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养生行业正悄然崛起,尤其是在中国温泉资源丰富的少数地区,温泉养生旅游这一新兴产业悄然崛起。发展温泉养生文化旅游,主要是借鉴日本的温泉发展经验,加上国内占有资源的优越、广阔的市场和环境等条件,再结合资源产品化的时尚理念,携手推出温泉养生旅游多方面受益的行业,为国内休闲、娱乐、养生、旅游系统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2.
3.
4.
5.
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成为相关部门必须要面对的一大难题。基于此,笔者概述了全域旅游的意义,分析了全域旅游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创新策略。结果表明,全域旅游为我国旅游产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农村人口收入渠道会日益丰富,并有助于提高他们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6.
基于全域旅游理念的乡村旅游产品创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阐释全域旅游概念、剖析其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研究了全域旅游视角下的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的途径,探析了全域旅游视角下的乡村旅游产品创新观,并提出了全域旅游视角下的乡村旅游产品创新策略,以期弥补全域旅游与乡村旅游产品结合发展研究的不足,完善乡村旅游产品理论体系建设,为乡村旅游产品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同时促进全域旅游理念的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条件,会给"三农"问题带来契机,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而全域旅游转变了传统的乡村旅游同质化、单一化的现状,成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助推器。课题组通过分析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三者间的耦合关系,以西峡县为研究区域,科学规划旅游产业发展、文化城镇化建设、旅游特色小镇等落脚点,提出了西峡县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路径体系,旨在为西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城乡统筹中乡村旅游的特殊作用并结合内江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对内江市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必要性作了分析,并讨论了内江市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新条件下促进武汉旅游经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便利的中部城市.随着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国内旅游业环境的变化和武汉市自身的规划建设,发展武汉旅游经济必须考虑一些新的条件.通过加大基础设施般入、打造地方旅游品牌、提供优质旅游服务、加强宣传力度等措施,武汉旅游经济发展将迎来全新面貌. 相似文献
10.
武汉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便利的中部城市。随着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国内旅游业环境的变化和武汉市自身的规划建设,发展武汉旅游经济必须考虑一些新的条件。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打造地方旅游品牌、提供优质旅游服务、加强宣传力度等措施,武汉旅游经济发展将迎来全新面貌。 相似文献
11.
12.
农民创业培训的实践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甘肃农村不同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特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产学研结合,面向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实现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今后发展农民创业培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机电一体化技术对工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现在处于工业化的重要时期,要设置好和配置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国家工业发展提供合格的技术人才,文章在专业的技术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专业对人员技术需求的状况以及专业对岗位的要求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古村落是一种旅游资源,它的开发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遭受破坏就不复存在,因而在开发古村落乡村旅游时离不开科学理念的指导。该文对古村落乡村旅游的开发原则及合理开发措施进行探究,助力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对比国内及国外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并重点回顾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特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环境承载力、利益相关者理论四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出国内外研究视角上的差异以及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市农业科技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依托科技进步,实验哈尔滨市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为总体目标,在充分分析全市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明确发展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全市农业科技发展的12条对策。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魏学勤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8,(2):3-5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工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年均增速高达24%.继2006年全国汽车产销突破700万辆大关之后,2007年汽车产量达到888.24万辆,2008年仍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汽车产销有望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据公安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07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5696万辆,占世界8.5亿辆汽车保有量的6.7%,每千人拥有汽车超过40辆;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世界汽车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