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各地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乡镇成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为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培养人才,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乡镇成校如何进一步发展?这是许多成校教师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联合办学,是乡镇成校提高办学效益,加快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本文就联合办学的优越性和联合办学的主要形式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1998,(6)
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1990年2月成立的德清县武康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凭着独特的优越地理条件,几年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效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上升,办出了声誉,办出了特色,出现了“白天学生满堂,晚上灯火辉煌”的可喜局面,1996年被授予省级乡镇示范性成校。近两年来,我们在如何办好示范性成校,使之成为具有一定水平的窗口学校上作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感到要办好一所示范性成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一、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要引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20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致富,学技术”已成为广大农民的共识。农村成人教育已从过去单一的扫盲识字、文化补习的农民教育发展到现在的县(市、区)、乡(镇)、村比较完整的三级办学网络,形成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格局。目前,嘉兴市已建成省级示范性乡镇成校6所、省一级12所、省二级24所、省三级80所,等级成校已占乡镇数的90%,村成校(成教点)1699所,村办学面达到96.8%,乡镇成校占地355亩,校舍9万平方米,专职教师288人;1998年扫盲教学、学历教育及各级各类培训58.8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青少年文盲的扫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乡镇成校的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笔者认为乡镇成校的建设应当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完善乡镇成校的硬件设施当前,有利于乡镇成校发展的大气候已经形成,市场经济体制更趋于完善,乡镇经济建设已逐步迈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国家把教育和人才开发列为优先发展的事业。因此,完善  相似文献   

5.
定期报告制度。(三水摘) 97040323浅谈新时期乡镇成校的办学方略/王宏安//河北成人教育一1997,(3)一16一17 作者认为当前乡镇成校普遏存在三个突出问题:办学思想保守,缺乏超前意识;办学规模小,培训效益低;经费不足影响办学。因此建议:1.更新观念。要树立大农业观念,积极为当地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农民致富需求服务;拓宽培训内容,为当地农村经济储备人才;树立超前意识,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服务。2.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提高培训效益。除教育部门主导外,各部门对乡镇成校齐抓共管。要权责分明、分工明确,阵地共用,克服各自为政,人、财、物重复…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00,(2)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新世纪的到来,作为成校的领头雁——校长,应该不断研究和探索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我认为,乡镇成校校长必须具备以下十种意识,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和新任务对农村成人教育的要求。1.质量意识办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乡镇成校的生存和发展。校长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学校培养的人才有没有掌握科学技术知识,是否适合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具备职业道德等  相似文献   

7.
在“九山半水半分地”的浙江省贫困县之一的磐安县山区农村,有一所蜚声省内外的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玉山成校。这所学校自90年代初进行“陶行知职教思想与贫困山区的改造”专题教改试验以来,特别是1992年与职教联姻后(玉山成校与金华行知职业高级中学合二为一),采取了“成职教结合,教学做合一”的教改新模式,坚持“面向农村、服务社会、求真求实,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一专多能、自强自立的实用型人才”的办学  相似文献   

8.
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乡镇成校)集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于一体,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越来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就目前情况看,要真正办好乡镇成校,并非容易之事。作为乡镇成校的校长,应该不断研究和探索当前农村成人教育中带共性的问题,加大学校改革力度,推动乡镇成校向纵深发展。为促进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乡镇成校校长应该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增强以下五种意识: 一、为农服务意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加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06,(4):F0004-F0004
德清县武康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是浙江省省级示范性成校。学校办学十几年来,始终奉行“求真、务实、创新”的办学宗旨,坚持“立一等品格,树一等服务,成一等事业”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鲜明特色、行之有效的发展成人教育的路子,深受社会的信赖。  相似文献   

10.
姜春法 《新农村》2010,(3):51-52
1.乡镇成校开展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成校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既符合成人教育服务的办学宗旨,也是成校的重要职能。近年来,安吉县委县府提出了“工业强县”的口号及与之相配套的人才工程。为此,县教育局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1.
张水冠 《新农村》2004,(7):30-30
海盐县于城镇成校在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实践中,紧贴“三农”,拓宽办学思路,形成了六个鲜明的办学特色,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沈关福 《新农村》2001,(10):30-30
近年来,海盐县教育局始终把办好乡镇成校作为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举措,并努力开拓创新,探索新形势下农村成人教育的新路子。全县乡镇成校围绕“农”字抓培训,从而使乡镇成校越办越活,真正成为乡镇传播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主阵地。至2001年上半年,在全县12所乡镇成校中10所已被省、市、县教委评估验收确定为省二级以上成校,其中省级示范性成校1所,省一级(嘉兴市示范性)成校2所,省二级成校7所。乡镇成校立足“农”字抓培训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1.顺应农业特点灵活办根据农时季节特点,各乡镇成校通过举办不同内容的培训班,满足农民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春季是雏鸡生产期和养蚕期和西  相似文献   

13.
塘栖镇是古运河畔的水乡乡镇,是余杭市综合经济实力排位第一的乡镇,也是浙江省星火示范乡镇。改革开放以来,全镇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这与镇成校大力开展人才培养和科技推广是分不开的。自1989年7月成立镇成校,到今年成为省级示范性成校,我们镇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成校的建设和发展,近几年主要做了  相似文献   

14.
吴建淳 《新农村》2010,(4):53-53
近几年来,浙江省淳安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总要求,以“优服务、创特色、提质量”为举措,拓展思路、创新工作,充分发挥乡镇成校在农民素质培训工作中的作用,促进了我县“传统产业再提升,新型产业再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沈淦华 《新农村》2010,(7):51-52
成校为谁服务?如何服务?作为乡镇成校应该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的农民。胡锦涛在《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讲话中,特别提到“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16,(10)
正近年来,湖州市农村成人教育按照"市场化办学,精品化发展"的思路,以品牌项目为引领,探索出"认定一个目标、树立二大理念、围绕三大主线、融入四大元素、面向五化培训"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新思路。1.认定一个目标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2.树立两大理念乡镇成校要树立"只求所用,不求所有"的发展理念和"四力合一"的办学理念。(1)"只求所用,不求所有"的发展理念在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的社会发展阶段,乡镇成人教育的功能拓展,不再局限于成校一校之力,而是首先基于成人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校;其次成人教育也是一  相似文献   

17.
唐永高 《新农村》2007,(7):40-4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乡镇成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农村培训的主阵地。加大成校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成校的培训功能,理顺成校的培训网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新农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邓冬根 《新农村》2010,(11):49-5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正在实现由“强镇”到“新城”的转变,因此,职工教育也必须转变思路,创新模式,实现同步转型。近年来,瓜沥镇成校通过积极探索,创新办学模式,建立“两力推动,三方互动,四轮驱动”的新机制,构筑职工教育培训的“瓜沥模式”。  相似文献   

19.
“八五”期间,海盐县17个乡镇都比较规范地建立了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其中被国家教委命名为“全国先进成人学校”一所、被市教委命名为“嘉兴市先进成人学校”两所。乡镇成校每年组织从事种养业的农民、乡镇企业职工、基层干部进行各类适用技术培训总数达到10万多人次,占农村劳动力的56.21%。乡镇成校已逐步成为农科教、职成教结合的基地,干部、青年、妇女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核心是要引领高职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的能力和水平,影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向纵深推进的困难和因素很多,在现行体制机制下,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苦练内功、固本培元。文章依据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十几年来办学历程,从国家示范性(骨干)校到江苏省高水平学校建设,构建并运行了“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和校企合作”三大体系,形成了“增值赋能”人才培养方案与成果,与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十项重大任务中的“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是一脉相承、环环相扣的,是推动“双高计划”建设、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增值赋能”“三教”改革和校企合作取得新突破的重要途径与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