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锡志  周泮金 《农技服务》1996,(10):15-17,32
<正> 采用冬暖型单斜面聚氯乙烯无滴膜覆盖、外盖一层5厘米厚稻草苫子日光温室,在深冬不加温种植黄瓜在鲁南地区始于1987年,至今已有9年历史了。据在临沂市程庄乡连续5年对222个日光温室统计,平均亩产黄瓜6601.5公斤。表明冬暖型日光温室深冬种黄瓜,是一种高产高效新型农业,是农民奔小康的重要措施。在鲁南地区日光温室面积逐年增加,效益逐年提高,种植模式也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2.
<正> 山东莒县北部16个山丘乡镇的10万亩花生,1990年列入山东省农业厅下达的、省长基金资助的中低产田开发项目。开发计划要求为:在开发前三年(1986~1988)平均亩产194.8公斤的基数上,1990~1992年,每年增产5%,三年累计增产15%。开发进展二年,10万亩开发田产量连年超计划,1990年平均亩产231.13公斤,1991年为241.06公斤,分别  相似文献   

3.
利用冬暖型塑料大棚在深冬期间不加温生产黄瓜,使黄瓜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形成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 棉花是遂宁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4万亩左右。80年代后期推行麦套棉和地膜栽培技术以来,棉花产量普遍提高,但发展很不平衡,好的区乡平均亩产皮棉90公斤左右、少数农户亩产皮棉达120~130公斤,差的区乡平均亩产皮棉仅在60公斤左右。自1994年参与四川省棉花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5.
<正>此模式适宜河北省冀南地区,其中春提前黄瓜2月初育苗,3月中旬移栽,6月底拉秧,亩产6000~7500千克;越夏番茄6月上旬育苗,7月上旬移栽,11月中旬拉秧,亩产7000千克;深冬菠菜11月下旬直播,翌年2月中下旬收获上市,亩产2000-2500千克。该"三茬"种植模式平均亩效益可达3万元以上。一、设施类型及结构  相似文献   

6.
<正> 邯郸284由邯郸市农科院育成,2001年获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基金”资助,2001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2002年开始在河北省大面积推广,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强、早熟不早衰,深受棉农的欢迎。 1 产量表现 2001年馆陶县天河村种植375亩,平均亩产籽棉335公斤,最高地块亩产籽棉460公斤;邱县马固种植510亩,平均亩产籽棉350公斤。2002年在邯郸的邱县、曲周、鸡泽、馆陶及邢台、衡水等地大面积推广,一般每亩产籽棉300~350公斤,许多地块亩产籽棉4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 抚宁县推广新建日光温室冬季黄瓜超长栽培技术455个,265亩。平均亩产6540公斤,产值14050元,最高亩产达11055公斤,产值21420元。所谓超长是从9月上旬育苗,11月中下旬结瓜,生长到翌年6月底;主蔓生长长度达10米以上。 一、温室结构与规格 1.总体结构。温室东西长50米左右,南北宽6.5~7米。东南北三面砌24厘米砖墙,北墙高2.3米,墙外培土保温。北墙  相似文献   

8.
冬暖大棚黄瓜的栽培是利用冬暖型塑料大棚在深冬期间不加温生产黄瓜,使黄瓜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形成配套栽培技术,是保护地黄瓜生产最好的栽培模式。在科学栽培的基础上,做好冬暖大棚黄瓜病害防治,是提高黄瓜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 大白菜是济宁市主要秋菜之一,常年种植10万亩以上。由于大白菜病害较重,产量低而不稳。1989年开始,我们连续三年进行了大白菜优良新品种的高产开发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三年累计开发81000亩,平均亩产10970公斤,比开发前的1988年亩增7070公斤,比开发区外的平均亩增4708公斤。总  相似文献   

10.
春大棚黄瓜一般每亩收入2500-3000元.减去成本.净收入1500~2500元:豇豆亩产1500公斤左右,收入2000元以上:秋大白菜亩产4000-5000公斤,收入1000元以上.全年合计亩收入5000元以上。春大棚黄瓜3月底至4月上中旬定植.秋青椒在7月底至8月初移栽,黄瓜7月上中旬腾茬.夏豇豆于6月底7月初在春大棚黄瓜架脚下直播.5~7叶出茬.播后45天开始上市.  相似文献   

11.
1.茬口安排 定植早春茬西瓜的前茬作物务必与2月下旬收获. ①头茬(正茬)西瓜 1月底至2月初播种育苗,苗龄期30-35天,3月上旬起垄定植,密度为每亩1100-1200株,4月下旬西瓜成熟上市,一般平均亩产西瓜2500-3000公斤.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河南省玉米生产发展很快,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并涌现出10万、20万亩大面积平均亩产超500公斤,小面积亩产突破650~700公斤的高产典型。为使我省玉米单产有一个新的突破,于1990—1991年对豫玉二号亩产750公斤的生理基础及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一、材料和方法试验于1990—1991年在漯河农科所试验场和临颖县皇帝庙乡冉庄进行。试验地平坦、  相似文献   

13.
<正> 馆陶县南徐村乡颜沃头村,自1992~1996年搞起了小麦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大面积示范田,连续五年来的平均亩产都接近或超过500公斤。1996年,该村1120亩小麦示范田平均亩产513.7公斤,其中6.5亩高产田的平均亩产达551.82公斤,从而成为全县千亩小麦亩产超千斤的典型示范村。其主要经验是: 一、选用良种 种子包衣 优良品种是增产的内因,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经对比试验,确定以高产、早熟、抗病、抗倒的冀  相似文献   

14.
<正> 长清县是济南市重要的芦笋生产基地之一。为提高芦笋单产,我们从1988年开始进行中低产田增产技术的开发研究,开发面积5200亩。通过开发,芦笋单产由250公斤提高到1990年的460公斤,平均亩增芦笋210公斤。其中200亩高产示范田由410公斤提高到750公斤,亩增340公斤;1.2亩芦笋产量达到了亩产1319公斤,创造了全市芦笋最高产量。一级笋率由85%提高到91%。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济宁地区稻茬麦模式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济宁地区稻茬麦是随着1964年稻改而产生的,总面积约20万亩。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单产由70年代的200公斤/亩左右提高到80年代的300公斤/亩左右。1992年平均亩产高达388.6公斤。其中有5万亩丰产方平均亩产447.3公斤,150余亩单产突破500公斤,3.4亩平均亩产达到581公斤。稻  相似文献   

16.
《山西农业科学》1992,(4):11-12
<正> 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是科技兴棉的重大战略。近年来,我省棉花生产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栽培技术的进步,棉花单产大幅度提高。全省涌现出不少亩产100公斤以上的乡(镇)和125公斤以上的村庄,襄汾县杨威村千亩棉花亩产稳定在125公斤以上。实践证明,在我省各个棉区,只要生产条件具备,认真推广适应当地的高产优质综合配套技术,在大面积上实现亩产125公斤是完全可能的。1 任务要求实现大面积棉花亩产125公斤是“八五”期间棉花生产的重大科技开发项目。1992年全省重点开发10万亩,其中运城地区  相似文献   

17.
<正> 博兴县承担的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开发试验,1990年10月通过了惠民地区科委的测产验收。三年累计开发面积6.276万亩,总产皮棉638万公斤,平均亩产皮棉101.66公斤,最终产量指标达到了亩产皮棉104.6公斤的高产水平。共计增加收入1004.5万  相似文献   

18.
<正> 中棉20(原名中无268)是中棉所育成的新品种。1990—1991年河南省夏棉品种区试,亩均霜前皮棉47.4公斤,比对照辽棉9号增产13.1%,居第一位。1992年河北省生产试验,比辽九增产18.1%。1993—1994年在大名县推广5.7万亩,平均亩产皮棉58.9公斤,1.2万亩良繁种子田平均亩产皮棉70.2公斤。  相似文献   

19.
<正> 玉米西红柿间作,就是麦收前在麦田内套种玉米,麦收后于麦茬内移栽西红柿的一种高效种植模式。近年来,通过多次试验表明,小麦平均亩产可达400公斤,玉米亩产可达400-500公斤,西红柿亩产达1500公斤以上,粮菜亩产值可达2500元以上,实现高产高  相似文献   

20.
<正> 1988~1991年,我们选用大穗型小麦品系烟1934和鲁资406,多穗型品系烟214—9和鲁54368,分别在长清县良种场和邹平县冯家村进行了一定面积的高产示范试验。1991年经实打验收,40亩烟1934平均亩产551公斤。3亩鲁资406平均亩产542公斤,9亩烟214—9平均亩产543公斤,5亩鲁54368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