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提高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的节水效果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绍凤 《灌溉排水》1997,16(2):45-48
提高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能否节约水资源取决于渠系渗漏的水是否都转化成了被重新利用的地下水。本文建立了提高渠系利用系数的节水效果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虽然提高渠系利用系数的节水效果没有原来不考虑渠秒渗漏水重新利用时简单估计的大,但仍然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2.
周玉琴  石佳  万昕 《节水灌溉》2021,(8):52-55,61
灌区渠道通常进行衬砌以提高渠系输水效率,为了提高灌区渠系水利用状况,研究不同衬砌状况下对渠床防渗效果的影响,确定灌区范围内多种情景下的渠系最佳衬砌方式.以湖北省钟祥市石门水库灌区为研究区,通过现场勘测渠系分布状况,采用以"考斯加科夫渠道渗漏经验公式法"为基础的渠系水利用系数测算软件对研究区的渠系水利用系数进行推算.根据可能存在的衬砌状况,设置了不同的衬砌情景,计算各情景的渠系水利用系数.结果表明:该区现状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713;若渠道不采取衬砌措施,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604;若全部渠道均设有混凝土衬砌,渠系水利用系数可高达0.969.灌区每立方米混凝土衬砌的年节水量的变化范围是70.47~157.40 m3,平均值为114.10 m3.分析表明,随着渠道衬砌率的提高,各级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及渠系水利用系数均近似呈线性增长.在工程量或投资一定的条件下,如果对渠道进行部分衬砌,应优先选择渠道上游位置衬砌;如果对斗渠或农渠只选择某一级衬砌时,应优先衬砌农渠.  相似文献   

3.
渠道密度与渠系水利用系数关系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灌区渠道密度与渠系水利用系数之间的关系,首先从分析渠道水的渗漏情况入手,分析了渠系水利用系数与渗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在相同衬砌条件下渠道密度与渠系水利用系数之间的数学关系。然后提出有关渠道密度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有利于灌区渠道分布合理性的进一步评价。渠道密度与渠系水利用系数两者之间关系式的确立,有助于从理论上评价渠道分布对渠系水利用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灌溉渠系的布置形式一般可分为串联渠系,等效并联渠系和非等效关联渠系,对这3种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进行了理论研究,用实例验证了上述的理论分析,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实际灌溉工程。  相似文献   

5.
渠系水利用系数是衡量灌区渠系输水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准确推算,对于评估灌区渠系状况和管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义长灌域皂火干渠人民支渠控制范围为研究区,通过现场勘测渠系分布状况,采用以考斯加科夫渠道渗漏经验公式法为基础的渠系水利用系数测算软件对研究区的渠系水利用系数进行推算。根据可能存在的衬砌状况、渠道流量、地下水埋深设置了不同的情景,计算各情景的渠系水利用系数。结果表明:该区现状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728;若渠道不采取防渗措施,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567;若全部渠道均设有混凝土衬砌,渠系水利用系数可高达0.934。分析表明,如果对渠道进行部分衬砌,优先选择渠道上游位置衬砌,可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在衬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输水流量较大或地下水位较高时,渠系水利用系数也较高。上述结果对于选择衬砌方案和渠道的运行管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充分利用低山丘陵区水库灌区地形地貌自然落差,进行自压管道输水、这是缩少过水断面,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系数的有效措施。对此,在龙口市的北邢家水库灌区进行了试验示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原土渠灌溉相比,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了0.23,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了0.25,灌区年均节水161万m^3,节水效果极为显著。成果为水库灌区的续建和改造提供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采用复式断面渠道的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更精确地测算方法。【方法】采用动水测定法测定了渠道各断面水力要素,之后通过修订后的戴维斯-威尔逊公式和考斯加科夫渠道渗漏经验公式求得研究区域复式断面渠道渠系水利用系数,对比分析了各渠道水损失以及渠系水损失量。【结果】动水测定法更适合不断流复式断面渠道水力要素的测算;采用标准梯形断面渠道衬砌的方式渠道损失最小;考斯加科夫渠道渗漏经验公式求得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75,而戴维斯-威尔逊公式求得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82,更加接近实际值0.86,精确度提高了9.5%。【结论】由于占地、开挖等影响因素,灌区渠系衬砌后多形成复式断面渠道,灌区渠道衬砌优先采用标准梯形断面衬砌方式。对于这类渠系工程,动水测定方法明显优于典型渠道测量方法,戴维斯-威尔逊公式也更适用于复式断面渠道的渠系水利用系数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充分利用低山丘陵区水库灌区地形地貌自然落差 ,进行自压管道输水 ,这是缩少过水断面 ,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系数的有效措施。对此 ,在龙口市的北邢家水库灌区进行了试验示范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果表明 :与原土渠灌溉相比 ,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了 0 .2 3,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了 0 .2 5 ,灌区年均节水 1 61万 m3,节水效果极为显著。成果为水库灌区的续建和改造提供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灌溉排水领域中,对于输水渠道,仅有考核输水过程中水量损失的渠系水利用系数指标,而无考核输水过程中的水头损失的指标。本研究首次提出渠系水头效率指标,建立既包括水量损失,又包括水头损失的渠系输水效率指标,给出渠系水头效率和渠系输水效率的计算方法。成果对于研究并提高渠系输水效率、降低输水成本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辽宁太子河流域典型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测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渠系水利用系数是综合反映灌区渠系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编制用水计划和进行水量平衡计算的主要技术参数.研究根据水资源分区,以辽宁太子河流域典型灌区--辽阳灌区为例,选定典型渠道,利用传统动水测算法根据渠道不同时期的输水流量和地下水位,确定监测时间和次数,计算出渠道水利用系数的平均值,然后依据灌区实际情况进行系数修正,最后得到全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6045.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更加科学的评价流域水环境,基于水足迹理论,提出了更为全面的流域灰水足迹核算评价方法,解决了以往流域灰水足迹评价中污染核算不全面、参数选取原则不统一的问题.以大连市复州河流域为例,从工业、居民生活、畜禽养殖业和种植业四个污染源分析了2018年流域灰水足迹量值与空间特征,同时进行流域水环境评价.结果显示:2018年复...  相似文献   

12.
咸水灌溉下土壤水盐变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2年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红卫节水示范园进行了咸水灌溉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得出:咸水灌溉下的土壤经过秋浇后含盐量可以降到咸水灌溉前水平。以荷兰Wageningen农业大学等单位开发的土壤水分大气作物系统模拟软件SWAP为工具,应用示范园的土壤、水、盐分试验资料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率定和验证,模型模拟结果和田间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中水绿地灌溉对地下水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通过土柱模拟试验,采用试验中水进行灌溉3种不同的土柱栽植绿地植物,收集土柱60 cm处渗透液来分析灌溉前后水质的变化,可以看出,中水灌溉前后,水质中pH值、余氯、总氮、总磷、细菌总数和粪大肠杆菌总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且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氯化物、BOD5、CODcr、粪大肠杆菌总数在中水灌溉后也呈...  相似文献   

14.
宋冰 《农业工程》2017,7(6):104-105
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农业水循环结构以及农业水资源转化效率,通过农业水循环来提高我国农业用水效率,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特点,分析了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的构成和影响因素,明确了容量水价主要由国家投资政策决定,是国家调控调水水价的基本手段,计量水价由供水的资源成本、工程成本和环境成本组成,是调水工程市场化运作的核心问题,全面清晰地表述了调水水价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的计算方法,讨论了有调蓄湖泊情况下的供水成本计算和调水风险问题,为确定调水工程水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广西玉林地区兴建了大量的水利灌溉工程,但由于一直未能按供水成本征收水费,致使水利工程无法正常运转。根据对典型工程供水成本的分析,以及对水费标准的调查,提出了当前征收水费尚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对征收水费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在分析土壤水资源特点基础上,阐明了基于土壤水资源利用的农业水资源承载力内涵,综合考虑了农业经济产值、粮食总产量、农业生态用水量和农业用水比例等4项目标,建立农业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决策模型。以保定市为例,提出不同规划年、不同水文年及土壤水资源利用技术发展的农业水资源承载力方案,充分利用土壤水资源,保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虚拟水战略是现阶段水资源研究领域的新思路.以虚拟水理论为指导,计算分析河南省2008年主要农作物的虚拟水含量.结果显示:农作物产品的虚拟水总含量不仅与单位产品的虚拟水含量有关,还与作物的总产量有关;不同地区、不同农产品虚拟水含量之间存在着空间差异性,同一作物虚拟水含量空间差异性也较为明显.从而为河南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19.
浑水灌溉下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不同含沙量和粒径组成浑水测坑入渗试验,对灌水过程中(120min内)含沙量和粒径组成因素对不同土层土壤水吸力变化率及变化响应时间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认为:灌溉浑水含沙量越大,泥沙粒径组成越细,水分在土壤中的运动速度越缓慢;同时,泥沙粒径越细,含沙量变化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越明显,可认为,细颗粒泥沙较粗颗粒泥沙能够更有效地充填土壤孔隙,阻断土壤水下渗通道,从而减缓土壤水分运动速度。  相似文献   

20.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关键在于耗水管理,明确区域/流域的耗水规律是水资源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借助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了淮河中游北岸半湿润典型区的耗水规律。研究区主要的耗水方式为土表蒸发和植被蒸腾,约占总耗水的70%;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水分消耗约占总耗水的12%;除了人类活动耗水外,其他耗水方式均与降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耗水强度(耗水深)居民区最小(不考虑工业耗水),水域最大,且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向水域逐渐增大的趋势。基于水量平衡的水循环模拟为区域/流域耗水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研究成果也为当地的水资源管理提供部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