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鲁西黄泛平原潮土上进行毛白杨栽植深度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后苗木生根主要在原苗干靠近根颈的部位和原苗根的顶尖部位,栽植过深、过浅均影响根系发言和幼林的成活、生长。以将苗木的根颈栽至20~40cm为宜,不仅根系发育好、造林成活率高,且林木生长量大。  相似文献   

2.
毛乌素沙地沙棘高效造林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沙棘的克隆特性以及毛乌素沙地环境异质性高的特点,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沙棘高效造林关键技术,旨在为人工林科学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技术角度研究,分析了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纪成据 《绿色科技》2021,(1):107-109
指出了竹柏在目前主要作为园林树种栽培,除20世纪70年代福建林学院在西芹镇山地造林一片外,其他地方罕见山地造林报道.竹柏种粒大,种子含油率高,是优良的油料能源树种之一.为此,总结了多年的造林经验,开展了竹柏山地造林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竹柏能源林的纯林造林关键技术,为竹柏能源林的规模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杉木高效经济生态型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忠坤 《湖南林业》2009,(10):24-24
长期以来,杉木造林方式一般采用1年生裸根苗。为了尽量减少裸根苗造林的缓苗期,促进幼苗生长,造林前对林地往往都进行炼山、垦复,造林后须对幼林进行多次抚育,劳力消耗多,造林成本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全垦整地造林、全垦抚育方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传统的造林技术已不符合当下社会发展要求,造林技术必须创新。  相似文献   

7.
应用高效吸水剂植苗造林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9.
沿江滩地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因子以及不合理开发利用等综合因素影响 ,长江中下游地区已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出现了面积规模不等的江、河、湖滩地 ,总面积约 6 3万hm2 ,大部分呈冬陆夏水状态 ,生长着以挺水植物群落和草本植物群落为主的沼泽植被。土壤为非地带性的淤积潮土 ,pH值 6 .0~ 8.2。由于滩地地形复杂 ,为非封闭状态 ,且水流、水位变化大 ,不仅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防护效益 ,还成为血吸虫中间寄主钉螺的孳生地。为充分利用滩地的土地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 ,上个世纪 90年代以来 ,进行了“三滩”地开发 ,因地制宜地开展了植树造林与抑螺…  相似文献   

10.
邱彬 《绿色科技》2019,(9):224-225
指出了杉木具有多种用途,也是当前吸附性材料研究的主要原料,近年来市场对于杉木的需求量越发增多,促使着杉木种植户的大规模种植。但杉木造林中存在一些技术难点,使得杉木的造林质量难以提高,造成质量与产量受到限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针对杉木的种植与造林技术进行了技术要点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造林和病虫害技术,以期提高杉木的造林有效性,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不同柳叶栎种源生长性状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美国引进的6 a生柳叶栎9个种源的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树高、胸径、分枝数、分枝角和枝下高均存在显著差异,而冠幅并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生长最好的19号种源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冠幅分剐为2.4 m、6 cm、1.64 m,是最差的22号种源的1.14倍、1.3倍和1.12倍.依据多性状选择指数,初步筛选出19号、18号和23号等3个生长表现优良的种源.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黄连木造林成活率和造林后的生长速度,对黄连木容器苗造林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塑料营养袋苗和塑料营养钵苗的苗高分别为43.6 cm和26.8 cm,造林成活率分别为96%和97%;适当深栽 覆草的造林成活率达100%;容器苗苗龄对造林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只影响当年生长量,以百日以上苗龄生长量最高,可达40 cm以上。  相似文献   

13.
水曲柳人工造林与培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缓坡、轻微水湿地、农耕地等不同立地进行水曲柳人工造林,以农耕地为最佳,其次是缓坡。农耕地10 a生水曲柳人工幼林平均树高为5.430 m,为其它立地水曲柳人工幼林树高均值的150.0%,单位面积立木蓄积为其它立地立木蓄积的158.3%,树高、胸径最大值分别为6.80 m和7.3 cm,表现出较强的生长优势。水曲柳人工林生长规律为:3 a、6 a生时,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开始加快,速生期内胸径、树高连年生长量分别在0.40-0.67 cm之间和0.500 0-1.000 0 m之间。采用Riehards曲线进行水曲柳人工幼林树高生长过程拟合,结果为H=8.773 545×[1-EXP(-0.217 416 5 X)]3.574 767。  相似文献   

14.
从柳叶栎原产地美国宾夕法尼亚、田纳西、阿肯色和路易斯安娜等4个州引进9个柳叶栎种源,于1999年分别在江苏东海县、宜兴市等地进行造林试验,对试验林进行了8 a观测,调查了造林当年成活率和3 a时保存率,测定了树高、地径、幅冠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9个不同种源间生长有显著差异,其树高、地径和冠幅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8.26%~11.42%,14.14%~18.9%和5.9%~13.6%。1~8 a时,柳叶栎种源的树高和地径年际间相关显著,具有早期选择潜力。按综合指数评定法,初选出9818号和9817号2个综合性状表现好的优良种源,其树高和地径比参试种源平均值增加10.6%和13.9%。  相似文献   

15.
影响山核桃栽培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根据山核桃的生态习性正确选择造林地,掌握正确的造林和抚育措施。从造林地选择、造林措施、苗木质量、抚育管理、引种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了山核桃栽培关键技术,以期对研究山核桃栽培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林口林业局杨树丰产林营造技术的方法和措施,通过集约经营来促进林分生长,总结了营造杨树丰产林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Sap flow, and atmospheric and soil water data were collected in closed-top chambers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soil water potential for saplings of Liquidambar styraciflua L., Quercus phellos L. and Pinus taeda L., three co-occurring species in the southeastern USA. Responses of canopy stomatal conductance (g(t)) to water stress induced by high atmospheric water vapor demand or transpiration rate were evaluated at two temporal scales. On a diurnal scale, the ratio of canopy stomatal conductance to maximum conductance (g(t)/g(t,max)) was related to vapor pressure deficit (D), and transpiration rate per unit leaf area (E(l)). High D or E(l) caused large reductions in g(t)/g(t,max) in L. styraciflua and P. taeda. The response of g(t)/g(t,max) to E(l) was light dependent in L. styraciflua, with higher g(t)/g(t,max) on sunny days than on cloudy days. In both L. styraciflua and Q. phellos, g(t)/g(t,max) decreased linearly with increasing D (indicative of a feed-forward mechanism of stomatal control), whereas g(t)/g(t,max) of P. taeda declined linearly with increasing E(l) (indicative of a feedback mechanism of stomatal control). Longer-term responses to depletion of soil water were observed as reductions in mean midday g(t)/g(t,max), but the reduction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species. Thus, species that employ contrasting methods of stomatal control may show similar responses to soil water depletion in the long term.  相似文献   

18.
高效外生菌根菌复合菌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厚环乳牛肝菌、灰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3种外生菌根真菌和树木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进行了高效复合菌剂的研制及其日本落叶松接种效果的研究。通过室内PDA生物测定,L27(3^13)田间正交设计育苗、载体配方、菌体复合、干燥、包粒等技术的研究,研制并生产出高效复舍菌剂-EMC固体颗粒剂。确定了EMC菌剂的保存期及圃地育苗的最适用量。日本落叶松床播育苗结果表明,经EMC菌剂处理的播种苗苗高、地径等生长量比对照提高18.68%。41.67%,比单一菌剂提高6.25%~14.00%,比基质提高12.50%~21.43%;Ⅰ级苗率提高10.80%~12.5%。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油茶林培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主要木本油料树种。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油茶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从油茶的良种选育、育苗技术、种植技术、幼林抚育管理、成林管理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油茶林培育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0.
坡度≥16°以上的陡峭山地,水土流失严重,采用油松、侧柏小坑造林技术,既可获得较高的造林成活率,又可保护天然植被不遭破坏,减轻水土流失,且操作简易,省工省时,值得采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