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体内诱导抗原技术检测细菌体内表达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的致病过程是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它涉及病菌众多毒力基因产物即毒力因子的协同作用,并能与宿主的免疫系统一同进化[1]。目前对很多细菌的毒力因子和致病机制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其毒力因子的具体数量、本质和细菌如何逃逸宿主免疫反应并最终致病的分子机理等尚不清楚,这正是抗菌药物和疫苗研发滞后的症结所在。为研究细菌的毒力因子,人们已建立了许多方法,如克隆筛选法、调控筛选法等,这些方法均在体外进行,并已成功地鉴定出许多细菌的致病基因。然而,致病菌在宿主体内所处的环境和体外有着明显不同,为了适应这种环…  相似文献   

2.
细菌病原的感染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多因子作用过程,它要求病原菌众多毒力基因产物的协调一致,并能与宿主的免疫系统一同进化。在大多数情况下,病原菌会根据感染部位所遇到的环境随时调整各毒力基因的表达。为了有效地研究这个复杂的过程,许多体外系统已经被建立起来,力争在反映宿主体内生理条件下研究细菌基因的表达和各种突变株的行为。这些系统包括了运用一些特殊培养条件,如pH、温度、铁离子水平的改变等来观察检验病菌的黏附、侵袭、在巨噬细胞中的生存、细胞毒性等。然而,由于宿主体内环境的复杂性,特别是感染过程中免疫反应的复杂性,不可能在体外精确重现宿主一病原间相互作用的所有方面。一个在体外非常重要的基因或许在体内却不一定如此重要,反之亦然。体外实验中,多种毒力因子由一个确定的调控子控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体内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3.
细菌的致病过程涉及多个毒力基因表达产物的相互作用。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基因组测序工作的相继或即将完成,对其毒力基因的研究却相对滞后。这不但影响了致病机理等基础研究的进展,还成为制约抗菌药物和疫苗研发的瓶颈。本文从生物信息学、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等4个方面介绍了筛选细菌毒力基因的方法及其应用,并综合了研究致病菌与宿主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方法。为发现和研究致病菌新的毒力因子,理顺病原与宿主关系开拓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猪体内的常在菌且也易分离到,但对Hps感染的具体致病机制研究相对较少。目前对Hps的致病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毒力因子方面,而对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报道较少。本文从Hps感染宿主过程中其主要毒力因子是如何抵御宿主的防御机制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厘清Hps的具体致病机理。  相似文献   

5.
Signature-tagged mutagenesis(STM)信号标签突变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负向选择方法,主要用来鉴定能使病原体在宿主体内成功存活和复制的决定性基因。问世十几年以来,STM技术已经应用于31种细菌中,筛选了大量的转座插入突变体,有大约1700多种细菌的基因得到认识和鉴定,包括毒力因子。由于在信号标签和鉴定方法的改进,使得STM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增加其多样性和灵活性,扩大了其应用范围。本文就STM技术中关键步骤的改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羊链球菌病又称羊败血性链球菌病,是由C群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80%。人与发病羊只接触或食用被该菌污染的食品也可导致发病。近年来对羊链球菌病研究的热点之一是该菌的致病力及其致病机制。羊链球菌感染引起羊只发病的过程主要包括感染、黏附宿主细胞、入侵宿主细胞、损伤细胞和免疫逃避等过程。羊链球菌的毒力因子具有附着和侵袭机体细胞的作用,使细菌在羊只体内大量聚集,进而干扰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引起疾病。论文综述了链球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作用以及链球菌对宿主的免疫逃避的机制,并阐述了链球菌在入侵机体细胞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毒力因子的种类、结构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对毒力因子的综述,为抑制毒力因子和防控羊链球菌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禽大肠杆菌是严重危害禽类的一种重要致病菌.该菌有多种毒力因子,较为重要的有菌毛、毒素、产气杆菌素及外膜蛋白等.在大肠杆菌侵袭宿主组织并引起其发病的过程中,这些毒力因子相互协调,对细菌对宿主定居、繁殖及病理性毒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仅就这些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禽大肠杆菌是严重危害禽类的一种重要致病菌,该菌有多种毒力因子,较为重要的有菌毛,毒素,产气杆菌素及外膜蛋白等。在大肠杆菌侵袭宿主组织并引起其发病的过程中,这些毒力因子相互协调,对细菌对宿主定居,繁殖及病理性毒害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仅就这些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体内诱导抗原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原菌入侵宿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要求病原菌众多毒力基因产物的协调一致,并能与宿主的免疫系统一同进化.  相似文献   

10.
吸血节肢动物体内广泛存在着多种细菌,这些细菌对其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和生态意义,同时对其所携带病原有一定的影响.根据吸血节肢动物体内细菌研究所取得的一些新进展,从体内细菌常见种类、与宿主相互作用、对病原体影响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吸血节肢动物体内细菌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1.
布氏杆菌病致病因子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氏杆菌是引起动物布氏杆菌病的病原。这类胞内病原菌表达一系列的因子,包括脂多糖类、毒力调节蛋白和磷酸卵磷酯等来保证其毒力。有些毒力因子是侵袭宿主所必须的,而其他的毒力因子对逃脱宿主的清除是必须的。它们允许布氏杆菌在复制泡内生存和增殖,逃脱宿主免疫系统的检测。了解其毒力可为疫苗研制提供依据,也可促使新的抗生素研制。在动物布病防治中生产兽用疫苗来预防该病,但还没有合适的疫苗防治人布病,可能是人布病复杂的病理生理学不同于动物模型。本文就布氏杆菌毒力因子以及如何操纵在宿主细胞中运输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兽医学报》2016,(10):1722-1726
本研究旨在构建粪肠球菌胶原蛋白黏附素基因(ace)缺失突变株,为进一步探讨该基因编码的毒力因子Ace的功能奠定基础。利用pK18mobSacB质粒作为基因敲除载体,构建粪肠球菌ace基因重组自杀质粒pK001,通过体内同源重组筛选成功敲除ace基因的突变株,然后对突变株细菌黏附体外培养猪肠上皮细胞IPEC-J2及其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同源重组后,经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PCR及Southern blot鉴定,成功获得了ace基因缺失突变株肠球菌△ace。细菌生长曲线测定试验表明,ace基因敲除对细菌的生长繁殖并无明显影响,但体外生物被膜测定试验显示基因缺失突变株肠球菌△ace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有所降低。本研究证实了毒力因子Ace对猪源粪肠球菌与宿主黏附的重要作用,该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疫苗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羊口疮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由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感染所致,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治疗。囊膜蛋白是OrfV的主要抗原性蛋白,其机理主要是为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创造一系列条件,同时降低宿主免疫力,增强了病毒的毒力。当病毒侵入宿主体内后,宿主会产生抗病毒免疫应答来清除病毒粒子,包括特异性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但主要以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为主。宿主对病毒会产生抗病毒免疫应答,同时病毒也会对宿主的免疫应答形成一种免疫逃避机制,通过该机制来躲避宿主免疫细胞对病毒粒子的捕获和清除,为病毒粒子在宿主体内的增殖、成熟及增强病毒毒力创造了各种条件。作者归纳总结了近年来羊口疮病毒与宿主互作的研究,阐述了OrfV囊膜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宿主的抗病毒免疫应答、病毒在宿主体内的免疫逃避机制和OrfV的其他一些毒力因子的致病作用,以期为羊口疮病毒的致病机制及疫苗防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可引起人与动物的胃肠炎、脑膜炎、败血症、流产等。其感染过程的每一步均由特定的毒力因子介导。本试验应用荧光定量PCR,比较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弱毒株H4(4a型)与强毒株10403S(1/2a型)、681(4b型)主要毒力基因(prfA、plcA、hly、mpl、ac-tA、plcB、inl A、inlB和sigB)的表达水平差异。除应激调控因子σB(sigB)外,H4株主要毒力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10403S与681。膜裂解因子的高表达导致H4更易暴露于宿主免疫系统而被清除,从而引起毒力下降。本研究为探明这类菌株的弱毒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布鲁菌病(布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作为布病的病原,布鲁菌能够耐受宿主体内的各种杀菌机制并持续的生存。当布鲁菌侵入宿主体内后,必须适应抗体免疫的环境,而这依赖于布鲁菌对自身基因表达的巧妙调控。Hfq蛋白是一个RNA伴侣分子,对于介导sRNA的转录后调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多种细菌中,对Hfq蛋白的功能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已经发现该蛋白与细菌基因的表达调控、细菌对多种应激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致病菌的毒力均有着密切的关系。论文对Hfq蛋白的结构,对sRNA的调控功能,特别是布鲁菌Hfq蛋白调控功能的研究现状及在布病疫苗研发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的介绍,为布鲁菌基因的表达调控和布病防控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会造成奶牛乳腺发炎肿胀,使产奶量大幅下降。作为一种多因素性疾病,奶牛乳房炎发病原因复杂,饲料污染、病原菌感染以及环境因素均可以导致乳房炎的发生。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作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常会造成乳腺组织的局部炎症,随着无乳链球菌分离率的增加以及抗菌药物的滥用,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步攀升,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无乳链球菌能够定植于宿主体内,破坏宿主的免疫系统,而其自身毒力因子会引起宿主机体疾病的产生。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发现毒力与耐药性本身互为关联,耐药性的增强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毒力,表明了耐药性与毒力因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笔者主要回顾了国内外链球菌以及其他细菌毒力基因与耐药性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从无乳链球菌毒力因子及耐药性等多种角度入手,分析了无乳链球菌的毒力机制以及毒力基因,并对近5年国内不同地区无乳链球菌耐药性进行统计,从细菌种类、环境和相关机制对链球菌的毒力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展开综述,以期为无乳链球菌所引起的临床症状筛选出合理的抗菌药物并对毒力基因与耐药性的相关性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布鲁菌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病,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公共卫生安全。作为布鲁菌病的病原,布鲁菌能够耐受宿主体内的各种杀菌机制并持续的生存。细菌的sRNA在基因组中被转录,但绝大多数sRNA并不编码蛋白质。sRNA通过碱基配对与mRNA结合,影响mRNA的稳定性或翻译,从而调控细菌代谢、群体感应、环境应激及细菌毒力基因表达等生物过程。通过sRNA调控毒力相关基因表达,使布鲁菌可以耐受多种胞内应激环境。目前为止,仅有少数布鲁菌sRNA的功能得到了较全面的研究,论文对这些sRN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大肠埃希菌是临床上常见的人兽共患病的病原,其致病性是由多种毒力相关因子共同协调作用所决定的。ColBM质粒和转录反终止子(RfaH)是两个近年发现的大肠埃希菌毒力相关因子。论文对这两个大肠埃希菌毒力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其与宿主菌致病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重要的多种动物共患病病原和人兽共患病病原。OmpH是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保护性抗原和宿主细胞粘附因子。很多细菌的粘附因子可以通过粘附Fn等宿主胞外基质分子或血浆纤维蛋白溶解酶原(Plg)从而促进粘附过程,OmpH可能也具有此功能。为了研究OmpH对宿主Fn和Plg的粘附作用,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OmpH,通过Far Western Blot试验和招募抑制试验研究了OmpH对Fn和Plg的结合作用及OmpH多克隆抗体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结合这些分子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重组OmpH对Fn和Plg有结合作用,OmpH抗体能够显著抑制多杀性巴氏杆菌对Fn和Plg的粘附。本研究初步证明OmpH能够通过结合宿主Fn和Plg促进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粘附作用,增加了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和分子致病机制的认识,对巴氏杆菌病防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A型流感病毒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型流感病毒是致人和禽类感染、致病的重要病原体 ,病毒能否感染宿主和致病 ,其毒力是由多因子决定 ,并由基因组编码的 1 1种功能蛋白分工协作完成。流感病毒可通过表面抗原的变异逃避宿主保护性免疫 ;HA是毒力的主要决定因子 ,NA、PB2、NS1和新发现的 PB1 -F2等蛋白质从不同的方面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