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近年来退化柞蚕场栽植红松成为辽东山区一种被林农广泛接受的生态恢复模式;但是,目前对这种恢复模式的适用范围、具体技术和实施效果还不甚了解。通过对辽东山区典型退化柞蚕场营建的柞树-红松混交林林分生长规律、红松结实规律的调查分析,初步揭示了该区域退化柞蚕场营建柞树-红松混交林的生长情况,确定了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柞树-红松混交林的最适造林密度。研究结果可为辽东山区退化柞蚕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岫岩县现有柞蚕场现状进行分析,根据柞蚕场现状将其分为3类,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退化蚕场提出了改造模式,以期为退化蚕场植被恢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呼伦贝尔盟柞林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柞蚕业的良好条件。为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1988年,盟委、盟公署已将柞蚕生产列入试验区建设的重点开发项目。为促进养蚕业的发展,这个盟建立了各级蚕业管理机构,制定了养蚕用林和蚕场管理等一系列有利于养蚕业发展的政策和措  相似文献   

4.
针对辽宁东部山区柞蚕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辽东山区柞蚕场的发展对策:完善柞蚕业的管理体制,控制放养规模,依靠科学技术改善柞蚕场的生态功能,推广林蚕兼作,改善蚕场景观和生态环境条件,综合规划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5.
兴安盟的柞蚕业在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相对而言,兴安盟柞蚕业发展缓慢,与其丰富的柞林资源极不相称。为使柞蚕业这项具有多重效益的古老产业做大做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兴安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辽宁柞蚕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衰退趋势为切入点,在对岫岩县沙化蚕场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培育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沙化柞蚕场定向培育工业原料林、菌材林及炭材林等3种特种原料林技术。并总结了定向培育3种特种原料林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辽东山区9县(市)的柞蚕业调查,对柞蚕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建议:完善柞蚕场的管理体制,由林业部门直接管理;控制放养规模,实行科学养蚕;严禁在柞蚕场内放牧,制定相应的禁牧措施;柞蚕场内准许沿等高线修建作业道,不准清割灌木和草本地被物;对沙化的三类柞蚕场和二类处于逆向演替的柞蚕场,以及绿色通道两侧实行封山育林的林地,政府应给予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8.
据 1 992年二类资源调查 ,宽甸下露河镇现有柞蚕场 1 0 82 .7hm2 ,其中砂化蚕场 466.6hm2 ,占总面积的43 % ,树势生长衰弱 ,萌发力差 ,灌草矮小稀疏 ,局部地段砂石裸露 ,出现了砂化斑块和砂化坡面 ,并有继续蔓延的趋势。这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建设 ,而且使水土流失加剧 ,对生态环境治理带来较高的资金投入。1 蚕场砂化斑块原因下露河镇位于宽甸县东部地区 ,山高、坡陡、坡向变化面大 ,沟谷奇特 ,海拔较高 ,成土母质为砂粒状风化物 ,各种岩层上形成薄壳状土层 ,降水渗透性很差 ,当植被一旦破坏 ,遇到连续降雨 ,最易引起水土流失 ,形成砂化…  相似文献   

9.
辽宁柞蚕放养历史悠久,是辽宁东部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多年的不合理开发,部分柞蚕林退化严重,为了恢复退化柞蚕林的生态环境,政府对退化严重的柞蚕林进行了封山育林的生态恢复措施。本研究重点通过对封育退化柞蚕林的生态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揭示封育措施在退化柞蚕林生态恢复中的作用、生态恢复途径和预期恢复效果进行分析,为辽东山区封育退化柞蚕林的生态恢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现有柞蚕场及停蚕后封育的柞树林现状调查,结果表明,现有部分柞蚕场沙化严重,主要表现在植被群落组成单一,柞木灌丛稀疏,层次结构不明显,缺乏草本、灌木层植物,植被覆盖度低,沙石裸露,有机质含量很少。杂木林和封育蚕场枯枝落叶生物量比正在放蚕的柞蚕场提高85.0%、3.5%和182.4%;枯枝落叶的持水量提高118.0%、51.7%和90.5%;柞蚕场封育后的林分土壤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及最大含水量均高于放蚕的柞蚕场;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柞蚕场封育后的林分土壤明显高于柞蚕场;柞蚕场封育后的林分0~20cm土层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平均含量比正在放蚕的柞蚕场提高49.6%~116.5%,25.0%~100.0%,2.7%~38.4%,对柞蚕场生态效益、柞蚕生产过程以及柞蚕场遭到破坏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实现柞蚕场的可持续经营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温州名木古树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州名木古树资源极为丰富,据调查已鉴定名木古树有104种,隶属40科75属;地理成份复杂、热带、亚热带成份占优势;并拥有较多的孑遗种、特有种、单种属;具有古、稀、奇特色;同时还拥有较多的国家级保护树种、创分布新记录和温州特有种。为温州市现代林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丰富的物种基因库,为温州市旅游风景资源展示了自然美的珍贵价值,又是为研究温州古代原始森林植被起源、演替、树种组成、结构特征和历史各进  相似文献   

12.
Feng S  Hao J  Xu Z  Chen T  Qiu SX 《Fitoterapia》2012,83(1):161-165
A rare naturally-occurring polyprenylated isoflavanone, designated ormosinol (1), and a new isoflavonoid glycoside, named ormosinoside (2), along with 21 know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 bark of Ormosia henryi Prain. The structures of compounds 1 and 2 were determined as 5,7,2′,4′-tetrahydroxyl-6,8,5′-tri-(γ,γ-dimethylallyl)isoflavanone and isoprunetin-7-O-β-d-xylopyranosyl-(1 → 6)-β-d-glucopyranoside on the basis of a combination of 1D-, 2D-NMR and mass spectroscopic measurements. Compound 1 showed significant anti-oxidation activity against DPPH radicals (IC50 28.5 μM) and cancer cell line (A549, LAC, and HepG2) growth inhibitory activity with IC50 ranging from 4.25 to 7.09 μM, while compound 2 found to be inactive to both testing systems.  相似文献   

13.
生态经济林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实地调查与资料收集,对生态经济树种及生态经济林进行了定义,分析了我国经济林的生产现状及发展生态经济林的意义。介绍了浙江省杨梅、山核桃、山茱萸、香榧等主要生态经济树种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探讨了生态经济林纯林、混交林、立体经营及散生庭院式的栽培模式及规范化栽培,指出山地或坡地发展生态经济林应以混交林和立体经营为主,减少纯林栽培,提倡四旁、宅院种植经济林以增加收入、美化环境。同时指出生态经济林也是经济林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水土流失与土壤退化现状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侵蚀是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全球约有1 965.0万km2的面积受到各种形式土壤退化的影响,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国水土流失尤为严重,根据最新第2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表明,全国现有的水土流失面积为356.0万km2。轻度水蚀区主要分布在东中部,中度水蚀区绝大部分在中西部,强度及以上的水蚀区主要在西部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加剧土地资源危机,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市场导致竞争,建筑师的创作必须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市场经济改变了过去对于建筑师职能的理解,给建筑师提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古树名木的养护与管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古树名木的衰败原因,并针对衰败原因提出古树养护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喷播绿化与喷播机械的技术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喷播绿化种植技术及部分国外喷播机械,分析了喷播机械的结构特征及应用范围,论述了喷播设备的国产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城市森林与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针对目前城市绿化中存在的生态环境效能低下 ;绿化维护成本高 ;绿化的社会价值未能充分体现等主要问题 ,提出将城市森林建设作为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在阐明城市森林概念和范围的基础上 ,论述了城市森林的主要生态作用。并提出了城市森林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巴东县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阐述了巴东县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危害,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分析了水土流失成因,并从技术和政策层面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贵州古树名木保护与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从贵州古树名木现状、古树生长发育规律及环境条件对古树影响出发,分析古树名木衰老原因及其复壮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贵州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