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快速培养鱼饵的装置一家日本公司研制成一种可以大量、快速培养鱼饵的装置———植物浮游生物培养系统。采用这种系统,可在10天内使植物浮游生物增加6倍左右。培养装置由1个容积为100升的水槽、加热系统、冷却系统、搅拌机和水泵等组成。在水中放入一定量的浮游生物,加入培养液,再输入空气,控制一定的温度,并加以搅拌,经10天左右培养的饵料即可供养1.5万尾鱼苗。这种装置既适用于海水养殖,也适用于淡水养殖。利用太阳能养猪利用太阳能养猪是建造一个太阳能猪圈,大小根据养猪数量而定。猪圈北墙封严,南墙装大玻璃窗,圈…  相似文献   

2.
日本一家公司研制成一种可以大量而快速培养鱼饵的装置———植物浮游生物培养系统。采用这种系统,可在10d内使植物浮游生物增加约6倍。该装置体积小,生产成本低,而且不会影响水质,对鱼苗养殖能起到很大作用。培养装置由一个容积100L的水槽、加热系统、冷却系统、搅拌机和水泵等组成。在水中放入一定量的植物浮游生物,加入培养液,再输入空气,控制一定的温度,并加以搅拌,经过10d左右就使植物浮游生物的数量增加约6倍。100L的水槽可以培养出供1.5万尾鱼苗吃的鱼饵。这种装置既适用于海水养鱼,也适用于淡水养鱼。…  相似文献   

3.
利用太阳能养猪是建造一个太阳能猪圈,大小根据养猪数量而定。猪圈北墙封严,南墙装大玻璃窗,圈顶斜盖塑料薄膜。这样,猪圈就能在有太阳的晴天吸光储热,在无太阳时防风保温。实践证明,利用太阳能猪圈养猪,日增重可比普通猪圈养猪提高20%—30%,可明显缩短猪的饲养周期,减少饲料消耗,降低养猪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快速培养鱼饵的装置 一家日本公司研制成一种可以大量、快速培养鱼饵的装置——植物浮游生物培养系统。采用这种系统,可在10天内使植物浮游生物增加6倍左右。培养装置由1个容积为100升的水槽、加热系统、冷却系统、搅拌机和水泵等组成。在水中放入一定量的浮游生物,加入培养液,再输入空气,控制一定的温度,并加以搅拌,经10天左右培养出的饵料即可供养1.5万尾鱼苗。这种装置既适用于海水养殖,也适用于淡水养殖。 促进鱼虾生长的添加剂 最近,德国科学家发现,在渔用商品饲料中添加一定数量的肌醇,可促进鱼虾的生长。每千克饲料添加量:鲤鱼类为400—500毫克,鲑鱼类300—400毫克,对虾类200—300毫克。 提高仔猪体重和 体质的新方法 初生仔猪体质差,抗病力弱,死亡率高。英国研究人员经多次试验,发现喂给母猪高蛋白饲料,即可明显提高仔猪的体重和体质,具体做法是从母猪分娩2周开始,给母猪饲喂含18%以上粗蛋白的高蛋白饲料至断奶期;断奶后改喂低蛋白的普通饲料。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能明显提高仔猪的初生和断奶体重,减少患病率,而且还能缩短母猪的产仔周期,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 群体生产克隆牛技术 日本科研人员最近宣布,他们已经开发出通过胚胎同卵细胞群体培养克隆牛技术,该技术是通过胚胎培植后,在未受精卵中植入细胞核而克隆成功的,研究人员宣布,在理论上,1个胚胎可克隆出200个胚胎,但目前的技术水平最多只能克隆30—60个胚胎。该项技术可望应用于生产大量优良的肉用牛。  相似文献   

4.
1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是鲢鱼和鳙鱼的主要食物。其中白鲢以食浮游植物为主,鳙鱼以食浮游动物为主。此外,鲫鱼和罗非鱼也能滤食部分浮游动物和植物。浮游植物也是浮游动物和大多数鱼类仔、  相似文献   

5.
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及培养早期阶段损伤和修复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首次提出植物原生质体早期阶段培养的本质是遭受损伤的植物细胞完成其自身修复的过程。并从自由基代谢、次生物质(包括植物防御因子、丹宁、酚类物质等)的代谢、蛋白酶的合成和分解、及基因表达的调控等不同层次阐述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早期阶段损伤和修复的过程。及其这些过程发生变化对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产生的影响作用。作者展望。藉以这些方面研究的深入,可为建立针对性较强的培养技术和方法提供实验依据,这对增强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技术实验的稳定性,发展和应用该技术进行作物和牧草的遗传改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水环境中广泛且持久存在,对水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构成很大的危害。浮游生物处于水生态系统的最底端,被浮游生物富集及传递是POPs进入高等食物网的基础。了解POPs在浮游生物中的富集及传递是掌握其生态风险的关键。以往在高纬度贫营养深水海洋及湖泊中的研究表明营养水平是驱动POPs在浮游生物网中富集及传递的驱动因子,但对POPs在亚热带富营养化浅水水体浮游生物网  相似文献   

7.
利用微流控芯片模拟输卵管微环境,探讨物理性刺激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为解决早期胚胎体外囊胚发育率较低、胚胎质量差的问题提供帮助。本实验采用一次铸造成型制备微流控芯片培养装置,并应用培养装置对小鼠1-细胞期胚胎进行培养,观察胚胎体外发育率。结果表明,利用微流控芯片培养组与对照组2相比,2-细胞胚胎发育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在8-细胞胚胎发育率、桑葚胚发育率和囊胚发育率都差异显著(P0.05)。此外,囊胚内总细胞数显著提高(P0.05)。结论:一次铸造成型微流控芯片制作方法简便易行且培养液不易外漏,这种培养装置能显著提高小鼠早期胚胎体外囊胚发育率和胚胎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按改良Baltz无细胞培养系统的培养方法,将盛有300mL伊氏锥虫培养物、容量1700mL(11.0cm×28.5cm)的培养瓶置于10r/min的细胞培养旋转装置上,在37℃培养箱中培养。在接种虫数为1.5×105~10.0×105/mL时,其群体增倍时间为12h。接种虫数为10×105/mL的培养物培养24h,每瓶收获约1.2×109锥虫,可满足一般实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按改良Baltz无细胞培养系统的培养方法,将盛有300mL伊氏锥虫培养物,容量1700mL(11.0cm×28.5cm)的培养瓶置于10r/min的细胞培养旋转装置上,在37℃培养箱中培养。在接种虫数为1.5×10^5~10.0×10^5/mL时,其群体增倍时间为12h。接种虫数为10×10^5/mL的培养物培养24h,每瓶收获约1.2×10^9锥虫,可满足一般实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哈尼林(1904年)从十字花科植物的植株上,取出1.2mm长的幼胚,放置在由无机盐(矿物质)、氨基酸,植物抽出液、糖、动物胶组合成的培养基上培养。幼胚能继续生长,长成植株,完成正常的发育。所取出的胚,如果更小些,在简单的培养基上,就不能生长。于是,斯帝格(1907年)在培养水稻科的数种植物的胚时,把切下的幼胚移植到  相似文献   

11.
<正> 一、目前幼仔鱼虾配合饲料中存在的问题随着鱼虾养殖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鱼虾幼仔,所以必须完全采用人工养殖的方法,将刚孵化出来的种苗养殖成幼仔鱼虾。现在孵化初期的鱼虾苗主要依赖于天然的浮游生物培养的饲料,由于这类浮游生物不仅不能保证大量供应,而且因营养的不平衡而常产生畸形鱼虾。另外虽也有用鱼肉,炼饵等养  相似文献   

12.
青饲料养鱼的方法湖南省水产研究所涂福命青饲料营养丰富,来源广泛,用于养鱼,可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草鱼的肠道中缺乏纤维素酶,只能消化那些由咽齿磨破的植物细胞。草鱼粪便中含有大量未消化的植物茎叶细胞被排入水中,使水质变肥,滋生出鲢、鳙鱼所需的浮游生物...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植物乳杆菌XN1904E胞外多糖产量,考察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碳源和氮源对植物乳杆菌XN1904E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植物乳杆菌XN1904E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6.5、培养温度37 ℃、半乳糖为最适碳源、鱼蛋白胨为最适氮源,此条件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XN1904E胞外多糖产量为235.41 mg/L;植物乳杆菌XN1904E胞外多糖水溶液(0.2 mg/mL)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清除率为27.54%,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生理学实验是植物生产类相关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之一,此课程的开设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文中分析了目前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西南大学的教学实际,提出了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的改革思路,以期能有效改善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应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牧草育种的国内外概况及进展进行了综述。文中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包括微体繁殖及人工种子技术、幼胚培养、花药培养及单倍体利用、种质资源保存、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离体选择)在牧草育种方面的应用,并对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选育抗病、抗除草剂及抗其它非生物逆境的牧草新品种作了重点论述。文中还介绍了原生质体培养、融合及异核体选择,以及基因工程中的T—DNA转化系统、病毒转化系统在牧草育种方面的应用。作者认为,在未来的几年中,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选育牧草抗逆新品种,以及将细胞工程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相结合以提高牧草育种效率,作为相对简单和非常有效的方法将得到广泛应用;原生质体融合和基因工程在牧草育种方面也会有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饲料工业》2019,(21):30-34
为探讨植物乳杆菌(L)、乳酸片球菌(P)、凝结芽孢杆菌(B)及三种菌混合培养液对黄曲霉的抑菌作用,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对三种菌及其混合培养的上清浓缩液进行了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菌及其混合培养的上清浓缩液均对黄曲霉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乳酸片球菌、植物乳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及其三者混合培养的上清浓缩液的抑菌直径分别为(15.860±0.050)、(15.737±0.155)、(14.287±0.096) mm和(15.173±0.032) mm,其中植物乳杆菌和乳酸片球菌的抑菌直径最大(P<0.05)。  相似文献   

17.
苜蓿原生质培养及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技术以及苜蓿Medicago spp.体细胞胚胎发生特性,综述了该技术在苜蓿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状况,同时介绍了我国苜蓿研究领域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我国在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和开发中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了研究植物乳杆菌的增值发酵的具体条件,本文主要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进行研究。首先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对植物乳杆菌发酵的培养基进行改进和优化,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单因素的方式。然后,对培养工艺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此次试验,可以证明,在蔗糖、酵母膏或者是蛋白胨等浓度和数量达到相应标准的时候,可以得到大量的植物乳杆菌。说明,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得到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其核心要求就是从知识型、知识传递型转向全能型、自主发展型。原有教师培养主要指向系统全面的学科知识和传递学科知识的基本技能两个方面,从而形成教师培养的学科化和知识化,这一模式显然与新时期对新教师的要求相距甚远。当前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基础教育变革的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出发点,实行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对分离的培养模式,建立大学教育学院或教师教育学院作为教师专业教育的基地,完成教师专业教育的堵养任务。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两种常规体外培养系统研究了体外培养及不同培养条件对牛体外受精胚胎早期发育各时期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体外发育的牛胚胎在发育的各个时期(从原核期到囊胚)胞质中均含有丰富的脂滴,胚胎中特别是在桑椹胚及囊胚阶段可见到一些异常细胞。两系统下发育的胚胎中脂滴形态不同,从桑椹胚阶段开始,胚胎线粒体的发育在M199-BOEC-FCS培养系统中明显滞后于其在SOFaa-BSA培养系统中的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