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advent of geostatistics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has made it possible to analyze complex spatial patterns of ecological phenomena over large areas in applied insect ecology and pest managemen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use geostatistics to characterize the spatial structure and map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damage caused by the berry borer (Hypothenemus hampei) and leaf miner (Leucoptera coffeella) in a coffee agroecosystem planted with the cultivar Catuai Vermelho IAC-99. Infestations of berry borer and leaf miner were evaluated in fruits and leaves, respectively. The pests were monitored at 67 georeferenced points in an area of 6.6 ha in 2005, 2006 and 2007. Variograms estimated by the method of moments (MoM) and residual maximum likelihood REML were compared. The latter were generally better in terms of the kriging error coefficients. Spherical variograms estimated by REML for berry borer infestation in fruits had ranges of spatial dependence of 34.62–118.4 m and for the leaf miner they were 53.93–133.7 m. For models fitted by weighted ordinary least squares (OLS) to the MoM experimental variogram, the ranges varied between 37.22 and 68.67 m for the berry borer and 100 and 155.4 m for leaf miner infestation. The variogram model parameters were used with the data for ordinary kriging to map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coffee pests for different monitoring periods. If there was no suitable variogram, 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 was used to map the variation. The maps enabled visualization of the intensity of infestation of the insect pests for the different periods evaluated.  相似文献   

2.
Precision Agriculture - The non-uniformity of coffee fruit maturation is an intrinsic plant condition that is not favorable for the beverage quality. This could be overcome by using the precision...  相似文献   

3.
根据砂糖橘果实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建立砂糖橘的养分综合管理体系,以四会优质砂糖橘试产树(4年生)和盛产树(8年生)为供试对象,研究了整个果实生长发育期果实大小(纵径、横径)变化、单果产量(质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果实整个生长发育期,4年生树和8年生树单果纵径、横径、质量变化趋势一致,随着生长期的延长不断增大,并且横径逐渐大于纵径,成熟期时单果纵径为3.5~3.7 cm,横径为4.5~4.8 cm,单果质量为42~45 g。在果实生长发育的前2/3时期,果实的纵、横径已经达到收获期的85%、74%,而单果的质量仅为收获期的47%。而后1/3时期,果实要累积50%以上的质量。也就是说,果实生长发育的前2/3时期应通过肥水主要促进果实的膨大生长,而后1/3时期应通过肥水促进光合产物向果实的运输,促进果实累积干物质。  相似文献   

4.
宾川县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全县柑橘种植面积达4746.66hm^2。由于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宾川柑橘以果大、色泽金黄、味甜畅销中国西南地区。但近年来广大果农为追求经济效益,对化肥、农药过度依赖,致使部分柑橘园营养失调,影响了宾川柑橘果实品质和生产水平,并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探索柑橘生产中肥料的合理施用,提高柑橘果实品质和产量,我们于2007年至2008年进行了钾肥对柑橘果实品质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果蔗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蔗是一种专供鲜食的甘蔗品种 ,近年来我国南北方果蔗种植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文主要从蔗地准备、播种、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蔗田立体种植及收获贮藏等 6个方面 ,探讨果蔗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 ,以期能为广大蔗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引进优质种质资源打下基础,阐明牛角瓜果实发育的规律,制定栽培管理措施,以实现品质的调控和果实产量的稳定。因此本试验通过对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牛角瓜果实外部特征、内部纤维发育过程的观察。确定了牛角瓜果实外部大小与内部纤维长度呈正相关,即果实越大,纤维长度越长。在座果后第1天至第6天为缓慢增长期,此时应采取保果措施;第7天至第19天为果实增长和纤维快速增长期,此时应给予足够的养分;在第20天至第30天为缓慢增长期,此时应侧重于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萧氏松茎象幼虫空间格局的地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应用地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萧氏松茎象幼虫空间格局,在2 m×2 m的样方下分别建立了东→西和南→北2个方向的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并应用克立格插值法对其种群密度进行估计.结果表明:球状模型对萧氏松茎象幼虫种群在2个方向上的理论变异函数均有很好的拟合,萧氏松茎象幼虫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变程即相关距离分别为7.654 7 m和7.467 2 m,空间连续性强度分别为0.513 9和0.453 7,表明其空间格局为中等强度的聚集.  相似文献   

8.
以有棱丝瓜自交系28-0-0 为母本,普通丝瓜自交系37-0-1-1 为父本,对6 个世代(P1、P2、F1、B1、B2、F2) 群体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丝瓜果长和果柄长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丝瓜果长遗传受到多基因(C- 0 模型)遗传控制,且受环境影响较大;果柄长遗传受到1 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D-0 模型) 遗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在F2和B1世代较高,分别为57.60%、61.90%,环境方差占总方差的比率为38.10%耀80.00%。  相似文献   

9.
果蔗高产优质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市场对果蔗需求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文主要从地膜覆盖、水分管理、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搭架围篱和砍收贮藏等 6个方面 ,探讨了果蔗高产优质的关键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胚根做不同长度切剪处理后的黄瓜植株在不同时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叶片的3个与抗旱性显著相关的生理指标并求其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D值),同时进行田间产量比较。结果表明:经2/3胚根切剪处理后D值较对照(T1)提高了0.637,显著提高黄瓜植株的耐旱性;在日光温室越冬栽培中可增强植株长势,增加产量,平均增产幅度为10.8 %。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番茄果实生长与温度、光照的关系以及建立番茄产量预测的新方法,该研究对不同播期、品种、氮素水平及茬口的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构建了反映果实生长与温度、光照关系的果实横、纵径生长模型,以及果实干物质机理性模型和果实鲜重与横、纵径关系的线性模型,并建立了以上述模型为基础的番茄产量预测模型。运用独立数据对产量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当利用干物质机理性模型模拟番茄产量时,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MSE和ADe都小于30 g(每株);当用果实横径经验性模型模拟番茄产量时,RMSE和ADe都小于35 g(每株);当用果实纵径经验性模型模拟番茄产量时,RMSE和ADe都小于40 g(每株)。表明番茄产量模型均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很好地模拟番茄产量,可为设施番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其中利用果实横、纵径的线性关系模型来预测番茄产量,具有参数少、不破坏果实活体、实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以红肉火龙果(Hylocereus polyrhizus)的果实为材料,对火龙果的果实和种子的产量性状进行考察,研究果实产量性状与种子产量性状的相关关系,探索火龙果的产量形成机制。对火龙果果实按照大小分组取样,对火龙果的种子产量性状和果实产量性状进行统计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个火龙果的种子数量、种子质量与火龙果的果实质量高度相关;火龙果果实的横径、纵径与果实质量高度相关;火龙果的种子百粒重(质量)与果实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的相关不显著。因此,在火龙果栽培中,采取合适的栽培管理措施,增加果实中的种子数量,有利于提高火龙果的果实产量。  相似文献   

13.
均衡施肥对脐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脐橙栽培提供科学的施肥技术依据,在年周期内进行了均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均衡施肥可以提高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朋娜,纽荷尔脐橙的座果率和产量,在罗甸试点,施肥处理的朋娜,纽荷尔脐橙的座果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28%和1.37%,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05.26%和193.40%,落果率分别比对照减少6.57%和106%,在天柱试点,施肥处理的朋娜,纽荷尔脐橙的座果率分别比对照提高48%和0.69%,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22.28%,和126.53%,均衡施肥增进了脐橙果实的品质,本文还对脐橙裂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镁肥在柑橘的合理施用量并提高柑橘果实的内外品质,以20年生枳砧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Marc.)为材料,设置5个镁肥水平,分别为MgO 0、100、150、200、250 g/株(记为CK、T1、T2、T3、T4),研究镁对温州蜜柑果实转色期及成熟期果肉糖酸组分、果皮色差值和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不施镁相比,施镁能明显提高果实膨大期叶片镁含量;显著提高果实产量,且产量随镁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2019年及2020年分别以MgO 124、122 g/株时果实理论产量最高。镁肥能提高温州蜜柑果实转色期果肉蔗糖含量,显著增加果皮L、a、b、C值,显著降低果皮H值、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提高果皮亮度、彩度及纯度;但对果实成熟期果肉糖酸组分、果皮L、a、b、C值及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在果实转色期,T2、T3及T4处理果实内外品质整体较好,但T4处理得分最高,果实品质更佳。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温州蜜柑果实产量最高且品质较佳的推荐施镁量为MgO 122~150 g/株,果实品质最佳推荐施镁量为MgO 200~250 g/株。  相似文献   

15.
Precision Agriculture - Estimation of yield or other fruit quality parameter is of great interest to farmers to decide on management actions just before harvesting and, in any case, to anticipate...  相似文献   

16.
基于力外环控制的果蔬抓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建了以PC机为基础的开放式机械手抓取力控制系统。果蔬在机械手抓持过程中会发生变形,从而使抓持力逐渐变小,采摘中应考虑果蔬变形对抓持力的影响,因此提出一种适合果蔬抓取的力外环控制算法。该算法将力偏差转换为位控系统的速度输入指令,随着力偏差的减小,机械手自动减速停止,可减小力超调和振荡。在试验中分别采用比例和增量式比例积分算法设计力控制器,两种算法均可以实现随着抓持果蔬力的增大,机械手自动减速。试验表明:通过力外环控制机械手自动变速抓取是适合果蔬抓取的一种有效控制方法,可减小抓持力超调,降低农业机器人抓持果蔬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以红阳猕猴桃为试验材料,研究 4种授粉处理方式对红阳猕猴桃坐果率、果实畸形率、果实外观性状、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雄枝高接的授粉方式的果实单果重、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畸形率最低,因此,在生产上可以使用雄枝高接进行授粉,以降低猕猴桃授粉成本和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番茄是元谋冬春外销蔬菜的主要品种之一 ,常年种植面积 6 6 6 6 7~ 10 0 0hm2 。近年来番茄产量徘徊不前 ,产品质量距外地客商和广大消费者的要求差距越来越大 ,外销量受到山东等省、市大棚番茄的冲击 ,为了进一步适应外地消费者的需要 ,保护菜农的利益 ,让元谋冬春番茄继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2 0 0 2年冬至 2 0 0 3年春 ,在元谋县元马镇汉禄村民小组进行疏花疏果对番茄产量影响的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1 试验方法在番茄结果初期开始疏花疏果 ,每隔 7天疏果1次 ,连续疏花疏果 4次 ,设空白对照 ,研究疏花疏果对番茄产量和质量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结构功能模型实现番茄植株产量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重塑番茄在环境因素控制下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而实现产量预测,基于库一源关系的结构功能互反馈模型 GreenLab,结合温室温度、湿度、光照等可控环境因子,研究了生长环境对番茄果实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不影响植株的营养生长;但果实产量受季节、种植密度影响而不同,随密度增大单株产量下降,而每m2产量上升.环境因素影响植株生长过程中植株物质生产量与器官物质需求量比值Q/O的变化,从而影响坐果率,模型中可利用密度试验数据校准器官的汇源关系,进而确定其变化规律,通过分析不同环境下番茄果实对同化物的竞争水平可实现坐果定量化.  相似文献   

20.
以番茄‘浙杂204’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Zheza 204’为试材,采用基质盆栽,研究了限根栽培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品质及转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限根栽培抑制了番茄植株的生长,株高、茎粗均下降,且随着生长期延长抑制作用愈加明显,在前后2次生长测定中,1 L容器栽培植株株高和茎粗分别为7 L容器栽培的80.06%,80.06%和50.06%,77.48%;限根栽培下果实品质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番茄红素和可滴定酸的含量提高幅度最高分别可达18.72%,50.67%和49.28%,对维生素C质量分数的影响较小;限根栽培还推迟了番茄果实的始红期,而终红期与对照比较一致,转色时间缩短,降低了产量。总之,限根栽培抑制了番茄植株生长,改善了果实品质,缩短了转色时间,同时产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图7表1参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