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章阐明了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发展的要求,指出了我国区域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总体目标,并对近期我国区域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以进一步提高区域农产品质量生产和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2.
消费者参与模式下的农产品透明供应链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信任问题,帮助优质农产品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对京郊11家从事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企业进行农产品供应链过程的深入调研与分析,提出并设计一种消费者参与模式下的农产品透明供应链系统。通过建立带有时序特性的农产品供应链时空数据中心,实现对离散农产品供应链过程信息的一致表达与快速检索;通过业务中心实现对农产品供应链过程的在线管理,并支撑消费者多元化的交互需要;通过应用发布中心面向不同消费场景下的消费者,提供实时透明与全程履历2种形式的参与式体验。系统在北京通州、顺义、密云、昌平、延庆、大兴等地开展应用,结果表明,系统在帮助生产者规范管理农产品供应链过程的同时,通过参与式的消费体验让消费者真正了解优质农产品,为供需双方的信任建立与农产品的优质优价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唐常青  陈嫘  王佳佳 《种子科技》2019,(14):150-150,154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对于提升某个县域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保证农产品的消费安全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基于此,对多个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形成了经验积累,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在最短时间里形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相似文献   

4.
李瑞霞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5):383-386
通过分析在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用水占水资源消耗的三分之二的的背景下,农业增产压力越来越大、可利用水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指出提高水资源生产效率、以有限的水资源生产更多的农产品、实行“节水”农业势在必行。笔者从农业用水的管理技术、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生物节水及劣质水、循环水与雨水利用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传统节水技术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河北省农业资源现状提出河北平原作物高产节水主体途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3月1日,从农业部召开的“2006年农产品促销活动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中国计划在国外一些农产品中转集散中心和主要消费地区建立部分农产品促销窗口,以支持国内农产品生产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6.
杭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优化调整农业结构,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杭州市通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凸显了一些不足。本文通过对杭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为杭州市现代农业的促进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SWAT的猫跳河流域径流及土壤侵蚀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了解猫跳河流域水文水资源状况,预测水文物理过程、合理利用水资源,对其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在GIS支持下,构建SWAT模型所需的空间数据库、气象数据库、土地利用数据库、土壤属性等数据库,考虑西南岩溶地区水文特点,对模型中的岩溶水功能模块进行改进,成功构建了猫跳河流域SWAT模型,模拟分析了流域的径流和土壤侵蚀过程,并对SWAT在该地区的适应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SWAT模型很好地概化了研究区的参数,模拟效果较好,在整个流域内具有良好的适用性。通过计算27个子流域内的侵蚀模数,对流域内的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分级,结果显示流域下游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是水土流失防治及治理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8.
生猪养殖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和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及水环境污染影响较大。水足迹区别于传统的取水指标,既可用于核算畜牧业耗水量,也可用于衡量畜牧业产生的水污染。为了研究吉林省生猪生产和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及水环境的影响,基于水足迹理论及核算方法,对2000-2016年生猪生产水足迹进行量化,分析其绿水足迹、蓝水足迹、灰水足迹及总水足迹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6年吉林省生猪的总水足迹呈下降趋势,其中绿水足迹呈上升趋势,蓝水足迹和灰水足迹呈下降趋势;吉林省各县(市、区)生猪绿水足迹、蓝水足迹、灰水足迹和总水足迹的空间分布总体为中部地区最高、东部地区最低,地域差异明显。因此,吉林省生猪养殖应优化布局,中部地区生猪养殖应大力发展,东部地区适当增加,而西部地区需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变革的动因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佳  刘东英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0):417-422
笔者回顾了国内学者对于农产品流通体制的研究成果,指出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变革任重而道远,因此挖掘其变革的深层次动因,依然是学者们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对农产品本身对生产、流通与消费上具有的独特属性进行分析,认为这些特性所蕴含的制度含义及其所展示的潜在利润空间是影响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变革的根本动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产品流通体制进一步变革的发展思路,一是根据不同农产品所具有的生物特性和流通特性,对农产品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不同品类农产品流通中的重点问题。二是针对中国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复杂、地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分区域制定不同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在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并因此导致了水产品消费水平和消费特征的区域性差异。利用2013年在北京、上海、西安3个城市的问卷调研数据,从区域角度出发,对不同地区城镇居民水产品消费水平以及包括购买倾向、消费种类、消费形态、消费场所、购买场所等消费特征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不同地区居民水产品消费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业灌溉用水量的准确预测对于研究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农业灌溉用水量预测方法及区域尺度转换,研究总结区域农业灌溉用水量预测的现状,提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灌溉用水量预测模型主要基于作物需水机理、数理统计规律以及启发式算法;农业灌溉用水量预测方法存在局限性、灌区尺度转换研究较少,以及影响因素存在时空变异性等问题。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农业灌溉用水量预测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粮草间作对坡耕地培肥保土的效果及生态环境经济效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概述了我国的坡耕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总结了粮草间作对坡耕地培肥和水土保持的机制与效果,阐述了粮草间作对水土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粮草间作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契机,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蛋白饲料,可获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解决农业用水短缺一直是世界性的问题,如何在减少灌溉用水量和优化用水结构的同时保障内蒙古主要水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基于水量平衡原理,于2018—2019年的5—9月在内蒙古东部扎赉特旗开展膜下滴灌旱作水稻灌溉试验,并且以传统插秧泡田种植为参照,提出了内蒙古东部典型地区膜下滴灌旱作水稻的作物需水量和不同生育阶段需水规律,并且分析了不同灌溉方式的水稻最终产量及作物需水系数。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水稻全生育期需水量为608.4 mm,其生育阶段土壤含水率占饱和含水量的85%~100%时的产量最大,苗期需水量最小,抽穗灌浆期最大;拔节孕穗中期的耗水强度最大,需水系数在全生育期中抽穗灌浆期为最大。  相似文献   

14.
云贵高原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引导和深化云贵高原花生生产的区域分工、高效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提升花生产品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基于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对云贵高原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花生种植主要分布在南盘江、金沙江、怒江、乌江及清水江流域的海拔1600m以下的丘陵、坝区与河谷盆地;生产上,种植品种单一,种性退化严重,栽培管理粗放,单产水平低,花生深加工能力弱;受生态条件所致,花生品质属食用中蛋白、油用低脂肪花生区,O/L比值普遍偏高;在空间分布上,该区东部、西南部花生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偏高,O/L比值由东向西、由北向南逐渐增大,同时,花生品质与海拔高程有关,海拔愈高,品质指标值愈低。垂直高差大的地形和立体的气候条件影响着花生品质质量。  相似文献   

15.
湖南农业气候资源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揭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南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利用湖南省97个台站1960-2010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在进行均一性检验和订正的基础上,分析湖南省农业气候资源时间、空间变化趋势及其差异。结果表明:湖南气温与全球气温变化趋势一致,呈现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相对应的热量资源也呈现为显著增多的变化趋势,以活动积温对气候变暖响应最敏感;湖南降水量无显著趋势变化,但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冬季湘北地区呈显著增多趋势,春季湘西地区呈显著减少趋势,夏季湘中地区呈显著增多趋势,秋季湘西南地区呈显著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呈现以夏季显著减少为主要特征的变化趋势,减少幅度最大的地区位于湘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变化导致湖南省农业气候资源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需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配合石羊河流域治理规划,确切分析绿洲农业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本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基本原则,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构建了干旱绿洲农业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评价模型构建对典型干旱绿洲农业区武威市1957—2008年的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1957—2008年,研究区资源环境指数随时间变化呈波动下降趋势,而经济发展和社会人文指数随时间均呈波动增长的趋势;(2)武威地区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经历了极弱可持续发展阶段、弱可持续发展阶段和中等可持续发展阶段。但综合来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水平还较低,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消耗自然资源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7.
秦巴山区位于中国秦岭与大巴山之间,地域辽阔,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景观特征,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可持续地利用山区自然资源,是山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的问题。而人和自然资源是研究山区人地系统经济发展的理想切入点。发展特色经济是地区优势发挥的动力,特色经济是山区发展的重要途径。镇巴是秦巴山区的一个国家扶贫农业县之一,人口多且经济落后是事实。大力发展山区传统产业、合理开发山区资源、引导第三产业是镇巴山区特色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以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为例,探讨山区特色经济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江苏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效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6):196-200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是国家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有重要的影响。在江苏9个典型县3645家庭能源消费及其相关问题入户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江苏典型地区农村家庭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和最终用能消费结构,比较研究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和有效热中商品能所占比例的差异,分析了能源消费与家庭纯收入的变化关系。研究为认识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家庭能源消费特征,建立能源供需平衡体系和生物质资源的规模化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农业气候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省农业气候资源呈现多样性、差异性和开发潜力大的特点,为了实现区域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利用山西省109个县市的多年气候资料,根据区域的农作物研究所需的各类农业气候条件,在干燥度指数自然分区的基础上,确定了区域农业气候综合开发和区划的指标,将山西省划分为7个农业气候区,并对各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进行分区评述。提出了山西省农业以气候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复种指数较低,气候资源时间上利用不充分;(2)植被覆盖率过低,光热资源在空间上利用不充分;(3)水土流失面积大,土壤肥力下降;(4)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提了充分利用山地气候资源、实现立体化农业布局和提高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是山西省农业气候资源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