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东方赏石的命名,目前在亚洲地区,有几种不同的名称:日本的“水石”(suiseki)、韩国的“寿石”、台湾的“雅石”,这三种名称在当地都形成比较统一的名称概念。换句话说,这些名称对非赏石爱好者来说,都会明了名称的内涵。情况比较复杂的是中国大陆,名称很多,一般有奇石、雅石、赏石、石玩、灵石、观赏石等等,  相似文献   

2.
目前,赏石、藏石之风盛行,这是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安定、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表现。石头是构成地壳的物质之一,而赏石作为一种文化,其产生和发展与其他文化一样,是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生的。中华赏石文化源远流长,人们爱石、藏石、赏石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历史记载中有“汉武帝拜启母  相似文献   

3.
今年上半年,奇石鉴赏家陈兴旺先生在一块直径15厘米,重2565克的泰山石上发现了书有“统一”字样的天然奇石,在书法界及赏石界引起轰动。陈先生最初在这块石头上只发现了“统一”和“中”字。“统一”两字呈草书上下排列,“统”字一气呵成,狂放不羁;“一”字  相似文献   

4.
由建设部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主办,北京植物园承办的第八届亚太地区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于2005年9月15日正式落下帷幕。本届展览会主题为“木石情缘”。共有南非、德国、法国、美国、阿根廷、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以及香港、台湾、澳门等22个国家和23个省市及自治区、行政区,3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本次展览展出了多种流派的329件精品树桩盆景和树石盆景,380余件灵壁石、轩辕石、玛瑙等精美的赏石,及  相似文献   

5.
“五一”黄金周期间,“六博会”组委会推出“国际奇石博览会”、“异域风情节”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为“六博会”聚集人气。奇石博览会吸引众多文人雅士以“石、自然、友谊、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奇石博览会,于4月30日至5月7日在温江万春镇成都西部花木交易中心举行。这是四川省首次举办的国际性观赏石博览会,充分展现了中华石文化的博大精深。参展展品有根雕、民间工艺品、石艺品、石砚、书画、古玩等。国内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千余位奇石收藏者参展;美国、马来西亚、泰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赏石界知…  相似文献   

6.
中国山水盆景是以山石为主要素材,通过人工截选、雕琢、拼配,在浅浅的盆中,创作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大自然山水风光,咫尺之间,气象万千。盆中盛水后,则“山环水绕,山水相映”。若在石头上种上植物苔藓,点缀些亭桥阁宇、风帆、人物,则景物更富生机和情趣。日本盆石则是在一种涂有黑漆的盆上,放置天然的石块,并在其周围以粗细不同的白色砂粒绘制出溪流、波浪、远山、松柏、日月、云雪等自然景物,使盆面的砂画与盆上的石头结合起来,形成一幅有立体感的风景画。有时盆中还放上柴门、牌坊等摆件,以丰富盆石所表现的内容。无论是制作山水盆景或日本盆石,都需要鲜明的主题和精巧的构思。  相似文献   

7.
所谓石形模式,是指依石的造型特征概括提炼出规范性的若干形式,如平台石、茅舍石、瀑布石、佛像石、坛子及某些典型组合等等。这些模式对石友影响颇深,其影响不乏积极的,但也不无消极影响。看到今天的赏石队伍在不断壮大,新面孔不断增多,笔者认为探讨一下石形模式,将有助于石友尤其是初学者在提升赏石水平  相似文献   

8.
奇石缘     
人到中年,迷上了奇石。工作之余,觅石、求石、赏石、品石、写石,与石结缘。几年功夫,已集得精品百余,配座上架,在居室辟出一块小天地摆放,取其名曰“抱石斋”。  相似文献   

9.
由建设部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主办,北京植物园承办的第八届亚太地区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于2005年9月15日正式落下帷幕。本届展览人主题为“木石情缘”。共有南非、德国、法国、美国、阿根延、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以及香港、台湾、澳门等22个国家和23个省市及自治区、行政区,3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0.
饱满圆润,有石头的质感;花纹多变,有石头的纹理。这扔在石头堆里找不见、种在砂砾石中能开花的“石头”,不知迷倒了多少人。也许您是其中之一,高手的种养秘笈不知对您可有启发?  相似文献   

11.
2006年4月30日至5月7日,由国际盆栽协会(BCI)、顺德区人民政府、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联合主办的“2006中国(陈村)国际盆景赏石博览会暨首届中国盆景收藏家藏品展”将在广东陈村花卉世界隆重举行。届时,全球30多个国家的数百名 BCI 成员和国内各地的盆景赏石爱好者将齐聚广东陈村花卉世界。此次展会也是陈村花卉世界继2001年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之后,举办的又一次更大规模的国际性展览活动。有盆景赏石界“奥林匹克”之称的世界盆景赏石博览会,每年在美国举行一次,每隔3年在美国以外的地方举行一次。“2006中国(陈村)国际盆景赏石  相似文献   

12.
自然界中,经常能见到“石边树、树边石”的自然景观,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并留下无限的遐想。笔者通过上述自然景观的启示,构思出不使用盆钵,让树直接生于石上的凹隙处,或植于石的底座部位,使树与石融为一体,组成树石相依为伴,既赏石,又赏树的组合景。通过制作养护,获得成功(见照图),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一、选材:选择石质较松软(便于锯凿),高度适中(一般在40厘米左右),形状怪异、凸凹突出的石头,  相似文献   

13.
新观察     
1北京市盆景协会推出“建会20年成果简介”展:在北京北海公园举办的这次盆景及赏石展汇集了协会成员20年来在盆景及赏石艺术方面有创意的诸多名作,其中有于锡昭的小菊盆景、刘宗仁的燕山石山石盆景、周杨祁派的京桩盆景及早期在全国大展中获奖的罗维佳的作品《南国情》等。展示了北京盆协——盆景素材乡土化、造型技法多样化和产学研究一体化的发展路线。20年来,北京盆协在全国性活动中获金银奖项15项,培养并造就了北  相似文献   

14.
第四届亚太区盆景赏石会议及展览会已于10月31日~11月2日在上海市植物园成功举办,参加这次大会的有印尼、印度、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加拿大、英国、荷兰、日本、韩国、毛里求斯、新加坡、南非、越南、秘鲁、美国、菲律宾、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地区)等国家,参展的盆景120件,赏石230件,我国有28个省市选送了优秀的盆景与赏石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扭曲     
一块石头,在旷野里吃力地咀嚼着古老的风。沧桑岁月,匆匆而去的时光,确实让这块石头古老了许多。因而,电招眼了许多。时尚的记忆中,这块石头居然有一个机会,与一株名叫“美丽南洋杉”(亦叫异叶南洋杉)的幼树邂逅。一位盆景制作者,将那杉树“嫁接”在石头身上,成了一道小小风景。(见下图)石头瘦骨嶙嶙。杉树的根顺着石头凹凸不平的岁月辙痕以及粗细、深浅不一的开裂缝隙,迭宕、虬曲地走向、穿行。树根坚定的附着力很在意地传导给石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造就了石头,又加鬼斧神工,于是,形形色色的奇石、巧石、雅石、丑石走上了书柜案头,成为人们赏玩珍藏的宠物。古人论石有“漏、透、瘦”之说,归结起来就是一个字:形。而就“形”论,还应该包括“皱”。一块石头,皴皱遍体也是一种韵致。诸如“色”、“质”更不待言。唯有一个“理”字,似乎谈论较少。我们欣赏雨花石,除了它的质地色彩,还在它的纹理,那云霓飞瀑般的种种图形,往往令人称绝。  相似文献   

17.
台湾赏石风盛,虽与大陆文化一脉相承,却有诸多不同,比如说,大陆喜欢热烈一点的造型,大开大合的景观,而台湾却偏爱幽静孤寂的岛景。民族有民族文化,地域也有地域文化,各有相通,也不尽相同。台湾近百年的历史,前50年受日本统治,50年的大和民族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台湾,自国民党统治后,中华民族国粹与大和民族文化在台湾开始融和,虽然台湾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但亦不少见日本文化的痕迹。台湾赏石兴于50年前,赏石理念深受日本水石影响,经过整合充实,得以提升完善。台湾景观石的风格虽与日本水石文化不尽相同,终究难脱岛屿风情的寂静孤美文化风格。日本是岛国,台湾是岛省,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赏石方式,会引导人步入不同的境界。我以为有三种赏石方式可以使人们达到三种不同的境界:一为观石,二为读石,三为写石。赏石,观一遍不如读一遍,读一遍不如写赏析文章或咏石诗。  相似文献   

19.
《中国花卉盆景》2014,(12):F0003-F0003
为促进云南省内外花卉、盆景、赏石、根艺艺术的交流,搭建一个文化交流与合作平台,打造区域性展会特色。全面提升云南花卉、盆景、赏石、根艺的创作技艺和鉴赏水平,在第16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举办之际,经云南省盆景赏石协会报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国际盆景协会(BCl)中国地区委员会、世界盆景友好联盟(WBFF)中国地区委员会研究同意,决定于2015年1月15~20日举办“2015年昆明‘斗南’中国盆景精品邀请展暨云南赏石根艺展”。  相似文献   

20.
更正     
这些年我们到过祖国许多地方,看过不少赏石斋,奇石馆,惟有日照的“醉石斋”让我们醉得发痴。这里,一景一首诗,一石一天地。如果说山东日照何克睦的“醉石斋”就是一个美妙的奇石王国,我认为毫不夸张,并不过分。花能解语,石吐真言,全在人之发现。能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