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蹄叶炎是奶牛养殖业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理至今尚不明确。目前通常认为其发生是多因素造成的,如瘤胃酸中毒、内毒素及组胺含量增加、过食精料、分娩期前后、地面无垫料等因素都可能引发该病。该病主要造成蹄真皮血管紊乱、蹄悬吊器官中的连接组织松弛以及表皮细胞异常分化。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蹄叶炎,诊断方法主要根据跛行、蹄部敏感、腹泻等临床症状而确诊。定期修蹄、降低高能饲料的比例能够降低发病率,对于患病动物可进行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论文对奶牛蹄叶炎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防控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蹄叶炎是蹄壁真皮弥散性无败性炎症 ,又名蹄壁真皮炎。1 病因  本病在临床上大致分为 4种类型。  过食性蹄叶炎 :过多的给育肥牛精料和育肥用配合饲料、饲料突变或偷吃精料等引起瘤胃酸中毒的时候 ,瘤胃内的异常发酵引起大量的乳酸和组织胺形成 ,这些乳酸和组织胺作用于分布在蹄组织上的毛细血管 ,引起瘀血和炎症 ,刺激局部的神经而产生剧烈的疼痛。  产褥性蹄叶炎 :多发生于母牛分娩后 1周内 ,由于胎衣不下或子宫内膜炎引起蛋白质异常分解 ,产生的以组织胺为主的炎症产物被吸收 ,引起上述同样的病变。  负重性蹄叶炎 :由于长途运输…  相似文献   

3.
蹄叶炎发生在包围趾骨的真皮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65%的蹄病直接或间接地与蹄叶炎有关。研究表明大多数奶牛的跛行是由蹄叶炎引起的。蹄叶炎可分为三个阶段: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在所有三个阶段,奶牛通常都有特定的姿势以减轻疼痛。患蹄病的奶牛通常后背拱起来,如后肢放置比正常情况更朝前,说明疼痛在脚趾,如比正常更朝后,说明疼痛在蹄踵。  相似文献   

4.
蹄叶炎是马常发生的运动器官疾病之一,牛有时也会发生。该病主要病变为蹄皮膜出现散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多侵害蹄前面及侧面的肉壁,常会导致蹄的变形。该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蹄形异常,如倾蹄、平蹄、弯蹄、狭窄蹄等。该病的发病症状主要是出现跛行,急性蹄叶炎多突然发生于两前肢,病马前肢向前方挺出,蹄尖浮动而不敢着地,仅以蹄踵负重,两后肢尽量伸入腹下,头颈高举,以使体重后移而减轻前肢负担。  相似文献   

5.
牛的蹄叶炎     
牛蹄叶炎可分为亚临床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牛急性蹄叶炎是罕见的,可发生于过食谷物饲料和其他疾病之后。亚急性蹄叶炎发病较多。亚临床性和亚急性蹄叶炎的诊断较难。由于急性和慢性蹄叶炎步态异常和蹄变形等临床体征异常明显,故诊断较易。出色的饲养管理,尤其是饲料和蹄的护理是预防各种蹄叶炎的最佳方案。急性蹄叶炎可用抗组织胺,皮质类固醇,热、冷理疗,运动,添加粗饲料等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6.
高产奶牛的修蹄技术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奶牛业发展迅猛,但随着规模化养殖程度的不断提高,加上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奶牛蹄部会出现增生或病理症状,如变形蹄、腐蹄病、蹄叶炎等。奶牛蹄变形病是指奶牛蹄的形状发生改变,临床上形成长蹄、宽蹄、翻卷蹄。蹄变形病常为慢性经过,不会直接引起患牛死亡,但它确可引起牛只疼痛不安、食欲减退、消瘦、产奶下降、饲料报酬降低等,  相似文献   

7.
奶牛蹄叶炎是奶牛蹄真皮的弥漫性、非化脓性、渗出性炎症,以蹄角质软、红肿、疼痛和程度不同的跛行为主要特征.奶牛如发生蹄叶炎,站立时患肢不敢负重,甚至站立困难,产奶量急剧下降,日渐消瘦,影响生产.  相似文献   

8.
奶牛肢蹄病的影响因素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 ,是目前国内外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据2 0 0 0年对上海某牧场牛只疾病的调查 ,肢蹄病约占所有发病牛的 2 1 .8% ,仅次于泌乳系统疾病。特别是上海地区 ,由于空气湿度较大 ,肢蹄病尤为严重。1 影响因素1 .1 营养因素 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日粮是引起奶牛肢蹄病 ,尤其是奶牛蹄叶炎的主要因素之一。奶牛因采食过多瘤胃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后 ,使瘤胃内生成的有机酸 (尤其是乳酸 )激增 ,导致瘤胃内酸度升高 ,p H值下降 ,从而扰乱了瘤胃正常的生理功能 ,最终导致代谢紊乱。高蛋白日粮结构也容易引起奶…  相似文献   

9.
奶牛肢蹄病是引起奶牛四肢和蹄部病变的一系列疾患的总称。发生肢蹄病的奶牛表现疼痛、跛行、四肢姿势异常,或蹄严重变形、蹄关节化脓,导致奶牛体况日渐消瘦、采食量下降、产奶量大幅度减少、出现繁殖障碍,久治不愈,最后倒地不起或者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其中蹄病可占88%。在生产中常见并且危害性较大的有蹄叶炎、蹄底脓肿、溃疡、白线裂和腐蹄病等。近年来,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疾病(Hutijell,2002)。据报道,在英国有近60%的奶牛患有足病;在美国有73%的奶牛患有肢蹄病,  相似文献   

10.
奶牛蹄病是对奶牛蹄部疾病的统称,其主要包括蹄缘创伤、腐蹄病、蹄叶炎、蹄糜烂等.蹄病可导致奶牛肢蹄疼痛、起卧困难、跛行,可影响奶牛的食欲和产奶量.养殖户不注意修蹄、护蹄导致该病在奶牛养殖中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1.
1 什么是蹄叶炎 蹄叶炎是指蹄部真皮的弥漫性、无败性炎症,分为亚临床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据统计,蹄病在牛跛行病中占70%~90%。而蹄叶炎是引起牛跛行的主要疾病。在急性和亚急性阶段,奶牛可表现全身性症状,蹄角质改变不明显,当转为慢性或临床性康复后再复发,主要表现为蹄角质生长异常,蹄形改变,成为芜蹄,蹄壁上出现沟和嵴,使蹄壁呈现波纹状。蹄底真皮尤为严重。蹄底穿孔,溃疡,造成病牛不能行走,甚至爬窝。  相似文献   

12.
蹄跛行是乳牛的常见病之一。据1980年英国乳酪工业的调查,乳牛跛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500万磅,其中88%是蹄跛行,上海某些奶牛场蹄病占60—70%,北京某些奶牛场蹄病也达50—60%。乳牛的蹄跛行大部分是由于蹄损伤、蹄叶炎、白线部疾病、蹄底溃疡、蹄裂、腐蹄病等引起。蹄跛行直接影响乳牛泌乳量和繁殖性能。为了提高人们对乳牛蹄跛行的认识和重视,本文对乳牛蹄跛行作以概述。病因目前认为乳牛蹄跛行的病因主要有营养不良、管理不善、环境失宜、遗传因素、传染性  相似文献   

13.
蹄叶炎发病机理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蹄叶炎是蹄真皮的无败性炎症 ,有急性、亚急性、慢性、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马、骡、牛发病率较高。肉牛、乳牛和青年公牛多发 ,且多发生在两后肢内侧蹄 ,马骡则易发生在两前蹄。目前关于蹄叶炎的发病机理说法众多。长期以来蹄叶炎被认为是全身性代谢紊乱的局部表现 ;有的认为是由于运动不足并给予难以消化的饲料 ,或产前、产后过食大量碳水化合物精料引起消化道紊乱的结果 ;有的认为是由长途运输过劳或久闲后突然重役所致 ;还认为与某些疾病如胃肠炎、乳房炎等有关 ;近代研究认为蹄叶炎是一种变态反应 ,证实了组织胺参与了蹄叶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马属动物肢蹄病是马属动物四肢及四蹄疾病的总称,是临床上引起马属动物跛行的主要原因。据统计,马属动物肢蹄病占外科病例总数的70%以上~([1])。软组织损伤主要的临床症状是肿胀、跛行、姿势异常等,严重的可引起卧地不起甚至死亡。而蹄叶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跛行,急性蹄叶炎有时会伴随有内毒素血症。1发病情况根据对新疆伊犁某马场进行马匹肢蹄病的的病案记录,通过对该马场马匹主要肢蹄病的调查,查明了该马场的主要肢蹄病的发病率。该马场共  相似文献   

15.
肢蹄病是奶牛的主要疾病之一.与乳房炎和生殖系统疾病共同构成奶牛饲养业的三大制约因素.肢蹄病是指动物机体骨质疏松造成的四肢变形及各种不良因素引起的蹄变形、腐蹄病(蹄间或蹄腐烂)、蹄叶炎等疾病的总称。发病率一般为30%-40%.奶牛患肢蹄病时,表现为:轻者行走困难,跛行,重者卧地不起,产奶量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6.
奶牛蹄病是奶牛蹄部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蹄变形、腐蹄病、蹄叶炎、蹄糜烂等疾病。由于蹄病可导致奶牛肢蹄疼痛、起卧困难、病蹄不愿着地、跛行,以致影响了奶牛的食欲、承重和产奶量,而养牛户又多不注意修蹄护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奶牛集约化管理程度加深,奶牛蹄叶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奶牛蹄叶炎是奶牛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蹄真皮与角小叶的弥漫、非化脓性的渗出炎症。一旦发病可导致奶牛行走困难、站立不稳、出现跛行,病情加重可导致卧地不起,采食量、产奶量明显下降,甚至停止产奶,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目前,蹄病已在肉牛业中成为仅次于消化道和繁殖系统疾病引起肉牛被迫淘汰的第三大疾病.我国每年因蹄病被迫过早淘汰的肉牛占淘汰总数的10%以上,给肉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蹄病发生的原因 1.1 营养因素 一是蛋白质毒素或含氮化合物的降解产物增多、瘤胃缓冲能力降低,以及干物质采食量下降时导致营养供应不足,最终引发蹄病.二是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或缺乏,以及饲料中铜、锰、锌、碘、钼、硫等微量元素的缺乏和硒的超量都可以诱发蹄病.三是饲料中维生素A、维生素D不足或不平衡,使机体抵抗力下降、骨质疏松而诱发蹄病.四是霉变饲料的有毒成分,能引起肉牛过敏反应,产生蹄病.  相似文献   

19.
人们认为,蹄叶炎是当今许多国家,例如美国、菊兰、苏丹、爱尔兰和英国,奶牛跛行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荷兰,蹄叶炎甚至被认为是长期存在而且严重跛行问题的最重要原因。蹄叶炎(弥漫性无菌性蹄部真皮皮炎)不是一个清楚明确的诊断。除急性蹄叶炎一词外,一些作者使用相同的术语包括有诸如蹄底角质层出血和溃疡后遗  相似文献   

20.
(一)合理配合日粮日粮中钙、磷的配比对奶牛蹄影响很大。奶牛日粮中低钙还是低磷,都会引起骨质疏松。高钙高磷会对锌等元素起拮抗作用,而缺锌等元素会影响蹄的角质化,容易发生腐蹄,所以高钙高磷也会引起奶牛蹄病。所以奶牛日粮中钙、磷比要合适(钙磷比为2∶1至1.3∶1为宜)。日粮中缺乏维生素D等微量元素,也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所以要保证喂给优质的粗饲料。精料喂量过多,特别是碳水化合物过多,引起瘤胃酸度过高,是蹄叶炎发病的重要原因;如果精料少,蛋白质比例偏低会导致蹄生长异常进而发生蹄变形、蹄裂等蹄病。因此合理的精粗比也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