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美国国家森林健康监测与评价计划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介绍了美国国家森林健康监测项目的起源、目标、内容、方法、标准、指导原则与国际合作情况,对我国森林健康与生态监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作者结合我国目前林业发展的形势和森林的实际状况,指出应尽快加强和完善我国对森林健康和森林生态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对林业活动项目进行碳库计量监测,了解项目固碳释氧价值是评估森林碳汇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森林碳汇功能的基础。介绍林业活动的相关概念和碳库监测内容、因子与方法,并根据森林碳库监测现状,提出构建森林碳库监测体系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城市森林健康与监测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城市森林健康是保证其各项功能发挥的前提。城市森林的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森林健康是一个综合概念,要求不仅满足自身生态系统的健康,还应满足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文中分析了影响城市森林健康的因素,城市环境的特殊性和人类活动是影响城市森林健康的主要原因。介绍了我国城市森林健康监测评价指标的筛选和评价方法的选择,认为其还处于实验和摸索阶段,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城市森林结构的破碎化等特征严重影响了城市森林的自我修复能力。为保证城市森林的健康生长,众多学者从宏观尺度和个体尺度上研究城市森林健康的维护措施。文中指出城市森林健康及其监测评价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首先,介绍了美国的森林健康理念、森林健康监测、条件保障;其次,从软件系统、能力建设、火灾防控等方面分析了森林健康理论在美国城市林业建设中的具体实践;最后,借鉴美国森林健康思想,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推进我国森林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森林经营综合监测评价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可持续森林经营与综合监测评价的关系,总结分析了目前国际可持续森林经营认证FSC标准及对开展森林经营综合监测评价的要求,探讨了构建森林经营综合监测评价体系的理论与方法,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森林经营综合监测评价体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遥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病虫害是森林的主要灾害之一。遥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上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文章从遥感监测森林病虫害的原理,监测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监测的主要研究内容等方面阐述了近80年来遥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森林健康监测与评价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对欧美国家森林健康研究的发展历程、森林灾害类型和致害因素、森林健康监测计划、森林健康监测网络和监测技术、森林健康监测指标、森林健康的评价及森林健康调控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总结,简要回顾中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概况.中国目前的森林健康理论和技术还不是很完善,表现在对林木生长环境监测的重视不够,森林服务功能的考虑不足;森林健康评价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健康监测,缺乏森林健康综合评价方法和预测能力;指导森林健康经营的能力不足,尚未进行森林健康调控的系统研究总结,缺乏成套技术.提出:1)森林健康应是对森林结构、森林环境、森林功能3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森林健康经营是通过经营管理而合理地调整森林的结构、环境、功能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立地环境、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的统一,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提高其功能多样性;2)加强对森林健康的监测、评价与预测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是林业经营和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决策的基础,建立森林健康监测网络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然需求;3)森林健康经营是全球变化条件下实现森林多功能可持续利用的技术途径和新要求,急需加强相关基础性研究和国际交流;4)森林健康具有格外鲜明的跨部门、跨学科、跨区域的综合性特点,需政府加强协调和促进部门合作,并制定国家长期森林健康监测、评价、调控计划.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日本可持续森林经营监测的内容和所采取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9.
关于森林健康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文中简述了森林健康的概念, 探讨了目前有关森林健康监测的指标、评价监测方法, 实现的途径以及实践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健康监测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健康的监测方法进行分析,指出现行监测方法的局限性,并结合欧洲和美国森林健康监测指标体系和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同行的专家意见,提出新的监测指标和评价方法,为进一步完善有关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森林健康监测的技术标准和调查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收集大量水土保持科技信息,综合分析了新世纪水土保持科技信息所反映的规律和水土保持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指出水土保持仍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就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性;并提出了水土保持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动态,为水土保持研究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森林水土流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对北京、伦敦的城市森林和河南长江流域山区水土保持林的水流失率、土流失率及水土流失率进行了计算比较,得出了水流失率、水土流失率是考查城市森林水土流失较好的指标。从而可以运用该新指标来考查城市降水流失率和水土流失率。  相似文献   

13.
刘波 《绿色科技》2019,(16):33-35,38
为构建寿县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布局,在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改善对水资源的要求,进行了水资源供需分析,在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资源配置的宏观指标体系,提出了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区域之间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因素与试验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土壤水分入渗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入渗试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因素、土壤水分入渗试验研究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土壤水分入渗一直是研究热点,但是在土壤化学性质、植被覆盖及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下渗的影响机理,如何将单点入渗模型扩展到较大区域,以及土壤水分入渗试验研究等方面,还有大量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广州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纵横蜿蜒的水网促进了广州的社会繁荣和经济发展,形成了海纳百川的岭南水文化。根植于深厚的水文化历史,广州水博苑基于原琶洲塔公园进行扩建,结合广州地域文化特色,基于微观与宏观的水文化而构建主题思路,规划布局中融入山水相嵌的格局形态,将传统岭南的造园特色与元素融汇于景园营造、建筑风格和绿化配植中,建设为以水文化为主题,集合公益展馆、古迹和公园为一体的水文化博览园。  相似文献   

16.
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借助大量的文献资料,深入分析了不同地域、不同范围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对于正确认识森林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作用,深入科学的分析林水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布设中,水土流失发生的时空量分布的特征是基础的资料信息.分析了安家沟流域历史形成的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关系,重点对地表坡度对径流量的影响、地表坡度对含沙量的影响、不同植被对水土保持的作用进行分析,为指导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参加国际林联第24届世界林业大会, 结合会议论文和现场报告等资料可以看出, 森林和水不仅可以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 而且还存在相互作用。研究森林和水的相互作用对于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功能、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在了解全球森林和水相互作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总结森林与水研究的趋势和热点问题, 重点阐述在生态水文认知、干旱适应综合研究、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水文过程、森林和水管理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以期借鉴国际森林和水生态系统保护、研究和管理理念, 拓宽我国生态水文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干旱半干旱区人工林密度调控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日趋紧张已是全球性生态问题.我国的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干旱地区的面积分别为142.7、113.9、75.1万km2.其总面积为331.7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4.6%[1].这些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植被稀少,生物量生产力低,属我国生态建设重点和难点地区.加强生态建设,恢复植被,需要实施大面积人工造林,提高经营管理技术,确保高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work, new information is reported on water relations of the Mediterranean oak species Quercus pyrenaica based on environmental and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s carried out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s of 2006 and 2007. The interest in this species has increased due to its use in reforestation programs and its impacts on the water resources due to the extensive spontaneous afforestation after the abandonment of forest (firewood, charcoal, livestock, etc.) and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in general in some areas in the Mediterranean region and in particular, in the studied area (Sistema Central range, Spain). The objectives were to evaluate the long-term water use of this stand and its limit and to analyse the specific traits to cope with summer drought, especially the use of stem water storage and deep soil water reserves. Tree water stress associated with depletion of soil water reserves was not observed since the oak trees appeared to avoid a marked water stress using water reserves from deeper soil layers as summer drought progresses. The contribution of mean daily stem water storage to transpiration was low (4%), although it could be greater under dryer conditions. Only at the end of summer of 2006, the transpiration and canopy conductance were reduced due to soil drought. Despite the absence of marked water stress an upper limit was found in transpiration (slightly higher than 3 mm day−1). The heavy use of soil water resources by this species (75% of available soil water in this study)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spontaneous afforestation and reforestation programs on water resour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