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果树叶面追肥,即将含有作物所需养分的肥料直接喷施于果树叶面,又称根外追肥.叶面追肥是生产上常用的一种补肥方法,其优点是施用量小,针对性强,养分吸收快,能有效避免土壤对某些养分的固定,提高养分利用率.土壤结构不良、水分过多或干旱、过酸过碱等因素造成根系吸收作用受阻或作物缺素,急需补充营养,以及作物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衰退时进行叶面追肥,可弥补根系追肥障碍等不足,从而收到显著的效果.为了提高使用效果,笔者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和调查.  相似文献   

2.
《吉林蔬菜》2013,(8):21
作物除了通过根系吸收养分外,叶片也能吸收养分,叶面施肥又称根外追肥或叶面喷肥,这种施肥是生产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施肥方法。叶面喷肥可使养分吸收运转快,避免土壤对某些养分的固定,提高养分利用率,且施肥量少,适合于微肥的施用,增产效果显著,尤其是土壤环境不良,水分过多或干旱低湿条件,土壤过酸、过碱等因素造成根系吸收作用受阻或作物缺  相似文献   

3.
冯国民 《蔬菜》2009,(10):22-22
作物叶面追肥又叫叶面喷肥(或根外追肥),是生产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施肥方法。它的突出优点是针对性强,吸收速度快,不受土壤环境因素影响,养分利用率高,且施肥量少,增产效果显著,尤其在土壤环境不良、水分过多或干旱、土壤过酸或过碱造成根系吸收作用受阻和作物缺素急需营养以及作物生长后期根系活力衰退时,采用叶面追肥可以弥补根系吸肥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吉林蔬菜》2005,(2):28-28
叶面追肥作为蔬菜施肥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①叶面追肥可使作物通过叶部直接得到有效养分,而采用根部追肥时,某些养分常因易被土壤固定而降低植株对它们的利用率。②叶部养分吸收转化的速度比根部快;以尿素为例,根部追施4~5天才能见效,叶面喷施当天即可见效。  相似文献   

5.
叶面肥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平 《西北园艺》2005,(4):53-54
叶面施肥的突出特点是针对性强,养分吸收运转快,可避免土壤对某些养分的固定,提高养分利用率,且施肥量少,适合于微肥的施用,增产效果显。尤其是土壤环境不良、水分过多或干旱低湿条件、土壤过酸过碱等因素造成根系吸收作用受阻或作物缺素急需补充营养以及作物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衰退时,采用叶面追肥可以弥补根系吸肥不足,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于千桂 《蔬菜》2010,(3):29-29
<正>1五个优点蔬菜叶面追肥又叫叶面喷肥或根外追肥,是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喷在蔬菜叶片上的追肥方法。其优点:①可避免土壤对养分的固定和土壤微生物对养分的吸收;②可促进根部对养分的吸收;③养分吸收转化速度快;④喷施微量元素等可以调节酶的活性,提高光合效率,增加产量;⑤用肥量少,成本低,效益高。  相似文献   

7.
作物吸收养分可通过二条途径:一是根系吸收,二是叶面吸收。叶面施肥又称根外施(追)肥,根外施肥即通过叶面喷洒来补充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起到调节植物生长、补充所缺元素、防早衰和增加产量的作用。采取根外追肥可直接迅速地供给养分.避免养分被土壤吸附固定,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且用量  相似文献   

8.
果树叶面喷肥加洗涤剂效果好果树除了根系在土壤中吸收养分外,其枝、叶、幼果均有不同程度吸收养分的能力。叶面喷肥是需用的肥料少、植物吸收利用快,效果好的一种根外追肥方法。但是,叶面喷肥往往会因天气的变化而受到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一般情况下,肥液在叶面上停...  相似文献   

9.
1 蔬菜采用叶面追肥的好处 叶面追肥作为蔬菜施肥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①叶面追肥可使作物通过叶部直接得到有效养分,而采用根部追肥时,某些养分常因易被土壤固定而降低植株对它们的利用率。②叶部养分吸收转化的速度比根部快;以尿素为例,根部追施4d~5d(天)才能见效,叶面喷施当天即可见效。  相似文献   

10.
叶面施肥又称根外追肥或叶面喷肥,具有针对性强,养分吸收运转快,避免土壤对某些养分的固定作用,提高养分利用率等特点,且投资少,用量小,见效快,是生产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施肥方法。叶面施肥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应采取科学的施肥方法和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1.
焦彦生 《蔬菜》1997,(4):20-20
蔬菜的叶面追肥030031山西省农科院蔬菜所(太原)焦彦生蔬菜的叶面追肥是将肥料溶解于水中,喷布在叶面的施肥方法,菜农现在在生产中经常使用的一项技术,根外追肥可避免土壤对养分的固定和土壤微生物对养分的吸收,便于在植株密度较大或生长后期,或土壤干燥不适...  相似文献   

12.
《吉林蔬菜》2020,(2):34-34
作物除了通过根系吸收养分外,叶片也能吸收养分,叶面施肥又称根外追肥或叶面喷肥,这种施肥是生产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施肥方法。叶面施肥要及时针对不同情况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温室番茄叶面施肥一般从坐果后开始,直到植株拉秧为止,在番茄产量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将肥液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然后喷洒到叶、花、枝、果上,使它们吸收养分加快生长,这种方法叫做根外追肥或叶面喷肥,其优点是见效快、用量小,不受土壤影响,而且还可与药剂混合使用,省工省时,施用方便。在果树生长期适时进行根外追肥,既能改善果实质量,还能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王芳德 《中国蔬菜》2012,1(11):43-43
1 怎样进行叶面喷肥,效果如何? 答:叶面喷肥又称根外追肥,是蔬菜栽培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将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直接喷施在植株的叶片上,吸收快、利用率高。在环境条件不便浇水、深耕施肥,而作物生长量较大的情况下,必须补充营养,以提高产量与改善品质,尤其是在保护地栽培中,茄果类、瓜类或叶菜类蔬菜在进入旺盛生长阶段,叶面喷施中微量元素是非常必要的。将大量元素或中微量元素进行叶面喷施,其效果远远高于直接施入土壤,主要优点如下:①用量少。若作基肥在土壤施用中微肥,施用量相对较多,一般每667 m 2 施用0.5~2.0 kg,效果不理想。叶面喷肥浓度较低,每个生长季节叶菜类平均喷施1.2 次、茄果类10 d(天)左右1 次,用量为土壤施用的1/3。② 避免土壤固定。由于养分施入土壤后易被固定,或形成难溶物,或被土壤吸附,不能被作物吸收。叶面喷施肥料,养分从叶片角质层和气孔进入,不与土壤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土壤固定而降低其有效性。③ 养分吸收快、效率高。叶面喷肥,能直接与茎叶接触,吸收、运输快,有利于作物吸收。④ 易于控制浓度。叶面喷肥,浓度易控制,不会发生中毒,比较安全。⑤ 减少污染。叶面喷肥浓度低,一般稀释到0.1%~0.3%,用量少,不会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5.
根外追肥指对果树叶面喷肥,其好处是。肥效快(一般5个小时。最迟24小时即被吸收)、利用率高、省肥、省工、成本低,对于根系吸收能力低的弱树尤其重要,但根外追肥不能代替土壤施肥.根外追肥的时间应在上午10点钟前或下午4点以后,喷肥部位要喷在叶片反面才有利于吸收。关于果树根外追肥——答山东省平邑县读者王贵学@宋修振  相似文献   

16.
叶面追肥 (根外施肥 )是有针对性地将一种或几种肥料的水溶液,喷洒在蔬菜叶面上的一种施肥方法.此法简便易行,发挥作用快,避免了肥料被土壤固定或流失,并有利于矫正蔬菜缺素症.特别是在田间短期积水或蔬菜根系受地下病虫为害,使蔬菜根系吸收养分受到严重影响时,采用叶面追肥能暂时弥补根系吸收营养的不足. 蔬菜进行叶面追肥时,应注意掌握以下六方面的技术要点. 1注意追肥浓度 浓度适宜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施用浓度过高,易发生肥害或毒素症;浓度过低,则达不到追肥目的.以下是常用肥料适宜的喷施浓度:磷酸二氢钾 0.2%~ 1.0%;尿素 0.5%~…  相似文献   

17.
<正>作物除了通过根系吸收养分外,叶片也能吸收养分,叶面施肥又称根外追肥或叶面喷肥,这种施肥是生产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施肥方法。叶面施肥要及时针对不同情况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温室番茄叶面施肥一般从坐果后开始,直到植株拉秧为止,在番茄产量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叶面肥的种类目前市场上叶面肥的种类繁多,根据其作用和功能等可把叶面肥概括为以下四大类:(1)营养型叶面肥。此类叶面肥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含量较高,主要功能是为作物提供各  相似文献   

18.
正叶面喷肥是一种及时补充和强化树体营养,防止和矫治营养缺乏症的重要施肥措施,具有简单易行、用肥量少、利用率高、吸收迅速、见效快、避免土壤对某些养分固定等优点,在果树追肥中常被采用。然而,由于叶面肥品种繁多,性质各异,部分果农在实际生产中对叶面肥的功能及喷施技术掌握不到位,导致叶面喷肥效  相似文献   

19.
果树除了根能吸收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外,幼嫩的枝条、叶片、花、果实也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这是根外追肥(也叫叶面喷肥)的科学依据。根外追肥用量少,见效快,能避免某些元素在土壤中被固定,尤其是果树发生养分胁迫时,采用根外追肥,效果非常明显。入春果树展叶后便到了根外追肥的黄金季节。另外根外追肥可与喷药结合在一起,施用方便,省工省时。  相似文献   

20.
《福建果树》2015,(2):43
第一次追肥应是花前肥。果树萌芽开花要消耗大量养分,这时如果养分供应不上,就会导致花期延长,坐果率降低,因此要适量追施速效肥料。第二次是追花后肥。这次追肥要在落花后立即进行,以减少生理落果,促进新梢生长,扩大叶片面积。第1次和第2次追肥要紧密结合,以施速效氮肥为主,成龄树每株施腐熟的人粪尿100公斤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