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采收杜仲方法,是将生长10年以上的大树伐倒取皮。这种方法对于充分、有效地利用林业资源、发展林药生产以及维护生态平衡都不利。环剥再生技术.打破了伐树取皮的旧框框,为提高杜仲产量开辟了新路子。实践证明,环剥再生技术可使一树多收,成倍提高单株产量,并且能够使商品木材增值.经济效益十分可观。1、环剥时间 最好是在4月中旬、下旬至6月下旬间进行。因为这段时间雨水比较多,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气温一般比较稳定,是剥皮的最佳季节。同时.要根据树木的萌芽  相似文献   

2.
强宏 《现代种业》2006,(5):53-53
杜仲是工业、医药、食品保健等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珍贵资源,也是古生稀有植物。历来常用的杜仲剥皮技术,是将杜仲树皮按需要全部剥下,杜仲林木随后死去;另一种方法是应用“环剥法”剥取杜仲2/3的树皮,但增产效果不明显,人们很少应用。究其主要原因,是“环剥法”在理论与实践管理中还不完善。人们在剥皮保树再生操作过程中,不知道要保护好剥皮树的形成层细胞组织,因而破坏了树的形成层细胞组织所致。传统的杜仲皮剥方法严重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阻碍了经济发展。“杜仲全剥皮再生方法”是一项真正保护性开采林木、促进生物资源开发增值的科学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我国特产的著名药材。杜仲全身是宝,杜仲树皮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其木材是制作高档家具的上乘材料,杜仲叶又是很好的动物饲料添加剂,经济价值很高。杜仲一般栽培后6~10年才可剥皮。我们采取环剥再生,不砍伐杜仲树剥皮的方法,可以提高杜仲皮的产量。现将这项技术介绍如下。1.环剥技术当杜仲树胸径达5厘米以上时即可剥皮。剥皮最佳时间,长江以南为5~6月,长江以北为6~7月。为减少损伤,宜在杜仲树根部灌水后或阴天或下雨后进行剥皮,剥皮时先在主干分枝以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杜皮厚对促进杜仲剥面愈合、再生皮生长以及杜仲伤后促进主干生长的效果,以解决杜仲剥皮后再生皮生长速度慢、幼树皮薄、产量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杜仲优良无性系剥皮再生能力及剥皮综合技术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剥面愈合生长能力都很强,其中华仲1~5号表现最好;主干多次剥皮剥面仍能很好愈合,杜仲适宜的剥皮周期是2~3年主干全剥一次;杜仲适宜的剥皮时间为5~6月份;剥皮后喷施高效树木增皮灵,能显著提高再生皮生长速度,剥面愈合率达100%,再生皮厚增加76.7%,胸径生长量提高41.6%  相似文献   

6.
杜仲是一种利用其树皮和根皮的名贵中药材。目前,也有不少地方把它作为经济林,在退耕还林中大力发展。以往贯用伐树取皮,每株树只能剥皮1次,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为了提高杜仲树的出皮率,我们摸索出了一套杜仲环剥再生技术,具体方法是:用芽接刀在树干分枝处的下方,绕树干环切一刀,再垂直向下纵切一刀,只切断韧皮部,不伤木质部,然后撬开树皮,向树干一侧或两侧往下撕开,一边撕一边切断残连的韧皮部,至离地面约10厘米处再环切一刀,取下树皮即可。环剥后3~4天,被剥去皮的树体表面呈黄绿色,说明已开始形成愈伤组织。20余天后新皮雏形基本形成,以…  相似文献   

7.
杜 仲 为 工 业、医 药 、食 品 保健 等 领域 不 可缺 少 的 重 要的 珍 贵 资 源, 也 是古 生 稀有 植 物 。 历来 常 用 的 杜仲 剥 皮技 术,是 将 杜仲 树 皮 按 需要 全 部 剥 下杜 仲 林随 后 死 去 ;另 一 种 方 法是 应 用“环剥 法 ”剥 取 杜 仲2/3的树 皮 ,但 增 产效 果不 明 显 ,人 们 很 少 应用 。究其 主 要原 因 ,是 “环 剥 法 ”在 理 论 与 实 践 管 理中 还 不完 善 , 人 们在 剥 皮 保 树再 生 操作 过 程中 , 不 知 道要 保 护 好 剥皮 树 的形 成 层细 胞 组 织 ,困 而 破 坏 了树 的 形成 层 细胞 组 织 所 致。 …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陕南地区进行杜仲(Eucommiaulmoides)主干剥皮再生最佳时间,1992~1993年在略阳县金家河镇天台村的杜仲速生丰产试验林内进行了不同时间(5月下旬至8月上旬)剥皮再生试验。剥皮方法采用“三刀剥皮包扎法”,包扎材料为地膜。试验结果表明:在5月下旬至8月上旬期间剥皮都能再生新皮,成活率均达95%以上。其中6月20日,7月2日剥皮再生成活率为99%,7月20日、8月1日和15日的达100%,当年再生新皮形成的速度,随着剥皮时间的推迟而递增;再生新皮的厚度,随着剥皮时间的推迟而递减。7月上旬以前进行剥皮的,再生新皮厚薄不均,表面粗糙;7月中旬以后进行剥皮的,再生新皮厚薄均匀,表面光滑。气温达30℃以上进行剥皮,尤其是在剥皮后的前10d,剥面产生灼伤、易感染腐烂病。7月下旬以后,杜仲树皮与木质部逐渐难剥离,剥面当年形成的再生新皮很差,且易产生冻伤。  相似文献   

9.
根据杜仲生物学特性和生态气候特征,对气象因子影响杜仲剥皮再生进行5年多的研究和探索,得出杜仲环剥与生态气候因子关系密切,尤以降雨量、日照等因子为主导因子,具备适宜的主导气象因子的最佳时期,为5月上、中旬前后。这段时期环剥树剥面愈合率高,达85%以上;植株成活率可达100%;再生新皮年生长厚度可达1.5mm以上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郧西县现有杜仲基地面积10万亩,年产杜仲叶(干)8000吨.皮(干)1100吨,是全国著名的杜仲之乡和亚洲最大的四大杜仲基地之一。作为药材,以前主要采剥杜仲皮。对资源破坏性较大.虽然该县研发有杜仲环剥技术,但还是严重影响到杜仲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杜仲植株得到永续利用,避免破坏性采剥,达到最大经济效益。本文从对杜仲剥皮植株的选择、剥皮周期、剥皮时间、剥皮前准备、剥皮方法、剥皮后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杜仲剥皮再生技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杜仲剥皮的传统方法,一是砍树全剥,二是每年剥三分之一.这样的生产方法既费工费力,大大降低杜仲的商品价值,又破坏了生态,造成树干干枯老化、生长慢,经济效益明显下降.针对这个问题,本人进行了多年摸索和多次试验,现在终于通过全剥皮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这个生产难题.杜仲皮的商品价值是厚度和宽度,既宽又厚的皮,收购价格就高,经济效益就大.全剥皮技术是剥去树干基部的皮,其皮层既厚又宽,会给林农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此技术操作简单,剥皮后的树成活率达90%以上,3年后又可二次剥皮.如要树皮的厚度增加,可于每年的春季用大木棒均匀敲打树干1~2次.此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杜仲树长到18~20厘米粗时即可剥皮,4月~9月都可剥皮.  相似文献   

13.
从影响因素、技术要点、剥面保护、激素处理、剥皮周期等方面介绍了皮用杜仲剥皮及树皮再生技术。  相似文献   

14.
杜仲灰夜蛾(Polia sp.)系我国首次发现的一种害虫。该虫在湖北省一年可发生2-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幼虫共分五龄,五龄前为害杜仲嫩叶,五龄至入土化蛹前啃食杜仲经环剥后再生的新皮。成虫具有趋光性和趋化性。根据该虫的生活习性,可对其采取如下防治措施:1、胶环阻隔,在杜仲环剥处的上下方各涂刷一圈粘胶剂,可阻碍或粘死该幼虫。2、铲除越冬蛹,对树干1.3米以内进行林地垦复。3、铲除蜜源植物,切断成虫的营养来源。4、用糖、醋、酒诱杀或灯光诱杀成虫。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信阳杜仲环剥成活率的调查及平茬前后出皮情况的试验对照 ,经分析得出环剥后和塑料薄膜捆扎及环剥时从下向上留 3- 4cm营养带成活率可达 98% ,相同时期平茬后 ,可提高出皮 2 2 .4 %。并根据实践情况提出一套经营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环剥可促进鲁北冬枣早结果,产量提高,但盲目使用可导致树势衰弱,果实病害(提前)大量发生,品质急剧下降,不耐贮。改进栽培理念,正确运用环剥技术(掌握时期、方法),选育不环剥即可早结果并丰产的新品种,可解决环剥使用不当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也是名贵中药材。以树皮入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压等功能,又是天然的抗衰老药物。除树皮供药用外,其叶、皮及果实含有硬性橡胶,其性能优于天然橡胶,是我国第二大橡胶资源,这种胶是国防、化工、电器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发展杜仲生产前景广阔。但由于我们过去多采用砍树剥皮,加上剥皮技术不当,致使杜仲资源日益减少。为此,近几年对杜仲树采用环状剥皮再生新皮的方法,既保护了杜仲资源,又增加了产量,实现了一株树上多次剥皮的愿望。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环剥时期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对打顶后的栽培品种云烟87进行不同环剥时期试验。结果表明:打顶后15d进行环剥烟草的产量、均价、产值、单叶重、上中等烟比例等综合表现较好。该研究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烤烟环剥技术的研究内容,为改进栽培措施对提高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杜皮厚的研制成功,促进了杜仲早期丰产和永续利用,杜仲主干树皮可以全部剥光,剥皮时不用小心谨慎,不必担心手及刀片碰伤剥面,剥皮后5天即形成新皮,成活率和剥面愈合率均达到100%,还可有效防止新生皮腐烂病的发生。剥皮时间从每年4月中旬—9月上旬均可进行,并且每年可全部剥皮  相似文献   

20.
枣树作为一种原产于中国的经济作物,目前,在我国红枣种植面积占世界红枣栽培总面积的98%以上,新疆红枣种植面积占我国红枣种植面积达到了80%以上。通过调研,红枣在生产的过程中存在坐果率、产量低,裂果率高等一些问题。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发现,盛花期对枣树环剥可以有效提高坐果率,也可以改善其品质,同时能提高产量,目前枣树环剥技术已被农民广泛推广。本文主要结合枣树环剥特点,对现阶段环剥技术及装备进行分析,对传统环剥刀具和电动环剥机械结构特点及实用性进行对比研究,并提出几点枣树环剥技术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