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试验以原产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野生柳兰植株、种子以及栽培条件下采集的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野生柳兰植株移栽成活率、生长发育特性及越冬性,研究了野生和栽培柳兰种子的萌发特性和表面微观结构。试验结果表明:柳兰在呼和浩特地区能够越冬,翌年能正常的生长发育,盛花期与原产地相比延长了45d,有开发利用的潜力。野生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高于栽培种子,并且柳兰栽培种子播种前适宜的浸种温度为20℃,野生种子为30℃。在电镜观察中发现柳兰的野生种子和栽培种子外表面结构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分布在宁夏的野生灌木资源划分为药用植物、油料植物、栲胶植物、芳香植物、蜜源植物、饲料植物、纤维植物、防污植物、野生果树、观赏植物、水土保持与固沙植物及宁夏稀有珍贵濒危植物12种类别,分别描述各类别的种类及其分布范围,并对野生灌木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野生花卉以其浓郁的地域特色、独特的观赏效果、高度的适应性成为目前新花卉育种的首选材料.根据北京百花山野生花卉综合调杏结果,应用层次分析法,从花部性状、整株性状、生态适应性、资源现状4个方面构建了切花植物综合评价体系,筛选出9个优质野生花卉品种:缬草、柳兰、小黄花菜、手参、狭苞吾、紫菀、展枝沙参、落新妇、狼尾花,这9个品种花大色艳、茎干直立、花枝长综合评分较高,较易引种栽培,适合作为切花材料.  相似文献   

4.
矮壮素对野生花卉柳兰的矮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CCC)喷施野生花卉柳兰Chamaenerion angustifoliumL.,可明显抑制其主茎和侧枝的伸长生长,缩短主茎和侧枝及花序的节间长度,解除植株的顶端优势,显著地促进侧枝发生,开花率提高。达到了植株矮化、叶片和花序紧凑、植株丰满的效果,提高了柳兰的观赏价值,适宜进行盆栽。  相似文献   

5.
小陇山林区野生花卉资源丰富。作者对小陇山林区野生木本花卉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小陇山林区典型野生木本花卉植物资源的观赏价值及经济用途,并对野生木本花卉植物资源的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碱液透明根系后再以苯胺蓝染色的方法 ,调查了龙头山地区 4 2种有代表性的野生花卉的丛枝菌根(AM)状况 .结果表明 :在调查的 4 2种植物中 ,有 90 7%的种类根系不同程度地受到AM真菌侵染 ,仅糖芥、玉竹、沙葱根系中没有观察到AM真菌结构 .柳兰是调查区草甸群落中的优势种 ,在该次调查中表现出较高的侵染程度 .前期引种试验表明 ,柳兰幼苗成活率低、苗期生长缓慢 .将采自柳兰根系附近含有混合土著AM真菌的土壤和残根 ,在温室条件下以三叶草进行富集培养 ,3个月后用培养物接种柳兰 ,幼苗存活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与对照相比 ,接种土著AM真菌可以显著地提高柳兰幼苗早期叶面积和株高 .  相似文献   

7.
基于AHP的北京地区野生花卉资源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野生花卉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对北京地区62种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开发利用价值很高(Ⅰ级,综合评价值4.0)的种类有野菊、并头黄芩、瞿麦、灯心草蚤缀、山野豌豆、地榆、二色补血草、柳兰和矮紫苞鸢尾等9种;开发利用价值较高(Ⅱ级,综合评价值3.6~4.0)的种类有24种;开发利用价值一般(Ⅲ级,综合评价值3.2~3.6)的种类有21种;不适合直接开发利用(Ⅳ级,综合评价值3.2)的种类有8种。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林区位于我国的东北角,属于寒温带针叶林区,气候寒冷.该地区植被类型独特,树种结构以针叶林为主,有野生植物1000余种,其中野生花卉资源100余种.由于气候条件恶劣,使得本地区的野生花卉植物具有耐寒性、适应性、繁殖能力强等特点.目前,这些野生花卉资源尚未被开发利用.对这些具有特殊抗性和观赏价值的野生花卉进行开发利用,将极大地丰富我国花卉市场,对发展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具有极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黔江区野生草本花卉资源园林开发利用评价体系,为提高黔江区及其他相近地区开发利用野生草本花卉资源效率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渝东南黔江区野生草本花卉资源特点,采用Delphi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及Yaahp 10.1构建黔江区野生草本花卉资源的园林开发利用评价体系.[结果]黔江区野生草本花卉资源的园林开发利用评价体系由3个子系统的约束层和11个评价指标的标准层构成,利用该评价系统对黔江区80种野生草本花卉资源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野菊、千里光、紫花地丁和酢浆草等野生草本花卉可作为黔江区乡村旅游示范带的园林绿化植物资源首选;龙芽草、鼠麴草、箭叶秋葵和圆叶牵牛等野生草本花卉也得到较高评分,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可用于黔江区城市及景区的绿化美化.[结论]构建的黔江区野生草本花卉资源园林开发利用评价体系,可操作性强,符合地方实际,可作为黔江区及其他相近地区的野生草本花卉资源评价工具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河北鹫峰山风景名胜区的野生花卉资源,对该区内的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共有野生花卉植物共33科78属170种。对该区主要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介绍,并对资源的保护及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野生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是我国花卉大省,其鲜切花生产规模及产量居全国第一.但云南省花卉产业的潜力还未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对丰富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作者根据云南省野生花卉资源产业开发利用现状,全面分析了野生花卉产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云南省野生花卉资源可持续发展策略,以促进云南省野生花卉产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青海大通老爷山野生花卉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爷山分布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全文对主要野生花卉从植物学性状方面进行了描述,并对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宁夏野生灌木资源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布在宁夏的野生灌木资源划分为药用植物、油料植物、栲胶植物、芳香植物、蜜源植物、饲料植物、纤维植物、防污植物、野生果树、观赏植物、水土保持与固沙植物及宁夏稀有珍贵濒危植物12种类别,分别描述各类别的种类及其分布范围,并对野生灌木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双版纳有着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它们展现了热带雨林的独特景观,但却面临着未被开发利用的局面.滇南野生花卉园的建设尝试将这些奇花异木用于园林中,通过对植物观赏特性的利用和群落的合理构成,探讨在园林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当地的野生花卉资源.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野外与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野生柳兰6种不同生境下的土壤与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野生柳兰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好,在山地、林间、耕地、林缘、湿地、草地等均可完成全生育期生长;野生柳兰生长区域土壤水分介于2.4%~15.1%,对土壤水分的适应范围大、较耐干旱;野生柳兰生长区域土壤紧实度为34~48 kg/cm2、土壤温度为12~22℃,变异幅度较窄,可能是野生柳兰扩大种群的限制因子之一.研究结果将为野生柳兰最适生长环境分析、引种驯化及规模化种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有着让世界为之惊叹的植物资源,云南省的野生花卉资源为中国的花卉产业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后盾。云南省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植物王国”,具有近2万种的高等植物,几乎占了全国植物物种总数的50.00%。在这些植物中,野生观赏植物约有3000种,无论春夏秋冬,都总有鲜花绽放。不仅为云南省野生花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柴艳玲 《北京农业》2011,(6):130-132
中国有着让世界为之惊叹的植物资源,云南省的野生花卉资源为中国的花卉产业提供了雄厚的资源后盾。云南省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植物王国",具有近2万种的高等植物,几乎占了全国植物物种总数的50.00%。在这些植物中,野生观赏植物约有3000种,无论春夏秋冬,都总有鲜花绽放。不仅为云南省野生花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条件,还能有效促使其与云南省蓬勃发展的花卉业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柳兰生长的限制因素,科学开发柳兰规模化种植技术,在实地监测内蒙古锡林郭勒野生柳兰全生育期生长情况的基础上,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其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野生柳兰植株生长量而言,4个主要气候因子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降水量、相对湿度、光照强度、气温,可见降水量是影响野生柳兰植株生长量的主导因子;对野生柳兰植株叶片数量而言,4个主要气候因子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相对湿度、气温、光照强度、降水量,可见相对湿度是影响野生柳兰叶片数目的主导因子;对野生柳兰植株叶片长度而言,4个主要气候因子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光照强度、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可见光照强度是影响野生柳兰最长叶长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9.
牯牛降自然保护区为华东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动植物基因库,蕴藏有极其丰富的野生花卉种质资源.分析了牯牛降自然保护区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特点,阐述了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基本原则与策略,提出了可持续开发、利用与保护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一、重视野生花卉资源开发利用将野花卉植物绿化园林作为旅游城镇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本地区、旗市区全域城镇化建设、新农牧林区建设和旅游城镇景区化建设长远规划。加快转变城镇传统绿化方式,创新开发利用大兴安岭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咬定青山不放松,打造开发开放式北疆绿色旅游城镇。城建、规划、林业、农牧业、旅游、园林、科研、院校等部门和单位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