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农药,主要包括生物化学农药和微生物农药。我国生物农药按照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动物源农药。在农业生产实际应用中,生物农药泛指可以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微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2.
生物农药的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 《河南农业》2008,(17):16-16
生物农药主要是指可以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及其代谢产物和转基因产物,并可以制成商品上市流通的生物源制剂,包括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转基因生物农药和天敌生物农药等。微生物农药又包括微生物杀菌剂(如枯草杆菌、放射形土壤杆菌、洋葱球茎病假单胞菌、木霉菌、粘帚霉菌),  相似文献   

3.
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星星 《广东农业科学》2009,(11):108-111,123
生物农药属低毒、无污染、无公害的生物制剂,它开发于大自然,容易被环境降解,无残留,低毒.介绍了生物农药的发展趋势、种类(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农用抗生素)、特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生物防治、细菌类微生物农药、真菌类微生物农药、防线菌类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和开发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微生物源农药的特点作了简单论述;对当前微生物源农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微生物源农药资源丰富,大有发展前途;并提出了我国发展生物农药的方向和侧重点。  相似文献   

5.
生物农药是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以及人工合成的与天然化合物结构相同的农药,它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转基因生物农药和天敌生物农药等。生物农药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6.
<正>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农药行业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生物农药将会是未来农药发展的趋势。中国生物农药按照其成分和来源可分为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四个部分,按照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螨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目前,我国生物农药类型包括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和天敌昆虫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农药等6大类型,已有多种生  相似文献   

7.
正生物农药主要是指以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本身或者它们产生的物质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农药。生物农药可以分为七类:一是植物源农药,就是主要原料直接来源于植物体,比如苦参碱;二是微生物源农药,主要原料为活的细菌、真菌、病毒等,比如甜菜叶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三是矿物源农药,主要原料为自然界的矿物质,比如矿物油、硫磺等;四是天敌生物农药,主要为自然界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简述了我国现阶段包括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生物工程农药在内的生物农药和利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阶段及开发进展 ,列举了一些重要的、有应用前景的、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的生物农药产品 ,分析了不同类型生物农药在开发应用方面存在的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9.
<正>生物农药是指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以及人工合成的与天然化合物结构相同的农药,它又被称为天然农药,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农药、转基因生物植物源农药及天敌生物等生物农药。目前我国已登记的生物农药有3095个产品,其中抗生素占了多数,有2218个产品,其次是生物化学类和微生物类的分别拥有344、312个产品,第三  相似文献   

10.
生物农药主要是指以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产生的具有农用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开发的农药。广义的生物农药还应包括活的生物体,如各种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以及转基因作物。按照用途,生物农药可分为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天敌昆虫和转基因植物。据报道,80年代初生物防治剂的销售额为5000—6000万美元,80年代末达5亿美元,预计本世纪将达8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一组防治西瓜枯萎病的微生物菌种进行鉴定。[方法]以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为研究对象,从海洋海绵共生菌和土壤样品中筛选到6株具显著拮抗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的活性菌株,并对该6株活性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分子鉴定显示该6株活性菌株均属于芽孢杆菌属的物种。[结论]试验结果为西瓜枯萎病类安全高效的生物农药及功能型生物肥料的创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微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徐丽  张怡轩  王勇  何建勇  纪明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540-8541,8555
论述了微生物农药的概念、品种,并对目前微生物农药的药效研究、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源活性物质的开发与化学新农药的创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现状、开发利用微生物源活性物质尤其是微生物代谢产物的重要性、微生物源活性物质及其新农药的创制,探讨了从丰富的海洋微生物资源中寻找和发现新的拮抗微生物和有生物活性的、结构新颖的化学物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毒死蜱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对毒死蜱具有良好降解作用的菌株,为利用微生物进行有机磷农药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富集分离法从喷施毒死蜱的土壤中分离出4株对毒死蜱有良好降解作用的菌株,经复筛最终得到1株能够高效降解毒死蜱农药的微生物菌株D12,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研究菌株降解毒死蜱的降解过程、生长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并在纯培养的条件下测定该菌株对毒死蜱的降解效果。[结果]当接种量为菌浓度OD560=0.179,最适pH值为7.0,温度为30 ℃,毒死蜱浓度为100 mg/L时,该菌株D12培养6 d后的降解率达到50.4%。该菌生长的最佳毒死蜱浓度为1000 mg/L,对毒死蜱的最大耐受浓度为3 000 mg/L。[结论]试验筛选的菌株D12在基础培养基中对毒死蜱有较强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5.
海洋微生物活性产物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多变复杂的环境导致了海洋微生物的多样性。近年来,在对海洋微生物的研究中发现了许多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对这些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药理研究,为新药的开发和各种疑难疾病的治愈提供了新的希望。就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几种重要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菌、酶及酶抑制剂活性分别进行概述,同时概括了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绿色防控是在农业生产中采取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控以及科学精准用药技术措施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效率, 最大程度地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产品的农药残留, 从而达到推动绿色无公害产业发展和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目的。其中生态调控包括选用抗病品种、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清洁田园等措施;理化诱控包括色诱、灯诱、性诱、食诱、两网覆盖、避雨防控等措施;生物防控包括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措施。科学精准用药技术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态环保农药为基础, 从农药制剂、施药机械、施药技术上进行了阐释, 最后针对目前绿色防控过程中政府和社会的重视程度、农民认识、资金支持、防控体系、推广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燕  刘建峰  刘振华  周晨妍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163-7164,7244
综述了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种类、降解途径以及工程菌、降解酶的研究进展,为有机磷农药生物降解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综述了在环境中降解农药的微生物、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机理、在自然条件下影响微生物降解农药的因素以及农药微生物降解研究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指出了现在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在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研究中,应重视自然状态下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过程,分离构建由天然的微生物构成的复合系,利用微生物复合系进行堆肥或把堆肥应用于被污染的环境,是消除农药污染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固定化微生物载体的分类与选择、固定化微生物、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农药污染土壤中的修复机制,讨论了目前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农药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降解土壤中农药的可行性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盐胁迫下甲维盐·毒死蜱对菜田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实验室盆栽方法,运用正交试验探究盐与复配农药甲维盐·毒死蜱的复合污染对菜地土壤中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和甲维盐·毒死蜱分别作用下土壤中的脲酶、蔗糖酶、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盐分水平和甲维盐·毒死蜱浓度的升高呈显著下降趋势;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亦随土壤盐分和甲维盐·毒死蜱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时间的延长,农药在土壤中不断被降解而减少,对微生物的毒害性也就随着减弱,并最终恢复到与对照组相一致的水平.但是在与高盐复合胁迫时,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始终处于被抑制状态,由此可以说明盐胁迫是抑制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