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思良种‘中研10号’是从越南引种经区域化试验后选出的优良无性系,其母本为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父本为大叶相思(A.auriculiformis)。‘中研10号’速生性突出,其4年生平均单株材积超过对照母本马占相思84.5%。‘中研10号’干形通直,尖削度小,冠幅紧凑。‘中研10号’马大相思可采用组培和扦插方式繁殖,造林成活率高。其木材基本密度0.427 g/m~3,木质素含量21.11%,综纤维素含量70.35%,α-纤维素含量39.89%,适用于建筑材、板材、纸浆材等工业用原材料。  相似文献   

2.
湿加松Pinus elliottii × P.caribaea及其母本湿地松P.elliottii是我国南方重要的脂材两用商品林树种。研究通过比较二者松脂成分与特性的差异,分析湿加松成为广东采脂优势树种的潜力。以广东台山种子园20年生的湿地松与湿加松子代测定林为材料,割脂采集松脂样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二者松脂成分差异;同时,通过高压蒸汽蒸馏松脂获得松香和松节油,并将以上的松香进行深加工获得138#和145#松香树脂,以及其调配得到的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IS),并根据标准测定松香得率与软化点,以了解深加工产品的物理性质。湿加松与湿地松松脂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β-蒎烯、β-水芹烯、海松酸、去氢枞酸和枞酸呈显著性差异。湿加松的β-水芹烯、去氢枞酸和枞酸含量高于湿地松,而β-蒎烯和海松酸含量低于湿地松。两者的松香软化点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湿加松的松香软化点高于湿地松。湿加松与湿地松松脂的主要成分一致但相对含量存在差异,说明湿加松松脂具备母本湿地松松脂的特性;此外,湿加松的松香软化温度高于湿地松,其调配的SIS具备更好的耐低温性能和增粘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澳大利亚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 caribaea)在广西中部引种的生长表现,在桂中地区的三门江林场对澳大利亚湿加松(P. elliottii×P. caribaea)与马尾松(P.massoniana)、加勒比松(P.caribaea)、湿地松(P. elliottii)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对其生长量、产脂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7.8a生时各树种的生长量为马尾松湿加松加勒比松湿地松;在松脂产量方面,湿加松加勒比松湿地松马尾松。湿加松早期生长快于其他树种,6.3 a生之后马尾松的生长量超过其它树种,17.8 a生时马尾松生长量显著高于湿加松、加勒比松和湿地松。从生长量和产脂量两个指标综合考虑,湿加松可作为脂材两用林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澳大利亚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 caribaea)在广西中部引种的生长表现,在桂中地区的三门江林场对澳大利亚湿加松(P. elliottii×P. caribaea)与马尾松(P.massoniana)、加勒比松(P.caribaea)、湿地松(P. elliottii)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对其生长量、产脂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7.8a生时各树种的生长量为马尾松>湿加松>加勒比松>湿地松;在松脂产量方面,湿加松>加勒比松>湿地松>马尾松。湿加松早期生长快于其他树种,6.3 a生之后马尾松的生长量超过其它树种,17.8 a生时马尾松生长量显著高于湿加松、加勒比松和湿地松。从生长量和产脂量两个指标综合考虑,湿加松可作为脂材两用林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5.
湿加松优良家系丰产林生长表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利用广东省湿加松良种选育协作组研制的14个优良杂种家系的扦插苗木在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内营建试验示范林7 hm2,利用优良杂种家系的混合扦插苗木在广东省台山市赤溪镇营建丰产林120hm2。试验示范林5.5年生时的数据表明,优良家系扦插苗木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可达到6.69 m,11.31cm,0.03603 m3,其材积生长比作为对照的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分别大136.59%,15.49%;3.5年生的丰产林的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3.50 m,5.62 cm,0.0054 m3,材积生长比作为对照的湿地松大350%。该结果充分显示了湿加松优良家系的生长优势,说明湿加松可在广东中南部地区通过扦插扩繁、大量推广。  相似文献   

6.
采用7、10、11和16个月生的湿加松无性系扦插苗造林,对造林成活率及5年生时的保存率和生长量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湿加松的成活和保存率比湿地松略低,但生长量明显大于湿地松,说明湿加松生长优势明显,有较大的推广价值;4种苗龄的湿加松无性系苗造林效果比较,10、11和16个月苗龄的湿加松苗造林后的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量均显著优于7个月苗龄的湿加松苗。综合考虑育苗成本和造林效果,认为采用10或11个月苗龄的扦插苗造林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为系统掌握湿加松的适宜性和生长规律,在衡阳市祁东县太和堂镇,通过设置固定标准地定期对湿加松的树高、胸径、冠幅等进行测量,对湿加松与湿地松的适应性与生长量、湿加松的幼林生长规律和年生长规律等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生根促进剂的种类、浓度、浸泡时间对湿加松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加松生长速度高于湿地松。湿加松树高连年生长量在1.2~1.7 m之间,年平均树高生长量为1.3 m。胸径连年生长量在1.8~2.5 cm之间,年平均胸径生长量为2.1 cm。湿加松树高生长从2月初开始萌动,3月开始生长,生长期260 d左右,4、5月生长速度最快。胸径生长从2月中旬开始萌动,生长期280 d左右,3月、8月为生长高峰。不同生根促进剂的种类对湿加松扦插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福建省福鼎市店下虎头坝林场进行了湿加松、马尾松和湿地松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个树种造林保存率较高,生长量均超过了国家颁布的速生丰产林标准,均适合在闽东沿海地区造林。5年生时,3个树种的生长量大小排序是:湿加松、马尾松和湿地松,湿加松生长较好,与马尾松在胸径、树高和材积等生长性状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10年生时,3个树种的生长量大小排序是:马尾松、湿加松和湿地松,马尾松生长量全面超过湿加松,但差异不显著。5年生和10年生时,马尾松、湿加松与湿地松间的胸径、树高、材积等生长性状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表现出湿加松在幼龄早期生长较快,马尾松在幼龄后期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9.
引种湿加松苗期生长表现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湿加松是湿地松(Pinuselliottii)和加勒比松(Pinuscaribeaea)的杂交种。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湿加松(Pee×Pch=Pinuselliottiivar.elliottii×caribeaeavar.hondurensis)F2子代一年生实生苗表现出十分明显的生长优势,其平均苗高34 8cm,比湿地松和马尾松(Pinusmassoniana)大74%;平均地径0 48cm,比马尾松大52%;3种松树的根系生长表现无显著差异,但湿加松地下部分鲜重显著大于马尾松,地上部分鲜重极显著大于湿地松和马尾松。四川省引种湿加松宜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以6年生杨树无性系鲁林1号(PopulusבLulin-1’)、I-107(P.×euramericana cv.‘74/76’)和L35 (P.×euramericana cv.‘L35’)为试验材料,对其木材的纤维形态、化学组分、浆料性能和纸张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木材的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和长宽比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鲁林1号的纤维长度和长宽比为1.153 mm和49.5,分别为I-107的98.8%和106.0%,分别为L35的99.74%和99.74%;鲁林1号木材的化学组分中综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较高,木素和戊聚糖等含量较低,浆料白度及强度性能各项指标优良。此外,鲁林1号的纸张具有较好的抗张指数与耐破指数,总体纸张质量介于I-107与L35之间。综合分析认为,杨树无性系鲁林1号适合配抄各种中高档文化用纸。  相似文献   

11.
杂种松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湛江市林业良种场及澳大利亚昆士兰林研所提供的杂种松在雷州半岛 2个试验点造林 ,7~ 1 5年生结果表明 ,优良杂交组合以本种加勒比松优良家系 (吴 2 ,河 6 ,南 2 )为母本与湿地松优良家系或与巴哈马加勒比松为父本的杂种松 ,其生长可比对照 (本种加勒比松 )蓄积生长量大 1 .2倍~ 1 .7倍。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PEE×PCH等杂种松 7年生蓄积量生长比对照 (本种加勒比松 )大 2 .9倍~ 4 .2倍。杂种松具有生长快、干形通直 ,抗风力及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等优点 ,且耐贫瘠立地。杂种松木材比重与纤维长介于两个亲本之间 ,8~ 9年生由幼龄材过渡到成熟材。较优良的杂种松可在雷州半岛及海南东部沿海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南方杂交松生长和材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广东湛江 15年生和广西东门林场 7年生的杂交松试验林的生长和材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广东湛江 15年生最优良杂交松组合 (正种加勒比松河 6×湿地松混合花粉 )的材积较对照正种加勒比松材积大 1.66倍 ;广西东门林场 7年生杂交松 (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 ) 3个家系的平均材积较湿地松 60个家系的大 2倍 ,最优良杂交松 (家系 62号 )的材积较湿地松大 2 .88倍。以上优良杂交松可分别在我国热带及南亚热带推广。杂交松的年轮平均密度和晚材率大致处于正种加勒比松和湿地松之间 ,年轮平均密度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晚材率差异所致。 3种松木的变异模式都是从髓心起逐渐增高 ,到第 8~ 9年变化趋缓 ;杂交松在近树皮处的纤维长度介于两个亲本之间 ,近髓心处的纤维长度略大于两个亲本的纤维长度  相似文献   

13.
湿加松在粤北山区早期生长表现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种植于粤北乐昌龙山林场的6年生湿加松测定林数据,分析了湿地松与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杂种家系(PEE×PCH)、湿地松与巴哈马加勒比松杂种家系(PEE×PCB)、湿地松改良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PEE(op))、洪都拉斯加勒比松1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PCH(op))、马尾松初级种子园混合子代(PMA(p))、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初级种子园混合子代(PCH(p))、古巴加勒比松初级种子园混合子代(PCC(p))、巴哈马加勒比松初级种子园混合子代(PCB(p))、湿地松改良代种子园混合子代(PEE(i))、湿地松1代种子园混合子代(PEE(o))、湿地松初级种子园混合子代(PEE(p))、火炬松初级种子园混合子代(PTA(p))间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生长量差异.结果表明:树种间及树种内类型间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存在差异,生长量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材积生长从大到小的顺序为:PEE×PCH>PEE×PCB>PCH(p)>PMA(p)>PCH(op)>PEE(op)》PEE(i)>PEE(p)>PCB(p)>PCC(P)>PEE(o)>PTA(p);湿加松当年造林成活率平均达96.2%,6年生时保存率平均达87.2%;21个家系间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从中初选出10个最优家系,其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6.35 m、10.85 cm、0.035 48 m3,与PMA(p)、PCH(p)、PCB(p)、PEE(o)、PTA(p)比较,材积现实增益分别为59.39%、48.76%、134.97%、162.23%、172.29%.  相似文献   

14.
以‘绿岭’、‘辽宁1号’、‘香玲’、‘上宋6号’、‘中林1号’和‘清香’6个核桃品种为试材,于2013年4月15日取样测定各品种叶片和子房的过冷却点、结冰点及电解质渗出率,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4月20-21日调查各品种的霜冻害受冻指数。结果表明:‘绿岭’、‘香玲’、‘辽宁1号’、‘上宋6号’、‘中林1号’和‘清香’的霜冻害受冻指数分别为41.97%,52.65%,54.88%,67.58%,74.93%,98.67%,‘绿岭’受冻指数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绿岭’、‘香玲’、‘辽宁1号’、‘上宋6号’、‘中林1号’和‘清香’叶片的过冷却点分别为-4.40,-4.27,-3.87,-3.73,-3.53,-3.23℃,结冰点分别为-3.83,-3.27,-3.10,-3.30,-2.47,-2.43℃;子房的过冷却点分别为-3.71,-3.68,-3.53,-3.24,-2.72,-2.31℃,结冰点分别为-3.12,-2.83,-2.61,-2.53,-1.87,-1.73℃;其中‘绿岭’、‘香玲’叶片、子房的过冷却点,子房结冰点均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绿岭’叶片结冰点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绿岭’、‘香玲’、‘辽宁1号’、‘上宋6号’、‘中林1号’和‘清香’叶片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33,-2.96,-2.81,-2.63,-2.31,-2.25℃,其中‘绿岭’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子房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62,-2.58,-2.39,-2.05,-1.80,-1.07℃,‘绿岭’与‘香玲’无显著差异,但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对各品种过冷却点、结冰点、电解质渗出率、低温半致死温度分析及田间抗霜冻结果均表明,6个品种的抗霜冻能力由高到低为‘绿岭’、‘香玲’、‘辽宁1号’、‘上宋6号’、‘中林1号’、‘清香’。  相似文献   

15.
湿加松(Pinus elliottii Xp.caribaea)是以湿地松(Pinus ellittii Enge Im)为母本,以洪都拉斯加勒比松(P.caribaea More Iet)为父本的杂交新品种,我国最早由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于20世纪90年代开展湿加松的杂交育种和无性繁殖研究,并逐步推广到粤南的滨海低地、粤北山区以及福建高海拔地区。该品种表现出林木生长快、松脂产量高的效果。但是,相关研究表明,该  相似文献   

16.
试验表明运用红叶石楠组培苗建立采穗圃,剪取的穗条品质最佳,‘鲁宾斯’红叶石楠穗条扦插发根率达到95.83%,‘红罗宾’红叶石楠达到97.22%。在当年1月份,对‘红罗宾’4年生母株上年度的侧枝进行强修剪,6月份剪下的主枝当作穗条,扦插生根率达到91.67%。采穗圃建立1~4年后,通过适宜措施仍可继续采集优质穗条。采取平刈措施对‘红罗宾’6年生地栽母本进行采穗圃的改造,可促进母本基部萌蘖,剪下的‘红罗宾’枝条发根率可达90.21%,幼化复壮的效果十分明显。扦插过程中,当年6月上旬剪取的穗条以春梢品质最好,夏梢其次,侧枝最差;扦插前进行穗条分级有利于提高成苗率和苗木品质。  相似文献   

17.
‘北杨’是通过人工控制授粉选育而成,雄株,为美洲黑杨种内杂种,其母本为南抗杨,父本为‘D175’。9年生平均胸径21.3 cm,平均树高20.4 m,单株材积0.250 m~3,比对照‘中林2025杨’材积生长量提高49.9%。树冠长卵形,干形通直,冠幅中等,早期速生,抗光肩星天牛,耐瘠薄。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茶用菊花新优品种在短期内快速规模化生产的难题,该文以‘玉龙’、‘玉台1号’、‘亳菊’、‘贡菊’、‘杭菊’5个茶用菊花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茶用菊花侧芽的幼嫩茎尖进行微扦插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5个茶用菊花品种中,‘贡菊’的扦插苗生根率最低,仅为12.5%,其他4个品种均为100%;‘玉龙’、‘玉台1号’和‘杭菊’均具有较整齐的扦插根,生根质量较高,‘亳菊’次之,‘贡菊’最差。扦插30d后,微扦插苗的株高均较插穗增加了3~4倍。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5个茶用菊花微扦插苗的株高、冠幅和花径均与对照扦插苗无显著差异,仅始花期推迟了2~3d。因此,侧芽幼嫩茎尖微扦插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大大提高茶用菊花的繁殖系数,并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实现了茶用菊花的快速育苗。  相似文献   

19.
用已认定的思茅松良种(景谷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种子)建立采穗圃生产的扦插苗,开展不同密度(2 m×2 m、2.5 m×3 m、3 m×4 m)及不同种类苗木(思茅松良种实生苗、思茅松良种扦插苗、卡西亚松扦插苗、湿加松扦插苗、湿加松实生苗)的造林对比试验。对造林后第4年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在不同种类苗木试验中,思茅松良种扦插苗与其它种类苗木的树高在0.01水平上存在极显著差异,比卡西亚松扦插苗、湿加松扦插苗、湿加松实生苗、思茅松良种实生苗树高分别高出39.5%、24.7%、46.5%、30.1%;思茅松良种扦插苗与湿加松扦插苗的胸径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比卡西亚松扦插苗、湿加松扦插苗、湿加松实生苗、思茅松良种实生苗高出8%、-15.3%、6.4%、-9.1%;在用思茅松良种扦插苗定植的密度试验中,树高差异不显著,密度2.5 m×3 m和2 m×2 m、3 m×4 m的胸径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密度2.5m×3 m比密度2 m×2 m、3 m×4 m的胸径分别高出10.5%、29.2%,3个密度处理的平均树高和胸径可达到327 cm和56mm。由此可见,思茅松良种扦插苗造林效果显著高于其它苗木,造林密度以2.5 m×3 m为好。  相似文献   

20.
欧美杨107号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欧美杨 10 7号 (Populus×euramericana(Dode)Guineircl.‘74 / 76’)引种试验表明 :扦插成活率在 95%以上 ,苗期生长量明显高于中林 4 6杨 ,而和三倍体毛白杨差异不大 ;抗虫 (天牛 )性明显优于三倍体毛白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