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德国再生工业原料植物的开发与利用北京农业大学张明亮,任天志,由振国随着化石能源紧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近几年德国一些研究机构和工厂开始对再生工业原料植物的开发利用进行研究,在再生工业原料植物的引种、生态适应性选择、种植、收获、运输和加工利用等方面取...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的经济模式而言,经济增长与能源需求是呈正相关的,能源是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在世界能源消费排行榜中排名前三的都属于化石能源,其不可再生的特性使得化石能源正走向枯竭的边缘.生物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正成为我们能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途径.然而,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却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短时间内更无法替代化石能源.为此,通过对生物质产业现状的分析,探讨生物质能发展的前景,为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世界步入工业化的时代之后,天然气、石油等化石能源被大量的使用,目前世界已经面临着严重的能源短缺问题,开发新型环保节能的能源势在必行。沼气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是变废为宝的首要代表,它使废弃物转换为能源,不仅有着化石燃料没有的可再生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污染。本文对我国沼气利用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利用现代科技生产生物质能源,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阐述了能源植物前质体的发育,着重介绍了质体与脂类合成相关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生物质能源合成的产业化策略。植物生物质能源合成调控原理的产业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转基因方式增强油脂生物合成以及通过热化学和生物化学方法转化生物质能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152-154
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沿海省份之一,其飞速发展的经济主要依靠传统化石能源的供应,然而有限的化石能源对于浙江省来说已经跟不上其发展的步伐,其排放的温室气体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并阻碍了浙江经济的发展速度。这时,清洁环保、储量丰富、循环可持续利用的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紧迫。为了改善当今能源结构、促进合理能源消费与满足多元化能源需求等,在对浙江沿海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储量、分布及发展现状做了初步概述后,分析了浙江省海洋可再生能源在开发利用中的利益获得与存在问题并在最后为海洋可再生能源能够在浙江省持续开发与合理利用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能源植物的种类、开发利用能源植物的意义以及国内外能源植物的利用现状,重点综述了我国木本能源植物的分布、种类和研究开发概况,并就我国木本能源植物的利用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家参谋》2012,(12):48
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存储在体内,形成可为人类利用的能源即生物质能。能源农业是以开发生物质能为目的的种植业。能源农业包括多种生物质资源利用方式:一是开发和利用农业生物质资源生产燃气和发电,以生物质能源替代其他能源;二是开发和利用农副产品及粪便、垃圾、柴草,  相似文献   

8.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撑。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目前能源供应主要依靠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及其开发利用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9.
发展生物质能源对缓解中国的矿质能源压力、减轻能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了发展生物质能源的迫切性的基础上,介绍了利用中国丰富的沿海滩涂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开发能源植物的潜力。同时,从滩涂资源的有效利用、盐生植物中能源植物的发掘和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能源植物耐盐性及改良盐生植物生产能源物质的特性等方面提出了沿海滩涂发展能源植物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0.
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树种。主要经济产品为油脂,是制造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由于它不论是在化学分子构成,还是能源利用形态上均与化石能源非常相似,对常规的能源有最大的替代能力,这为缓解日趋短缺的能源危机,提供了可再生途径。随着对文冠果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较高的医药工业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文冠果树冠开阔,树形优美,是珍贵的园林绿化树种和良好的蜜源植物。进而也成为园林界的新宠。大力发展文冠果产业,对促进我省经济林建设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分出生态足迹和承载力两部分来计算安徽省2009-2011年的森林生态足迹,根据统计数据中生物资源和各项能源的消费量,计算出森林的生物资源账户和能源消费账户的生态足迹,再进一步计算各年的生态承载力,发现安徽省2009-2011年都是生态盈余,但森林生态足迹会很快赶超其生态承载力。并对如何维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能源消费和森林资源恢复两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郭安  赵祎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27(2):82-84,90
以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为例,阐述了云南生物质能十分丰富,而油气资源较为贫乏的能源特点,分析了云南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比较优势,提出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加,其中煤炭和柴油消费占50%以上。农业生产依赖化石能源,已经对资源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改善和优化农业能源消费结构,实现低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VAR模型,使用1996—2016年中国农业能源消费和农业经济增长数据,分析了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减少使用化石能源、增加使用清洁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农业产出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苏佳凯 《北京农业》2011,(36):128-129
能源是我国环境问题的核心,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能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随着资源有限性和环境压力加大,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当前世界能源消费以化石资源为主,其中中国等少数国家是以煤炭为主,其他国家大部分则是以石油与天然气为主。按目前的消耗量,专家预测石油、天然气最多只能维持不到半个世纪,煤炭也只能维持一二百年。所以不管是哪一种常规能源结构,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都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5.
Brazil's energy options and current outlook are examined, and a summary of known reserves of fossil and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is given. Brazil has abundant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but very modest reserves of fossil fuels. Consequently, the emphasis in the future will have to be on the utilization of solar energy, hydroelectric power, and biomass in a program designed to preserve local traditions and culture.  相似文献   

16.
Outside of China, the countries of southern and eastern Asia contain 30 percent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but only 2 percent of the known fossil fuel resources. Economic growth has resulted in increasing imports of petroleum and petroleum products. Because of the tenfold rise in oil prices since 1972, several of these countries are faced with two dilemmas-one short range and one long range. Unless they can discover more fossil fuel resources within their own borders, they must either incur dangerously growing foreign exchange deficits or drastically slow their economic growt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nergy production, conversion, and conservation should eventually allow local energy sources, of which the most promising is biomass energy, to be substituted for imported fuels. But diverting scarce land and water to plantations of fast-growing trees or other kinds of biomass may seriously limit food production in these crowded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7.
应用生态足迹方法,以海南省2000—2004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海南生态省以来(1999—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人均生态赤字由1999年的0.366hm^2增加到2003年的1.2206hm^2,呈逐年增加的趋势,5年增加了0.8546hm^2,增长了233.5%.海洋、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生态系统承受较大压力: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是最重要的原因,海洋、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的需求日益增加是直接因索;减少海洋、草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的生态足迹需求,提高其生态承载力.是实现海南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耕地、海洋和林地是海南的优势资源。海南生态比较优势明显,但经济仍不太发达,自然资源利用效率还比较低;建设生态省,走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海南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西藏农村生物质能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实现西藏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综述了西藏能源资源情况,分析了西藏农村生物质能利用的特点及潜力,并提出了西藏薪柴替代成略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结果]西藏可再生能源十分丰富,主要有水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和以薪柴和畜粪为主的生物质能,而常规化石能源资源稀缺,石油、煤炭资源比较少,能源消耗以生物质能为主。这种低水平的传统的能源消费结构使脆弱的高原生态植被遭到破坏,致使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结论]西藏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迫切需要改变目前能源的消费结构,积极实施薪柴替代战略,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农村小水电替代目前以生物质能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小城镇化进程,重点发展农村沼气,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减少因能源消费对西藏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9.
Most studies of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ignore either global inter-dependence or the long time spans necessary to adjust to new energy sources.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 has therefore studied on a global scale, for seven major world regions, the balance between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for the next 50 years. Reported here are the results for two benchmark scenarios. In the "low" scenario world energy consumption increases from today's 8.2 terawatt-year per year to 22 terawatt-year per year in 2030; in the "high" scenario, consumption increases to 35 terawatt-year per year. The study showed that time will be the limiting constraint in adapting the energy supply infrastructure to changing resource availability; resources will be available until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ext century, but a strong shift will be required to low-grade fossil fuels such as shale oil and tar sands. Each scenario studied indicated increase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use of fossil fuels, and potential geopolitic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world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相似文献   

20.
孙永平  张婷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759-17760,17762
通过对辽西地区古生物化石资源现状的说明,分析了辽西地区开发古生物化石资源的优势,提出了辽西地区应如何利用古生物化石资源来进行旅游深度开发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