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基因棉晋棉26号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Bt基因抗虫棉晋棉26号是由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合作,将人工合成的Bt毒蛋白基因用农杆菌介导法导入晋棉7号,选育出的高抗棉铃虫新品种(原名GK95-1),1998年4月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晋棉26号。1 特征特性晋棉26号属于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35天左右,比晋棉12号早4~5天,适宜于黄河流域中早熟棉区种植。该品种株型紧凑,呈塔型,株高80~90cm,果枝舒展,果枝节位4~5个,叶片较小,铃呈卵圆型,铃重4.7~5.2g,衣分38%~40%。2 产量…  相似文献   

2.
苏棉8号是江苏省太仓市棉花原种场选育的抗病、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1994年起引入浙江省萧山市品比及多点对比试验 ,1997年进入浙江省棉花区域试验 ,1998年同时进入省区试和生产试验 ,1999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浙江省种植1.3万公顷以上。其表现为 :株型紧凑 ,结铃性强 ,铃大 ,子指大 ,苗关好过 ,中后期增产潜力大 ,皮棉产量高 ,抗逆性强 ,尤其是抗倒伏 ,适宜在全省棉区种植推广 ,特别适宜在围垦海涂地区种植 ,深受棉农欢迎。1种植表现1 .1产量。1994~1997年萧山市棉花品比试验28个…  相似文献   

3.
赣棉96—1系江西省棉花研究所于1991年采用强优组合9115(泗棉2号×苏棉2号)与中棉所12号进行复合杂交,系统选育而成。1996、1997两年进行新品系比较试验,1998年参加江西省区域试验,均表现良好,单产皮棉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2-11%~16-60%。列参试各品系之首。纤维品质经中棉所测定:2-5%跨长28-9mm,比强21-6CN·tex-1,马克隆值4-7,符合优质棉标准。抗枯萎病测定,三点次,发病率两点为零,属抗枯萎病品种。该品系平均株高108-5cm,生育期135天,单株成铃2…  相似文献   

4.
标记抗虫杂交棉——标杂A-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杂A-1杂交棉是用石家庄市农科院选育的棉花标记自交系y2-2作父本与抗虫棉杂交配制成的具有丰产,早熟、优质、抗病虫诸性状于一体的适宜间套作种植的鸡脚叶棉花杂交种。几年来,经过在河北、河南、山东等省较大面积的试验示范,均取得良好效果,1998年10月,河南省周口地区品种审查小组对此杂交种给予品种审定。1 特征特性该杂交种株型松散,植株高大,叶枝发达,株高100~130cm,叶型鸡爪状,叶色浅绿,在宽行套作栽培条件下,株型呈扇型。通风透光,铃卵圆稍尖,上下铃整齐均匀,单铃重5.2~5.5g。铃壳薄…  相似文献   

5.
中棉所32(R-68)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中棉所17为母本,转Bt抗虫棉种质系为父本进行杂交转育,经连续多代抗性鉴定和选择育成的中熟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1996~1997年参加山西省抗虫棉生产试验;1998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  相似文献   

6.
新海14(86-430)是农一师农科所于1979年以1120为母本,44116为父本进行杂交,1989~1990年进行品比试验,1991~1993年参加自治区第五轮区域试验,1997年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安排生产试验。由于在各类试验中表现早熟、丰产、品质较优,生产试验面积已累计达到4.91万hm2,1998年12月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 特征特性新海14全生育期143天,零式分枝,铃柄短,开展角度小,株型较紧凑,植株生长稳健,株高70~80cm,现蕾节位2~3节,果枝13~15台,叶…  相似文献   

7.
棉花新品系冀668,是河北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继冀棉25号之后最新培育出的又一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系。自1996年进入品系比较试验,1997年参加河北省区试预备试验;1998年推荐参加省区试,并开始生产示范;1999年推荐参加河北省区试生产试验及全国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同时参加了新疆自治区棉花区域试验,并于1999年获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棉花新品种选育苗头品系项目资助。1 生物学特征特性该品系出苗快且整齐,苗势壮,苗期和花铃期长势强,后期长势一般,株高中等,茎秆粗壮,株型松紧适中,叶片大小…  相似文献   

8.
陕2234是陕西省棉花研究所以(陕5655×SP21)为母本,早756-57为父本,采用阶梯式杂交,在枯、黄萎混生病圃连续选择培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1999年经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995~1997年陕西省中熟棉品种区试中,陕2234平均皮棉产量10245kg·hm-2,较对照中棉所19增产133%,居参试品种首位。1997~1998年,陕2234在陕西大荔,临渭、泾阳等重点植棉县进行了多点次生产试验,平均皮棉产量14175kg·hm-2,各点次均比对照中棉所19增…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移栽地膜棉单产1500kg·hm-2的配套栽培技术,针对棉花花铃期追肥数量和次数不合理的实际情况,通过实践来探索花铃肥运筹的最佳方案,为生产上制定移栽地膜棉花铃肥运筹方法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于1997年在阜宁县施庄镇黄舍村进行,面积...  相似文献   

10.
93辐56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采用辐射育种与远缘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利用C060γ—1.5万伦琴辐射“石选14×K4”,经多年南繁北育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抗病优质棉花新品种。经1996~1997年河北省春播棉区域试验,1998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在河北省中南部春播棉区及黄河流域相似棉区种植。1 特征特性生育期129天左右,株高85cm,株型塔型稍紧凑,出苗快,苗期长势好,叶片大小中等,叶色浓绿,茎秆粗壮,多毛抗倒伏;现蕾开花早,生长发育快,结铃性强,铃大,霜前花…  相似文献   

11.
Ⅱ优15是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大粒香15配组而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经1997~1998年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中、米质优、米饭带清香味、抗稻瘟病且制种产量高。1999年3月通过福建省南平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997年和1998年参加南平市晚稻区试,产量分别为6-30t/hm2和7-08t/hm2。1997年比对照汕优63增产3-5%,达显著;1998年比对照汕优桂33增产8-5%,达极显著。1997年,建阳市良种场双晚试种0-33hm2,平均产量7-09…  相似文献   

12.
无为县自1996年开始引种苏棉12号,经品种比较试验、示范及大面积推广种植,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好、抗病抗逆性强、铃大吐絮畅、纤维品质优等特点,深受广大棉农欢迎。1999年本县将苏棉12号作为全县棉花主推品种,计划推广种植面积11万hm2。1 苏棉12号的表现11 产量表现。据1997年陡沟镇示范点苏棉12号667hm2丰产方测产,平均皮棉产量达1682kg·hm-2,并出现一批产量超2250kg·hm-2的高产典型田块。1998年,本县对5个主要生产棉花品种进行考察,该品种平均单株成铃3…  相似文献   

13.
中394是1990年以早熟、丰产的育种中间材料H109为母本与抗病、优质品系中662杂交选育的,1996~1997年参加全国夏棉品种区域试验,1998年被推荐在我国黄淮海棉区进行生产试验并在新疆做引种示范试验。1特征特性生育期113天,株高71~80...  相似文献   

14.
中棉所33(原系中C378)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1981年以中10-211系为母本,花苞无蜜腺材料1517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4~1995年参加全国棉花耐旱品种联合试验;1995~1996年参加山西省中早熟棉区抗病品种直接生产试验;1997...  相似文献   

15.
棉花进入开花结铃期以后,因苗适时适量增施桃肥,有利于棉花增结上部桃及外围桃,增加铃重,提高产量和效益。1增施桃肥的依据1.1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可防早衰,延长有效开花结铃期据1990-1993年定点苗情考察,增施桃肥的田块,8月22日左右现的音成铃率平均为30.7%,且能正确吐絮,有效开花结铃期较对照(未施桃肥)的田块,延长7d左右。1.2改善蕾铃结构棉花高产需伏前桃,伏桃、早秋桃,晚秋桃四齐结,增施桃肥恰好满足了棉花后期生产养分的需求,有利于多结早秋桃和晚秋桃。据1990~1993年连续4年对比…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随着移栽地膜棉和棉花保铃素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我市棉花产量提高较快。1997年取得了单产超历史的好成绩,平均每公顷皮棉产量达1200kg,结束了在低产中徘徊的局面;1998年每公顷皮棉产量达到了1285.5kg,创历史最好水平,实现了由低产到高...  相似文献   

17.
北疆棉区棉花蕾铃脱落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3 年(1996~1998 年)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疆棉区棉花蕾铃脱落率达80% 以上,且落蕾率高于落铃率。落蕾在现蕾6 天后直到开花前比例较大,而落铃主要集中在开花后12 天以内。蕾铃脱落的主要时期出现明显的峰值,随年份不同而有所不同。中部果枝现蕾较多,脱落率也较高;同一果枝第一果节以落铃为主,第二果节以落蕾为主。栽培措施、气候条件与棉花的蕾铃脱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棉花开心株型成铃时空分布及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棉花开心株型栽培,以叶枝结铃为主,皮棉产量达到1875~2250kg/hm2。其单铃重的时间变化特点,呈现两个高峰期,第一铃重高峰期在7月16~25日,第二铃重高峰期为8月6~15日,两个高峰期内所结棉铃的平均铃重分别比整株单铃重高18.8%和12.7%;主茎4个果枝开花成铃高峰,处在第一铃重高峰期,4个叶枝开花结铃高峰集中在第二铃重高峰,整株棉花在8月15日前开花的果节数达88%以上,在稀植(3.75万株/hm2)条件下,内围果节比重增大,1~2果节占果节的80%以上,实现棉花在最佳结铃时间和空间多结优质铃。其株型调控关键技术是,宽垄稀植,留叶枝,早摘心。  相似文献   

19.
1997年8月18日受11号强台风袭击,浙江省东部沿海的宁海、三门、象山等棉区水利设施严重受损,海塘决口,海水倒灌。据统计沿海棉区棉花受灾面积达1.90万公顷,绝收面积达0.967万公顷左右,海水倒灌不仅给当年棉花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同时造成棉田土壤盐...  相似文献   

20.
金优928是荆州市种子总公司用金23A与928-8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1998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1996~1997年参加湖北省水稻区试,2a平均单产7.58t/hm2,比汕优64(CK)增产3.98%。其中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