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热带-亚热带地区大型枝角类对浮游植物的控制作用,2010年3-4月在广东省流溪河水库进行了围隔试验研究.围隔尺寸4m×4m×6m,用孔径2mm的网过滤库水.设置4个试验组,包括1个对照组(C)和低、中、高密度(L、M、H)的3个梯度处理组,添加的盔形溞(Daphnia galeata)分别为0、0.3、0.6、1.0个/L;每个试验组设3个平行,持续6周.由于盔形溞以孤雌生殖为主,在无鱼条件下,盔形溞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建立了较高密度的种群,对照组与处理组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在试验进行至21 d,所有围隔中的盔形溞种群达到最大密度,随后出现了明显下降;4个试验组的总浮游植物生物量差异不显著,所有处理中浮游植物和叶绿素a在试验初期出现快速下降.在浮游植物密度下降的同时,其群落组成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卵囊藻(Oocystis lacustris)等细胞直径<30 μm的浮游植物种类前期生物量降低后期稳定,而转板藻(Mougeotia)等粒径>30μm的种类后期生物量呈增加趋势.试验结果表明,在热带-亚热带深水贫营养水库中,当盔形溞等大型枝角类种群存在时,通过对鱼类的合理调控,存在有效调控浮游植物密度与结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以南亚热带地区2010年3座不同养殖密度的和龙水库、百花林水库、芙蓉嶂水库为对象,研究了浮游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和探讨滤食性鱼类捕食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3座水库浮游动物生物量均较低,不超过1.0 mg/L.高养殖密度、富营养水平的和龙水库浮游动物生物量显著低于其它2座水库,中等养殖密度、富营养水平的百花林水库则高于低养殖密度、贫-中营养水平的芙蓉嶂水库.和龙水库浮游动物全年以轮虫为主要优势类群,优势种为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odonta);芙蓉嶂水库和百花林水库3月和12月浮游动物以枝角类为优势类群,优势种为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颈沟基合溞(Bosminopsis deitersi)、模糊秀体潘(Di-aphanosoma dubium),8月为桡足类,优势种为舌状叶镖水蚤(Phyllodiaptomus tunguidus).3座水库年均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生物量比值均小于0.1,与年渔获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高强度的滤食性鱼类捕食使得下行效应比上行效应更强烈,浮游动物表现出低生物量和小个体种类占优势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长江江苏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9月和12月、2005年3月对长江江苏段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浮游动物108种,以轮虫最多,45个种属,占41.66%;原生动物12个种属,占11.11%;枝角类25个种属,占23.14%;桡足类26个种属,占24.07%.年浮游动物密度为47.96个/L,生物量0.3663mg/L.全年常见的优势类群为:轮虫的臂尾轮虫属、三肢轮虫属、龟甲轮虫属、晶囊轮虫属;枝角类的象鼻溞属、秀体溞属;桡足类的真剑水蚤属、温剑水蚤属、许水蚤属.  相似文献   

4.
采煤塌陷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水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通区南塌陷塘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为期一年的采样、监测,浮游动物共检出75属123 种,主要优势种为臂尾轮属和秀体溞属。调查结果显示, 随着季节的变化, 浮游动物丰度及生物量变化幅度较大, 夏季最高, 秋冬两季次之,春季较低。利用三种多样性指数对该采煤塌陷水域进行了水质评价,结果为大通区南塌陷塘属于乙型中污-甲型中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塌陷塘有机污染的加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陕西临潼地区大宗淡水鱼类苗种培育池塘水体中浮游动物的调查研究,探讨了长丰鲢夏花苗种培育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长丰鲢苗种池塘的浮游动物有4大类21个种。其中轮虫有11个种,占总种类数的52.38%;原生动物有5个种,占总种类数的23.81%;枝角类有1个种,占总种类数的4.76%;桡足类有4个种,占总种类数的19.05%。浮游动物密度为45.0~318.0ind./L,平均密度为151.0ind./L。浮游动物生物量为0.066 7~0.933 2mg./L,平均生物量为0.477 7mg/L。浮游动物数量变化总体表现为培育前期低-中期高-后期低的特征,长丰鲢苗种的摄食对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自然水体中溞属种类壳刺断裂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其发生机理尚不清楚。为揭示溞属种类壳刺断裂的发生机理,本研究以盔形溞(Daphnia galeata)的病理壳刺为材料,以胶体几丁质为唯一碳源,分离出了产几丁质酶细菌,同时结合菌株的菌落形态、细菌形状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构建其菌株的系统进化树,鉴定出该细菌为沃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warneri)。根据科赫法则,用沃氏葡萄球菌侵染壳刺完好的盔形溞,发现一些盔形溞个体的壳刺也出现了断裂的病症。再利用平板法分离病理壳刺表面的细菌,经16S rDNA序列检测,鉴定该细菌仍为沃氏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7.
2010年4月至12月对微山湖水体中浮游动物进行了4次调查,共检出浮游动物77种,其中原生动物18种,轮虫45种,枝角类8种,桡足类6种。夏、秋季浮游动物物种数最多(48种),春、冬季最少(43种)。春季浮游动物丰度最高(1.26×10^3ind.·L^-1),夏季最低(0.47×10^3ind.·L^-1),秋季和冬季分别为0.75×10^3ind.·L^-1和0.71×10^3ind.·L^-1。夏季浮游动物生物量最高(6.69mg·L^-1),冬季最低(1.52mg·L^-1),春季和秋季分别为2.41mg·L^-1和4.03mg·L^-1。浮游动物香农指数变化在1.74~2.15;均匀度指数变化在0.48~0.74。综合评价,微山湖为中营养型水体,应加强对湖区水质保护和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庐山西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水体现状,于2012年8月(夏季)和10月(秋季)对庐山西海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夏季浮游动物共计4类32种,平均密度为113.48个/L,平均生物量为5.52 mg/L,优势种共有9种;秋季浮游动物共4类24种,平均密度为61.45个/L,平均生物量为4.29 mg/L,优势种减少为4种。依据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对庐山西海浮游动物进行评价,综合判断庐山西海处于中度污染状态。与近似纬度的千岛湖、洞庭湖和鄱阳湖的历史数据相比较,庐山西海浮游动物种类数和密度少于千岛湖和鄱阳湖,而多于洞庭湖;浮游动物生物量高于千岛湖和洞庭湖。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了解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养殖池塘中养殖密度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间的关系,通过对不同养殖密度的青海湖裸鲤池塘进行连续的采样调查,测定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水质指标以及青海湖裸鲤的生长情况。讨论并分析青海湖裸鲤养殖密度对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期间共测定出浮游动物38种,以轮虫为主,其数量占整个浮游动物种类的61. 5%;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在中、高养殖密度条件下均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研究表明:高密度养殖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大,中、高密度养殖鱼苗对浮游动物的高摄食压力使浮游动物生长受到限制,浮游动物种类减少并趋于小型化,不利于养殖水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印江县主要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18年7—8月在印江县主要水域进行采样分析。结果显示,在印江县共采集到浮游动物4门22属34种,轮虫类、桡足类、原生动物和枝角类物种数占浮游动物物种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7.06%、38.24%、8.82%和5.88%。优势种类为4门6属10种,其中桡足类5种,轮虫类3种,原生动物1种,枝角类1种。印江县主要水域的浮游动物密度变幅为24.12~363.89ind./L;生物量变幅为0.2071~1.4118mg/L;群落丰富度指数(Dm)变幅为3.27~5.44;香农指数(H')变幅为0.69~3.69;均匀度指数(J')变幅为0.35~0.88。从多样性指数分析来看,水体介于β-中污染带到轻污染带之间。通过综合分析,印江县水域整体上说为β-中污染或贫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对泸沽湖表层水体的浮游动物进行了季节调查。结果表明:泸沽湖表层水体有浮游动物33科58属80种,其中,原生动物10科13属19种、轮虫10科22属32种、枝角类4科9属13种、桡足类3科8属10种、其他浮游动物6科6属6种。浮游动物密度219.4~2 200.3个/L,年均813.2个/L。其中,原生动物30.0~2 400.0个/L,年均660.7个/L,占81.25%;轮虫3.0~780.0个/L,年均145.4个/L,占17.88%;枝角类0~12.0个/L,年均4.1个/L,占0.50%;桡足类0~13.0个/L,年均2.7个/L,占0.33%;其他0~4.0个/L,年均0.3个/L,占0.04%。种类数的季节分布为春季55种、夏季48种、秋季71种、冬季63种;水平分布全湖以鸟岛区域和靠近草海处种类数最丰富,东部较西部丰富,南部较北部丰富,湖周种类较湖心丰富。密度的季节分布为春季693.2个/L、夏季903.4个/L、秋季933.0个/L、冬季722.9个/L;水平分布北部多于南部,东部和西部差距不大,湖心最深区域明显偏低。区系成分大都是生态幅较大的种类,以广温性种类为主,也有一些南方种和冷水性种类分布;生态型则以浮游型种类较多,底栖-周丛型也有一定数量。浮游动物4个类群的优势种都不十分突出,普通表壳虫(Arcella vulgaris)、独角聚花轮虫(Conochilus unicornis)、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 valga)、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透明溞(Daphnia hyaline)、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西南荡镖水蚤(Neutrodiaptomus mariadvigae)、短尾近剑水蚤(Tropocyclops prasinus)常见。影响4个类群密度变动的主要水环境因素,原生动物食物条件,轮虫为水深、水温、总碱度和食物条件,枝角类为水温、溶解氧、矿化度和氨氮,桡足类为水温、透明度、氨氮和矿化度。  相似文献   

12.
2010年9~10月,对逊别拉河自然保护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4类20种浮游动物,其中轮虫类9种,占45.0%;原生动物7种,占35.0%;桡足类3种,占15.0%;枝角类1种,占5.0%;数量均值为1132ind.L-1。原生动物数量较多,占69.4%;轮虫类次之,占30.3%;桡足类仅占0.3%;生物量均值为0.206mg·L-1。轮虫类生物量最高,0.137mg·L-1,占66.5%;桡足类0.045mg·L-1,占21.9%;原生动物仅占11.6%;优势种类为原生动物的沙壳虫Difflugia sp.、侠盗虫StrobiLidium sp.、焰毛虫Askenasia sp.;轮虫类的蒲达臂尾轮虫Brachionus budapestiensi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和桡足类的无节幼体nauplius为主。多样性指数H’、J显示逊别拉河自然保护区H’平均值为1.58,J平均值为0.81,表明保护区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比较丰富,物种分布均匀度较好,为保护鱼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和2008年春(5月)、秋(11月)季对武湖浮游动物进行了4次调查,共检出浮游动物133种,其中原生动物61种,轮虫63种,枝角类6种,桡足类3种。浮游动物物种数春季较多,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为86种和85种;秋季较少,分别为73种和72种。2007年春季浮游动物总丰度最高,为49605个/L;2007...  相似文献   

14.
春、秋季武湖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007年和2008年春(5月)、秋(11月)季对武湖浮游动物进行了4次调查,共检出浮游动物133种,其中原生动物61种,轮虫63种,枝角类6种,桡足类3种。浮游动物物种数春季较多,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为86种和85种;秋季较少,分别为73种和72种。2007年春季浮游动物总丰度最高,为49605个/L;2007年秋季和2008年春、秋季浮游动物总丰度较低;原生动物和轮虫的丰度是武湖浮游动物丰度的主体。浮游动物丰度和环境因子的典型对应分析(CCA)表明,叶绿素a、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溶解氧、水温和透明度是与武湖浮游动物群落相关性较强的环境因子(P<0.05),且相关性较强的环境因子在各季节是不同的,表明武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与水体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锦州湾夏季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结果表明:锦州湾生态监控区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36种,包括桡足类、水母类、毛颚类、磷虾、糠虾和各种浮游幼体以及一些原生动物。其中,小拟哲水蚤、强额拟哲水蚤、双毛纺锤水蚤为优势种,合计占浮游动物总个体数的56%。浮游动物的种类数和总个体数水平分布格局都表现为湾外大于湾内,浮游动物数量与叶绿素a的含量变化基本一致,但相关不显著。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232,说明该海域水质和生物群落较稳定、成熟。  相似文献   

16.
于2011年1-12月对汤浦水库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及现存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汤浦水库共鉴定出浮游甲壳动物52种,其中枝角类27种,桡足类25种;浮游甲壳动物种类春季最多,其次是夏秋季,冬季最少;枝角类年均密度为7.93个/L,最高值出现在7月,为20.60个/L,桡足类年均密度为13.51个/L,最高值出现在11月,为36.13个/L;水平分布上,枝角类和桡足类年均密度最高值均出现在双江溪,分别为12.55个/L和21.70个/L,库中心最低,分别为4.51个/L和6.67个/L;浮游甲壳动物Margalef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与种类变化规律类似,最大值出现在5月的春季(5.32),最小值出现在2月的冬季(1.76);多样性指数的水平分布范围为3.97~4.96,均值为4.53,以取水口最高(4.96),王化溪最低(3.97)。根据浮游甲壳动物Margalef多样性指数及前人研究成果判定汤浦水库应属于β中污-寡污型水体。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岷江上游水电梯级河段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及其多样性指数水平分布,于2011年秋季对岷江上游水电梯级浮游动物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岷江上游秋季浮游动物有140种,平均密度3321.1 个/L,平均生物量1.2567 mg/L。紫坪铺水电站浮游动优势种比映秀镇以上引水式梯级的丰富,其密度是映秀镇以上河段的25倍,生物量是映秀镇以上河段143倍。依据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进行聚类分析,岷江上游25个站点分别聚为四大类。紫坪铺库区静缓流河段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高于库区流水河段及映秀镇以上河段。岷江上游映秀镇以上河段和紫坪铺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差异较大,可能与生态环境有关。由于岷江上游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其生态修复方案不断有人提出,本次岷江上游浮游动物群落特征调查为今后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