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为明确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2020年在广州开展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对稻飞虱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用药105-135g/hm2,药后后3d,7d、14d和21d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6.81%和91.72%、91.40%和95.65%、89.74%和94.75%、81.66%和91.04%。综合评价,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用药量对稻飞虱防治效果好,且对水稻及天敌安全,可以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为明确新药剂20%三氟苯嘧啶SG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特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20%三氟苯嘧啶SG 120 g/hm2对稻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9 d的杀虫防效为80.31%,施药后20 d、35 d的杀虫防效分别为99.14%、98.32%,持效期久,对水稻生长和田间稻飞虱天敌均安全,且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4.
5.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对水稻褐飞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667 m2用量 13、16 mL药后14、25 d对稻飞虱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4.4%、93.0%和95.9%、95.6%,均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 25 mL和40%毒死蜱乳油 100 mL+80%唏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2.5 g,表现为持效期长,且对水稻安全、对环境友好,因此,在生产上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和推广应用价值。试验中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对水稻褐飞虱速效性欠佳,主要原因在于今年试验区水稻褐飞虱发生严重,且本试验施药时间偏迟,加上田间有一定数量的短雌型成虫所致。  相似文献   

6.
谢小海 《乡村科技》2019,(10):88-89
本文分析不同药剂对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和特点,结果表明,吡虫啉·噻嗪酮悬浮剂、阿维·啶虫微乳剂、啶虫脒乳油和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均可作为防治稻飞虱的药剂,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防治采用喷雾喷施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30g/hm^2和40%毒死蜱乳油1200 mL/hm^2的效果最好。并依据实际情况提出防治建议,要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尽量在低龄幼虫期用药,确保防治效果,以期可以推动水稻稻飞虱防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5种药剂对稻飞虱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防治稻飞虱常用农药品种的田间实际防治效果,选用烯啶虫胺10%水剂、噻虫嗪25%水分散粒剂、呋虫胺20%可溶性粒剂、吡蚜酮50%水分散粒剂、吡虫啉10%可湿性粉5种药剂进行了防治稻飞虱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烯啶虫胺10%水剂、噻虫嗪25%水剂、呋虫胺20%可溶性粒剂与吡蚜酮50%水分散粒剂4种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好,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山东省不同地区灰飞虱种群对新型介离子类杀虫剂三氟苯嘧啶的敏感性,探讨亚致死剂量三氟苯嘧啶对灰飞虱保护酶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为田间科学合理应用三氟苯嘧啶防治灰飞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稻苗浸渍法和点滴法测定三氟苯嘧啶对山东省6个灰飞虱种群[鱼台(水稻)种群、鱼台(小麦)种群、济阳种群、岱岳种群、莱芜种群和长清种群]3龄若虫和成虫的室内活性,并比较亚致死剂量(LC10和LC30)三氟苯嘧啶处理对灰飞虱3龄若虫3种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和3种解毒代谢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羧酸酯酶(CarE)和细胞色素P450酶(P450)]活性的影响。【结果】稻苗浸渍法测定结果显示,三氟苯嘧啶对灰飞虱3龄若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0.776~1.644 mg/L,对成虫的LC50为0.752~1.076 mg/L。点滴法测定结果显示,三氟苯嘧啶对灰飞虱3龄若虫的致死中量(LD50)为3.487×10  相似文献   

9.
在2021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优秀范例评选活动中,评选出25个“创新产品”,三氟苯嘧啶就是其中之一。三氟苯嘧啶是杜邦研发的新型介离子类或两性离子类杀虫剂(mesoionic insecticides;zwitterionic insecticides),亦为新型嘧啶酮类化合物。其高效,持效,用量低,对环境友好,主要防治水稻飞虱、叶蝉等。经查中国农药信息网,截至目前,我国共登记6个三氟苯嘧啶产品,其中包括1个原药和5个制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不同种植方式下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水稻后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天敌蜘蛛和水稻的安全性,为该药剂拌种水稻防治稻飞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浓度(22.5、45.0、67.5和90.0 g a.i./ha)的10%三氟苯嘧啶SC对杂交稻(丰优香占)和粳稻(南粳9108)进行拌种处理,以25%噻虫嗪WDG(135.0 g a.i./ha)为对照药剂,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室内分别测定拌种7和15 d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并在田间调查药剂拌种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及对稻田蜘蛛和水稻的安全性。【结果】不同浓度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水稻后,各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与空白对照均无显著差异(P0.05)。10%三氟苯嘧啶SC用量≥22.5 g a.i./ha时,直播粳稻播种后98 d、杂交稻播种后126 d对稻飞虱的防效均在90.00%以上;机插秧粳稻播种后112 d、杂交稻播种后119 d对稻飞虱的防效均在90.00%以上;不同浓度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处理对旱育移栽秧田稻飞虱的防效较差,持效期短,自调查日起已基本丧失对稻飞虱的控制能力。对稻田蜘蛛调查及对水稻生长观察结果显示,直播稻和机插秧稻田蜘蛛种群数量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田,而不同处理旱育秧移栽田蜘蛛种群数量与空白对照田相当;不同浓度10%三氟苯嘧啶SC拌种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结论】利用10%三氟苯嘧啶SC 22.5~90.0 g a.i./ha拌种水稻可有效降低直播稻和机插秧田田间稻飞虱种群数量,对水稻安全,对天敌蜘蛛影响较小,可在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就几种农药对水稻稻飞虱的防除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蝉的速效性、持效性均优于其它药剂。药后7 d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效果高低顺序依次为毒死蝉、吡虫啉、醚菊酯、混灭威、仲丁威。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种群数量和延缓吡蚜酮抗药性产生的复配药剂,本研究选取4种吡蚜酮复配剂进行试验。以57%噻虫·吡蚜酮WDG、30%吡蚜·噻虫胺SC、35%噻虫·吡蚜酮WDG、70%吡蚜·呋虫胺WDG为试验药剂,以25%吡蚜酮SC为对照药剂,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在稻飞虱低龄若虫盛期施药,于药后3、7、14、21天调查稻飞虱及蜘蛛的种群数量。结果表明,4种吡蚜酮复配药剂对稻飞虱具有较好控制效果,药后3天4种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9%以上,药后14天4种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仍在98%以上,药后21天,35%噻虫·吡蚜酮WDG防治效果为86.26%,其他3种药剂防治效果仍在90%以上。4种药剂对蜘蛛杀伤力不明显,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因此,4种吡蚜酮复配剂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种群数量,对天敌(蜘蛛)安全,可在水稻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搞清稻飞虱是否对吡虫啉产生抗药性,采用5%吡虫啉乳油进行了防治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吡虫啉乳油对稻飞虱的速效性和持效性都较好,对水稻无药害。  相似文献   

14.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噻.异WP对水稻飞虱具有较好的速效性与持效性,以剂量100、125、150 g/667m2处理的防效,药后3 d,为73.92%~77.27%;药后14 d,为80.77%~84.75%,其速效性明显超过25%噻嗪酮WP 30 g/667 m2,持效性显著超过20%异丙威EC150 mL/667m2。30%噻.异WP对水稻安全,适宜用量为125~150 g/667m2(有效成分468.75~562.5 g/667hm2)。  相似文献   

15.
乙虫腈悬浮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乙虫腈悬浮剂防治田间稻飞虱试验结果表明,施用100g/L乙虫腈悬浮剂600、525、450g/hm^2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均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药后第1、3、7天的防效分别达90.25%、92.40%、90.65%。100g/L乙虫腈悬浮剂高效、安全,是防治稻飞虱的理想药剂,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稻飞虱是影响我国水稻稳产、高产的主要虫害之一,主要种类有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等。分析了稻飞虱在国内外的分布及为害对象;比较了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影响其发生的因素、为害症状等;分析了稻飞虱在国内外的大发生特点,以及未来的发生趋势和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2003~2004年通过对黔东南州稻飞虱天敌的系统观察与调查,初步查明有11种,其中以黑肩绿盲蝽和蜘蛛为优势种群,对稻飞虱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在做好保护天敌的前提下,当田间稻飞虱发生重时,仍需借助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8.
采用5%噻虫嗪水乳剂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噻虫嗪水乳剂有效成份用量为15.00、11.25、7.50 g/hm2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有效成份用量7.5 g/hm2,药后第1天防效高达90.34%,药后第3天防效高达95.03%,药后第7天防效高达92.43%,且在试验作物上未见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福建省稻飞虱预测与防治专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说明了专家系统的程序设计思想和程序框图,详细分析了系统中的规则知识库和事实知识库.在收集稻飞虱资料、文献基础上,结合专家经验和福建稻飞虱发生规律,研制了早稻和晚稻稻飞虱长期、中期、短期测报和防治系统模块.在TURBOPROLOG2.0软件支持下,系统具有推理判断、预测和咨询服务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稻飞虱是宁乡市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化学防治目前仍然是防治稻飞虱最常用的方法。为了掌握常用化学农药对田间稻飞虱的相对防效,延缓和避免稻飞虱对常用农药产生抗药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目前市场上几种常用化学农药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呋虫胺、烯啶虫胺、毒死蜱、敌敌畏和吡蚜酮对稻飞虱的速效性较好;噻虫嗪、呋虫胺、吡蚜酮和氟啶虫酰胺对稻飞虱的持效性较好;而呋虫胺和吡蚜酮对稻飞虱既有较强的速效性又有较好的持效性,值得在宁乡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