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杀菌剂在莲瓣兰原生地萌发胚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莲瓣兰杂交种子原生地播种萌发突破种皮后的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杀菌剂对胚培养过程中真菌污染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培福朗、苯菌灵和代森锰锌能有效控制莲瓣兰杂交种子原生地萌发突破种皮后的胚培养过程中的真菌污染,胚污染率可以控制在10.0%以内,培养基中添加培福朗时胚成活率显著高于添加苯菌灵和代森锰锌,胚成活率高达92.4%;培养基中培福朗浓度在0.5~1.0mg/L范围内时胚污染率能够控制在9.0%以内,胚成活率超过92.3%,不仅能有效控制莲瓣兰杂交种子原生地萌发突破种皮后的胚培养过程中真菌污染,还能促进胚生长发育转绿成根状茎。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不同因素对离体培养条件下莲幼胚萌发的影响,以正常授粉的莲幼胚为外植体,分别进行了不同胚龄、不同蔗糖浓度和不同激素浓度配比下莲幼胚的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在含有1.0mg/L NAA和0.5mg/L ZT的诱导培养基上,以3d和4d胚龄幼胚的萌发效果较好,萌发率分别达到31%和36%;以4d胚龄幼胚为材料,当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3%和5%时,幼胚萌发较好,萌发率分别为38%和32%;以4d胚龄幼胚为材料,在含有3.0mg/L NAA和0.5mg/L ZT的诱导培养基上,幼胚萌发率显著提高,萌发效果最好,萌发率达71%。  相似文献   

3.
李立芹 《北方园艺》2011,(4):155-157
以番茄品种"白果强丰"为试材,研究20%次氯酸钠和0.1%升汞处理不同时间对番茄种子表面消毒和萌发的影响及不同激素组合对该品种再生芽形成和幼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0%次氯酸钠对番茄种子进行消毒20 min,可获得较多的无菌苗,同时发现,IAA浓度为0.2 mg/L和6-BA浓度为2 mg/L组合时,外植体再生芽频率较高为87.2.2%,促进不定芽生根最佳激素浓度为MS培养基中添加0.5 mg/L IAA。再生苗移栽到灭菌处理后土壤中成活率较高,可达88%。  相似文献   

4.
王娟  程籍  李立芹 《北方园艺》2010,(20):130-132
以番茄品种‘嘉宝’为试材,研究了20%次氯酸钠和0.1%升汞处理不同时间对番茄种子表面消毒和萌发的影响,同时研究不同的激素组合对再生芽形成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0%次氯酸钠对番茄种子进行消毒15 min,可获得较多的无菌苗;IAA浓度为0.2 mg/L和6-BA浓度为2 mg/L组合时,外植体再生芽频率较高为86.3%,促进不定芽生根最佳激素浓度为MS培养基中添加IAA 0.2 mg/L;再生苗移栽到灭菌处理后土壤中成活率较高,可达90%。  相似文献   

5.
以黄花倒水莲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超声波频率、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对黄花倒水莲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以优化超声波提取黄花倒水莲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黄花倒水莲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波频率为高频(61kHz),超声波功率为420 W,提取温度55℃,料液比为1∶15g/mL,乙醇浓度90%,提取时间40min;试验结果表明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重复性好,该试验为黄花倒水莲总黄酮的提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送春与多花兰杂种的非共生萌发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地生兰送春和附生兰多花兰进行种间杂交,对杂交种子进行非共生萌发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胚龄7个月、0.1 mol/L KOH处理10 min的种子萌发率最高;种子萌发后原球茎的增殖以Z4 (KC+BA 0.4 mg/L+NAA 0.6 mg/L+KT 0.2 mg/L ) 培养基为最好,增殖系数可达到12.8;在原球茎增殖和分化成苗过程中加入活性碳能够有效地防止切口褐化.  相似文献   

7.
极早熟油桃幼胚离体培养成苗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极早熟油桃‘超红短枝’的幼胚为试材,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 研究了不同胚龄、低温处理时间、蔗糖浓度、6-BA、GA3浓度配比及种皮等因素对幼胚发育和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 果实发育56 d时, 平均PF值仅为0.086。在各处理中, 以低温处理80 d、糖浓度6%对幼胚的发育和成苗效果最佳。6-BA、GA3配比对经80 d低温处理的幼胚影响较小, 9 mg/L的6-BA对30 d低温处理的幼胚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低温条件下, 带种皮培养对幼胚PF值增大和提高成苗率的效果明显好于不带种皮培养的。  相似文献   

8.
不同灭菌条件对蓝莓组培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莓茎段为外植体,比较不同灭菌条件对蓝莓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灭菌方法为70%酒精30s+0.1%升汞、灭菌时间为6~8min时,蓝莓茎段外植体成活率最高,其次是70%酒精30s+2%次氯酸钠、灭菌时间为8~10min。  相似文献   

9.
张丽杰  王强恩  周强  张才 《北方园艺》2010,(17):141-143
以桃叶卫矛的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对桃叶卫矛离体胚萌发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消毒液及消毒时间。同时,选取不同培养基和激素浓度进行卫矛的离体胚培养最佳激素组合筛选。结果表明:不同的灭菌剂和不同的灭菌时间对无菌苗的萌发与生长有显著的影响;筛选出MS1/2+BA0.5mg/L+NAA0.2mg/L+蔗糖30g/L+琼脂7g/L的培养基为成熟胚萌发的最适培养基配比。  相似文献   

10.
以杜仲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了胚培养方法、培养条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可采用种子70%酒精处理30 s,0.1%升汞4 min,无菌条件下剖开种皮取胚接种,可有效控制污染,亦可保证胚的存活率;通过控制NAA、6-BA、2,4-D浓度配比可获得杜仲胚苗或愈伤组织;MS+NAA 0.2 mg/L+6-BA 1.5 mg/L蔗糖20%培养基,最适于不定芽的分化和增殖,分化率达90%;1/2MS+IBA 1.5 mg/L+蔗糖20%对不定芽生根的诱导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0.3%.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为延长南瓜的贮藏时间,降低微生物致腐败的影响,采用两因素方差设计,比较不同浓度次氯酸 钠溶液、不同浸泡时间条件下南瓜表面的杀菌率,确定最佳有效杀菌浓度和浸泡时间;通过回接侵染试验, 从腐败的南瓜中分离纯化致腐败的优势霉菌,验证最佳浓度次氯酸钠及其浸泡时间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 有效氯为200 mg/kg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 min是最佳杀菌条件。从腐败南瓜中分离出3株优势腐败霉菌g1、 w2、w3,经鉴定分别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西瓜蔓枯病菌(Stagonosporopsis cucurbitacearum)、芽枝 霉属(Cladosporium);含有效氯200 mg/kg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 min对g1、w2、w3的杀菌率均在99.1%及以 上,能有效抑制南瓜表面微生物的生长,可作为延长南瓜贮藏时间的有效的前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优选果梅‘黔荔1号’单株成熟胚为材料,对其进行离体培养,并对外植体灭菌时问、胚萌发和增殖以及生根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0.1%HgCl2消毒8min效果最好,其存活率为75.0%;适合胚萌发和增殖的基本培养基为1/2MS+2.0mg/L6-BA+1.0mg/LNAA+3.0mg/LGA3和1/2MS+2.0mg/L6-BA+0.5mg/LNAA+1.0mg/LGA3;适合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0.5mg/LIBA,生根率为91%,平均根数达到3.1。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pH值电解水处理对小白菜等叶菜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电解水对叶菜表面的细菌和真菌都有良好的灭活作用;酸性电解水对叶菜表面的细菌和真菌的灭活效果好于碱性电解水,而强酸性电解水对叶菜表面的细菌和真菌的灭活效果好于弱酸性电解水,各试验处理中pH值3.0左右、ORP为1 000 mV左右、ACC为100 mg/L的酸性电解水杀菌效果最显著;同种电解水对细菌、真菌杀菌效果以及对不同种类叶菜的杀菌效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年实验室验证、教学试验及批量生产证实,用食用菌接种器产生的臭氧进行空间消毒、无菌操作、分离、转管、扩大培养菌种,成功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王向阳  吕丽  施青红  项链 《北方园艺》2011,(15):185-188
以红提葡萄为试验材料,分离出葡萄灰霉病菌种,选择酒精、桂醛、戊二醛、稳定态二氧化氯、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酸性电位水、臭氧等方法进行处理.食品添加剂均在国家允许的最大浓度范围内使用,研究其对葡萄灰霉菌的抑制效果,以获取采后安全、有效的葡萄保鲜方法.结果表明:3 μL/L的桂醛对培养基中和菌液中的葡萄灰霉菌抑制效果最好,抑茵率分别为99.09%和99.10%;其次是臭氧,抑茵率分别为72.73%和97.91%.桂醛处理最佳时间为15 min以上,臭氧杀菌最佳时间为10 min以上.与对照相比,2种处理在新鲜葡萄上使用均能有效抑制葡萄灰霉病的发病率和病变直径.其中臭氧抑菌效果好于桂醛.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发挥臭氧的杀菌消毒作用,以微纳米气泡快速发生装置为核心,结合臭氧发生系统设计加工了微纳米气泡臭氧水消毒设备,研究不同进气量及进水量对臭氧水浓度的影响,并设置不同消毒次数检测其对土壤和基质中的细菌、真菌及放线菌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通过调整进气量和进水量,能够快速制取浓度在2.2~8.0 mg/L的微纳米气泡臭氧水。当臭氧浓度为6 mg/L时,消毒3次后对土壤和基质的微生物杀灭率都超过了50%,其中基质的灭菌效果优于土壤灭菌。臭氧水消毒设备能够快速制取不同臭氧浓度的微纳米气泡臭氧水,在较为复杂的土壤及基质杀菌消毒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为提高平菇的产量及品质,优化制棒工艺,以灰美2号平菇为试材,研究了熟料、发酵料、发酵 料加短时高温灭菌、诱导灭菌4种不同制棒工艺对平菇产量、农艺性状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 酵料加短时高温灭菌工艺的平菇农艺性状最优,其第一潮菇单朵质量、菌柄直径、菌柄长度、菌盖直径、 分枝数均最大,分别为544.33 g、1.51 cm、6.47 cm、7.75 cm、34.00枝,但每百棒总产量为85.56 kg,排名第 3;发酵料工艺的平菇产量最高,每百棒为98.26 kg,营养品质最优,子实体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 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4.57%、16.02%、1.53%、154.64 mg/g,农艺性状仅次于发酵料加短时高温灭菌工 艺;诱导灭菌工艺的成棒率最高,为99.2%。发酵料和发酵料加短时高温灭菌工艺均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 品质,诱导灭菌工艺可获得较高的成棒率和产量;发酵料工艺无需灭菌,其子实体产量和品质俱佳,且 节能高效,是适合北京地区夏末秋初平菇栽培的优选工艺。  相似文献   

18.
Diffuse and surface-growing bacteria are the two main types of non-pathogenic contaminants in the carnation cultured-cutting test. Wiping the base of the cutting with 10 % Stergene before sterilization decreased fungal contaminants. A medium containing o.o1% crystal violet was used to isolate Verticillium cinerescens from infected plants. It allowed growth of fungi and pathogenic Gram-negative bacteria from stem sections, but prevented growth of Gram-positive contaminants. This medium decreased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in the cutting test, especially from surface bacter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