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对2007~2016年南方花生产区(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福建、海南省)花生总产量、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南方花生总产量、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及其总增长率、年均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在南方花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限制南方花生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归纳了南方花生生产中施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花生科学栽培和施肥角度,对南方花生施肥调查、施肥方法和栽培方式等提出了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对2007~2016年南方花生产区(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福建、海南省)花生总产量、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南方花生总产量、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及其总增长率、年均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在南方花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限制南方花生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归纳了南方花生生产中施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花生科学栽培和施肥角度,对南方花生施肥调查、施肥方法和栽培方式等提出了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3.
广西木薯生产潜力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量化分析模型对广西木薯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进行预测研究。以广西1985-2004年木薯种植面积、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和总产量为样本,建立了木薯单产、总产潜力GM(1,1)时序预测模型、木薯面积潜力自回归时序预测模型。经拟合及精度检验,拟合指数均在0.85以上,历史符合率达100%,木薯单产模型为一级精度,木薯面积、总产模型为二级精度。预测结果表明,2005和2006年广西木薯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分别为21.46 t.hm-2和22.45 t.hm-2,木薯鲜薯总产量分别为582.89万t和617.37万t,木薯种植面积分别为26.2万hm2和27.09万hm2。  相似文献   

4.
花生不仅营养丰富,深受人们青睐,而且是我国重要的油料资源。河南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3%和16.7%,稳居全国首位。就花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而言,南阳市是河南省乃至全国面积较大、总产量较高的地级市。但近年来南阳市花生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花生的种植效益。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优化种植技术,有效提高花生品质和产量,以弥补当前国内的花生需求缺口,增加农民收入。基于此,对南阳市优质花生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实现南阳花生优质、高效生产,促进农户增收,推动南阳市农业经济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花生育苗比直播的破土、出苗速度快,出苗率高.花生移栽十分容易成活,移栽花生的成苗率高和空穴率低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最重要原因.移栽花生的有效(早)花、果针多,无效分枝及未入土果针少,对提高花生产量十分有利.移栽花生的单位面积产量显著高于直播花生.在花生生产中可以采取苗床育苗、不带土或带少量土移栽.  相似文献   

6.
广西花生生产、市场形势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花生产区主要分布在桂中、桂南及南部沿海地区,消费量大、潜力大,本地花生销售状况良好,近年发展较快,但单位面积产量及技术水平在我国南方产区仅处于中游水平。重视和积极发展商品化花生生产是广西花生的未来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2014年全球花生产量同比增幅较大,增幅为9.22%;我国花生产业却逆势而行,不升反降,花生产量更是7年来首次下降.广东花生产业保持稳定,种植面积及产量同比小幅增长,粤北和粤西地区花生总产量最高,占全省产量的76.26%.2014年广东花生价格大幅下跌,年底价格比年初下跌38%.2014年,广东省花生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2.2%,物质投入、劳动力投入对产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针对2014年广东花生产业实际情况,建议政府在花生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花生标准化生产推广、花生深加工研究、花生产品市场流通与营销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和作物受灾面积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及作物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华北地区种植结构演变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和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1981—2015年河北、河南和山东3个华北地区粮食主产省的作物生产、农业生产投入和作物受灾面积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81—2015年,华北地区玉米和花生种植面积均显著增加,大豆和棉花种植面积均显著减少,冬小麦和油菜种植面积保持相对稳定;冬小麦、玉米和花生总产量显著增加,大豆和棉花总产量显著下降;1981—2015年所有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增加,其中冬小麦、玉米和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增加速率较快,大豆和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增速较慢;2)1981—2015年,华北地区氮肥、磷肥和钾肥等肥料投入和有效灌溉面积均显著增加,增长速率分别为14.3万t/年、7.2万t/年、7.3万t/年和12.2万hm~2/年;3)旱灾是影响华北地区作物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1981—2015年各省旱灾受灾面积显著减少;4)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增加是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升的主要推动力,自然因素中旱灾是造成作物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作物之间的比较优势是华北地区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9.
1 基本情况和自然条件 丹东地区花生种植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花生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居全市之首。花生播种面积历年都在万亩以上,总产量300万~350万蚝,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几年来,由于花生面积扩大,产量不断提高,优质花生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为了扩大花生市场销路,创名牌产品,提高销售收入,近年来我们对无公害花生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桂花系列花生品种单粒精播密度对其植株性状、开花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促进广西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6-2017年两年对3个桂花系列花生品种(桂花1026、桂花36和桂花836)、3个种植密度(穴距10、15和20 cm)处理进行裂区设计试验,测定不同种植密度下各品种花生的花量、植株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及荚果产量和品质,筛选桂花系列花生优质高产的单粒精播密度。【结果】单株日均有效花量、单株日均后续花量、单株总分枝数、单株有效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和单株生产力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单位面积日均有效花量、经济系数和单位面积生产力总体上呈随着种植密度增大而增加的变化趋势,而单位面积日均后续花量相反;单位面积有效分枝数和荚果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且高密度处理(穴距10 cm)均显著(P0.05)大于低密度处理(穴距20 cm),其中高密度处理桂花1026、桂花36和桂花836荚果的两年平均增产幅度分别比低密度处理高13.50%、14.59%和17.43%;种植密度对除脂肪含量外的品质指标均具有一定影响。【结论】广西桂花系列花生品种在单粒精播穴距为10 cm条件下,可显著增加其单位面积日均有效花量和单位面积有效分枝数,减少后续无效花量,提升单位面积生产力,从而促进花生增产。  相似文献   

11.
金莲花产量调查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莲花是一种重要的非木质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其资源产量及产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对于合理利用、保护金莲花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以桃山林场金莲花为研究对象,通过GPS与GIS技术获得资源分布图与面积,采用对一级单位分层的二阶抽样方法调查单位面积产量与总产量;并通过逐步回归确定影响金莲花产量的光照与土壤因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类型的金莲花面积与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差异较大,其中,沼泽草甸面积最大(48.185hm2),荒坡面积最小(1.952hm2);荒坡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最大(7.502kg.hm-2),林下最小(1.518kg.hm-2);总体单位面积产量为5.530kg.hm-2,研究区域的金莲花总产量为434.543kg。影响金莲花产量的环境因子主要为直射率、土壤含水量与容重,且土壤浅层(0~10cm)比深层(10~20cm)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麦套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花生是河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其中麦套花生的产量占花生总产量的95%以上.近年来,由于重茬及品种退化等因素,花生产量逐年下降,花生的种植面积亦有逐步萎缩的趋势.为提高花生的产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配合国家油料倍增计划项目的实施,确保国家油料安全,现提供麦套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 一、两年花生生产概况为了提高花生单位面积产量,近年来在豫东花生集中产区,开展了创千斤摸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连续出现了千亩平均单产超500斤、大面积亩产超700斤和超1000斤的高产地块.1980年7个超700斤的高产地块,平均单产758.1斤,最高单产925.3斤;1981年9个超700斤的高产地块,平均单产809.9斤,最高单产1038.8斤.两年平均单产增长率6.8%.本文就近两年的研究资料,对单产700斤以上的产量因素结构及栽培上的主攻方向加以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花生是义县的重要油料作物,其常年种植花生面积可达20万亩左右,近年来推广了一系列的花生节本增效栽培技术,例如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引进并推广了花生高产优质新品种,加强了病虫害的防治及推广化学促控技术,从而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近1倍,总产量达32500吨,年收入达9750万元。本文介绍了生物降解液态地膜覆盖花生高产栽培新技术,并从理论及实践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从而为在本地区大面积推广此项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玉米生产格局在长期演变中逐步形成了特征明显的三大区域,依据玉米种植的区域差异特性和产量变化趋势,本研究将中国玉米生产格局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产区,对三大区域玉米总产量及玉米增长率的因素贡献进行分解,结论是单产和种植面积对三大区域总产量增长的贡献率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北部产区玉米总产量增加主要来自种植面积增加;中部产区玉米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种植面积增加和单产水平提高的双重贡献;而南部产区玉米总产量增加则主要来自单产水平的提高。总体而言,中国玉米单产和种植面积均呈现上升趋势,但种植面积扩大是玉米产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辽宁省花生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均呈上升趋势,虽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但仍存在一些限制因素,如种植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生产设施条件较差、栽培技术水平较低、产业化水平不高等。今后,辽宁省发展花生生产应加强科研力量,推广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食品深加工技术研究,进一步推进花生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正> 丰南市地处华北平原东部,花生是我市的主要油料作物,长期以来由于栽培技术落后,产量低而不稳。为稳定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自1997年开始,我们从多方面进行了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形成了以“前促、中控、后防”为中心的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几年来,累计推广面积25万亩(1亩=667平方米),平均每亩增产18.7%,新增总产量1800多万公斤,新增总产值5400多万元。 1 前期以促为主 培育壮苗 1.1 耕作措施 1.1.1 实行轮作倒茬,促苗早发花生最忌重茬。根据我们调查,连作是造成花生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田间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侧枝少、病虫害严重,最后导致早衰,产量降低。实行轮作倒茬,有利于前期培育壮苗,增加抗逆性,  相似文献   

18.
正前言: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花生的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5%左右,种植范围主要在山东、河南、河北等西南方向地区。由于农业的快速发展,花生产量增大,对花生的收获技术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乡镇花生收获的季节性较强,出现了劳动强度大、收获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对花生收获机械化的研究创新成为了决定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乡镇花生收获机械化技术的现状随着我国花生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在为农民带来效益的同时,其收获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广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00年种植面积60.87万hm2,占粮食面积的16.65%,总产量188.44万t.玉米产量的丰欠直接影响到广西农业、畜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明西瓜生产比较优势区域的空间特征,为广西及中国西瓜产业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广西及中国的农业统计资料,以产量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集中度比较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单位面积产量比指数和播种面积比指数分析广西及中国西瓜生产比较优势状况,并通过"地图汇"软件在地图上进行空间表达。以基于省域的广西及中国西瓜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为研究单元,系统分析广西及中国西瓜产量、效率、规模、集中度、综合比较优势和单位面积产量比、播种面积比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中国西瓜生产优势区域依次是山东、河南、安徽、河北、湖北、江苏、湖南、浙江和广西等9个省区,华中和华东产区为中国西瓜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区,华南、东北、华北和西北产区可作为后备发展区域。西南产区近年来在瓜果类生中优先发展西瓜产业,其优势不断增强。[结论]以研究结果为依据,确定西瓜为广西近期发展的优势农产品,进一步优化广西西瓜产业的区域优势布局,提升西瓜专业化生产水平,推动区域间健康有序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