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几十年来,我国沿海赤潮灾害日益严重,严重危害着海洋渔业、近岸旅游业以及海洋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赤潮生物的防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对赤潮的危害及防治对策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水产养殖废水的大量排放,我国沿海的赤潮时有发生,给渔业生产和人类生活造成巨大危害,本文简述了赤潮的定义、赤潮生物组成、赤潮和成因及其防治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可供基层环保和水产养殖工作者以及赤潮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赤潮与赤潮生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加,沿海海域的污染问题越来越明显,尤以河口、近海、内湾更为突出,导致赤潮频频发生。赤潮不仅影响鱼、虾的洄游,以及多种水产生物的生长、发育;而且对沿海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不利因素。目前,世界各沿海国家和地区屡有赤潮发生的报道,引起了海洋环境工作者的严重关切。  相似文献   

4.
赤潮及其防治途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赤潮,一般定义为: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短时间内突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发的一种生态异常,并造成危害的现象.赤潮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人类很早就有记载,但研究工作是从20世纪开始的,特别是50年代以后,随着各国工农业产业化迅猛发展,造成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人海,沿岸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崛起又加剧了局部水域污染程度,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灾害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5.
略谈我国的赤潮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潮是由于海域环境条件的改变,尤其是有机污染导致海域富营养化,促使浮游生物,特别是微小的藻类细胞异常增殖和聚集,引起海水变色,危及鱼、虾、贝和藻等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我国最早有关赤潮的记载是1933年。解放后,渤,黄、东、南海邻近港湾均陆续有过赤潮的报道。香港地区,1975-1984年共发生84次赤潮,  相似文献   

6.
7.
<正> 渤海是我国最大的内海和海湾。其地理环境和水域环境都优于我国其它海域,是发展现代生态渔业最为理想的海域。但是目前渤海的环境问题十分严峻,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重危机。  相似文献   

8.
赤潮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渤海沿岸赤潮的危害,成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赤潮(Redtide)是指局部海区的某一种或几种浮游生物异常增殖,高度聚集以致海水变色和恶化的异常海洋生态现象。赤潮并不是都呈红色,它随着赤潮生物种类及数量的不同而异,如夜光藻(Noetiluca)形成的赤潮一般呈粉红色,硅藻引起的赤潮多为褐色,有些鞭毛虫引起的赤潮则呈绿色。赤潮不仅严重地影响海洋渔业的生产,破环地区经济发展,还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加强对赤潮的监测和研究,探索赤潮的预防对策,是目前保护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维持海洋渔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赤潮对海洋渔业的危害1.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导…  相似文献   

11.
鸡皮刺螨是鸡的一种体外寄生的节肢动物,流行十分广泛,对养殖业发展有严重影响。为了解鸡皮刺螨的发病情况,对川渝两地的126个鸡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感染率高达71%。同时,介绍了鸡皮刺螨的生活史、危害及防治措施,是防制鸡皮刺螨不可多得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鱼类应激性出血病病因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调查对比,查证有关资料,从流行方式、病鱼病状、内脏解剖、药物试验、饵料配方的调整等方面的研究认为,鱼类应激性出血病属于营养性疾病,而非传染性疾病,通过配方调整的治疗和抗应激药物的治疗,能够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刺参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疾病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王印庚  荣小军 《齐鲁渔业》2004,21(10):29-31
从养殖设施、养殖工艺、生态环境、种参和种质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讨论,深入剖析了目前刺参养殖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我国养殖刺参的发病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阐明了海参疾病综合防治技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14.
目前,鸡大肠杆菌病已成为给养鸡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的一种严重细菌性传染性疾病,只有针对其成因采取相应对策,才能成功防制该病。  相似文献   

15.
真菌感染是对虾育苗常发性疾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主要病原有:镰刀菌(Fusarium)、海壶菌(Haliphthoros sp)和链壶菌(Lagenidium sp),其中链壶菌的危害最严重,溞状幼体最敏感,其次是无节幼体和糠虾幼体,在水温26℃~32℃,染病后16h~24h,死亡率可达100%,生产试验显示制霉菌素对链壶菌的有效防治率为45%~90%;以藻抑菌的生态育苗方式,效果显著,虾苗健康,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6.
王俊  邵庆均 《水产养殖》2005,26(6):30-33
海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对海龟的常见的疾病及病因并就起防治方法进行了简单的阐述,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海龟,为进一步开展海龟其他方面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大黄鱼常见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疾病种类、主要症状、病理变化等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黄鱼的主要病害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病毒、弧菌共同作用引发虾病的预防与治疗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用肉眼观察、镜检,并配合核酸探针法检测池塘对虾病虾的病毒、细菌感染情况,结果发现,由细菌引起的白斑病症较多,携带病毒和感染上病毒的虾数量很少。经分离培养和人工感染试验,证实1号菌是很强的致病菌。经药敏试验找出了首选药物阿莫西林。  相似文献   

19.
鱼类肝脏疾病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作者于1986 ̄1996年间先后对国内外8个养鱼场的饲养鱼类肝病发生情况作了系统调查,通过体表检查、内脏解剖及肝组织病理观察,对鱼类肝病的症状及病型进行了分级和分类,并讨论了致病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药物防治的临床药理学与水产药物学问题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阐述了影响水产养殖中药物防治效果的临床药理学的几个重要参数和水产药物学在药物制剂、给药方案、治疗药物的检测和治疗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给水产养殖动物造成的不良后果。并提出了正确用药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