金杆菌(B.t)微生物制剂和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苯甲酰基脲类)。然而随着各类新型杀虫剂的应用,小菜蛾很快就产生抗药性。近年来研究证明,小菜蛾已对上述各类杀虫剂都产生了不同  相似文献   

11.
利用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p. JJ-1合成钯纳米颗粒(Bio-Pd),并原位应用于甲基绿的催化还原。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表征,表明合成了零价钯纳米颗粒,主要分布在细胞外表面,平均直径约为15~40 nm,晶型结构良好。Bio-Pd在1.5 h内对甲基绿还原达到99%。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ible)、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等手段对甲基绿(MG)及还原产物进行分析,产物主要为4-(N,N-二甲基氨基)-4′-(N′,N′-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DDBP),4-(N-乙基-N,N-二甲基氨基)-4′-(N′,N′-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ED-DBP)。 结果表明,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p. JJ-1合成钯纳米颗粒并高效催化还原甲基绿。  相似文献   

12.
综观有机农药发展史,在有机氯、有机磷及氨基甲酸脂等三种主要的有机合成杀虫剂中,氨基甲酸酯类出现最晚,直到60年代才在世界上一些国家的虫害防治中开始应用,而且起始只限于极少品种,故可认为属农药发展史上的第三代新农药。近年来由于各国对有机氯化物(如六六六)普遍实行禁用限用,抗有机磷杀虫剂的昆虫品种又日益  相似文献   

13.
以邻氯苯胺为原料, 经过乙酰化、氯磺化、缩合及水解四步反应合成3-氯-4-氨基-N-(5-甲基异噁唑-3-基)-苯磺酰胺(SMZ-Cl), 合成总收率达46%. SMZ-Cl的结构经IR, 1H NMR, 13C NMR和Ms证实.  相似文献   

14.
酷毕TM,化学名:5-氨基-1-(2,6-二氯-α,α,α-三氟-对甲基苯基)-4-乙基亚磺酰基吡唑-3-腈,通用名乙虫腈,是由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开发生产的一种新型高效、长持效的苯吡唑类杀虫剂,在中国申请了行政保护。  相似文献   

15.
浅谈杀虫剂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农药杀虫剂五大品种即有机磷酯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拟虫菊酯类杀虫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和特异性杀虫剂的开发应用进展;阐述了农药复混配制剂发展概况;提出了杀虫剂应用发展方向:从品种威力上应向低素、高效、超高效、延缓抗性和保护生态环境方向发展;从剂型上要向高效能、多样化方向发展;从施药技术上要从“地毯式喷洒”向雾滴控制技术对靶喷洒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邻氯苯胺为原料,经过乙酰化、氯磺化、缩合及水解四步反应合成3-氯-4-氨基-N-(5-甲基异嗯唑-3-基)-苯磺酰胺(sMZ_C1),合成总收率达46%.SMZ-C1的结构经IR,^1H NMR,^13CNMR和Ms证实.  相似文献   

17.
世界杀虫剂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综观世界杀虫剂工业的发展历史,可划分为四个时代:①低效杀虫剂时代。以无机化合物为主,作用单一,用量大;②高效杀虫剂时代。以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等有机合成杀虫剂为主;③超高效杀虫剂时代。以拟除虫菊酯类、杂环类杀虫剂为主,单位面积用量大大降低,对害虫毒力却显著提高;④特异性杀虫剂或非杀生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哌啶为起始原料,合成了新型水稻除草剂 s-l-甲基-1-苯乙基哌啶-1-硫代氨基甲酸酯。同时合成了一些它们的类似物、经室内对稗草抑制的测定,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杂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9.
<正> 综观世界杀虫剂工业的发展历史,有机氯杀虫剂由于残毒问题已基本上停止使用,有机磷杀虫剂在世界上仍占有一定的地位,但一些高毒品种已在许多国家禁用,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发展缓慢并开始受到限制,杂环类杀虫剂和昆虫生长调节剂已逐步取代高毒有机磷农药而成为杀虫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以2-氨基-3-甲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醋酸酐乙酰化、氧化、关环、取代等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系列8-羧基-2-甲基-3-芳基(脂肪基)-4(3H)-喹唑啉酮衍生物,所有目标化合物均测定了熔点并通过了1H NMR和质谱结构表征。通过单晶结构测试,发现该类化合物存在很强的氢键,很难进一步酯化或合成酰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