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我镇自九十年代以来,开始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利用荒坡荒地陆续种植以九家种和处署红为主的早熟板栗,到目前为止,全镇种植面积已超过6000多亩.为了解决板栗低产难题,自2000年以来,在全镇4436亩挂果栗园进行低产园改造,获得成功.2001年和2002年,经区水果指导站和市水果办验收,4436亩低产园由原来亩产量0.132吨,增加到平均亩产0.214吨,平均亩增产0.082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广西隆安县主要引进栽培的板栗品种双季板栗、处暑红、九家种和隆安当地板栗品种隆安油栗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四个品种的结果枝主要性状、雌花数、雄花序数、雌雄株比例结果株率等对隆安县板栗资源进行评价。主要研究结果有:(1)隆安县板栗的品种资源有双季板栗、处暑红、九家种、隆安油栗等4个品种,以隆安油栗的植株长势最优。(2)双季板栗花芽分化结果是雌花比例高,有利于丰产,处暑红次之,九家种第三,隆安油栗的花芽分化后雄花数量多,不利于丰产。  相似文献   

3.
板栗是一种雌雄异花果树,自花结实率低,果粒也小,即使同株异花授粉,孕性亦仅4%~5%。板栗的雄花很多,有特殊的腥气味,能引诱昆虫传授花粉。雄花序和雌花序的比约为12∶1,花朵之比为2000∶1,除虫媒传粉外,还有风作为传粉媒介。为了提高板栗结实率,确保板栗质量,合理选择配置授粉树,是现代栗园建设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一、板栗授粉品种的确定对于所选择的授粉品种,必须要与主栽品种有较大的亲和力,花期大致相同,特别是授粉品种的雄花盛期要与主栽品种的雌花盛期基本一致,此外,还要求授粉树的花粉多且发芽力强,散粉时间长。如主栽“九家种”或“青扎”,最好选择“处署红”作为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4.
板栗原产于我国.在20世纪50)、60年代开始了全国栗属资源普查,共查出我国栗属资源有板栗、茅栗、锥栗和野板栗等种类约700种.我国在1970年开展了良种选育、繁殖技术、栽培技术等研究,以实生选育、外地选种、杂交育种等方法选育出了红光、九家种、华丰、华光等良种,并将袋接、插皮接、单芽接、双舌接、蜡封接等嫁接技术在板栗栽培上应用;1970年通过矮化密植栽培研究,获得了板栗矮化密植丰产栽培技术;1975莱县小柱村栽1110株/hm2,5a生栗树产量达4 935kg/hm2,费县周庄栽3330株/hm2,4a生板栗树产量达7 860kg/hm2,并提出栽840~990株/hm2为最宜;1978年进行矮化密植修剪技术研究,提出留8~12个/m2结果母枝为宜;1980年国家林业部进行板栗区划,由山东果树研究所主持;1989年实施以山东、河北、江苏等省为主产区规划.板栗在安徽也是主要干果树种之一,栽培也十分广泛,是发展山区经济林的主要树种.  相似文献   

5.
针对昆明地区板栗园低效林产生的原因,如未进行整形修剪、土水肥管理不当、病虫害严重等,本研究在宜良县北古城镇阿保村、寻甸县柯渡镇新沙村、盘龙区松华街道小河村3个板栗园区采取了合理整形修剪、加强土肥水管理及针对性进行病虫害防治等低效林改造技术措施。通过2a的技术措施应用,阿保村栗园产量增加10%,栗实出虫率从10%降至1%;新沙村栗园产量增加25%,栗实出虫率从80%降至12%;小河村栗园产量增加43%,栗实出虫率从60%降至10%,效果明显。研究表明:不同修剪措施对板栗产量影响程度为"抓大放小"加摘心"抓大放小"短截;在授粉结束后(5月下旬)、栗实生长期(6月上旬)、栗苞成型期(7月上旬)针对栗实象甲合理施药,在板栗球果采收后(10月中下旬)收集、转移、处理栗苞能有效降低栗实出虫率,提高板栗内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台江红油大板栗的结实与授粉特性,以便为其配置授粉品种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台江红油大板栗结实与授粉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台江红油大板栗的自花结实率低,自花授粉的总苞形成率仅为14.47%,空棚率达90.91%,结实率仅9.09%;分别用玉屏大板栗、石丰、铁粒头、九家种等四个授粉品种为台江红油大板栗授粉,空棚率分别为8.16%、7.84%、7.89%、6.38%,结实率分别为91.84%、92.16%、92.11%、93.62%。台江红油大板栗可以选择玉屏大板栗、石丰、铁粒头、九家种作为授粉品种。  相似文献   

7.
辽阳地区栽培栗树历史悠久,由于长期沿用实生繁殖,栽培管理粗放,致使后代变异劣多优少,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近年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山区、丘陵地区的农民发展板栗积极性很高。为解决板栗生产中存在的质劣低效问题,辽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出处署红、金丰栗两个中国板栗优良品种。这两个品种丰产稳产,适应性强,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不同砧木类型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根系分布特征,以河北省迁西县北京林业大学经济林(板栗)育种与栽培实践基地3种砧木类型(单芽砧、双芽砧、1年砧)的5年生板栗为研究对象,采用壕沟法研究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不同径级根系等指标的水平及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水平方向上,单芽砧板栗根系主要集中在距树干20~60 cm处,双芽砧板栗根系主要集中在距树干40~100 cm处,1年砧板栗根系在距树干20~100 cm呈均匀分布。垂直方向上,板栗根系主要集中在20~40 cm土层处。(2)双芽砧板栗根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3)3种砧木类型根系的不同径级中,0~1 mm径级根系根长和根表面积最大,根体积最小。与1年砧(对照)相比,单芽砧和双芽砧板栗0~1 mm径级根系根长和根表面积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16,(9)
正丹东长山板栗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10月,合作社位于东港市十字街镇宏天村,交通十分的便利,201国道和集龙线、东边线都经过合作社,距沈丹高速西口有13公里左右。合作社现有成员124户,成员出额为66.8万元,成员经营板栗面积为4076亩,平均每户为32亩左右,年产板栗500余吨。主要品种为大丰、大国,日本金华、韩国60号等十几个品种,合作社固定资产为118万元(含冷库两座、库  相似文献   

10.
<正>前言:九家种板栗属早中熟板栗优良品种,单果均重12.3克,含糖量24%-26%,原产江苏吴县,在仪征市9月中旬采收,果实表现为中等大小,品质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2005-2013年之间,笔者与相关同事工作人员低产田改造创新技术,对九家种板栗进行试验,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经过创新技术改造的种植园土壤肥力得到明显改善,改造树树体更加趋于完善,产量和收益情况也明显增加。现将试验总结如下,已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庐江县荸荠栽培面积达25000 亩左右,多年来自留种栽培,导致种性衰退、果型大小不均匀、 结果整齐度差、商品性不好。为此,除引进新品种外,对当地主栽荸荠品种进行组培、脱毒处理,从脱 毒苗中筛选出具有原品种丰产性、抗逆性和高品质等优良性状,解决我县荸荠规模化栽培过程中品种 退化问题,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2.
桃叶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 cv.Taoyecheng]原产秭归县屈原镇龙马溪村,品质优良,被誉为"峡橙三秀"之一。然而,随着1990年脐橙产业发展壮大以来,桃叶橙种植面积逐渐萎缩,同时由于栽培品种混杂,品质性状表现参差不齐,阻碍了桃叶橙产业的稳定发展。为了复兴桃叶橙产业,推广地方特色品种,优化柑橘品种结构,项目组自2009年以来一直开展桃叶橙的提纯选优工作,通过长期调查搜集、品质测定和分子鉴定,最终筛选出果大、少核、高糖低酸的金峡桃叶橙(C.sinensis cv.Jinxia Taoyecheng),并在秭归县和武汉市开展了区域试验,旨在为桃叶橙新品种选育及桃叶橙产业的复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水稻品种应用生产现状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是中国稻米第一生产大省,新时期下,水稻品种应用情况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对湖南省30个县(市、区)的3000户农户进行调查与统计,结果表明,在水稻品种应用上,存在着农户对选用的稻种名称关注度不高、应用的品种个数多等问题,未形成“一村一种”规模化种植的局面。最后,对现阶段湖南省水稻品种应用状况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宜广西巴马县栽培的玉米新良种,2009年在巴马县凤凰镇凤凰村对南方主推的7个玉米良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显示,迪卡007、隆玉2号两个品种表现出高产抗病、耐旱抗倒的特性,具有极好的推广价值;南校9665长势强,果穗长、大,丰产性好,较适宜水肥条件好的区域种植;东单60为中偏早熟品种,适合早造种植;正大999丰产性好,但株型高大,抗倒性较差,宜在较平坦的地区种植;太平洋98和登海11号因推广时间较长,产量较低,已不适宜在巴马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广西忻城县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适宜广西忻城县种植的高产、高抗玉米新品种,于2009年在忻城县城关镇畔水村进行不同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品种正大999、瑞恒269、迪卡008、太平洋98、南校201表现生长势强、高产、抗病、抗虫、抗逆性强等特点,可在忻城县推广种植;品种瑞恒666、玉美头168种植表现一般,且较对照迪卡007增产不明显,纹枯病发生较重,需进一步种植观察;东单80籽粒产量较低,抗病、抗逆性差,绿城133表现果穗短小、产量低,这2个品种均不宜在忻城县推广。  相似文献   

16.
田益凡 《农业考古》2020,(1):132-137
陕西作为我国石榴主产地之一,早在汉代就有关于石榴种植的记载,但对石榴在陕西的引种、推广的研究尚处于空白,目前普遍认为石榴最早由张骞自西域带回。从皇家园林的观赏植物到寻常人家喜爱的果树,各朝文学作品与典籍中可见石榴的种植范围不断扩大,用途也由最初的园林景观扩展为食用、药用、装饰等多个方面。从清代各州县地方志记载中可以还原出清末石榴在陕西的大致分布,其范围已经遍及陕西省大部分地区,成为陕西最为普遍的果树之一。陕西石榴品种繁多,如今有的品种已所剩无几,保护品种多样性是生态平衡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出适合广西本地板栗常温贮藏辐照加工的最佳60Coγ射线剂量.[方法]以广西隆安县的处暑红板栗为材料,比较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板栗果实在室温( 25 ~30℃)条件下的保鲜效果,并探讨辐照对板栗致腐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板栗常温贮藏辐照加工的最佳剂量为0.5 kGy,贮藏20 d的好果率为92.10%,与未辐照处理相比,可延长货架期10d;板栗致腐微生物的分离及转皿培养结果表明,板栗常温贮藏中所采用的0.3~1.0 kGy剂量均未达到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高剂量的辐照处理(25.0 kGy)可以完全杀灭所有分离获得的致腐微生物,但远远超过板栗的耐受剂量,不能用于板栗的辐照贮藏加工.[结论]板栗常温贮藏辐照加工的最佳60Coγ射线剂量为0.5 kGy,但对致腐微生物的直接杀灭作用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8.
以燕明、替码珍珠、紫珀、北京8号、大青杆和燕山魁6个板栗品种为试材,2005~2007年连续3 a对板栗密植园幼树嫁接后进行了四季修剪技术试验,研究四季修剪技术对树高、冠径、单位面积树冠投影抽生果枝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季修剪能加快栗树的整形速度,促进结果,且控冠效果显著。其中,四季修剪的树,产量第2 a就与只进行冬季修剪的树(对照)产生了明显差异;第3 a树体丰满紧凑,平均产量为1 293.3 kg/hm^2,较CK增产133.9%;第4 a平均产量为2 542.8 kg/hm^2,较CK增产133.0%。而对照第3 a整形尚未完成,但新梢已部分搭接,第4 a开始郁闭。6个板栗品种中,以燕山魁栗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上杭县常年果树种植面积保持在0.67万公顷以上,并以丘陵山地为主,红壤淋溶特性明显,土壤普遍瘠薄,培肥果园地力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尤为重要。为丰富山地果园绿肥品种,通过引种观察及播种密度试验,结果显示,光叶紫花苕子在上杭县山地种植表现为生长适应性良好,综合生物学性状好,具有较强的耐寒性、耐瘠性及抑制杂草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地力培肥、抑草保墒效果,11月至次年1月均可播种,可维持果园春季至7月底无需清除杂草措施,盛花期每667m2鲜草产量1800kg以上,每667m2播种量4-5kg较为适中。  相似文献   

20.
台湾黑珍珠莲雾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台湾黑珍珠莲雾抗性强、果实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既可作果树栽培,也可作绿化、观赏用优良树种栽培。该文从建园、定植、整形修剪、肥水管理、花果管理、产期调节、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台湾选育的黑珍珠莲雾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