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一、农业机械多种经营形式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团场改革的必然结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80年代中期,在中央和兵团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农牧团场改革等政策的引导下,国营农场出现了家庭农场迅速发展的新情况,同时也出现了联产承包、分户经营等新的经营方式。为适应农场改革的需要,1985年兵团就向各农牧团场下发了(兵团农牧团场农机管理改革的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把部分国营农业机械作价转让给职工个人经营,允许农场职工购买农业机械并自主经营.打破了几十年来农业机械国有经营的局面,农业机械经营形式由单一的全民所有…  相似文献   

2.
兵团农机化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兵团农机与时俱进,使“九五”成为兵团农机化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投入力度最大、运行质量最好的一个时期。1以产权改革为中心的农机体制改革,使农机所有制结构和经营形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农牧团场陆续将国有农业机械以“作价转卖”的形式转卖给职工个人经营,农机经营出现了户有户营、股份合作、租赁经营等新的经营形式,户有户营农机已从过去以辅的地位变为现在的主导地位,占农业机械总量的90%以上,初步形成了投入多元化、体制多样化、经营自主化和服务社会化的农机…  相似文献   

3.
150团场针对农机体制所有制结构单一、机制不活和管理体制不完善,亏损严重等问题。团场党委用改革和发展的眼光积极采取了有力措施:一是稳定农机市场基本政策,积极保护和调动农机工人的经营积极性,二是深化农机改革,调整和完善所有权结构,积极探索农场农机多样化在国有农场中公有制实现形式;三是调整优化农机组织结构,积极推进农机工人买断农机产权、经营权,提高农机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四是大力推进新的农机科技革命,发挥农机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扩大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战略;五是加强农机服务建设,改善农机作业条…  相似文献   

4.
1农业机械多种经营形式是农牧团场改革的必然结果。为适应农场改革的需要,1985年兵团向各农牧团场下发了《兵团农牧团场农机管理改革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把部分国营农业机械作价转让给职工个人经营,允许农场职工购买农业机械并自主经营。从此打破了几十年来农业机械国有经营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农机所有制结构和经营形式的变化,农机维修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团修造厂集中统一修理转变为分散个体互助修理。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机具修理质量的监督检查,确保修理质量,我们的做法是:1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机维修体制,认真做好农机具的检修工作我师农机修理工作,已由传统的冬修为主转向冬修和日常维修并重方向发展。为节约修理费用,改善修理环境,提出了“夏修、秋修、冬少修”的口号,使冬季工作量减少,修理时间前移,修理成本下降,质量提高。每次检修之前,都制定检修文件,明确检修任务,质…  相似文献   

6.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一)农业机械经营体制发生根本变化,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农村改革以后,逐步形成了以农民个人购置、经营农业机械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新格局。这一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工具的紧密结合,适应了现阶段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给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自1996年至2002年上半年,全区农机总投入1760万元,其中农民投入1300万元,占全区农机化总投入的74%。  相似文献   

7.
1对农机经营体制改革的认识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农一师农机经营体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已出现国有、私营、租赁、股份等多种所有动并存的农机经营形式。经营形式的转变是农机工作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农机事业改革、发展、和不断完善的结果.众所周知,任何一种经营形式和管理体制的变革都要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强大载体和支柱,没有农业机械化也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农业机舱是一种工具,它的服务对象是农业,它要不断适应和服务于农业的发展要求,农机经营体制要随农业经营体制的改…  相似文献   

8.
改革使农业机械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机械由国家,集体经营转为国家、集体、联户、个人多种经营形式和多种经济成份共存的农机经营新机制。形成了用户自用自修、个体、集体国营农机修造厂等各种农机维修经营形式并存的农机维修经营新体制。同时,农机维修由单纯的农机修理转为农机修理、服务、生产、经营一体化的农机维修经营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团农机从公有转为私有,以个体为主的经营形式,给农机维修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适应新的所有制结构和经营形式,就必须改革和加强农机维修工作。亚农机维修工作出现的新问题问)以故障性修理替代了恢复性修复。机具归户后,经营者原有资金,基本上被购置大型机具所占用,缺乏流动资金.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多作业、还债务.在不影响生产和运转的前提下,能坚持干就于、坏了再修、哪坏修哪、随坏随修。(2)涌现出一部分个体零修户。他们定点维修,营业时间较灵活,维修价格较低。但是修理不配套,测试手段不完善,修…  相似文献   

10.
自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机所有制形式有了巨大变化,随之而产生的农机修理形式亦多种多样,农机修理联组是我区近几年产生的介于集体与自修之间的农机修理组织形式,它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将一些有修理能力的老机手自愿组织起来的合作性组织,负责本地区范围内的各种农业机械的维修、保养、保管、咨询等工作,其组建方  相似文献   

11.
农机培训教育工作.是国营农场农机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适应农场,农机经营体制形式发展变化的需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工作力度.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目前个体所有的农业机械得到迅猛发展.据资料统计截止到1999年5月底,全垦区农场大、中型拖拉机中,私营占57.3%。联合收获机中,私营占68.l%。私有车主一般文化素质较低,在获得拥有和使用农业机械自主权后,所雇佣的机组人员,大多数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而匆忙上岗的年青人,这些不合格的“机手”需急待“补课”和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另外,由于垦区…  相似文献   

12.
一、农机维修制度的演变和现状 随着农机经营体制的改变,农机维修体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60年代农业机械由国家经营,拖拉机修理先搞大小修制,后又搞常年检查分段修理制,都集中在县农机修造厂与机站修理间进行修理。70年代把农业机械下放给社队集体经营,搞计划预防修理制,拖拉机分别在县修理厂进行整机修理、社修理间进行部位修理、队保养间进行部位修理与高号保养,初步形成了三级修理网。80年代随着农村生产体制的改变,农业机械出现个体经营和联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随着农业机械走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诸多领域,其发展速度、服务范围、经营形式和作业规模等与以往有显不同。在这种变化了的形势面前,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发展起来的农机成人教育体制难以适应,教育功能得不到全面发挥,农机培训工作滑  相似文献   

14.
完善农机经营形式促进农机事业发展──对爱辉区农机经营体制现状的调查与思考王臣,李成(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农机局)1前言农机经营形式是农业机械、农业生产和劳动者相互组合的方式,是农机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正确地采用农机经营形式,对管好用好农业机械,充分发...  相似文献   

15.
一、县级农机安全监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机经营也随之改变,已由从前的国营、集体经营模式转变为个体、集体经营格局。农机经营体制的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以拖拉机、农用运输车、联合收割机为主的农业机械成倍增长,农机已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商品生产、活跃农村经济的重要生产工具。如何管好、用好农机,更好地发挥其综合作用,是农机管理部门的新课题。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是农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更加重要。农机安全监理机关代表国家对农机执行安…  相似文献   

16.
现行体制下小型拖拉机技术状态检测调修的推广应用魏忠海(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维修研究所)1现行体制下小型拖拉机技术检测调修的必要性1.1修理体制变化情况农机经营体制的深刻变革,极大地冲击了旧的农机维修制度。旧的维修制度也缺乏科学性,妨碍了农机化经济效益的提...  相似文献   

17.
发展是硬道理。加快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第一要义,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兵团现阶段和今后所有问题的关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兵团农机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机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农机股份合作制作为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产权明析,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符合企业财产法和企业组织化,能够充分调动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1999年,团场农机改制,采用了作价转让,买断经营,租赁经营和股份合作制…  相似文献   

18.
我县农机修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李加强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机经营体制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单一经济成份转、变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新格局。农业机械发展了,农机修理服务能否跟上,直接关系到农业机械效率的发挥。带着这个向题,我们对全县农...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随着团场农业经营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农机经营方式也相应地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通过对农机具进行“公车私有”或“私车公管”等形式的改制,对原有农机资产作价,通过卖、租、股份等形式,让农机工人以个入出资的方式,部分或全部占有农机具的产权、经营权,实现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的经营机制,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实行企业化管理和经营。农机改制将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激发农机工人积极性,增强农机工人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降低成本.提高各项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缓解团场资金紧张…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机“私营统管”,或者说农机经营多元化,已成为兵团农机发展的主流。这种体制的变革打破了垦区原有的平静,给广大干部职工带来了某种忧虑:农机走进千万家,经营形式多元化,管理工作复杂了,能否管好农林如何保证农机作业质量?现就农四师农机体改的经历谈些粗浅的看法,供同行参考。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影响农机作业质量的因素很多,但作为管理者,要保证农机作业质量首先应从思想上树立一种全新的观念,农场农机无论何种经营形式,无论对国营还是私营都要统管。私营、国营农机都是农场的一部分,不能对私营另眼看待,不能放松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