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艳 《河北农机》2019,(5):105-105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扶贫工作的开展,在林业扶贫的背景下,森林资源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但是,在现阶段扶贫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相关的部门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在进行林业生态扶贫的过程中应坚持一定的原则,即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在保护林地和土地资源的基础上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是在林业扶贫的背景下,分析林业资源给农民收入带来的影响,同时阐述了影响林业扶贫的原因和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
3.
4.
为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我国颁布了很多精准扶贫脱贫政策,并投入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对于不同的致贫原因采取对应的扶贫措施.而林业精准扶贫作为脱贫工作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模式,既可以推动林业工作从业者完成脱贫目标,也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我国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相吻合.本文先讲述林业精准扶贫脱贫具有的重要性,然后...  相似文献   

5.
雷学军 《农业工程》2015,5(5):38-43
《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碳减排机制,主要有太阳能、风能、水能及地热能等的利用,碳捕获与碳封存技术(CCS),工业减排和碳汇林的种植等。事实证明,上述机制没有改变也不能遏制大气中CO2急剧上升的态势。为此,笔者首次提出碳汇草的碳汇机制和界定方法。碳汇草通过多次刈割封存,可实现生物质的飞跃大增产。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核算,碳汇草每年的净碳汇量为210 thm2,碳汇量巨大。目前,全球森林面积在不断减少,碳储总量不断下降,开发新的碳汇机制迫在眉睫。由于森林不能刈割封存,碳汇草50年的“碳汇增量”,是相同面积森林“碳汇增量”的约650倍,可实现大气CO2负增长。据测算,大气中CO2总量约3.11万亿t,封存6 661亿t植物碳产品可捕碳9 725亿t,CO2浓度即可从当前的0.04%降低到工业革命前的0.027 5%;仅需边际性土地、污染需治理土地、湿地与水面等约1亿hm2种植面积。项目的实施,可降低和提前CO2峰值,调节温室效应,消除雾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创造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赢。   相似文献   

6.
焦津 《河北农机》2019,(6):118-118
传统金融扶贫模式虽然是我国历年来扶贫的主要模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弊端也日渐凸显,传统的金融扶贫无法顾及方方面面,也无法让每一名贫困群众都参与进来,其监管任务也是特别繁重,因此我们需要结合互联网来寻求扶贫突破。政府提出“互联网金融扶贫”的概念,以求实现传统金融扶贫模式的创新,使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并助力实现精准扶贫。本文通过对几种典型的传统金融扶贫模式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出互联网助力扶贫的必然,并对互联网助力扶贫模式进行优势分析。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属性。林业是低碳经济的主要承担者,担负着发挥低碳效益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基于我国林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阐述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9.
金融扶贫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措施。将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精准扶贫的关键举措。文章主要从法社会学的角度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对发展某县农村金融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精准扶贫是我国的首要战略目标,精准识别和精准扶贫策略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和基础,然而目前仍没有一种科学有效的精准识别体系,这大大影响了精准扶贫战略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运用为精准扶贫策略实施提供全新的思维和理念,通过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可以较为准确地划分当前农村贫困家庭的类型,解析贫困家庭的贫困原因和所处境地,便于精准地找出贫困对象,理论上分析出有可能陷入贫困的脆弱家庭,研究探讨精准扶贫战略的措施,对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1.
扶贫统计监测是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要的基础性环节。阐述近年来辽宁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变化。分析新时期对扶贫统计监测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并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新举措,为制定扶贫开发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精准扶贫是深化改革、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介绍精准扶贫提出的背景,论述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路,为找准贫困人口、分析致贫原因、落实帮扶责任、实施精准扶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文章主要针对湖北省的金融扶贫展开分析,明确了湖北省金融扶贫当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具体的困境,并针对这些问题和困境提出了应对的对策,希望能够为今后的湖北省金融扶贫带来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依据田间试验,以西藏高寒牧区典型人工牧草(燕麦)为研究对象,对其耗水规律、灌溉制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燕麦不同处理耗水量在283.7~380.24mm之间变化,各生育期耗水量与耗水模数总体变化呈现先升高拔节后降低抽穗再小幅回升的变化趋势。适宜作物-水模型为Stewart模型,水分敏感程度顺序为拔节~抽穗、分蘖~拔节、抽穗~刈割、出苗~分蘖。得到的理论灌溉制度灌水次数为1~4次,灌溉定额为516~1 551m3/hm2。应用ISAREG模型对非灌溉制度进行了优化,模型模拟精度较高,与充分灌溉相比,优化灌溉制度灌水量减少7.2%,减产率仅3.7%。该成果可初步用于西藏高寒牧区牧草灌溉制度制定和用水管理。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提出了总要求,这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湘西州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指明了方向,本文试就新农村建设与湘西自治州扶贫开发的关系湖南省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湘西州作为精准扶贫的发源地,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机遇,采取"湘西为村"模式,积极探索"互联网+贫困村"的有效途径,对破解三农问题,激发农村内生活力、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精准扶贫背景下沙市区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超 《湖南农机》2016,(9):82-83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战略导向,是对接经济新常态要求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和发展质量提升的政策回应,是服务于“共富共赢”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实现的关键途径。文章首先分析了精准扶贫的内涵,然后探讨了沙市区精准扶贫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最后提出了沙市区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覆膜方式对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生态系统净碳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关中平原小麦-玉米轮作(2014—2015年)农田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通量进行监测,并用净增温潜势(NGWP)和碳足迹2个指标评估不同覆膜方式对关中平原农田温室效应、作物生产碳足迹的分布和构成的影响。试验处理设置为不覆膜(CK)、半膜覆盖(BM)、垄作覆膜(LM)、全膜覆盖(QM)。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BM、LM、QM处理下作物年际总产量分别增加了9.0%、16.5%、26.6%;CO2的年际排放总量分别增加了33.9%、9.3%、31.6%,N2O的年际排放总量分别增加了22.9%、14.3%、47.1%,但CH4的年际吸收总量无显著性差异;NGWP分别增加了9.0%、16.7%、26.0%;LM、QM处理碳足迹较CK处理减少了33.2%、21.9%,而BM处理碳足迹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BM处理单位产量碳足迹较CK处理增加了16.3%,而LM处理较CK处理减少了13.1%,QM处理与CK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不同覆膜方式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垄作覆膜更有利于关中平原小麦-玉米轮作系统的固碳减排。  相似文献   

19.
为计算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农田棵间蒸发量,以一年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体系试验数据为基础,进行了以叶面积指数、地表秸秆覆盖率、地温比值、地表含水量等参数为自变量,日棵间蒸发量为因变量的4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日棵间蒸发因素强弱顺序依次是地温比值、地表含水量、叶面积指数及地表秸秆覆盖率,并建立了一年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蒸发积分模型.  相似文献   

20.
利用灌区排水和汛期洪水建设生态林可行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新和县灌区一方面每年都受到汛期洪水的威胁,另一方面该县西南部的“百里风区”由于水源缺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危及了当地的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根据“百里风区”的地形条件,提出利用渭干河流域、台兰河流域和喀拉玉尔滚河流域灌区余水、排水和汛期洪水,在“百里风区”建设6.52万hm^2的生态公益林。该项目实施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了再利用,同时也减轻了洪水对新和灌区的威胁。不但可以改善新和县“百里风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而且还可涵养水源,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塔克拉玛干沙漠向北扩展,对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改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