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强制换羽是人为地强制鸭群停止产蛋,加快换羽速度,促使鸭群整齐开产,提高产蛋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蛋鸭由于个体的体质、营养和饲养等因素的不同,其换羽的时间也不同,自然换羽的时间大约需4个月左右,不仅影响鸭群产蛋量,而且由于换羽开始时间的不同,导致蛋鸭产蛋水平不一致,增加了饲养难度,也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吴凡 《江西饲料》2010,(4):38-38
人工强制换羽是人为地强制鸭群停止产蛋,加快换羽速度,促使鸭群整齐开产,提高产蛋量的一个重要技术措施,很多地方使用这一方法来提高产蛋率。产蛋鸭春季及初夏产蛋较多,  相似文献   

3.
母鸭经过春季几个月连续不断的产蛋,体内营养物质不断消耗,或因日粮中营养不完善及管理不善.都会出现脱毛换羽现象。换羽期间,母鸭产蛋量减少甚至停产;所产的蛋品质也不好,容易破损;而且自然换羽的时间较长(约4个月),换羽后的初期产蛋也参差不齐,影响鸭群的饲养管理和种蛋孵化。为了保持鸭群产蛋平衡,争取秋冬季多产蛋,冬季有较多的肉鸭供应市场,应在夏季对母鸭实实行人工强制换羽,以期短期内恢复产蛋。  相似文献   

4.
给蛋鸭强制换羽的目的是在短期内让其换齐新羽.早产蛋、多产蛋,还可以节约饲料、提高经济效益。强制换羽的对象:鸭群产蛋在半年以上,且产蛋率降至20%~40%。无论是种鸭还是商品蛋鸭,产蛋与耗料收不抵支时就可采用此法。产蛋不到半年的青年母鸭及病弱母鸭,因饲料、疾病而引起产蛋下降者不宜用此法。  相似文献   

5.
炎夏时节,鸭群经过春季第一个产蛋高峰后,相继进入生理上的换羽休产期,产蛋率迅速下降,蛋形变小甚至出现畸形蛋。此时如任其自然换羽,不但换羽期持续长达 4个多月,而且换羽时间参差不齐,将错失秋季第二个产蛋高峰良机,严重 影响养鸭收入。   我地一些有经验的养鸭户,每到夏季鸭群产蛋率降至 30%以下时,就会人为地采取突然改变鸭群生活条件和生活习惯等措施,对鸭群进行人工强制换羽,这样既可使换羽期提前 2个月结束,还能达到换羽时间一致,换羽后产蛋整齐,蛋品质量高,并提前进入秋季产蛋高峰,从而实现整个鸭群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6.
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正常情况下,一般母鸡从开始脱羽到新羽长齐约需4个月的时间。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即人为地改变鸡的生活条件),可缩短一半时间,只需8—9周,且换羽后产蛋整齐,蛋的质量好。一、强制换羽的方法强制换羽一般在母鸡产蛋12—14个月进行,也有在产蛋8—10个月后开始的。  相似文献   

7.
产蛋母鸡的强制换羽并非开展于所有国家,在有些国家甚至被禁止。然而,产蛋母鸡的强制换羽有利也有弊。以下对此作简要叙述,并提出一些实践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1强制换羽的意义人工强制换羽是人为地强制鸭群停止产蛋,以加快换羽速度,控制产蛋季节,缩短休产时间,提高种蛋品质的一项技术措施。种鸭如任其自然换羽,约需3~4个月的休产期,且参差不齐,使蛋的品质下降。而进行人工强制换羽,可加速换羽进程,使休产换羽期缩短在2个月内。换羽后,种鸭的耐粗饲和耐寒能力增强,产蛋整齐,蛋的品质好。对饲养两年的种鸭群,目前各地普遍实施强制换羽来提高种鸭的产蛋率。2强制换羽的时间强制换羽一般都在产蛋后期,蛋用鸭的产蛋率下降到50%以下,且羽毛零乱,个别母鸭已出现脱毛现象时进行。生产中多在秋季(9~10月)…  相似文献   

9.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4个月左右,时间长,且鸡群中换羽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为了缩短换羽时间,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常给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相比,具有换羽时间短、换羽后产蛋较整齐、蛋重增大、蛋质量提高、破蛋率降低等优点。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很多,但经实践证明,饥饿法强制换羽可有效地利用高产鸡的第二个产蛋周期,降低产蛋成本,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有些养殖户掌握不了其技术要点,造成鸡只的强制换羽…  相似文献   

10.
一、强制换羽鸡的选择要使强制换羽获得成功,在强制换羽实施前,对强制换羽的鸡群进行严格的选择很重要。鸡群不经严格选择就实施强制换羽,不能取得所期待的产蛋效果。与健康鸡相比患病鸡及体弱鸡受禁食及禁水的影响较大,禁食中会死亡。在强制换羽前应预先淘汰这种鸡。此外应注意,有换羽史的鸡及换羽中的鸡,即使断料效果也很差。因此,要使强制换羽圆满成功,实施前应对鸡进行严格选择。  相似文献   

11.
蛋鸡强制换羽的要点蛋鸡强制换羽的方法有多种,除断料法外还有饲喂含锌饲料法和饲喂低食盐饲料法等。但目前实践中大多采用断料法换羽,本文就此法换羽的要点叙述如下:1换羽周龄选择好鸡群强制换羽的周龄非常重要。在鸡群产蛋12个月后进行换羽由于其后产蛋和蛋品质的...  相似文献   

12.
鸭群自由换羽需二个月,甚至更长。强制换羽目的是在短期内清除老翅、尾羽,换齐新羽、早产蛋、多产蛋,节约饲料,提高效益。一、强制换羽的条件鸭群产蛋在半年以上,且产蛋率降至ZO%~40%以下时,产蛋与耗料费收不付出就可采取此法。产蛋不到半年的青年母鸭,病、弱母鸭,因饲料、疾病而引起产蛋下降者不宜用此法。二、强制换羽时间无固定季节,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就可进行。三、方法放牧鸭群不放牧,并将其圈或关在鸭舍,圈或网上饲养的鸭群,另换一地并缩小关鸭场地。母鸭圈、关3~4天,此时不给任何饲料,只让其饮水,因生活和环境突…  相似文献   

13.
换羽是家禽羽毛自然脱落进入休产期的正常生理现象。在休产期内体脂少,体重适度下降,采食量明显减少,产蛋下降。休产期结束后将长出新羽毛,体重增加,恢复产蛋。强制换羽是在一定条件下,采取各种人工方法使家禽停止产蛋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 鸡每年换羽一次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并非经长期产蛋后才更换全部羽毛,整个周期大约需要4个月。为了加速换羽过程,刺激鸡重新产蛋须采取一系列快速人工强制换羽措施,其整个过程约6—8周。  相似文献   

15.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4个月左右,时间长,且鸡群中换羽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为了缩短换羽时间,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常给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相比,具有换羽时间短、换羽后产蛋较整齐、蛋重增大、蛋质量提高、破蛋率降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换羽是禽类的一种自然现象,换羽时,禽类用新羽毛替换旧羽,其采食量减少,体重损失,产蛋停止.产蛋母鸡的换羽可以通过控制光周期、停饲或限饲以及在饲料中加入矿物质或不同数量的其它原料诱发引起.强制换羽可提高产蛋量,改善蛋的品质.在新的养鸡场和孵化场,强制换羽可降低死亡率、减少生产成本与投资额.停饲法虽然一直是诱发家禽换羽的一种最有效方法,但是由于动物福利的原因,此方法在英国和欧洲是不合法的.这可能会影响全球的家禽业.鉴于此,各国正努力寻找一种非停饲的方法作为诱发家禽换羽的可行替代法.本文通过对过去测试过的各种方法和它们成为诱导产蛋母鸡换羽的停饲法的一种更合理替代法的可能性进行考查,综述了强制换羽的历史以及在未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换羽是禽类的一种自然现象,换羽时,禽类用新羽毛替换旧羽,其采食量减少,体重损失,产蛋停止。产蛋母鸡的换羽可以通过控制光周期、停饲或限饲以及在饲料中加入矿物质或不同数量的其它原料诱发引起。强制换羽可提高产蛋量,改善蛋的品质。在新的养鸡场和孵化场,强制换羽可降低死亡率、减少生产成本与投资额。停饲法虽然一直是诱发家禽换羽的一种最有效方法,但是由于动物福利的原因,此方法在英国和欧洲是不合法的。这可能会影响全球的家禽业。鉴于此,各国正努力寻找一种非停饲的方法作为诱发家禽换羽的可行替代法。本文通过对过去测试过的各种方法和它们成为诱导产蛋母鸡换羽的停饲法的一种更合理替代法的可能性进行考查,综述了强制换羽的历史以及在未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人工强制换羽的目的自然条件下,母鸡每年秋季换羽而停产,一般从开始到换羽结束,需要3~4个月。在实践中,由于自然换羽时间长,鸡群中换羽程度不整齐,产蛋率低,管理困难,因此人们便通过改变饲养管理制度、投喂化学物质或注射激素等办法强制母鸡换羽,造成鸡体内的新陈代谢紊乱,营养供应不足,而使鸡群同步换羽,然后又能同步重新产蛋。  相似文献   

19.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降低,日照减少,鸡要进行自然换羽,时间约需6个月。为了避免休产换羽期的效益损失,养鸡户都是在产蛋一个周期结束后将产蛋鸡全部淘汰,继而再购进雏鸡进行第二周期的蛋鸡饲养。这不是最经济实用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育雏一次利用两个产蛋周期,这样可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鸡经济效益。产蛋鸡全饥饿强制换羽方法,就是在一个产蛋周期结束后,用全饥饿的方法使鸡强制换羽,3周后即可进行第二个产蛋周期。1全饥饿强制换羽方法1.1整顿鸡群强制换羽开始前,病、弱、残鸡注射疫苗,并选择一定数量的鸡只作称重记载(一般一群鸡约称重50只),…  相似文献   

20.
强制换羽是巧妙运用应激因素,诱发鸡群在短期内停产、换羽,而后恢复产蛋的方法,是现代蛋鸡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技术措施.它可以延长鸡的有效利用期,节省培育雏鸡和育成鸡的饲料等费用,降低养鸡成本;可以缩短休产期1~2个月,并且开产整齐,提高蛋壳质量,增加蛋重;可以缓解雏鸡供应紧缺或后备鸡群断档的矛盾;还可以调整产蛋季节,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