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施用生石灰对镉污染酸性土壤中水稻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两年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生石灰基施和追施两种方式,以及375、750和1 125 kg/hm~2的施用量对镉污染酸性土壤中水稻生长和糙米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石灰可使稻谷产量提高20~760 kg/hm~2;显著提高土壤pH值,最大提高幅度达到0.3个单位;并能有效降低糙米中镉的含量,且追施方式的降镉效果优于基施方式,其中追施1 125 kg/hm~2生石灰处理在两年试验中可使糙米镉含量均降低至国家食品卫生标准限值(0.2 mg/kg)以内。因此,在水稻孕穗末期追施1125 kg/hm~2可推荐为镉污染酸性稻田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2.
水施施用紫云英提高水稻产量,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适当配施紫云英水稻产量最高为8959.5kg/hm~2,比处理1产量7821kg/hm~2增产1138.5kg/hm~2,增幅14.6%。土壤有机质比试验前提高9.5%~23.1%;碱解氮比试验前明显提高3.6%~10.6%;土壤pH值平均提高0.125个单位。结果,习惯施肥量减半配施紫云英可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提高土壤pH值,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从而提高水稻产量。生产上建议水稻施用紫云英鲜草用量以2250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高粱最佳的钾肥施用方式,以吉杂305号和吉杂87号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设计4个施钾肥处理(K0:不施钾;K1:基施钾120 kg/hm~2;K2:基施钾90 kg/hm~2+追施钾30 kg/hm~2;K3:基施钾60 kg/hm~2+追施钾60 kg/hm~2),探讨钾肥施用方式对高粱干物质积累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提高高粱植株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籽粒淀粉含量、产量及经济系数。2个高粱品种叶面积均表现为K0K1K2K3,经济系数均表现为K0K3K2K1,干物质积累量、籽粒淀粉含量、籽粒产量均表现为K0K3K1K2。吉杂305号K2、K1、K3处理产量分别比K0处理显著提高15.6%、9.3%、8.9%,吉杂87号K2、K1、K3处理产量分别比K0处理显著提高12.5%、8.1%、7.8%。综合考虑,基施钾90 kg/hm~2+追施钾30 kg/hm~2为高粱钾肥的最佳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4.
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粳稻品种武运粳23号种植于大田,对农田进行了施用水葫芦(将晒干的水葫芦按4500 kg/hm2施入农田)和不施用水葫芦处理,施氮量为120、240 kg/hm2等处理.结果表明:施用水葫芦使水稻产量显著提高;施用水葫芦使水稻成熟期氮、磷、钾的吸收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在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农田施用水葫芦使稻田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物质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增施氮肥,使水稻成熟期氮、磷、钾的吸收量及稻田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物质含量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农田施用水葫芦与施氮处理的互作效应对水稻成熟期氮、磷、钾吸收量及稻田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物质含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农田施用水葫芦显著提高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稻田土壤速效养分物质含量是水稻产量和成熟期养分物质吸收量显著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湖南省8种不同类型水稻土条件下,“湘珠”牌水稻专用肥在晚稻上的施用效果.施用等养分量条件下,施“湘珠”牌水稻专用肥比施普通单质肥平均增产4.7%,比施“洋丰”牌高浓度复合肥的增产效果不显著,比不施肥的增产率达到48.9%.“湘珠”牌水稻专用肥可以增加水稻的有效穗,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结实率和千粒重,减少空秕粒.处理4的土壤养分有效性高,有利于水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收获后土壤速效氮、钾养分含量均低于其他处理.不同土壤条件下水稻对肥料氮、磷、钾的当季利用率均为处理4>处理3>处理2.处理4的肥料N、P、K利用率比处理2分别提高3.4%、8.5%、11.2%,比处理3分别提高0.4%、1.8%、2.2%.总体来说,施用“湘珠”牌水稻专用肥有利于土壤有效N和有效P的提高,但不同土壤条件下的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钾肥施用方式对高粱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吉杂305号和吉杂87号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设计4个施钾肥处理(K_0:不施钾;K_1:基施钾120 kg/hm~2;K_2:基施钾90 kg/hm~2+追施钾30 kg/hm~2;K_3:基施钾60 kg/hm~2+追施钾60 kg/hm~2),探讨钾肥施用方式对高粱干物质积累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以期确定最佳的钾肥施用方式。[结果]施用钾肥可提高高粱植株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籽粒淀粉含量、产量及经济系数。2个高粱品种叶面积均表现为K_0K_1K_2K_3,经济系数表现为K_0K_3K_2K_1,干物质积累量、籽粒淀粉含量、籽粒产量均表现为K_0K_3K_1K_2。杂305号K_2、K_1、K_3处理产量分别比K_0处理显著提高15.6%、9.3%、8.9%,吉杂87号K_2、K_1、K_3处理产量分别比K_0处理显著提高12.5%、8.1%、7.8%。[结论]基施钾90 kg/hm~2+追施钾30 kg/hm~2为钾肥的最佳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7.
河西平川灌区春小麦基施泥炭生物复合肥的试验结果表明,以基施750kg/hm2和1125kg/hm2处理的效果较好,分别较对照增产1916.7kg/hm2和2250.0kg/hm2,增产率分别为44.2%和51.9%,施肥利润分别增加1237.50元/hm2和1325.04元/hm2;施用泥炭生物复合肥的小区后茬复种油菜也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以施750kg/hm2效果较佳,较对照增产200.9kg/hm2,增产率140.2%。经综合分析,泥炭生物复合肥推荐施肥量为750kg/hm2。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吉林省水稻合理施用钾肥问题,通过2年(2014—2015)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K2O)量(0,40,80,120,160 kg/hm~2)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转运及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将水稻产量(y)和施钾量(x)拟合,得出最佳施钾量分别为114.5 kg/hm2和108.1 kg/hm~2。施钾可增加水稻各生育期氮、磷、钾吸收量,且能促进抽穗期水稻营养器官氮、磷、钾养分向子粒的转运,其中施钾量为40~120 kg/hm~2时,抽穗期的氮、磷、钾积累量与转运量呈正相关,当钾肥用量增加至160 kg/hm2时,氮、磷、钾转运量与抽穗期养分积累量呈负相关。水稻钾素农学利用率、偏生产力和生理利用率表现为随施钾量的增加而下降。钾素当季回收率表现为随施钾量的增加先增后降,其中施钾量为120 kg/hm~2的处理最高。相关分析表明,除水稻返青期外,其他各生育期氮、磷、钾的吸收间及转运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水稻氮、磷、钾的吸收、转运与产量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合水稻产量、养分吸收、转运及钾素利用效率对施钾量的响应以及稻株氮、磷、钾的吸收转运与产量关系间的表现,在此试验条件下,钾肥用量为108~120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化肥减量配施商品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豫南稻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化肥减量配施商品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在化肥减量10%和20%的条件下,将商品有机肥设750、1 125、1 500 kg/hm~23个水平,另设全施化肥处理作为对照。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1 125 kg/hm~2时可以减少10%的化肥用量且能增加水稻产量,施用有机肥1 500 kg/hm~2时可以减少20%的化肥用量且能增加水稻产量。与对照相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中碱解氮含量显著增加,速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也均呈增加趋势;而化肥施用量增加,仅增加土壤中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在1 500 kg/hm~2有机肥处理下显著增加,对速效钾含量影响不明显。因此,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从而可减少化肥对土壤面源污染的影响,也可使有机肥得到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0.
《山东农业科学》2019,(6):113-116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以不加助腐物料为对照,研究秸秆还田配施鸡粪有机肥(1 125 kg/hm~2鸡粪有机肥、2 250 kg/hm~2鸡粪有机肥)和HM秸秆腐熟剂(30 kg/hm~2 HM秸秆腐熟剂+75 kg/hm~2尿素、60 kg/hm~2 HM秸秆腐熟剂+150 kg/hm~2尿素)两种助腐物料添加量对土壤速效养分空间分布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腐熟剂和有机肥的施入均不同程度地提高玉米小口期、大口期、吐丝期0~20、20~40 cm土层碱解氮含量,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上也高于对照;20~40 cm土层含量整体低于0~20 cm土层。玉米吐丝后20天及成熟期土壤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低于对照,速效钾含量则高于对照。玉米整个生育期内助腐物料添加量较高处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高于添加量较低处理,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薄地小麦有机肥氮磷化肥正交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金帮  孙本普  孙雪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0951-10953
[目的]探讨低产薄地麦田创高产的施肥方法。[方法]对薄地小麦当年度创高产进行研究。[结果]在小麦产量为750~1 500kg/hm2的低产田,施优质有机肥7.5万kg/hm2,尿素375~450 kg/hm2,标准过磷酸钙1 125~1 500 kg/hm2,有机肥、磷肥全部基施,氮肥采取"少吃多餐"的施用方法,当年度小麦产量可达6 000~6 750 kg/hm2,甚至更高。[结论]该研究可作为低产薄地麦田创高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林胜  裴正峰    敏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2):7365-7366
[目的]采用不同有机肥配方,探索有机肥平衡施用效果,以提高有机稻生产水平。[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检测不同有机肥配方的施用效果。[结果]在稻鸭共作模式下,平衡施用有机肥对水稻产量以及单位面积穗数有显著影响,但对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较小。[结论]试验基地采用施用"水稻秸秆堆肥15 000 kg/hm2+菜籽饼1 500 kg/hm2+鸡粪750 kg/hm2"的有机肥配方,有机稻产量达到6 200 kg/hm2,说明平衡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单位面积水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复合微生物有机肥对重金属镉污染稻田的降阻作用与效果。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有机肥可以促进土壤有效养分的活化,与对照相比可提高土壤碱解氮51 mg/kg、有效磷2.0 mg/kg和速效钾31 mg/kg,但水稻的增产效果不显著;可降低土壤镉的生物有效性,施用量在75 kg/667m~2及以上时,土壤有效镉含量显著地低于对照;可减少镉向稻谷中的迁移,降低稻谷镉含量,施用量在50 kg/667m~2以上时,稻谷镉含量显著地低于对照处理的。  相似文献   

14.
中低产田水稻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宁夏灌区中低产田水稻氮肥基追比例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插秧稻氮肥65%基施、35%追施的产量最高,水稻产量为13 436.5 kg/hm2.50%基肥、50%追肥的产量次之,水稻产量为12 957.0 kg/hm2.直播稻氮肥50%基施、50%追施的产量最高,水稻产量为7 403.0 kg/hm2.氮肥65%基施、35%追施的产量次之,水稻产量为7 253.5 kg/h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水稻生产中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及土壤调节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施用不同类型的有机肥、无机肥处理,并设施用土壤调节剂和不施用处理,研究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有机肥能促进水稻分蘖,但肥效较慢,水稻前期生长不及单施化肥,而后期明显强于对照。随着施用有机肥比例的增加,水稻产量逐渐增加,其中处理复混肥75.0 kg/hm2+磷铵22.5 kg/hm2+干稻草4 000.0 kg/hm2的平均产量最高,达到8 724.30 kg/hm2,比对照增产6.7%。施用土壤调节剂后有利于增产,平均产量水平达8 440.05 kg/hm2。[结论]有机肥和土壤调节剂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使其分蘖增多,增产效果明显。施用复混肥75.0 kg/hm2,磷铵22.5 kg/hm2,干稻草4 000.0 kg/hm2并施用土壤调节剂时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8 791.95 kg/hm2。  相似文献   

16.
顾曰群  王福州  刘大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737-6738,6756
[目的]为了验证商品有机肥在水稻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裂区设计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的商品有机肥在水稻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应用效果。[结果]施氮255 kg/hm2、商品有机肥9 000 kg/hm2时产量最高。在同一施氮水平上随着商品有机肥施用量的提高,产量递增速度逐步下降。随商品有机肥和氮施用量的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千粒重、生育期增加,穗型变小。低氮水平下施商品有机肥可以替代氮的不足,有效减轻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结论]增施商品有机肥有利于提高水稻单产。综合考虑江苏省商品有机肥适宜用量为6 750 kg/hm2。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绿能"有机肥料在有机水稻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料能提高水稻的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了产量,增产效果明显,以施用有机肥11 250~15 000 kg/hm2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试验比较施用不同用量的微生物有机肥与商品复合肥对魔芋的增产效果,以及对魔芋综合抗性、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微生物有机肥作底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其中施用微生物有机肥2 250 kg/hm2增产效果最好,增产幅度为29.09%,其次是1 500、750 kg/hm2,增产幅度分别为24.24%、23.57%,而施用微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2,减产幅度达3.04%。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和处理在生物学性状上的表现为植株增高、抗性增强。  相似文献   

19.
在赤壁市双季稻区研究了不同的土壤培肥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双季稻产量及产量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的处理相比,添加有机物料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与速效钾含量;添加有机物料的土壤培肥处理的稻谷产量都有所增加,早稻产量增加最高达833.40 kg/hm~2,增产15.55%,最低增加475.05 kg/hm~2,增产8.87%;晚稻产量增加最高达733.35 kg/hm~2,增产10.72%,最低增加375.00 kg/hm~2,增产5.48%。化肥配合畜禽粪便处理显著增加了稻谷的有效穗与穗粒数,提高了水稻子粒与秸秆中的N、P、K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20.
镁锌肥追施时期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旨在研究不同时期追施镁锌肥对优良食味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优良食味粳稻保优调优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方法】大田试验条件下,以优良食味粳稻南粳9108和南粳505为材料,于基肥、蘖肥、穗肥时期分别设置镁肥单施、锌肥单施和镁锌配施处理,并设置不施镁锌肥为CK,研究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对不同时期追施镁锌肥的响应特征。【结果】随追施时期的延迟,追施镁肥处理的产量呈上升趋势,追施锌肥处理的产量呈下降趋势,而镁锌配施处理的产量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CK相比,穗肥时期追施镁肥和镁锌配施产量显著提高,且镁锌配施处理产量最高。穗肥时期镁锌配施处理高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位面积穗数,提高了千粒重,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减少,但最终颖花量仍显著提高。对稻米品质而言,蘖肥和穗肥时期追施锌肥可以改善稻米加工品质。穗肥时期追施镁肥,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得到显著改善,蛋白质含量、消减值减少,直链淀粉含量、崩解值增加,最终黏度显著下降,食味值变优;穗肥时期镁锌配施利于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改善,但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等指标有变劣趋势,淀粉RVA谱中最高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显著降低,消减值、糊化温度显著提高。【结论】优良食味粳稻穗肥时期追施镁肥具有提高产量和优化稻米品质的作用,可能是保优调优栽培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