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勇  李彦军  苗志娟 《农业工程》2022,12(2):149-152
陕西魔芋休闲食品产业具有产业政策支持、原料资源禀赋、区域特色产业、魔芋休闲食品开发科技等优势,但存在原料供应不足、生产端关注度不够,产品同质化严重、进入门槛低,生产规模日益提升与产品、技术更新滞后并存,龙头企业发展困难重重等问题。通过陕西魔芋休闲食品产业发展及魔芋休闲食品产品技术创新发展趋势分析,提出聚焦魔芋区域特色产业、支持组建魔芋休闲食品产业创新联盟、支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用科技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等方面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经济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规划专业布局,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托优化专业结构,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面对产业升级转型的背景,高职教育要转变观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高职院校要在教育教学各方面积极探索,促使高职院校持续良性发展,为经济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性、技能型、应用类的高等教育,高职院校与产业部门有着内在的、必然的、密切的联系,具有鲜明的产学研合作的特性.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产业在助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分析其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高职院校产业进一步发展应采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自治区区域产业需求与区内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适配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要求,也是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要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将自治区2020年高职院校专业备案情况与2020年普通高校就业质量报告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区内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背离。针对分析结果对改善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专业设置统筹区域管理、专业布局规划需以地方产业需求为依据、规划建设区内高水平专业群凸显特色。  相似文献   

5.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核心,科学合理设置专业与适时进行专业动态调整,是高职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课题组分析了宁镇扬25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协调性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要建立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机制,深化产教融合,严格实行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构建科学高效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性、技能型、应用类的高等教育,高职院校与产业部门有着内在的、必然的、密切的联系,具有鲜明的产学研合作的特性。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产业在助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分析其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高职院校产业进一步发展应采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发展存在脱节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调整过于频繁、缺乏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衔接度不足,预警机制不够健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较弱等四个方面,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赵晖  庾雪 《南方农机》2023,(14):119-122
为了基本建立云南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推进绿色产业发展,解决“城市病”“有新房无新村”等问题,推广绿色生活方式。课题组首先重点对云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包括云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概况、云南省目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特点;其次,找出了云南省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区域特色不明显、区域发展受限制、区域发展失调等;最后,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借鉴其他地方的发展经验,提出强化区域品牌建设、加强科学指导规划、强化人才综合培养、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建议,探索推进云南省乡村产业振兴、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与办法,以期为云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人才保障、技术创新、员工培训、信息咨询、校企合作五方面阐述了高职教育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职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逐步打造“产教融合、学用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文探讨了基于产业需求的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共生模式,提出了产业学院的设置、产教融合的实现和高校企业合作机制的建立共三个关键点,高职院校应根据不同的产业特点,灵活调整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不同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产业需求的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共生模式的实现需要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三方面的积极配合,逐步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1.
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大气环流的季节性变化以及越赤道气流即两半球的相互作用.而行星热对于流环流是作为热带季风到来的"主要推动力之一",而由于地球表面各种特性之间的差异化,在很大程度上致使于准定常行星波作为第二推动力.如果针对于推动整个大气质量以及跨维圈传输的效率水平上来分析,总体上两个推动力的功效比率占位2:1.而第二推动力也在整个亚欧季风区与第一推动力进行融合,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使热带季风气候在全球的亚欧地区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政府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公益性、示范性和带动性作用。科学发展观为农业综合开发指明了新方向,和谐社会建设为农业综合开发搭建了新平台,改革开放为农业综合开发增添了新动力。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业综合开发要在扶持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推进产业化经营,推进科技进步,着力机制创新等方面有新的作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周畅奇 《湖南农机》2012,39(3):162+164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日渐广泛,迫切需要大量嵌入式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4.
分析饲料青贮的机理、条件及优点,介绍新型青贮技术装备的应用情况,对机械化裹包青贮技术的设备性能和技术优点进行分析,并与传统窑贮方法进行生产成本对比,提出新型机械化青贮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结合某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对采用低弹模混凝土防渗墙的某土石坝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计算按加固过程中的施工进度模拟,同时利用adina中多孔介质材料属性,考虑了坝体中渗流作用对防渗墙应力变形的影响.接触面单元考虑到在防渗墙的实际施工中需要泥浆护壁,采用Goodman修正单元.为分析坝体土体和墙体材料的弹性模量对墙体应力和变形的影响,研究了正常水位下防渗墙的应力和变形随坝体土体和防渗墙弹性模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性.计算结果表明:当防渗墙的弹模小于5000 MPa时,墙体应力随防渗墙弹性模量的变化不敏感,当防渗墙的弹模大于5000 MPa时,墙体应力随防渗墙弹性模量的变化敏感;最大水平位移随着防渗墙模量的增大变化不大,对防渗墙模量的变化不敏感;防渗墙墙体应力和变形对坝体土体弹性模量的变化不敏感.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耕作是国际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它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美国。当时席卷了大半个美国的“黑风暴”迫使人们对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反思和改革,从而促进了保护性耕作的形成和发展。它的核心技术和价值是通过免耕少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产、节本增效、改善生态的目的。特别是它能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降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治理沙尘暴的社会性功能和公益性功能,更为各级政府所重视,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先进性和广泛适应性。因此,保护性  相似文献   

17.
农机推广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机推广培训是农机工作的重要环节,但目前依然存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滞后、农机产品供货不及时、农机购置补贴范围不宽、农机培训内容单一以及部分农机具定价偏高、适用性不强等问题,为此,提出牢固树立为农民服务的意识、合理分配农机化投入资金、建设高素质农机科技队伍、简化办事程序等工作措施,以促进农机推广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8.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论与指标体系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在阐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构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指标体系,涵盖城乡教育机会、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和教育成就一体化的各个方面,以期为科学、准确地评价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现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与煤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热重分析技术对4种常见天然生物质(核桃壳、木屑、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和两种烟煤在高纯N2条件下的热解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不同粒度级和不同升温速率对热解过程的影响,并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热解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热解失重主要温度段为200~450℃,烟煤为300~600℃,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生物质活化能为50~80kJ/mol,煤为30~115kJ/mol;升温速率对热解特性的影响较大,提高升温速率,TG及DTG曲线向高温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20.
目前,莲籽的加工是先切壳、穿芯,再进行分离与清选。由于壳与仁之间的间隙较小(0.1~0.2mm),莲籽穿芯、切壳后,多数壳、仁仍为一体,人工分离与清选难度加大,效率也很低下。为此,设计了莲籽壳仁分离与清选机械,将振动分离、揉搓分离、抛掷分离与气流分离有序结合,实施莲籽混合物中莲芯、碎壳和莲仁的分离与清选;介绍了莲籽壳仁分离与清选机械的主要结构和特点;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和运动特性;确定了该机械的主要技术参数和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